姜维是谁
姜维是谁?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姜维(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汉族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军工官衔达到大将军。死后追封为“开明王。”关于姜维的背景会让很多人感到纠结,既是谋士、文官。也是武将,善战。
姜维像
姜维是蜀国军师诸葛亮的徒弟,他的一生对蜀国可谓功不可没。他本是魏国人,在被诸葛亮用离间计遭到魏国猜忌的时候,走投无路之下归顺了蜀国。他从魏国归附蜀国之后,随诸葛亮参加了四次的北伐。诸葛亮在途中逝世后,他从容镇定,利用计谋安排了撤退,让司马懿被死的诸葛吓退。在独掌军权之后,他决定北伐,完成前人未竟事业并统一天下。他先后进行了九次北伐,虽胜多负少,但是掏空了蜀国的国库。直到刘后主投降,蜀国灭亡,刘禅命令他带军投降的时候,他还假意投降,利用钟会反叛的机会复兴蜀汉,由此可以看出看对蜀国的衷心。
有人觉得,诸葛亮之所以重视姜维,不仅是因为姜维的文韬武略对北伐有利,也对促进民族团结有帮助。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而姜维的生活比较节约,也正好对了诸葛亮的胃口,因为诸葛亮一向觉得应该节俭。从这些方面来看,诸葛亮器重姜维也就很正常了。
姜维,历史长河中一个不能湮灭的才子。不可遗忘的灵魂。
姜维是哪里人
三国中的姜维大家都知道,蜀国军师诸葛亮的徒弟,爱徒。战功以及军功都是赫赫有名的,那么姜维是哪里的人?祖籍是哪里?出生在哪?三国当时的地方和现在一样吗?一系列的问题,且看下文。
姜维像
在网上搜索资料的话,会显示:“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今甘肃甘谷 东南)人。”其实严格的说,天水冀县,应成为天水郡。天水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别,如同当今的一个市,而且现在甘肃还是保留着天水二字,将天水郡改名为天水市。“天水”历史上使用的最长的地名,名字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古时候的某一天夜里,人们正在熟睡,忽然间狂风大作,雷声阵阵,倏地一阵红光,地面裂开了一道缝,天上银河的水忽然倾泻而下,注入到裂开的缝中。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湖。起先村民害怕水里有毒,不敢尝试。到后来发现,湖中水质非常纯净,甘甜美妙,而且四季不断,正当时传说此湖与天水相同,故名:天水,后来传说被汉武帝知道,便下令在此湖旁边修建郡县,赐名:天水郡。
天水郡经历了很久一段时间的历史,见证了许许多多朝代的兴衰。在东汉永平十七年,天水郡被更名为汉阳郡;在西晋,天水郡被移至上邽县;隋朝三年,废州制郡,改秦州为天水郡;乾元元年,取消郡县制,一律置州,自此以后,天水郡也永远只是一个历史,不复存在了。
天水郡是姜维的故乡,也是出生地。只是历史中的酸甜苦辣与唏嘘数不胜数,姜维,天水郡,也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浪花。片刻喧嚣,而后随波逐流。
姜维诈降
姜维出生于202年,264年去世,字伯约,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少年时他和母亲住在一起,很喜欢儒家的学说,潜心研究学术。但后来父亲姜冏战死,姜维便毅然决定参军。
姜维像
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姜维还是魏国的将领,被诸葛亮使用离间计导致被魏国上峰猜忌,在离开的时候没有通知姜维。姜维没有办法所以不得已投降蜀汉,在蜀军中被诸葛亮重用,当然也没有什么大的起色。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军权便由姜维独掌,他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他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人交过很多次手。
演义记载了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了两次,小胜了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但是后来因为蜀中的很多大臣也都反对姜维去北伐曹魏,而这个这个时候宦官黄皓趁机收拢军权,姜维想杀他,结果却没有杀成功,最后只落得个在沓中屯田避祸的下场。也算是可悲的一段遭遇。
在司马昭五道伐蜀战役中,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的大军,但是却被邓艾从阴平地区偷袭到成都,导致刘禅失败投降。事发之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姜维的妻子也协助了他。
姜维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本来是打算利用钟会去反叛曹魏,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是,最终钟会反叛还是失败了,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还有姜维的妻子也因为小人告密而丧命。
姜维避祸
姜维在历史上又非常著名的几个典故,其中最为盛名的即是“屯田避祸。”这一典故直到现在还是被很多历史学家称赞,也是很多普通人茶余饭后的谈笑。
姜维避祸
姜维避祸,说的是姜维在祁山与邓艾相持,稍占上风,却因为宦官黄皓与想要取代姜维的右将军阎宇狼狈为奸,向后主进谗言将其召回。姜维被迫班师,求见后主不得,却通过郤正得知了真相。姜维气愤欲杀黄皓,被郤正劝止。郤正建议姜维带兵外出沓中屯田避祸,并列举四大优势:一可以收获粮食以供军中之用,二可以夺取陇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使魏国军队不敢对我汉中累举妄动,最后,将军在外握有兵权,谁也不敢算计你,可以避祸。这就是保国安身的办法,姜维大喜非常感谢郤正,次日召集众将,对汉中防御体系进行了周密部署后率军北上沓中屯田。
通过姜维避祸的历史典故可以看出,要学会避祸自保,避免与敌手正面相撞,防止自己得不偿失。这种谋略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从时间上分为防患于未然和补救于事后,可以从态度分为积极遏制和消极避让,可以从手段上分为正当和歪曲。“走”或“不走”有时的确要费一番思量。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该走的时候又走了,都会产生困扰。
姜维,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从政治家伦理方面言之,姜维可算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中当之无愧的英雄。概括他的一生“恪尽本职超越了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