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几度舍身佛寺 梁武帝萧衍生平介绍

犀牛历史 21 0

  梁武帝几度舍身佛寺

  南北朝有个皇帝是比较出名的,就是梁武帝了。他是历史上面第一个出家当和尚的皇帝,之后在他的一生中佛教文化对他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甚至是会影响他在政策上面的决断。梁武帝舍身同泰寺的典故是比较有名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在南北朝的时候百姓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所以当时盛行的是佛教,能够让百姓对生活有了一定的寄托。甚至当时的皇帝也是一个十足的信教徒,为此他建立了同泰寺,和普通的和尚一样是每天定时的去向菩萨进行烧香拜佛,祈求为百姓积福。

  但是之后的事情有点出格了,梁武帝已经想向同泰寺进行舍身,出家当个真正的和尚了,但是朝中的大臣们肯定是不同意的,之后全体跪求皇上能够三思,梁武帝有点被劝动了又回去当皇帝了。

  但是好景不长,梁武帝回头想想自己不应该就这样回宫了,这是对佛祖的不敬,所以又回到了同泰寺中,进行第二次的舍身,但是大臣们用了国库中的一万万钱把皇帝的身体从同泰寺赎回来了。但是之后梁武帝又一次的变本加厉不仅想把自己的身体舍掉,还想把国家的土地也奉献了,大臣们又着急了,用了二万万钱把皇帝给赎回来了。

  这就是梁武帝舍身同泰寺的典故,说明了这位皇帝对于佛教的推崇已经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了。但是梁武帝全身心都在佛教上面,朝廷上面的事情又不闻不问,所以也导致自己之后死于乱战之中。

  梁武帝萧衍生平介绍

  梁武帝萧衍,生于生于公元464年,卒于公元549年。萧衍一生可谓传奇。传说萧衍的母亲张尚柔怀他的时候因为吃了发光的菖蒲草,所以萧衍连出生都是带着寓意的。萧衍年轻的时候聪明好学,精通诗赋。后来为王俭重用,开始向皇位攀登的历程。

  


  永明十一年,也就是公元493年,萧衍看出了国中的形式,推算出了齐武帝会将想要把持朝政的王融赐死,将皇位传给玩世不恭的萧昭业。果真如此,而后,萧昭业为萧鸾所废,萧衍辅佐萧鸾坐稳皇位,即齐明帝。

  公元495年,萧鸾掌权两年后,北魏孝文帝出兵攻打南朝,萧衍随军出征。在樊城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人马,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为日后夺权谋划。

  齐明帝萧鸾在位五年即病死了,他的儿子萧宝卷继位,萧宝卷昏庸无道,暴虐成性,斩杀大臣,很快失去了民心。萧衍借机征讨,各地官员纷纷归顺。而后萧衍与南康王萧宝融联合,并拥护萧宝融做皇帝,也就是后来的齐和帝。二人夺得天下,将萧宝卷贬为东昏侯。自此,萧衍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公元502年,在萧衍的一步步精心布局下,南朝群臣请求齐和帝萧宝融退位让贤;公元502年四月,萧衍登记,成为南梁第一代帝皇。萧衍成为皇帝后,勤于政务,日理万机,但是后期因为“侯景之乱”,失了国都,自己也死于台城,谥号武皇帝。

  梁武帝的故事是什么

  齐明帝登基五年后便因病去世。随后,齐明帝的儿子萧宝卷登基,成为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成为统治者后,只知道玩乐消遣,根本没有心思治理国家朝政。除此之外,他对谏言的一些有功大臣也大肆杀害。

  


  萧衍(也就是梁武帝)当时担任雍州刺史,他知道萧宝卷的暴行后,准备推翻萧宝卷的统治。萧衍在雍州。暗地里收买兵马,等待时机去讨伐萧宝卷。萧宝卷知道后,便让郑植来行刺萧衍。不久之后,这件事被空谷法师知道了,为了让萧衍心有防备,等到萧衍睡着后,便以托梦的形式告诉萧衍。萧衍梦到法师给他了一本夹有匕首的天书,萧衍醒后回忆这个梦境不禁暗生怀疑,心想,难道有人要杀害自己?第二天,郑植拿来了皇帝给萧衍进官加爵的诏书。萧衍一看心里便明白了梦境和郑植的来意,萧衍决定先不和郑植见面。

  随后,他让人在宁蛮长史郑绍寂家中安排宴席来招待郑植。席间,萧衍对想行刺他的人说,今晚正是一个行刺的好机会。郑植听后,十分惶恐,为了不让萧衍看出破绽,便强颜欢笑地和萧衍喝酒。随后,萧衍搜出了郑植身上的密诏和匕首,这让郑植十分害怕。酒席完了后,萧衍带着郑植来到了他藏匿武器的地方。郑植一看萧衍的兵力和武器,再也不提密诏和刺杀两件事。为了不让萧宝卷看出破绽,萧衍便放郑植回去了朝廷。

  梁武帝出家是真的么

  梁武帝萧衍,史上关于梁武帝的一生概括和记录的最多的莫过于萧衍和佛教的关系,梁武帝更是在公元527年来到同泰寺出家,做了三天的和尚。相传梁武帝信佛,为了自己的信仰,不近女色,不食荤腥,这在中国历代的皇帝中是仅此一个。梁武帝多次脱下皇袍换上僧袍出家,难道此举,真的是因为他对佛教的信仰?

  


  史上对梁武帝出家一事各有说法,有的学者认为萧衍是真的对佛教有敬畏之心,因为结合萧衍的生平,比如说节俭,一日只吃一顿饭;再比如说不近女色,近四十年不去后宫;比如说一件衣服会穿很久······通过这些不难看出萧衍的确是个容易信仰佛教的人。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萧衍之所以信仰佛教,完全是出自于政治目的。联系萧衍登上皇位的历程,可以看出萧衍深藏功与名,不动声色的布局,然后如同拉网一样,将自己看重的猎物收入网中。皇位是这样,在这里,民心也是这样。历代中国人都会选择一个精神参照物去膜拜,去追求,佛教就是很好的信仰。首先,佛教与儒家思想中“仁,德”的思想相近,比较容易俘获民心;其次,出家人慈悲为怀,在梁武帝萧衍前面的两个皇帝,一个暴虐成型,一个昏庸无道,最后都被人所取代,萧衍不但推行佛法,更是大肆宣扬慈悲为怀,这样比较容易让百姓觉得自己处在的国家一派祥和;最后,萧衍本就勤政爱民,再加上本身也是极其的努力,所以很容易受百姓爱戴。

  皇帝出家,目的本就不会太单纯,更何况还是个心机城府颇深的皇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梁武帝此举,的确让佛法得到了宣扬,也为佛教事业作出了贡献。

  梁武帝的死因

  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十分信奉佛法,他不仅爱读佛学经典,而且在吃穿住行方面以佛家俭朴素主义严格要求自己。梁武帝登基后,他一心为政,为南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谓国库充盈,百姓们安居乐业。

  


  后来,梁武帝痴迷于佛法,为了大兴寺庙,他挪用国库。甚至屡次出家,百姓们又称他为“菩萨皇帝”。晚年时候,梁武帝更是无心兼顾朝廷中政事,如果有王孙贵族犯了法,他也以宽容的心包容他人的过失。

  公元547年,东魏大将侯景来投靠南梁,大家都知道侯景是位不折不扣的小人,很多国家都不接纳他。梁武帝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接纳了侯景,并任命他为大将军。随后,梁武帝准打算和东魏讲和,以救困在东魏的侄子萧渊明。侯景知道后,为了自保便准备起义。梁武帝为了对付叛军,让萧正德率兵攻打侯景。侯景借机让萧正德做他的内应,俩人推翻南梁政权后,侯景拥护萧正德为皇帝。于是,萧正德派了数十艘大船帮助侯景。侯景率兵渡过长江和秦淮河后,便把萧正德杀死了。侯景率兵攻入建康后,将台城包围了起来。梁武帝手下的士兵们惧惮侯景的军事实力,都不敢与侯景对战。梁武帝在台城内看到眼前这一切景象,才幡然醒悟,可是后悔已经迟了。他被困在台城内,整天没有食物裹腹,加上年事已高,很快就被饿死了,享年86岁。

  萧道成与萧衍是什么关系

  南朝经过了四个朝代,当然也是有四个皇帝的,这四个皇帝中有两个人是比较出名的,就是萧道成萧衍。很多人理不清这两个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很多容易弄混,今天我们就具体的介绍一下这两位人物。

  


  萧道成萧衍其实算是叔伯辈分,梁武帝的父亲和萧道成是堂兄弟,所以萧衍和萧道成之间是叔伯辈分的关系。萧道成当上皇位是经过一番波折的,当时是刘煜在位的,但是当时的皇室是比较混乱的,但是当刘煜想要把皇位传给刘凖的时候受到了当时的司空太尉的阻止,之后废了刘凖之后自立为帝,之后朝代改为南齐。

  而梁武帝是南北朝政权的建立者,之后是因为齐和帝禅位给了萧衍,之后萧衍才成为了一代帝王,之后萧衍执政的时间是比较长久的,大概有了四十几年。

  但是我们熟知的萧衍是比较推崇佛教文化的,所以不论是在他的文学方面还是在政策方面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他曾三次舍身同泰寺,为了佛教甚至想要把自己国家的土地也舍进去。

  大臣们为了把皇帝赎出来花了国库当中的很多钱。其实当时的局势是比较困难的,百姓的生活是民不聊生的,但是梁武帝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在处理朝政上面,而是一心的向佛,之后导致了战乱,自己的悲惨结局也由此造成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萧道成萧衍的关系,以及他们两人在政绩上面的功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