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末汉初的人物,项羽总是神一样的存在,不过神总是需要人来衬托的,在我看来,宋义就是诸多牺牲品中的一个。
当年项梁项羽叔侄起义,带着吴中八千子弟兵过江打天下,凭着子弟兵的勇猛,凭借项梁的指挥得当,很快就拿下了不少地盘,也有不少英雄豪杰前来依附。这个时候有个叫范增的人出来指点项梁,项将军啊,之前陈胜打着楚国的名号起义,可他有了地盘之后,却自己当上了王,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现在因为您是楚国大将之后,才有这么多人向您靠拢,要想更进一步,您还是要立一个楚王后代才对。项梁接受了范增的建议,就找到了楚怀王流落在民间的孙子熊心,立他为楚怀王,自己号称为武信君。
从那以后,项梁的路就走的更顺利了,很多之前因为陈胜起义而称王的人,都向他臣服。除了这些,项梁在和秦军作战的过程中也是屡战屡胜。渐渐的项梁就产生了骄傲情绪,那情绪也就都显露在了脸上。
这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宋义出场了,宋义很认真的对项梁进行了劝谏,武信君啊,打了胜仗之后,将领就会骄傲自满,士兵们也会懈怠,这就离失败不远了。现在我军就出现了得胜之后的症状,而秦军那头的人数可是一天天的增多,我担心您啊。
大家看看,宋义这分析的多么理性,而且说的多么直截了当,完全不会产生歧义和误会。
项梁那会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没有听从宋义的意见,不过也没有把宋义怎么着,只是派他出使齐国去办事。就在宋义去齐国的路上,他遇到了齐国的高陵君显,宋义一打听,原来高陵君是替齐国去见项梁。宋义就很好心的劝告高陵君,我劝您还是放慢一下步伐,因为武信君现在太骄傲了,我感觉他距离失败不远了。如果你慢慢的前进,说不定会躲过一劫,要是赶巧了,闹不好会丧命啊。
看来宋义对自己的判断是十分的自信,在劝谏项梁未果之后,他又极力想保住高陵君的性命。
果然没有过久,项梁把手下的刘邦和项羽都派出去攻城夺地了,自己只留了不多的人驻守定陶。那时候项梁已经是秦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了,章邯发动了大规模的兵力向定陶进攻,结果楚军不敌,项梁战死。在解除了最大的忧患之后,章邯就移军北上去攻打赵国。
咱们再说那楚怀王,失去了项梁这个顶梁柱之后他也慌了,只好把项羽和刘邦等人召回,好打算一下后面该怎么走。那时候被宋义救了一命的高陵君已经到了楚怀王那里,他就跟楚怀王讲,武信君战死以前,你们的宋义就和我讲,武信君过于骄傲肯定要失败,结果没过几天就灵验了,这个宋义是个人才。
楚怀王正愁不知道该依靠谁好,就赶紧招来了宋义,经过一番商谈之后,宋义让楚怀王那颗忐忑的心安定了下来,而后楚怀王就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让他们一起率军去援救赵国。此外,其他各国的援救也都归宋义统领。
通过前面我们知道了,楚怀王经过谈话之后很信任宋义,之后任命了宋义为上将军,合情合理的解释就是,是宋义给他拿了去援救赵国的主意。这里主要是做一个铺垫,为后面宋义给项羽的解释做一个合理的回应。
好了,让我们继续。宋义领着大军到达安阳的时候,就下令不走了,在安阳一直停留了四十六天。这时候项羽忍不住去问宋义缘由,宋义告诉他,现在秦军正在和赵军厮杀,如果秦军胜了,他们就会疲惫不堪,我们就有把握打败他们。如果秦军打了败仗,我们再趁机冲过去打落水狗,就能把他们彻底歼灭。估计是听到这些话后,项羽的脸上不太好看,所以宋义又说了后面的话,项将军,战场上冲锋陷阵我不如你,可要坐下来运筹帷幄,你不如我宋义。而后为了防止类似项羽不听命令事情的再次发生,宋义下令,那些凶猛如虎、狠戾如羊、贪婪如狼、强悍而不听从调遣的人,一律处斩。
我们听听宋义分析的是不是有道理,他本来去救赵国的目的就是打击秦军(这一点呼应上面的铺垫),那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有问题吗?为了让自己的计划能贯彻实施,针对项羽下军令有错吗?
之后宋义送自己儿子去齐国做相国,还亲自送行,摆下酒宴招待祝贺的人。项羽就拿这个当做理由了,他说说宋义只顾自己不顾士兵和赵国,所以他不是个好东西,而后就冲入中军大帐杀了宋义,自己当上了代理上将军。之后感觉不解恨,又派人追上了宋义的儿子,把他也杀掉了。
掌握了大权之后,项羽先是派当阳君、蒲将军带两万人马去救赵国,很快就被秦军打败了。而后项羽只好亲自带兵前往,在渡过漳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都沉入水底,所有做饭的东西都砸碎,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就是这样,楚军还是在十分惨烈的战斗后,才取得了胜利。
项羽是胜利了,可我们也看到了,这胜利来的是多么的不容易,说明那时秦军的战斗力确实像宋义分析的一样强大,只可惜他遇到了项羽,做了那尊神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