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始为布衣时 韩信胯下之辱故事

犀牛历史 24 0

  韩信始为布衣时

  韩信始为布衣时是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传》中的《淮阴侯列传》中的一句话,说的是韩信从前是平民百姓时的意思。在这句话的段落中,介绍了韩信出人头地之前的生活场景。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记载下的韩信落魄时的生平。


  韩信剧照

  在司马迁的记载中,韩信原本是淮阴地区的人。他在还是平民的时候,家庭贫困。但是韩信本人一没有突出的品格能够被大家推举为官员;二没有出色的经商能力,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十分困苦,自己连谋生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不断地靠着同村的好心人的接济。

  后来淮阴那里的亭长看到了韩信,认为韩信不是池中之物,就多次接济了韩信。但是亭长之妻十分厌恶韩信,就故意早早地做饭躲在房中吃掉。当韩信来乞讨时,家中已经没有多余的饭可以给他了。几次之后,韩信看穿了他们的用意,十分生气,就与他们绝交后离开。

  多年之后的韩信被封为了淮阴侯,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再一次见到了这个亭长,就赐给了他一百钱,并且说亭长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做好事不能够持之以恒。

  而韩信始为布衣时就是出自这里。韩信此人本身才能卓越,青年时期之所以过得如此困苦,不过是因为还没有他施展才能的机会。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韩信就迎来了一展能力的机会。在他的谋划下,刘邦逼死了项羽成为了汉室王朝的建立者。

  韩信胯下之辱故事

  韩信还过是白丁的时候,家境贫困,淮阴地区就有一个屠夫想要羞辱他,彰显自己的本事。之后就成了我们常谈的饭后谈资,其实胯下之辱,对韩信来说意义重大,后人对其的说法也是各不相同。

  


  忍辱负重的韩信

  假如是明事理的人,在看到屠夫的话说出口之后,就已经是在侮辱韩信,不管韩信采取何种措施,屠夫的本意已经做到。并且钻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用来加深对韩信的羞辱,韩信钻过胯下之后,其实是把这个羞辱实体化。并让那些找事的无赖牙口无言,找不到何种借口来羞辱韩信,韩信此举真是神来之笔,并且把旁观的同情心激发出来,假如无赖还要愈加羞辱,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比较自找倒霉。这是其中的一种看法。

  第二种说法就有点偏激了,认为当时社会早已混乱不堪,各地诸侯起义,欲推翻暴秦的统治。可想而知,连当时的统治者都敢推翻,韩信并没有杀掉这个无赖,行事这般畏缩,认为不是大丈夫所做之事,怪不得项羽不会重用他。

  第三种的说法就有点取巧,把韩信比做成黛玉,韩信看不起这些无赖,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反而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假如我因此而生气,岂不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因此韩信心里并没有生气,更加谈不上受辱。对他来说,钻个胯下,只不过是躲避这些恶少的烦扰。

  第四种的说法是可信度最高的,赞扬韩信忍辱负重,就是想凭借有用之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了声名远扬。

  以上四种说法,我更偏向于第四种。

  韩信是如何死的

  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为汉室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建国后被封为淮阴侯,他的军事才能是连刘邦都比不过的。那么这样英勇无双的韩信是如何死的呢?

  


  韩信剧照

  韩信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深得刘邦信任,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而韩信也的确没有辜负刘邦的信任,为他东征西战,平定了四国。还有刘邦最大的对手项羽也是在韩信的计谋下,一步步走向灭亡。可以说刘邦之所以能当上皇帝,能成立汉室王朝,大半的功劳都是在韩信身上。

  所谓功高震主的道理不是假的。对于韩信在军中过高的威望和其本身过人的军事能力,让登基为帝的刘邦十分忌惮。刘备曾一度想要杀死韩信,最后没有得逞,而是将封为楚王的韩信降为淮阴侯。

  此时的韩信其实已经知道自己被刘邦给忌惮了,为了保命,他常常称病在家。但是曾经驰骋沙场的岁月一一在目,让他时常怀念和遗憾,在语言中透露出对刘邦的怨恨之意。后来,刘邦率兵去平陈豨之乱,韩信原本打算迎合陈豨,结果却被家臣之弟告发。当萧何和吕雉得知韩信要造反后,就设下陷阱,骗韩信入宫。

  韩信误以为陈豨真的被杀了,就进宫了,结果一进宫,就被早就准备好的武士们给捉拿了。最后韩信在长乐宫被杀。韩信之死被后人总结成了两人成语,一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另一个就是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韩信是如何死的了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