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犀牛历史 148 0

中国史所包地域最广大,所含民族分子最复杂,因此益形成其繁富。若一民族文化之评价,与其历史之悠久博大成正比,则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钱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分享20种中国历史名著,了解我们的中国史。

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百衲本二十四史》(1930—1937) 张元济主持辑印

1.《国史大纲》

钱穆 著

一部简要而经典的中国通史

在民族危亡的抗战时期

用以唤醒国魂、御敌救国的佳作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钱穆

《国史大纲》成书于艰苦的抗战年代,因此,文中处处可见钱穆先生的忧患之情。该书于一九四〇年六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时洛阳纸贵,成为各大学的历史教科书,风行全国,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強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

《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二十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力求通贯,便于读者理解中国历史上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根据。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2.《古史辨自序》顾颉刚 著三皇五帝的中国古史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我们要辨明古史,看史迹的整理还轻,而看传说的经历却重。

——顾颉刚

作为中国现代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顾颉刚先生以开拓性的思维揭示了所谓三皇五帝的中国古史系统是由神话传说层累地造成的,以缜密的考证纠正了民族出于一元与地域向来一统的传统说法,并通过考订古书著作年代,为研究古史传说的演变打好了基础。

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3.《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 著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一本史学名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突破了以历史文献为“国故”的局限,将其拓展到地下出土实物,把《诗》、《书》、《易》里面的的纸上史料,把甲骨卜辞、周金文里面的地下材料,熔于一炉,提出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4.《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侯外庐 著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的开创性著述本书对中国上古时期的城市、国家、生产方式、社会阶层及关系、阶级、文明起源等进行了系统性的考察。侯外庐在本书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尤其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结合上古中国的相关史料,探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路径和独特规律,他在本书中提出的很多首创意义的见解对中国史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5.《古代神话与民族》丁山 著如何理解史前时代帝王世系?关注中国上古史中的重要问题:殷商史、宗法制度起源、九州方位等一个民族,追寻他的文化来源,由文字记载以前至于邃古之初,时代愈悠远,故事愈神秘,神秘至于不可再追寻的阶段,便断之以洪水。——丁山本书内容是丁山先生从东西文化交流来探索史前时代帝王世系的一些见解。主要就中国上古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三代都邑迁徙、殷商史、宗法制度起源、大禹治水、炎帝事迹、神农、九州方位等进行详细考证。书中许多论点在当时乃发人所未发,即便今天来看,对上古史研究,尤其是古代神话及中外文化交流史,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6.《春秋史》童书业 著研读春秋史的应读书春秋时期是如何发展、崩溃和消亡的?将深奥繁复的考证化为通俗浅显的白话文全面展现复杂多变的春秋史言春秋者,考察之情,去取之慎,盖未有逾此书者。——吕思勉就专著而言,迄今为止还没有代替建国前出版的童书业《春秋史》这一部书。——李学勤《春秋史》是一部将正史体裁、纪年体、纪事体、政书及会要体、考杂体等体裁写作之长融会而创作的一种分章综述的断代史新体裁。作者将深奥复杂的考证化为通俗浅显的白话文,甚至将古文古诗也译作白话文。其学术价值一直受到学界的赞赏。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7.《秦汉史》吕思勉 著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探寻秦汉兴亡背后的政治历史和社会文化从来治史学者,莫不以周、秦之间为史事之一大界,此特就政治言之耳。若就社会组织言,实当以新、汉之间为大界。——吕思勉《秦汉史》是史学大师吕思勉断代史论著中最值得推崇的一部。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再版。本书将两汉政治历史分为十一个段落,既做了全面系统的叙述,又能抓住重点作比较详细的阐释。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分许多章节做了细致的论述。

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8.《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 著何谓曹魏士家制度?九品中正制度是如何实施的?全面探求魏晋南北朝史的重要问题寅恪于时贤论史之文,多不敢苟同,独诵尊作,辄为心折。——陈寅恪东汉的选举是以道德行为作为评量标准的,而这种道德行为乃是儒家理论的实践,即所谓“经明行修”。——唐长孺本书所收文章,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土地和赋税制度、兵制、门阀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和文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问题,同时又是这一时期的疑难问题,从中可考察这一时期的真实面貌与发展演变规律。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9.《隋唐史》岑仲勉 著曾为全国通用的“隋唐史”教材语言通俗、见解深邃本书主要由隋史和唐史两个方面组成,具体详尽地讨论了隋唐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历代人物,例如:对黄巢大起义研究的贡献、关于陈子昂在唐文化改革中地位的卓见、关于四镇始末的通考、关于均田制与租庸调有关系的证定等,其集中反映了岑先生数十年中读唐史的心得,在隋唐史通论上亦常发前人之未发。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10.《西夏史稿》吴天墀 著西夏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给荒芜寂寥的西夏史园地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徐中舒本书系统介绍了西夏王国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社会形态,深刻剖析了西夏王国前后期的政治概况及其与两宋、辽、金之间的军事战争和对外关系。本书在判定史实时力求言必有据,征引了大量旧集;叙述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流畅;至今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西夏研究史重要著作。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11.《明清史讲义》 孟森 著近代清史学科奠基人孟森明清史研究的扛鼎之作本书为孟森先生20世纪上半叶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大量史料,对明清史的重要史实和制度演变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历任统治者统治期间内部和内外部的各种利益争斗予以了特别关注,对朝代兴衰的原因也予以了深入剖析。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12.《清史探微》郑天挺 著清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郑天挺清史研究之大成《清史探微》内容涉及清朝开国史、清初史、清代制度史、明清档案、农民起义史、考试史、边疆史、历史地理等方面。包括《清代皇室之氏族与血系》、《满洲入关前后几种礼俗之变迁》、《清代包衣制度与宦官》、《多尔衮称皇父之臆测》、《清史语解》、《清代的幕府》、《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的自然经济》、《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等。本书所研究的范围涉及清代各个方面,是清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13.《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著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这本被他称为‘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沈渭滨《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反映了蒋廷黻先生十多年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性思考,对今天的读者也不无启发作用。七十多年来,这本书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不愧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14.《台湾通史》连横 著一部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辉的史著连横先生积数十年之力搜集大量中外文献、档案从早期经营台湾的开拓者到清中后期抵抗日本侵略的仁人志士凡台湾的历史、社会文化均有记列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一批台湾爱国文化人士为保存民族传统和文化、宣扬民族精神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著名史学家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便是这一努力的成果之一。《台湾通史》也是连横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它自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分上、中、下3册在台湾初版以来,先后在台湾和大陆至少印行过十几种版本。其中抗战胜利后,商务印书馆首次在大陆印行该书。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15.《中国通史简编》(全两册)范文澜 著范文澜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本书是其马克主义史学的代表著作之一《中国通史简编》在叙述中国历史进程所表达的史识上,在讴歌民族精神、阐发民族智慧上,在反应各民族共同创造祖国历史上,在评价历史人物上,在描绘多样的社会生活上,在阐发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上以及全书的编纂、组织上,都成功地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雄浑壮阔、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精湛的理论分析、丰富的资料和文采斐然的文字,三者在本书中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本书在探求马克思主义史学民族化和达到“文”“史”兼通境界方面所创造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16.《国史要义》

柳诒徵 著

对中国传统史学进行全面总结

把握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特征

本书站在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引证大量史料,从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十个方面对中国史学传统做了全面回顾,阐述了作者眼中中国史学的精义所在和基本特征。

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17.《欧化东渐史》

张星烺 著

辩证地审视了西方文化东渐

对中华文明带来的有益变化和不良后果

对全盘西化和排外主义都持否定态度

西洋人得其术虽迟,而铸造发达改良,则较中国为速。中国人得一法,死守不变。政府重文人,轻百工。社会亦以为尚。

——张星烺

本书旁征博引,论证了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碰撞并影响中国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宋、元朝到20世纪30年代,范围涉及政治、宗教、思想、经济、文化、科学诸领域。

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18.《清代通史》萧一山 著

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新式清代通史中国现代清史研究奠基人萧一山先生巨著梁启超、李大钊、蒋百里、蒋梦麟朱希祖及日本今西龙博士等作序推荐《清代通史》(全十册)系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萧一山先生凭一己之力撰写而成,文笔流畅,史料详备。作者将文化置于重要的地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学术思想也占有相当大的篇幅。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19.《史记》(文白对照本)司马迁 著张大可 译人人都能读懂人人都会爱读的文白对照本《史记》

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先生语译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史记》已有多种文白对照本,本书特点是体例创新,有五体说明,单篇题解,篇中有结构段意,使白话本更贴近司马迁的原创,体现了五体结构纪传体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机械的古今语言转换。单就古今之互译,亦当后出者胜。书后五个附录,展现了译者的译文态度与方法,以及译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可扩大读者视野,对阅读全书大有裨益。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20.《资治通鉴》白话本司马光 编著张大可 语译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

历时30年逐字逐句进行语译

并对市面已存有的

白话《通鉴》进行了仔细剖析

尽量修正已存有的错讹、不当之处

意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

接近原典的桥梁

为读者提供一个

人人能读懂的《资治通鉴》

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 20本中国历史名著

标签: 中外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