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晚年却安于享乐,让国势一落千丈。同时,他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把自己一手创建的大隋帝国活生生地葬送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杨广和杨勇之间的这场惊心动魄的太子争夺战。
在说太子之争前,首先得来说说杨坚的五个儿子。按顺序分别是:杨勇、杨广、杨俊、杨秀、杨谅。
理论上来说,杨坚五个儿子都有继承皇位的权力。但因为年龄关系,杨俊、杨秀和杨谅三人早早便被排除在竞争范围之外,仅剩太子杨勇和晋王杨广将PK进行到底。
首先来看杨勇。由于是长子的关系,还在北周时,杨勇就被封为博平侯,杨坚当上丞相后,他被立为世子,拜大将军、左司马、封长宁郡公、出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等等,总之,杨坚每往上爬一步,杨勇也往前进一步。
杨勇忠厚老实,诚实善良,温文尔雅……总之,可以形容老好人的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杨坚当上皇帝后,杨勇理所当然地晋升为皇太子。杨坚交给他的权力很大:军国政事及尚书所奏死罪以下皆由太子裁决。杨坚之所以这么信任和器重太子,就是因为对杨勇的为人很放心。
举个例子,有一次杨坚见山东一带的流浪者很多,便想把他们遣送到北方去守边疆。太子杨勇听说此事后,立即上书进行劝阻。理由如下:净化各地的风俗人情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说改就改。谁都有恋土怀旧之情,以前百姓颠沛流离,并不是他们不愿呆在故乡,而是当时腐败的社会迫使他们不得不流亡在外。现如今清平世道,百姓都想在家乡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怎么能随便对他进行“千里大移民”呢。再说北方虽然突厥猖獗,时常骚扰边境,但我们只要坚壁清野,在城里严防固守就行了,根本用不着做这种引起民愤的事。
信写得很委婉,完全顾及到了杨坚的面子和台阶问题,结尾甚至用了八个很谦逊的字来形容自己:平庸之质、谬当储君。
如果再用八个字来形容这封书信就是:寸诚管见、辄以尘闻。
杨坚看了大为感动和赞赏,对杨勇说了这么一句话:平非平,庸非庸,太子,一个平庸的天才。
后来,杨勇提的一些关于民生的问题,杨坚都采纳。杨坚对杨勇越来越喜爱,心里感叹:太子杨勇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啊。
然而,对此杨广却有相反的看法:我才是天生当皇帝的料。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条从西周就一直流传下来的不变继承制,难让杨广心里感到平衡:我打江山上战场拼死拼活东征西战,所有的功劳都是我的,为什么一直守在家里的杨勇却可以理所当然地做他的太子,以后当他的皇帝,而自己只能在他手下打工,看他的脸色混日子。凭什么,凭什么?他暗中已经把精心准备的组合拳齐生生地砸向了太子杨勇。
如果说杨勇是个实干家,那么杨广便是精明的商人。他懂得如何去博取“上司”(杨坚)的爱,赢得老百姓的心,获取更多人的同情和帮助。
一方面杨广极尽纯厚之能事,在杨坚面前展现自己。有一次杨坚到杨广的府上串门,结果发现杨广家里的乐器上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似乎很长时间没有人用过。对此,杨坚大为赞赏,认为杨广只爱诗歌不爱声色,是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另一方面,杨广还极尽温柔之能事搞定母亲独孤氏。
要想讨好独孤皇后,就必须投其所好,对症下药。那么,独孤皇后的爱好是什么呢?
独孤皇后的爱好很少,只有一个—专情。然而,这对杨广来说已经足够了。其实独孤皇后的爱好现在已被广为接受,她是一夫一妻制的倡导人。杨坚贵为皇帝都对三过后宫门而不敢入,更别说宠爱其他的妃子了。
独孤皇后不但自己眼睛里揉不进一颗沙子,而且对自己的儿子也是这样。她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是对感情专一的人,最低的限度是除了正室,不能跟其他的女人生儿育女。
杨广显然很重视独孤皇后这独一无二的爱好。他娶的妻子是梁国皇室后代从小流落在民间的萧氏,萧氏不但相貌美,而且气质佳,最重要的是她温柔善良,通情达理。几乎综合了所有完美女人的优点,因此,杨广对这位妻子很喜欢也很宠爱。
当然,这并不代表杨广就知足了,他常常偷了“腥”,却绝对不留后患—他后宫的妃子所生的孩子,无论男女一律胎死腹中或是溺死于襁褓中。每当杨坚和独孤皇后到杨广府第去的时候,杨广会采取“军事化”的行动,将那些花枝招展的美女们全部藏匿在“密室”里,等风声过了再放出来。
与之相反是的杨勇不懂得作秀,他显然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很正常啊。因此,他今日宠这个明天爱那个,总之,在他的眼里,男人不色,女人不爱。喜欢女色原也没有错,但错的是他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
杨广在搞“婚外情”时,只和正室妻子萧氏生儿育女(其他私生子女一律格杀勿论)。而杨勇却是广洒雨露,遍播龙种。他的儿子那就是相当地多:最宠爱的昭训云氏就为他生了三个儿子(长宁王杨俨、平原王杨裕、安成王杨筠),最喜爱的高良娣生了二子(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最溺爱的王良媛生了二子(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最偏爱的成姬生有一子(颍川王杨煚)……
这样的结果是,杨广给独孤皇后留下了“痴情”和“专一”的良好印象。此后,独孤皇后常常吹杨坚的耳边风:还是杨广好啊,只有这个儿子最像我们啊。
独孤皇后的耳边风胜似九级台风,效果自然是看得见的,杨坚很快对杨广刮目相看起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杨勇的原配元氏是独孤皇后亲自挑选的,在妈妈眼里是个贤淑能干的才女,在杨勇眼里却是“豆腐渣”,他对其他几个妃子很宠爱,唯独对元氏冷如寒冰。也不知是不是忧郁成疾还是纯属巧合,总之,后来元氏突然就死了,独孤皇后对这件事很怀疑,派出 “调查组”进行了验尸等全面调查,得出的结果是:元氏的死不是人为的,是死于先天性心脏病。
然而,独孤皇后从此心有千千结,总认为元氏的死,是大儿子做了手脚。因此,对杨勇愈“恶之”。
在外围赛的比拼中,杨勇在不经意间,已处于绝对的劣势了,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杨坚和拥有否定一票权(指杨坚)的独孤皇后,都齐刷刷地站在杨广这一边,形势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接下来就看“大众评审团”—朝中文武百官的立场了。如果大众评审团也站在杨广一边,杨勇离废太子也就是一步之遥了,这一步便是时间。
事实上,杨广没有小富即安,而是选择了乘胜追击,开始拉拢朝中重臣。
杨广在“死党”宇文述的帮助下,利用“糖衣炮弹”对朝中重臣杨素展开了攻势,结果杨素识时务地选择了加入晋王杨广集团。
与此同时,杨勇没有一点危机意识,他把自己关在府里,并且请来了一些道士巫师之类的世外高人,希望他们用法术为自己化解一切烦心事。
太子府里的一举一动早已在杨广的监视之中,杨勇的举动很快成为杨广最后一击的利箭,他的眼线马上向杨坚打了这样的小报告:杨勇躲在府中干 “蛊惑”之事。
自作孽不可活。杨坚终于下定决心废太子,当然,在废太子前,为了稳重起见,首先,他以“另有重用”为由,将太子府上的精锐禁军全部调走,只留一些老弱病残来充当门卫。
解除了太子府的武装,太子杨勇就像脱毛的凤凰不如鸡,被废只是时间问题了。果然,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一月三日,杨坚举行了隆重的废立太子大典,杨坚宣布废除太子杨勇,杨勇和他的儿女都贬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