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孙策临死时,叫来年仅十七岁的弟弟孙权,要他继承自己独霸江东的未竟之业。当时少不更事的孙权毫无主见,只会啼哭。孙策极力鼓励道:“与他人两阵间冲锋陷阵,你不如我;举贤任能,知人善任,保有江东,我不如你。”孙策时任东汉讨逆将军,吴侯,这种权力的私相授受,已经具有军阀特征。
孙策深知孙权担不起这副担子,在弥留之际,把张昭招到病榻前叮咛:“假如我弟弟孙权不是成事之人,您取而代之。如不能在混乱中获得成功,可以心安理得地归附曹操,不要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同上。原文为“若仲谋不任事者,君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无所虑。”)由此可见孙策对张昭的倚重。
刘备上奏汉献帝并获得批准,孙权被封为车骑将军,并封张昭为军师。在三国史上,这是唯一的军师。孙策一死,哭啼中的孙权被张昭扶上马背接见百官,检阅军队,之后按照孙策托付执掌江东军政。
孙策主事日浅,民心还未曾归附,东南六郡随时可能发生内乱。孙权弟承兄业任讨虏将军后,多亏有张昭辅佐,内安抚黎庶百姓,外周旋军阀使节,使东吴局势渐趋于平稳。及孙权十八岁时,张昭归政,孙权主事。孙权每次率军出征,都是张昭坐镇后方,负责政务和支前。张昭还是位通晓军事的统帅人才,孙权出征合肥时,张昭督领诸将征讨叛逆匡琦,后又在豫章南城歼灭了周凤。自此之后,他多次统兵出征,或跟随在孙权身边,成为谋臣的楷模。
第二年孙权笄冠,张昭移交权力退回臣位。这一年多的过渡中间,江东上靠中央,密切来往,多所贡献;下依靠张昭,局势平稳,未有波动。
为了抓住观众眼球,《三国》电视剧中,先是依照历史史事,孙策向孙权移交权力;接着虚构了孙策死后,江东政治局势惊心动魄的动荡情节。文武两班请求大乔主持江东军政,大乔未曾答应时,张昭率领百官匍匐在地极力恳求;正在这时,周瑜前来奔丧,眼泪还未曾檫掉,跪在一边的孙权,犹如一个深谙权术的阴谋家那样,将印绶拿出来激活周瑜,迫使周瑜表决心忠于孙权。接着吴国太出面找周瑜谈话,要求周瑜要支持孙权。在局势明朗时候,大乔忽然感到必须走人,遂上了远走高飞的船只。
这个情节太憋足了。它说明以下几点:一,孙策不识人,所托之人特别是张昭,根本不是可以那块材料。二,同张昭一样,满庭文武百官都不识时务,阳奉阴违,在孙策尸骨未寒中就开始发动宫廷政变。三,孙权假如真的已权术在握,大乔执政,必然会导致血肉横飞的内讧;文武百官认识不到宫廷政变迫在眉睫,则是一群窝囊废,认识到这点还要发动已经是丧心病狂。四,一个从不曾参与军政事务的大乔,在宫廷政变发动之际毅然出走,使血肉横飞化为无形。显然,大乔胜过所有的文武百官,这是在鼓吹先验论,鼓吹生而知之。五,如果大乔真是这样识见明晰,独一无二的大才,那她更不该出走,而是留下来辅佐孙权岂不最好!
艺术创作中必然要有夸张创造,有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等等,但是历史演绎不同于神话故事,历史演绎必须尊重历史,起码尊重历史环境,使人物、故事符合时代特征,符合事物运动的本来逻辑,不然就是胡编烂造。胡编烂造的情节是发馊的情节,发馊的情节反映了编导的低俗和无知。
《三国》编造出如此低俗无知的情节,到底要传授给观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