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袁绍在讨董卓行动结束后是极其活跃的。前文已经提到,少粮缺地盘的袁绍,兵不血刃拿下了韩馥的冀州。要知道,一块丰饶的土地对于一个图王霸业的诸侯来说意味着什么?充足的兵源,人才市场和大本营。刘备前期颠沛流离,不正是缺少这样一个大本营么?
而韩馥将冀州为袁绍拱手献上,这位养尊处优的“官四代”竟然真的张嘴吃到了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但这馅饼真不是白吃的,和公孙瓒约好的平分其地,却变成了袁绍一人独吃大餐,我们大名鼎鼎的“白马将军”岂能坐视袁绍窃取他的胜利革命果实?所以这俩半年前还“海誓山盟”共讨逆贼保国安民的“义士”,在董卓还活得好好的当头,就先掐开了架。
这场无厘头的战争究竟怎么开始的?从背离讨董大业后,袁绍和公孙瓒都打起了冀州这块大肥肉的算盘。不得不说,袁绍的战术确实挺高明,算准了韩馥的软弱无能,用公孙瓒这个强寇作筹码,兵不血刃拿下了冀州。而得知这一消息的公孙瓒,也在第一时间派出了谈判代表——亲弟弟公孙越来提醒袁绍按合同办事,因为韩馥开门揖盗是公孙瓒威胁在先的。这里想吐个槽,这公孙瓒,这点上还真就比袁绍不如,典型的家族企业关系户。
从公孙越的表现来看,这家伙还真是公孙瓒的胞弟。他作为公孙瓒的使者来与袁绍谈判,从道理上讲,和使者谈判,也就是和公孙瓒一方谈判,公孙越此刻代表的是他的公司出席谈判会议,而袁绍的回答却是:“可请汝兄自来,吾乃有商议。”这是一个毫无道理的要求,同时也可看出袁绍是在敷衍这位使者。道理上讲不通,公孙越并没有给出任何异议便告辞回家。从局势上来看,冀州已经全部落在了袁绍手里,强龙尚且难压地头蛇,何况敌强我弱呢?公孙越也没有任何的防范准备,愣是在快快乐乐把家还的路上,遭遇了一群自称“董丞相家将”的不明杀手乱箭射死了。
到这会儿,公孙瓒终于从这个小孩子都看得出的圈套里醒悟过来了:“汝教我起兵夺韩馥,就里取事如此。今又诈董卓兵,射死吾弟,此冤如何不报!”不错,他居然还能知道刺客并不是董卓的人,确实不像那此地无银的隔壁阿二一样二。于是公孙冤大头“非常意外地”带着小弟找袁绍报仇来了,而早有准备的袁绍也率领大军在界桥和公孙瓒对上了阵。应该说,袁绍的这一次进军思路是很明确的,为什么要选界桥这个地方与公孙交手?前文早就讲过,公孙瓒是何人?“白马将军”,手下骑兵占了多数,他最主要的利器也就是他的骑兵部队。而骑兵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什么?当然是良好的天气,辅以开阔的地势。天气自然不是袁绍可以左右的,然而地势是袁绍可以选择的。袁绍大军推进到桥东便停住了脚步,存心是要讲公孙瓒的骑兵大队堵在界桥的另一侧。
骑兵优势无法发挥的公孙瓒随后惨败,袁绍再接再厉,一位从没听他吹捧过的将领麹义——大发神威,痛击公孙军,斩杀地方先锋严纲。袁绍此时是什么表现?“袁绍先使探马看时,回报麴义斩将夺旗,追赶败兵。因此绍不准备,只引帐下持戟军士数百人,弓箭手数十骑,与田丰在马上呵呵大笑曰:“公孙瓒无能之辈!””战役尚未结束,他便像在游戏里用一个满级的角色虐了一个菜鸟一样自信。结果是什么?猝不及防,敌将赵云杀到面前,险些来个擒贼擒王。好在这会儿袁绍倒是没丢他那四世三公家室的脸,不听田丰之计躲入空墙逃避,手扔头盔愿拼死一战,换回了士气,在颜良、文丑援军到来后,抵挡住了赵云的突击。结果袁绍的英雄气概在刘关张的突然加入又不知落入哪家狗肚里去了,这三位在虎牢关还听任袁绍调遣的昔日门下客成了公孙瓒的援军,而袁绍见了他们是什么反应?“惊得魂飞天外,手中宝刀坠于马下,丝缰忙挽,急要逃回”。
这得是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啊!且败阵后,袁绍便再不出战了。而董卓这位他与之“不共戴天”的有着国仇(祸害朝纲)家恨(屠戮袁绍满门)的死敌为他和公孙瓒讲和,袁绍竟然出迎百里接受了董卓的“旨意”,这又是何等的节操啊!
看到这儿,真的按耐不住这吐槽的决心了。此前在为公战虎牢关前逡巡不进的袁绍,在私斗时倒是果敢直前。怯于公战,勇于私斗,市井小人之举,哪像是一个四世三公的豪门贵族?再看看他的行为,为人谋而不忠,与公孙瓒相约攻打韩馥,却与韩馥暗通款曲;为增援韩馥却翻脸夺走韩馥的土地,违背公孙瓒的联盟协议还阴谋杀死其弟。如公孙瓒所说,真“狼心狗行”之徒,真不比董卓优越到哪去。再看看他的心智,一场小胜便能让他飘然若仙忘记眼前的危险,一点威胁便能让他魂飞天外宝刀坠地,这心理素质比小学生又能强到哪去?
所以,无论袁绍手下再怎么群星云集,再怎么兵强马壮,以及他如何如何取得一场又一场的阶段性胜利,充其量,袁绍也只不过是个持续暴涨的垃圾股而已——跌停直到破产,是他必然的趋势。正如曹操所言,袁绍不过色厉内荏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