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姓探源六十年

犀牛历史 243 0

马姓探源六十年

马近祖像

马姓探源六十年

作者 | 马玉宝

小时候,在大街上和本村姓张的一群小伙伴和泥做泥人,因争泥巴,和其中一个小伙伴弄僵了,二人吵起来了。对方也抢,我也抢,二人嘴里还不断地指责着对方不仁不义。后来,对方理屈了,没有理由“攻击”我了,使着性子抓拿起泥巴,嘴里不轻不淡地朝我说了一句:“你姓马的是‘外户子’!”我当时也不知道“外户子”是啥意思,理解成为对方骂我是“畜牲”之意,就接着反唇相讥,还了一句:“你姓张的是‘外户子’,还是‘马虎子’(狼)!”结果不欢而散,各自回家了。

“外户子”这个名词,我第一次听说,心里一直搞不明白,老是在想,对方为什么骂我“外户子”?到底“外户子”是指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畜牲”动物?我很想搞明白,所以在心里翻腾了一天。

吃晚饭时,俺爹回家了,借吃饭这点时间,我把这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俺爹听。说完后又重复了一句:“人家为什么说咱姓马的是‘外户子’?‘外户子’是什么?”父亲听后笑了一笑说:“我们马家不是咱张家辛兴村原来住户,是从外地迁入的外来户。据家里老一辈说,最早是从陕西扶凤茂陵(今陕西兴平),先来到青州,后又来到临朐,再后来到龙岗张家辛兴村定居。我们以前过春节写对联,大门口对联横批都是固定的,大门上对联是:弥水东环学士里,沂山北拱状元家;门框上对联是:伏波勋业鸣金马,襄敏家声振玉堂;横批:扶风世家。但有人说叫我们是‘外户子’,明显是在欺生,欺负外来户,不过,这种现象在咱村很少。”父亲停了一下又说:“我们马家是从哪里迁来的,怎么迁来的,是什么原因迁来的,你再去问问咱家你马兴荣大爷吧(因考虑到本家族有的人姓名两个字,本文马氏族人一律用全称),他比我大十几岁,记性又好,他会详细告诉你。”奥!原来如此,怪不得人家外姓人说俺是“外户子”呢!

我还想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当时社会条件限制,一个农户院落,住着两家或三家的很多。不像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村里进行新村规划,一户划给一块宅基地,一家一户一个院子。从我记事起,我们这个院子就住着俺两家,俺这一家九口人。还有三嫲嫲一家三口人,有三嫲嫲,马兴荣大爷和大娘,大爷和大娘下面没有儿女。我们一家住北屋和东屋,三嫲嫲一家三口住南屋和西屋。因马兴荣大爷和大娘下面没有儿女,有时,马兴荣大爷常吆喝我们兄弟四人去他住的西屋里玩,顺便啦个呱听。

这一次,没用马兴荣大爷叫我,我就急不可耐地跑过去了。马兴荣大爷也刚吃过晚饭,正在抽着旱烟锅子,嘴里吁啦吁啦地吐着烟圈那个香啊!我跑过去倚在大爷床沿上,张口就问:“大爷,咱姓马的是从哪里来的?”我这一问把马兴荣大爷弄得一楞,他说:“你这小小孩们怎么问起这个来了?”我说:“我今天在街上玩,人家说咱姓马的是‘外户子’,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您能告诉我吗?”马兴荣大爷说:“现在告诉你,还有点早,你才刚上学没几天,等你上出学后,识字多了会写了,我再啦给你听,你把它记下来,把咱姓马的这一支子人,怎么从临朐城南弥河东岸西朱村来的,续到咱马家家谱上。”马兴荣大爷又吸了一口烟后接着说:“老年间有规矩,三代不续谱,视为不孝子孙,对先祖不敬。我们从西朱村来到张家辛兴村,到你这一辈已经五代了,由于家里穷上学识字的人少,写不了家谱。唯独你爷爷上学多,还当过私孰先生,由于兵荒马乱,安不下心来续,解放后社会安顿了,他又得病早走了。我看,续家谱的事,就交给你们这一辈了,再不续续,知情的老一代都走了,续起来就难了。玉宝,你现在还小办不了,好好上学吧,这事没文化不行!”

自从和马兴荣大爷这次交谈后,我一直觉着肩上沉甸甸的,老觉得有个重要任务还没完成!从此后,我见空插针,见马兴荣大爷在家没事,就到他屋里聊聊续家谱的事,虽然写不了,但脑子里记得满满的。

时间到了上世纪一九八五年冬季,我正在本公社教育组上班。一个星期天回家,晚饭后刚到马兴荣大爷屋里坐坐。他就说:“你去把你马玉文大哥叫来,我一块给你兄弟俩啦啦,我所知道的有关续家谱的事。”我忙去把马玉文大哥叫来,马兴荣大爷早泡上了一壶茶等着。这一晚,我们三人喝着茶,啦着续家谱的事,我拿出笔和记录本记着。我们一直啦到夜里零点,马兴荣大爷把他所知道的来龙去脉,都倒了个干净。还嘱咐马玉文大哥牵头和我把续家谱的事拾起来,抽时间再去西朱村老家问问老一辈,查查家谱底子,核实一下。由于是五代人口传,难免记忆上不准,记错落漏。结果,一九八六年春,马兴荣大爷就走了。幸亏他早一年给我们这一代提供了一些线索,若不,还真是无线索可寻。

民间有修续家谱的传统,也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一是崇敬先祖,了解祖辈历史,明白自己从哪里来的,不忘来时路,牢记初心,面向未来;二是促进家族家庭团结和睦,兴家立业;三是学习和继承先祖光荣传统,继承先祖遗愿,教育好晚辈后代,学会做人接好班。通过修续家谱,使族人从中受到一次深刻的敬祖、睦邻、爱家、爱国的教育。做家庭和睦、家族团结、邻里友好的促进派。各姓氏家族一道,同心协力,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创造明天的辉煌。从一九八六年春开始,马玉文大哥和我,为修续在龙岗张家辛兴村居住的这一支马家后人的家谱,产生了一种修谱紧迫感。因马玉文大哥在龙岗建筑社上班,我在龙岗教委上班,各自忙各自工作。所以从这开始,我们俩下班回家后,就忙里偷闲碰头商议修谱之事。由于当时工作太忙,我们兄弟二人前后酝酿了十年,直到一九九四年清明始成行。老大哥带队领着我们兄弟几人,先后三次去西朱村老家找到家族近股,时任村主任马玉山,帮着查找本族谱下落。一九九五年底又到杨善镇大石庄,终于找到本支族谱手抄本,但由于年久失落,资料不全,个别地方疑有错误。后又多次去西朱村老家查找其他近股分支族谱核对,总算将两千多年的族谱脉络理顺清楚,也仅是个大概。还两次去北朱村时任村支部书记马修成老头子家拜访请教。记得一九九四年清明去西朱村马桂斌老头子家探访马愉状元像时,见老头子从枕头底下搬出一个长方形老绿色木箱。打开一看,是马愉和夫人画像,马愉父亲马士贤和母亲画像,马愉儿子马徵和媳妇画像,共六幅画像保存完好无损。他黑夜枕着,白天盖上被褥瞒着。老人家说,若不是想尽办法,搅尽脑汁保护,当枕头枕着,一九六六年文革兴起扫“四旧”,早被咱县一中红卫兵翻去烧了!老头子这种精神真叫人感动不已!我们把六张画像挂墙上,逐一拍了彩色照片。又到北朱村马修成家解疑:马援第十三世孙马近入“青州籍教授”是什么官职?皇帝封马愉谥号“襄敏”是什么荣誉称号?老头子很有研究,一面喝茶一面对我们说:“青州籍教授就相当于目前潍坊市教育局长,负责青州府的教育。”他又说:“谥襄敏,就是皇帝追封(评定)有学士背景的文臣同时又有军功的大臣的荣誉称号。”本想再去寺头镇西安和瓦庙子找本家近股看看,由于时间关系作罢。我们把上面所找到的分支族谱搞了复印件带回来了。

回来后,通过整理查找,终于基本理清了本家族谱系脉络。兄弟们研究决定,删繁就简,以马渭阳——我的高祖父(老老爷爷)为本支谱系,由此向上倒推溯源,其他分支家族简去。就像从一根“树梢”开始,从树梢向下直推老“树”墩头,一个简单的本支家族单承谱系就出来了:《马渭阳族谱》。

经过多次去西朱村老家,和杨善镇大石庄查找本支家谱,进行倒推整理。还查阅了部分《家谱系列丛书》,以及后来通过从网上查阅陕西扶凤茂陵(今陕西兴平),马姓墓碑上谱系图表。近期,又查阅了二零一五年八月,编纂完成的《临朐马氏族谱》。终于对马姓的最早源头和来历,马姓族人的繁衍迁徙,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大概轮廓。(因历史久远,错讹落漏也难免)

马姓探源六十年

马愉祖像

马姓起源

据史料记载,战国前(公元前475年一一前221年),我马姓大家族本不姓马。战国之前,人的姓氏是随着地位和职业的变动而变化的,且姓和氏分开,女子称姓,如姒(音四)、妫(音归)、姜、姬、姑、妗等,源于母系社会;男子称氏,是从姓中分出的一个分支。战国后(即秦灭六国统一后)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开始稳定下来。经考证,马姓源出于赵姓。张王李赵之姓,皆黄帝之后人。简言之,黄帝有个孙子叫颛顼(音专须,五帝初帝王,约前26世纪),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女修生了个儿子叫大业,大业的后人有伯益(舜帝赠嬴姓),伯益之后有大廉,大廉之后有季胜,季胜之后有造父,造父之后是赵奢。赵奢是嬴姓后代,是赵氏嬴姓名奢,因此马姓的最早源头在于嬴姓。

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赵姓及少数民族改姓。赵国宗室赵奢为世界马姓公认得姓始祖。马姓源出于赵姓,是从战国开始的。周朝初,造父因向周穆王献八俊宝马,周穆王赐赵城一座(今山西省洪洞县境内),由此始造父家族以城为姓成为赵姓,公元前403年,赵列侯正式建立了赵国。战国赵武灵王(公元前340年至前295年)的第九个儿子赵奢,在赵惠文王(公元前270年)执政期间,他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田税官,却以不畏权势而出名。赵国贵族平原君家不交租税,赵奢先后杀了他家九个管理人员。平原君大怒,要杀赵奢,赵奢说:“你家是赵国的贵公子,你带头不守法,法律就要失去效用;国家没有法就要灭亡,国家一亡你还有什么权势呢?”平原君觉得赵奢说得有道理,就把他推荐给赵王,让他管理全国的田赋。他上任之后,果然使国家收支平衡,百姓富裕而国库充足。后来秦国派兵攻打韩国,大军驻扎在赵国的阏(音e)与(今山西和顺县)。赵王召集大臣商议如何援救,大将廉颇和乐乘都认为这条路又远又狭窄,无法去救。这时赵奢说:“道路远而狭窄,这好比两只老鼠在洞里相斗,勇者能够得胜!”赵王很赞赏他的话,就派他领兵去救援。赵奢率领赵军西出邯郸三十里就下令驻营,作出准备固守的姿态。这时秦军已开到赵都邯郸附近的武安西面,战鼓声把武安城里的屋瓦都震动了。有个军士请求出兵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了。赵军驻扎了二十八天,还不断加固工事。秦军派了一个探子前来侦察赵军情况,赵奢故意放他进入军营,让他观看赵军的坚守准备。可是等探子一走,赵奢就立即下令全军轻装出发,急行军赶往阏与。秦军主将得到探子的报告说赵军怯战,正在得意,没想到军营外已经响起了战鼓声,原来赵军已经来到跟前,连军事要地北山都被他们占领了。秦军主将连忙下令抢占北山,可是为时已晚,赵军居高临下两面夹攻,杀得秦军人仰马翻,大败而逃。为了奖励赵奢的功劳,因其封地在马服山,赵王封他为马服君。因此有 “赵奢功高封于马,邯郸以北出马家” 一说。马服是山名,系指本文中北山,又叫紫山。因赵奢率赵军在本战斗中,主力军为骑兵,战马立了大功,为了嘉奖服役参战的军马,战后故将紫山更名马服山。说到这里明白了,马姓还真的与马匹有直接关系。(出处见自临朐杨善镇大石庄近股祖谱)后来赵奢的子孙后代以“马服君”为荣耀,人称“马服子”,先以复姓“马服”为姓氏,后又改为单姓“马”。邯郸便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扶风郡”为主要郡望,“铜柱堂”为主要堂号。马姓主要分部宁夏大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后来发展到全国,陕西扶茂陵赵奢的第十一世孙马援的第十三世孙马近,迁徙青州为官,后定居临朐城南弥水东岸朱位村。其子孙后代又散居于临朐县内及周围各县各地。

马姓人口,据2021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约一千九百九十八万,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一点四,排名在第十二位。临朐县马姓人口六万六千余众,占全县人口百分之八。

马姓探源六十年

马姓迁徙

据史料记载,马姓改姓之祖是马兴,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邯郸马服迁到了当时的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因此有《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也有史料说,秦灭六国统一之后,为防六国的权贵谋反,就下令将他们迁徏到国都咸阳集中居住,其中有赵兴家族,到咸阳后还放了官职收买,稳定人心。赵兴为牢记伯父赵括“长平之耻”,改姓为“马”,从此后代均随马姓。还有历史资料说,赵奢长子赵括,因纸上谈兵空有理论,缺乏实战经验,在长平之战(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阵亡,四十万赵军被秦军俘虏杀戮活埋,赵家颜面扫地。赵括之母因吃不了人们的白眼和羞辱,让其孙子赵兴(赵牧之子)改姓为马,叫马兴,以铭记其祖父赵奢为赵国立下的功勋:马服君。然后带领赵牧马兴和赵括后人,举家迁入当时的扶风茂陵定居。然后在扶风成家立业,延续香火,重振雄风,成为名门旺族。所以,我们马家的大门对联横批是固定模式:扶风世家,也证明了这一点。

宋末,马援第十三代孙马近,因考取功名,自陕西扶风迁入青州府为官,青州籍教授(相当于潍坊市教育局长),元初退休入临朐朱位定居。马近第九代孙马轩(马愉三代孙)迁西朱村居住。公元1883年,因遭百年不遇大雨,弥河暴发洪水,泛滥成灾,西朱村临河土地被冲毁,无食饱肚,税赋照缴不减。又加弥河洪水之恐惧,马愉第十五代孙马渭阳,决心远离弥河免遭洪水之灾。遂带领三个儿子,推着木车,挑着扁担,迁居本县龙岗张家辛兴村至今。本村西距弥河十余里,再无弥水之患。

马姓谱系简表

(一)赵姓前世系表(黄帝至造父)

黄帝,姓公孙,字轩辕(前2697—前2599)—→昌意—→颛顼(前2514—前2437)—→仲容—→夷—→武恒—→伯辛—→女修—→皋陶—→伯益(赐嬴姓)—→大廉—→武—→琪—→建—→弘—→奎临—→迁—→宣—→永通—→彦翔—→轩—→子能—→费昌—→仲衍—→玉珍—→道宁—→兴—→犍—→大顺—→茂荣—→克和—→达—→胥轩—→中潏(音玉)—→蜚廉—→季胜—→孟增(皋狼)—→衡父—→造父(赵姓始祖)。

(二)赵姓世系表(造父至赵奢)

造父—→叔观(宜父)—→赵璋(仲父)—→赵登(季父)—→尔成(公仲)—→赵高—→奄父—→叔带—→赵麟(守仁)—→子丰(知义)—→赵射(慧明)—→赵壮(公明)—→赵夙—→赵衰(?—前622年,赵成子)—→赵盾(赵宣子)—→赵朔(?—前597年,赵庄子)—→赵武(?—前541年,赵文子)—→赵成(赵景叔、赵景子)—→赵鞅(?—前458年,赵简子)—→赵毋恤(?—前425年,赵襄子)——伯鲁—→赵周(代成君)—→赵浣(?—前409年,赵献子,赵献侯)—→赵籍(?—前400年,赵烈侯,正式建赵国)—→赵章(?—前375年,赵敬侯)—→赵种(?—前350年,赵成侯)—→赵语(?—前326年,赵肃侯)—→赵雍(?—前295年,赵武灵王)—→赵奢(赵武灵王第九子,马服君,马姓始祖)。

注:本表根据《史记》、《赵国史稿》、《赵氏宗谱·上古源流暨世系图引》等整理。由于时代久远,差错难免。

(三)马姓始祖单程前世系表(扶风马援体系:赵奢一一马援一一马近)

△马氏始祖赵奢:因大破秦军,战功卓著,被赵王封马服君,又称赵马服君,有二子赵括、赵牧,人称“马服子”。

△赵括(马括),赵国将军,战死长平;赵牧(马牧),赵国偏将军,生一子赵兴(马兴)。

△马兴:又名隐,始改马姓之祖,秦封武安侯,徏居陕西咸阳,居凤翔府扶风郡。妻韩氏,续唐氏,生三子:长子车(马珪),次子从(马琛),三子卿(马嵩)。

△马琛:妻曾氏,二子:马钜、马丹(别名马述)。也有史书说马述是马嵩之子。

△马述:妻柳氏,续澹氏,冀州令,生二子:马浚、马猷(音由)。

△马浚:妻欧,,续文氏,生二子:马赤、马谷(别名权)。

△马权:汉宁东将军,妻储氏,生三子:马端(何罗)、马通(别名政)、马宏(伦)。

△马通:武帝时封重合侯,妻葛氏,生二子:马宁、马钧。

△马宁:(别名宾),汉议郎,绣衣使者,生三子:力(马庆)、果(马昌)、典(马襄)。

△马昌:一子:马宫(别名仲)。

△马仲:汉玄武司马,生四子:马况、马余、马员(音云)、马援。

△马援:(公元前 14年一后 49年),扶风茂陵人,新莽时任新城大尹(汉中太守),汉立任陇西太守,伏波将军。封新息侯。生四子:马廖、马防三、马光、马客卿。

△马廖:封顺阳侯,官拜羽林左监,虎贲中郎将。后受遗诏,典掌门禁,卫尉,肃宗封列侯。生三子:马遵、马豫、马麟。

△马遵:程乡侯,生一子:马日䃅(音笛)。

△马日䃅:汉灵帝时任太尉,献帝时任太傅,生一子:马肃(子硕)。

△马肃:凉州都尉,娶羌女,生一子:马腾(字寿成)。有史书记载,马肃生二子,长子马冀的儿子马抗因不服朝廷收编,率三百余众,去了亚美尼亚定居,改姓氏为:马米科尼扬,已溶入当地社会。

△马腾:西凉太守,封槐里侯,生三子:马超、马休、马铁。

△马超:(字孟起)三国蜀汉时名将,任骠骑将军,生二子:幼子,马承(嗣超爵);庶子(妾生之子),马扶汉。

△马扶汉:一子:马兴安。

△马兴安:一子:马文炳。

△马文炳:一子:马述孔。

△马述孔:一子:马志祖。

△马志祖:生五子:马暹(音先,籍扶风),辽(籍汉中),马近(籍山东青州府教授),马远、马进(籍扶凤)。

(四)马姓始祖单程世系表(临朐朱位马近体系一一马轩)

△马近:宋朝末年始居山东青州籍教授,任满卜居朱位,始居临朐先祖。生一子,马珎(音珍)。

△马珍:(珎),生八子:长子,马聚;五子,马荣;八子,马庆。马贵,排行不详,迁居寿光孝义乡马家齐村。其他无记载。

△马庆:长子,马羊;二子,马天驷;三子,马来;四子,马驭;五子,马骖(参音) ;六子,马騑(非音)。

△马驷:生二子:长子马景诚;二次马景信。

△马景信:马愉之父,勅(音赤)封翰林院讲学士,进阶奉直大夫;生三子:长子,马士贤;次子,马士能,迁居阳信;三子,马国贤(肃)。

△马士贤:生一子:马愉。

△马愉:(1395一1447)字性和,号澹轩。明宣德状元,官至礼部侍郎。卒赐谥“襄敏”,赠内阁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资善大夫。

妻陈氏封宜人,生二子一女:长子,马徵(音征);二子,马徽,由贡生河南布政司检校入河南籍;女,淑婉,适田村井禾失(明南阳知府)。

△马徵:(征)字廷召,号敬斋,恩阴河南汜(音四)水知县,德政可纪。生四子:长子马辂,迁居辛寨;二子,马堂,始居西朱;三子,马晕,始居西朱;四子,马轩,始居西朱。

(五)马姓始祖单程世系表(西朱马轩体系一一马渭阳)

△马轩:生一子,马瓘(音贯)。

△马瓘:生四子:长子马詠,二子马诗,三子马词,四子马谦。

△马词:生四子,长子马鸣图;次子马鸣朐,明京营把总;三子马鸣德;四子马鸣道。

△马鸣朐:生二子,长子马如玉,字昆山,居西朱;次子马如珍,(略)。

△马如玉:生二子,长子马浩,生员,居西朱;次子马泮,(略)。

△马浩:生三子,长子马朴,生一子,(略);次子马机,居西朱;三子马桢,生一子(略)。

△马机:邑庠(音详)生,生五子:长子马文宣(略);次子马文立(略);三子马文灼(略);四子马文先;五子马文成(略)。

△马文先:生三子,长子马芯。其他不详。

△马芯:生二子,长子马顕东(略);次子马冠东,居西朱。

△马冠东:生二子,长子马传针,居西朱;次子马传钵,壬辰科岁进士,迁大石庄。

△马传针:生五子,长子马中立,居西朱;二弟马中道,(略);三弟马中路,(略);四弟马中和,居西朱;五弟马中贵(略)。

△马中立:生五子,长子马一阳,居西朱;次子马朝阳,出继,迁寺头西安;三子马汉阳,(其二子迁寺头瓦庙);四子马汶阳,居西朱;五子马渭阳,出继,入继马中和。

△马中和:一子马渭阳为马中立五子出继,入继马中和,于公元1883年迁居龙岗张家辛兴村。

(六)马姓始祖单程世系表(龙岗张家辛兴村马渭阳体系——……)

△马渭阳:生三子,长子马翰甲;次子马翰元;三子马翰西。

(以下为近代,本文略,参看《马渭阳族谱》)

注:以上谱系根据西朱村近股家谱和大石庄近股家谱整理

马姓名人

马氏是历史上名门旺族,人才济济,新人辈出。如:马姓始祖赵奢,东汉名将马援、马武,东汉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马融,东汉大文士、学问家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马岱,唐代宰相马植、马周,南宋有著名画家马远、马麟,元代有著名杂剧和散曲作家马致远。明代巾帼马秀英,人称马皇后,明太祖朱元璋原配结发夫人,系朱元璋贤內助。

历史上进士,举人,贡生,秀才,层出不穷(略)。

清乾隆年间马益著,撰写的《庄农日杂字》,在省内外影响深远,脍炙人口。

当代族人有马连礼为代表的省部级干部16人,地市级干部48人,县团级干部136人。还有马奎诗书,马沧龄秀字,马立国书画,马凤坡毛体,马道庆行草,马春宝画驴。大本专科生如雨后春笋,博士生、博士后一百三十余人。

勿庸讳言,马氏家族历史上也出过赵括(马括),马谡,有争议的人物;近代(1936.10至1937.3)西北杀人魔王三马:马步芳,马步青,马鸿奎,遵国民党蒋介石指令,围剿我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西路军两万三千余人。当代,马援后人马英九,曾任台湾省领导人,在任八年(2008.5至2012.5),空占鸟位。对台独分子陈水扁篡改的台独教科书,他不敢弃用和纠正。他主张亲美友日和陆,他抛出三不:即不统不独不武。是地地道道的暗独、真独、实独!他宁愿做孤岛“鸡头”,不愿溶入大陆中华民族大家庭,接受共产党领导,共享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荣耀和尊严。他又一次丧失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大好机会,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千古罪人!

(一)赵奢简介

赵奢,战国时期赵惠丈王时赵国名将,中华马姓始祖。初为田部吏,得平原君力荐,主管赵国赋税,举国“民富而府库实”。后为将,熟谙兵法,深得将士拥戴。公元前二百六十九年,受命率军救阏与,《史记》记载“率兵去邯郸三十里(即今邯郸县紫山堵山一带,坚壁留行)",而后出奇兵,大败秦军,赵王赐号 “马服君”。赵奢阏与一战成名,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平起平坐。据《博物志》记载,赵奢死后葬于“邯郸界西山上,谓之马服山(即紫山)。赵奢后人以马氏为姓,种族繁衍,日渐荣昌,遍及中华和世界各地。

(二)马援简介

马援,(公元前14年一一公元49年)扶风茂陵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归顺刘秀后仍主动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大将军,封新息候,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死而后已,捐躯疆场,马革裹尸的民族英雄气概,受到历朝历代君王的赞赏和后人崇敬。逝世后被追谥为忠诚候。

(三)马愉略传

马愉(公元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音淡先)临朐县朱位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敏好学,努力勤奋,四岁进私孰,六七岁能写个小诗,作个对联。二十岁通过童子试,考中秀才。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十六岁中山东乡试第三名举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赴北京参加会试,途中得病,误期返回。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会试,因守继母孝,又未赴试。期间刻苦攻读,明宣德二年(1427年),三十二岁参加会试、殿试,一举夺魁,中进士第一,是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初授翰林修撰,职位六品。宣德九年(1434)秋,朝廷选拔史官和庶吉士三十七人进学文渊阁,以愉为首。宣德十年(1435年),宣德皇帝驾崩。九岁的小皇帝朱祁镇继位,次年改元正统,马愉被任命经筵讲官进侍读(六品)。与杨溥、苗衷、高谷、曹鼐(音乃)五人专门给小皇帝讲课,成为帝师。正统元年(1436年)充经筵讲官,迁侍读学士,参与《宣宗实录》的撰修。(1438年)马愉凭借出色的学识升翰林院讲学士(五品)。正统五年(1440年),英宗下诏,命马愉等五人入内阁,参与机务,马愉排第四位。是年再升礼部右侍郎。正统十二年(1447年)农历九月初三日,在早起准备上朝的时候,突发中风。皇帝闻讯,命谴御医诊治。过了三日,不治而逝,为国尽忠,终年53岁。正统皇帝十分悲痛,赐于御葬,并派礼部尚书胡濙(音营)代表皇帝去祭奠。“始终莅职,记二十余年,英伟之才,笃实之学,恭勤端慎,简在朕心。”评价之高,念才之甚,可以看出皇帝对马愉这位难得贤才的喜爱和对他勤政慎政为官的充分肯定。朝廷赠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又赐谥(音是)号“襄敏”。明朝赠官兼职自马愉始。

马愉在职期间,论事宽厚,体察民情。他发现不少郡县的粮仓失修和狱中久押不审的犯人多有狱死者,便上奏皇帝,皇帝准奏,督令建仓储粮,审理冤狱,使上述状况一时有所改变。

马愉主张睦邻友好,和平相处。一次边境遭到侵犯,朝廷拟遣将率兵征讨,恰逢别部使者至,许多大臣主张将其执之问罪,惟马愉等二人持相反意见,指出“赏善罚恶,为治之本。波及于善,非法。乘人之来执之,不武”。皇帝采纳马愉的建议,以厚礼相待来使。

马愉官居要职,但门无私谒,不媚权贵,不溜须,不媚上,廉洁自守。宦官王振擅权时,连五将四首都争相巴结,惟马愉不登其门。

马愉自幼孝敬生母,知恩图报。八岁丧母,三日不食,痛悼母爱。还对两任后母如生母,尽量满足要求;一次,其父亲生病,他知道后急忙告假探省,不到十日,父病愈。他父亲对马愉说,得天子恩宠,我有幸生还,你应速速回京,竭尽全力报答皇恩,不要挂念我。

马愉为人谦逊,待人真诚,在京城每遇到乡邻,都以礼相接,不以势位临人。

马愉还是尊师典范。马愉参加京城殿试的主考杨溥,副主考曾荣,马愉视二人为终生恩师,逢年过节,按时登门拜访探望。

马愉一生不图厚积,乐善好施,著述颇丰,著有《澹轩集》八卷,收入《四库全书》。

马愉故事

马愉小时候,天资聪颖,大胆泼辣,四岁时就被家人送进私塾读书,常人家的孩子还在母亲怀里撒娇呢,而马愉六七岁时,就会写个诗,编个楹联,让邻居刮目先看。他身后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些美丽的故事。

伶牙俐齿对巡抚

马愉八九岁时,一天中午,学校放学后,他和同学们在街上遇到一位巡抚来当地视察工作。巡抚下轿后,这一群小学生因为好奇,把个巡抚围了个水泄不通。马愉使劲从人群中往前挤,想到前边先睹为快。巡抚看到这个往前挤的小学生,不同寻常,就想考考他,随即用手指着马愉说:“红口白牙谁家子?”其他小学生都惊呆地望着巡抚和马愉,不知如何作对。而马愉毫无惧色,把头一扬,把眼一瞪,朝着巡抚立马对出一句:“蟒袍玉带哪朝臣?”巡抚一听,这小孩思维如此敏捷,顿时惊得脸都变了颜色,心想:好聪明的娃仔!他日必定是国之栋梁!

敢作敢为偷樱桃

马愉自幼聪敏,能诗善文且有胆识。他读私塾时,临近校园的院中有棵樱桃树,正黄中带红。一日,马愉和众同学因馋樱桃,便拔开篱笆进去,将樱桃偷吃过半。园主告到学校塾师那里,塾师便集合起学生追查偷吃者。塾师喝问:“拨箔障,摘樱桃,何人所做?”诸生面面相觑不敢回答。不到十岁的马起身对道:“步蟾宫,攀桂枝,乃吾之为。”塾师听了,却转怒为喜。因为马愉不仅对偷吃樱桃供认不讳,而且对句对仗谨严,更有“步蟾宫,攀桂枝”出语不俗,确非寻常。

奇妙构思画千马

塾师为试马愉之才华,给了他一张像课本一样大的纸,要他在纸上画出一千匹马。马愉并无难色,先在纸上画了一座大山,然后画出一条从山后延伸而来的大道,最后画了一匹刚从山后露出头胸的奔马,马身后再画上卷扬的飞尘。他将此画交给了塾师,塾师笑着问马愉:“我让你画千匹马,你怎么只画出一匹马呀?” 马愉回答道:“这是一匹马,其余九百九十九匹马,都被大山挡住了。"塾师点头称许,构思奇妙。

才思敏捷对樵夫

临朐石门坊因“晚照”著称,相传阳春三月,塾师领学生们春游石门坊,当行至仙人桥时,有一樵夫挑着柴挡住去路,塾师见状请其让道,樵夫说:"让道可以,请先与我对句。"塾师说:“请讲”。樵夫指着背上的柴出上句 “此木为柴山山出”,塾师一时对答不上,众学生也面面相觑,马愉略加思索,上前对出下句:“因火成烟夕夕多”。樵夫点头称许,瞬间寂然不见。人们传说后来马愉高中状元是仙人指点,曾经遇见的樵夫即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到现在人们游历石门坊,特别是青少年都要去过仙人桥,一试运气,重复昔日的幸运故事。

片刻挥就背河诗

马愉十七八岁那年,清明时分,他和几个小伙伴在弥河边踏青玩耍。忽然来了一个年轻媳妇,穿红着绿,手挎花包袱,来到了河边。河里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又凉。这可愁坏了年轻媳妇,在河边呆呆望着对岸徘徊。马愉看到这一幕,知道年轻媳如渡河犯了愁。二话没说,脱下鞋子,挽起裤腿,大大方方来到了年轻媳好跟前。背起这个年轻媳妇,送到了河对岸,放下人后返回河这边。一块玩耍的同学将这事,作为笑话告诉了塾师,塾师询其所以,令其用这件事写首诗,方免去责备。马愉稍思片刻,立即写出一首七律《背河诗》:

淑女临河叹激流,蓝袍权作渡河舟。

已将书手挽绣手,斜倚龙头靠凤头。

一枝红杏插儒背,十分春意满河洲。

轻轻放在沙滩上,默默无言各自羞。

塾师看后暗暗惊讶称奇,甭说责备,表扬还来不及呢。

马愉传说

马愉小时候,以其聪明伶俐过人,被称为“神童”,给人们留下了一些神话传说,本文介绍一二。

娘胎驱走“淹死鬼”

在马愉身上,有个神奇的传说。当地民间相传,还在他娘肚子里的时候,马愉就已经比较牛了。说是有一回他娘乘船渡河,河中有个 “淹死鬼”,想把这条船弄翻,以便找个替死鬼,使自己能够早些超度托生。正要兴风作浪地动手翻船呢,猛然发现马愉他娘挺着个大肚子坐在那里。那淹死鬼于是便放声大哭道:“完了!完了! 有马状元这样的神人在船上,俺怎么能惹得起啊,没戏了!” 随之,便不见了踪影,河面也随之归于平静。当然了,此事是真是假,只有马愉他娘和那些同船的人心里清楚。民间传说嘛,姑妄言之,姑且听之吧!

仙人托梦龙飞天

据传,一次马愉上坟祭祖,摆上供品后,便在一旁看书,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睡梦中梦见自己化成龙,趴在地上,头上压着一个东西,怎么也看不清楚,感觉浑身难受,想站也站不起来,甚是着急。突然间,看到七彩霞光一闪,眼前出现一白胡子老人。只听他说到:“天上的文曲星岂能压东西,既然有龙气,怎能被压住,我给你拿了吧 !” 随即听见“啪”的一声,马愉猛然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原来是坟前的茶碗碎了,旁边有一块小石头,心里感觉十分蹊跷。他站起来仔细看了看,发现坟头上压的坟头纸不见了,原来是压坟头纸的石头把茶碗打碎了。心里想,这是怎么回事呀? 马愉四处张望,一无人,二无风,便想起刚才梦中情景,甚感奇怪,难道是仙人托梦,不让自己压坟头纸? 又想到自己姓马,不压马头一说,又听说马通龙性,要是祖坟上有龙气,岂不要飞龙升天? 联想到白胡子老人的话语,马愉惊喜。既然天意如此,就不压坟头纸了。要是我以后真中状元,凡我后人都理当遵从这一习俗。几年后,马愉果然中了状元,从此后,不压坟头纸这一习俗流传下来,延续至今。

不过随着时光的流逝,有的人看到其它姓氏上坟时压坟头纸,他们也随胡流胡地压开坟头纸了。此乃民间传说,听信由己好了!

马氏精神

尚武从戎,舍身疆场之爱国精神;

匡扶社稷,忧国恤民之民本精神;

苦学上进,自立自强之奋斗精神;

勤俭持家,清正为官之廉洁精神;

扶贫济困,急公好义之仁爱精神;

尊师崇儒,孝悌治教之尚德精神;

拼搏勤奋,百折不挠之创业精神;

推衣解食,舍己为人之公益精神。

马氏族规

(1)劳动为本,勤俭持家;

(2)尊师重教,诗书传家;

(3)奋发进取,自强不息;

(4)勤学苦练,精忠报国;

(5)遵纪守法,宽厚待人。

马氏族训

一、敬奉祖先:慎终追远,木本水源。生事死葬,祭祀礼存。立志向善,做贤子孙。贻谋燕翼,勿忘祖恩。

二、孝顺父母: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顺为先。跪乳反哺,物类犹然。况人最灵,孺慕勿迁。

三、友爱兄弟:世间难得,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友恭以礼。同心同德,团结一体。姜被田荆,怡怡后启。

四、协和宗族:曰宗曰族,一脉相传。勿事纷争,和谐齐贤。尊卑长幼,伦理秩然,远近亲疏,裕后光前。

五、敦睦邻里:同村共井,居有德邻。相维相恤,友助和春。勿生嫌隙,有礼彬彬。基层良风,家国亲仁。

六、立身谨厚:谨身节用,明刊孝经。武侯谨慎,昭若日星。厚德载福,宽让能宁。谦虚自牧,喜怒不形。

七、居家勤俭: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丰家裕国,莫此为先。秃惰奢靡,祸害无边。惜时爱物。居安乐天。

八、严教子孙:家庭教育,立人丕基。诲尔谆谆,性乃不移。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九、读书明德:人不读书,马牛襟裾。学而时习,其乐有余。一技专长,生计无虞。立达希贤,典型规模。

十、忠厚戚朋:朋友五伦,以德辅仁。益友损友,择游宜珍。戚党姻亲,和洽如春。岁时伏腊,晋接礼宾。

十一、慎重言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圭玷可磨,言玷永伤。驷不及舌,语出须防。少说寡祸,发言有章。

十二、讲求公德:置身社会,公德第一。爱惜公物,遵守序秩。时时警惕,留心错失。祛除自私,免贻人疾。

结束语

本文《马姓探源六十年》,前后经过了萌芽状态和酝酿再到付绪实施,于近期终于完成大概。写此文目的,是整理成一个简便可读可记的,综合性系统性通俗性家族史料读物,留于本家晚辈后人参阅,借以了解马姓来历,和马姓族人在历史上辉煌一页。学习前辈,激励后代,为中华腾飞,吾尽吾力,再创辉煌!资料来源,马姓始祖单程世系,前部分来自网络陕西扶风碑文,后部分来自西朱村近股家谱和大石庄近股家谱。马姓图腾,马姓族训,马姓族规,马姓精神,均抄自2015年《临朐马氏族谱》。马姓来源,摘自百家姓丛书。马愉略传,根据《临朐县志》和相关资料整理。马愉故事,摘自书籍报刊。马愉传说,摘自族人马继东刊文。在此一一说明,表示感谢!诚望族人和了解马姓历史的专家学者,提出批评指正。

写于2021年10月23日

马姓探源六十年

马玉宝,一九五二年出生,籍贯临朐县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张家辛兴村。高中毕业后回村任民师,恢复高考后又考取临朐师范,分配龙岗任教至退休。自1973年始,多次借调公社(乡、镇)通讯报道组、材料写作组工作,曾任《大众日报》社通讯员,新闻报道多次见诸临朐县广播站(电台),山东省广播电台,《大众日报(农村版)》,《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以及《求是》杂志内参。教学论文被全国十多家省级教育刊物发表。现已退休赋闲,有时灵感来了,也写点小诗小文解闷。

标签: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