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历经磨难30+之后活出光彩,乱世中乘风破浪的姐姐

犀牛历史 116 0

近期《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大火,让观众看到30+女性的各种魅力。在中国古代,同样有不少优秀的女性,她们不惧年龄、勇敢地活出自我、绽放光彩。

说起古代版“乘风破浪的姐姐”,墨酱首先想到的是,蔡文姬。

结合蔡文姬一生的经历来看,命运给她的是一把烂牌。

蔡文姬:历经磨难30+之后活出光彩,乱世中乘风破浪的姐姐

剧雪版蔡文姬

曲折的身世历程。蔡文姬,本名琰,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关于这位才女的生平资料,较全面的是《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

陈留董祀妻者,同邑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之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设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及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至嫁于祀……后感伤离乱。迫怀悲愤,作诗二章……

这段话简要概括了蔡文姬的一生。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字伯喈,东汉著名散文家、辞赋家、学者,好辞章、数术、天文,又善音乐、书法。在汉末文坛上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以说是建安文学的先驱。有了这样一位父亲,你以为蔡文姬就妥妥地赢在起跑线上了吗?

蔡文姬确切生卒年不可知,多数人认为她大约生于汉灵帝熹平六年(177年)左右。也正在这一年前后,蔡邕由于对朝政不满,进行尖锐的抨击,得罪许多达官显贵,甚至要被处以极刑。

在相关人士的斡旋下,蔡邕才免于一死。当时“年四十有六,孤身一人”的蔡邕,迎来了女儿蔡文姬的诞生。面对这个新生命,蔡邕并无法预测:许多许多年之后,成为历史的他们,女儿的名气比自己大得多,自己被后人提起时,更多地称为“蔡文姬的父亲”。

蔡邕死罪虽免,活罪难逃。朝廷大赦于永汉元年(189年),流放了十二年的蔡邕为董卓所征迁祭酒,很快任尚书等要职,此时蔡文姬也十二岁了,开始了一段短暂的平静富足的生活。

16岁时,蔡文姬远嫁河东卫仲道。《艺文类聚·卷三十》所收有《蔡伯喈女赋》中所描写的:“在年华之二八,披邓林之曜鲜。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就是关于文姬出嫁场面的记载。

大约卫仲道是有条件、有能力给蔡文姬现世安稳的一生的,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的话。可惜没有如果。婚后一年左右,卫仲道咳血而死,因为没有子女,蔡文姬只能归家。

可是,她也已经没有家了。

几乎与此同时,这一年,(初平三年即192年)蔡邕因对董卓之死表示了同情而被王允迫害,死在狱中。

不久之后是更大的战乱。蔡文姬被匈奴掠去,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十多年过去了,在汉地生活的蔡文姬俨然已经是前尘往事。生活似乎就此稳定下来了吧。

然而,在建安十二或十三年左右,蔡文姬已经三十岁出头了。得了势的曹操却不晚不早地想起了她。根据史书(比如前文提到的《后汉书》)记载,曹操因为与其父蔡邕有很深的交情,因此要把她赎回。当然还有许多人认为,曹操除了作为军事家、政治家,他还有一个作为文学家的身份,他爱惜才女,并希望借此笼络人心,从而为政权稳固而吸引到更多的人才。

反正不管怎样,曹操铁了心地要文姬归汉,下足本钱,用“白璧一双,黄金千两”来换文姬。甚至大有索要不成,就要派兵来抢的架势。匈奴除归还文姬外别无选择。

可是,被归还的蔡文姬是个活生生的人啊!在异国他乡多年,文姬自然是思念故国家乡、希望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但十二年过去了,她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匈奴这边早已成为她另一个家。归汉就意味着舍弃亲生骨肉和丈夫,并且此次生离,便是死别。——因为她没有任何理由与机会再入匈奴半步。

曹操送佛送到西,一条龙服务,为蔡文姬安排了婚嫁,将其重嫁于陈留董祀。

蔡文姬:历经磨难30+之后活出光彩,乱世中乘风破浪的姐姐

清·周慎堂《文姬踏歌图》

时代与个人的双重悲剧通过《悲愤诗》传达蔡文姬的一生,经历了夫亡父丧、国家动荡、远嫁他乡、骨肉分离等充满了悲剧色彩的经历,这些都让她的心伤痕累累。

在那样的乱世,身为女子,命运不能自主。甚至每每在命运的关键点,手中的烂牌又增加了一张。而也正是因为这坎坷的经历、受伤的心灵,蔡文姬用创作发出苦难的悲吟。她的《悲愤诗》,承载了社会与个人交叉点上的双重痛苦。

五言《悲愤诗》总共一百零八句,五百四十字,作者蔡文姬以自己数十多的经历和内心感受为主线,将东汉末年纷繁复杂的历史经历,浓缩剪裁,主要突出被虏入关、边荒生涯、被赎返乡三个重点。

由于诗歌较长,原文不再贴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使用头条搜索,输入《悲愤诗》查看诗歌全貌。

第一段写董卓等人作乱,战争四起,横尸遍野、百姓流离失所,自己被俘以及俘虏们所受的虐待。“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等句以纪实的笔法突出战乱中的悲惨,让人身临其境。蔡文姬不禁问苍天:她究竟有什么罪过,要受如此虐待。

第二段写自己在异地的十多年遭遇与心路历程。其中“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等句写出了自己身在异乡的强烈不适应,也反衬了异乡风俗野蛮。因此对于家乡的思念就是顺理成章的,“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只要听到有客自远方来,都会抱有很大的期盼,希望听到有关家乡的消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十二年来朝思暮想的事情居然就要实现了。然而此时的蔡文姬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将要面临世间最无法选择却又不得不选择的选择——“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文姬归汉”向来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美谈,在这背后又有谁能体会到身为母亲与亲生骨肉永远分离悲痛呢?尚未成年的小儿天真烂漫的询问表露出对母亲的依恋,纯真无邪的言语更能烘托出蔡文姬的无奈与身不由己。

第三段是写回乡后的生活,那是悲剧性的延伸。

“既至家人尽”以下十二句,写自己回到了朝思暮念的家中,但是亲人皆凋丧,连中表近亲也无人存活下来。接着又描绘了乱后的凄凉景象:昔日繁华的城郭如今成为荒凉的山林,温馨的庭院长满荆棘漫草,白骨遍野,尸骸杂陈,无人认领……

根据前辈学者的考证,蔡文姬的作品传世的仅五言《悲愤诗》而已(骚体《悲愤诗》与古乐府琴辞《胡笳十八拍》为后人伪作。)

但是这一首五言《悲愤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促进了五言诗走向成熟。

五言诗的成型较早可追溯到班固的《咏史诗》,写的汉文帝时缇萦为赎免父亲请求没身为婢的故事,虽有五言诗的形式,但是却“质木无文”,毫无文采可言。后来出现了张衡的《同声歌》等,五言诗得到发展,逐渐成熟。而蔡文姬《悲愤诗》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将五言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

《悲愤诗》诗中对于时代的反映具有诗史价值,杜甫诗歌创作明显受到此影响。杜甫的《北征》诗中有“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写出了战争的惨烈,让人触目心惊心;“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又通过具体的小人物的举止写出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与贫困。强烈的真实感和诗史价值正是对蔡文姬《悲愤诗》中的纪实性的进一步发扬。

蔡文姬是当之无愧的才女,她的出现丰富了女性文学,也丰富了中国文坛。她的一生在痛苦中浸染,也在痛苦中吸取创作的源泉,并且用她的才华和顽强与时代命运抗争。

蔡文姬:历经磨难30+之后活出光彩,乱世中乘风破浪的姐姐

才女的形成。这样的一个才女的出现,并非是偶然,一系列复杂的因素都在推动蔡文姬之所以成为“蔡文姬”。

首先,环境的影响。

蔡文姬所处的魏晋时代,虽然战乱频仍,但是在思想上艺术上却高度自由,鲁迅说这个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期。大环境中有很浓郁的文学氛围,出现了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三曹等文学团体。

邺下文人集团的创作对社会影响很大,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蔡文姬,在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蔡文姬的成长环境也不容忽视。其父蔡邕,(前文已经介绍过)东汉著名学者、文学家,能文善书、妙操音律。有这样一位父亲,蔡文姬可以说是师出名门的。

她不仅有诗歌创作天赋,书法、音律方面同样优秀。甚至有传说蔡邕的字是神人传授的,传给文姬,再由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

文姬精通音律,《后汉书·董祀妻》中记载父女曾经的一段故事:“邕夜弹琴,弦绝。琰曰:‘第二弦。’邕日:‘偶得之耳。故断一弦。’问之,琰日:‘第四弦。’并不差谬。”

可见,蔡邕的确是有心培养女儿的。

其次,个人的天赋与勤奋好学。

有父亲蔡邕的悉心指导,蔡文姬还博览群书,并且有良好的记忆力。韩愈曾说过(蔡文姬)“中郎有女能传业”。

据《后汉书·董祀妻传》,蔡文姬嫁与董祀不久,董祀犯法当死,文姬为他求情,“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言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她为丈夫请命,言辞让众人叹服,赢得曹操等人的同情。

随后曹操问文姬:“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之否?”文姬曰:昔之父赐书四千多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颂忆,载回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日:“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为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虽然长期遭受磨难和流离之苦,30+的蔡文姬却仍能忆写400余篇,体现了她扎实的文学基础。

再者,时代离乱与个人遭受以及性格使然。

蔡文姬所处的时代,动乱和分裂是其特征。战争使很多人丧生,伴随着战乱而来的饥饿、瘟疫以及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多少人命如草芥。

曹操的《蒿里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烟的荒凉确实不夸张。

深重的时代背景再加上她个人经历的坎坷曲折,全部倾注于诗歌中。《悲愤诗》的感人至深说明只有亲身历经,才会创作出情真意切的作品。

当然,这样一位才艺全面开花的女子,注定不会“怂”过一生,因此归汉后的蔡文姬没有闲下来……

归汉后的30+的蔡文姬,反而更懂得如何追求生命的意义。她花费很大的精力整理父亲的藏书与父亲作品,对于后世关于历史和文学资料的研究做出很大贡献;她写《悲愤诗》,试图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

蔡文姬之能成为中国文化史与文学史上少有的女性文学代表人物,除了有天赋、勤奋之外,更多的要归结于一份“乘风破浪”的勇气。

标签: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