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辩士蒯通:凭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一场战争

犀牛历史 120 0

秦末辩士蒯通:凭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一场战争

网上曾经有一个“如何娶到比尔·盖茨的女儿”的段子,流传甚广。

有一天,商人杰克告诉他的儿子:“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女孩,希望你能娶她。”儿子说:“我的婚姻我做主,不用你操心!”杰克说:“我说的这女孩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喔。”儿子惊喜道:“这样的话,我会同意。”在一个聚会中,杰克走向比尔·盖茨:“我想帮你女儿介绍个好对象。”盖茨回答:“我女儿还没想嫁人呢!”杰克:“我说的这位年轻人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喔。”盖茨态度大变:“这样的话,我会同意。”接着,杰克去见世界银行的总裁:“我想介绍一位年轻人来当贵行的副总裁。”总裁说:“我们已经有很多位副总裁,够多了!”杰克说:“我说的这年轻人是比尔·盖茨的女婿喔。”总裁笑逐颜开:“这样的话,我会同意。”最后,杰克的儿子娶了比尔·盖茨的女儿,又当上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段子当然是网友编出来的,但这种投机取巧的操作手法,确实比较高明。你可以说商人杰克空手套白狼,但从营销学角度来看,他是整合资源,合作共赢。实际上,这种案例不只是现代才有,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末,就有人精通此道。

秦末辩士蒯通:凭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一场战争

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不堪秦朝残暴统治,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起兵反秦。八月,起义军在陈县(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随后,陈胜命吴广率大军向西进攻荥阳,又命部将武臣领兵三千北上,攻夺原赵国之地。武臣从白马津(在今河南安阳市滑县东北)渡过黄河后,地方豪杰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到数万人,连续攻下了赵地十余座城池。

不久,武臣兵临范阳(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固城镇)城下。范阳县令徐公打算固守城池,不肯投降。一场血腥的攻城战看来在所难免。这时,当地一名叫蒯通的奇人出场了。此人能说会道,辩才无双。他求见范阳县令徐公:“我听说您快要死了,特来哀悼。不过,我又要祝贺您获得生路。因为我可以帮助您。”

徐公说:“我还没死,为何哀悼?”蒯通说:“秦朝实行严刑苛法,您在范阳当了十年县令,杀人家的父亲,使人家的儿子变成孤儿,砍去人家的脚,对人施以黥刑,暴行不可胜数。百姓之所以没有将您千刀万剐,是因为他们畏惧秦朝的酷刑。如今天下大乱,秦法不管用了,百姓一定会将您剁成肉酱,为其亲人报仇。所以我特来哀悼您。”

秦末辩士蒯通:凭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一场战争

徐公问:“那你为何又祝贺我获得生路呢?”蒯通说:“如今天下反秦运动风起云涌,武臣已兵临城下。如果您继续坚守范阳,百姓一定会杀掉您,响应武臣。您若信得过我,不妨委派我去与武臣交涉,则可转祸为福。就看您怎么选择了。”徐公当然别无选择。

蒯通见了武臣,开门见山说:“先生攻下范阳,自然不在话下,但完全没必要用兵。如果采纳我的计谋,守军将会不战而降,而且能带动千里之地归附。先生意下如何?”有这种好计谋,武臣当然求之不得:“说来听听。”蒯通说:“如今范阳令徐公乃贪生怕死之人,早就想投降,可听说起义军所到之处,秦朝官吏纷纷被杀,他担心自己的下场会与前面十余座城池的官吏一样,只好固城自守,负隅顽抗。如果让我带着侯印去劝说范阳令投降,然后封他为侯,让他乘着豪车去劝降其他秦朝官吏,那么许多城池都会不战而降。这样一来,燕赵千里之地,都将收入先生囊中。”

武臣觉得这个计谋确实不错,就让蒯通带着侯印去劝降范阳县令。徐公投降后,果然不出蒯通所料,有三十多座城池不战而降。

秦末辩士蒯通:凭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一场战争

这则历史故事,显然与前面那个“如何娶到比尔·盖茨的女儿”的段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前面段子中的商人杰克尚有忽悠之嫌的话,那么后面故事中的蒯通,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一场战争,拯救了范阳百姓,无疑是值得称颂的。所以,投机取巧不见得是坏事。如果能产生造福社会的效果,反而是一种高超智慧。

不过,虽然蒯通足智多谋,但运气却不怎么好,在秦末乱世中一直怀才不遇。武臣攻占赵地后自称赵王,蒯通便留在武臣麾下做谋士。然而,没过多久武臣就被其部将李良杀害,蒯通只好又回到了老家范阳。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蒯通投奔韩信,并替韩信谋划了乱齐之策,占领了齐地。然而,在决定天下走势的关键时刻,韩信却犹豫不决,没有采纳蒯通的主张。当时,蒯通建议韩信脱离刘邦,割据一方,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可韩信最终选择了继续忠于刘邦。刘邦平定了天下之后,韩信因罪被贬为淮阴侯,又因谋反而被处死。韩信临死时后悔不已: “我不听蒯通的话,才落得如此下场!”

刘邦听说蒯通曾劝韩信自立门户,十分生气,下令将他抓来,准备烹杀。蒯通辩解说:“那时候,我只知道韩信,还不知道有您。既然效力于韩信,当然是替他出谋划策。况且,秦朝大势已去,天下群雄逐鹿,必定是有才能者得天下。各路英雄跟您一样,都想争夺天下,只是他们能力有限,未能成功。难道您把他们都杀掉?”刘邦听了觉得有理,于是赦免了他。后来,蒯通委身相国曹参门下当了门客。

辩士蒯通,本可以在秦汉之交乱世中有更大作为,可惜未能遇到明主,英雄无用武之地,埋没在俗世红尘中。(文/谢志东)

秦末辩士蒯通:凭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一场战争

标签: 历史上用谋略取胜的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