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人共事,刚正不阿并不是最好办法,历史中不懂此事都败得很惨

犀牛历史 127 0

与小人共事,刚正不阿并不是最好办法,历史中不懂此事都败得很惨

大汉疆域图

司马光认为,“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则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说的就是历史上很多小人无道德可言,也没有底限,为了一己之利,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来,君子还在乎道德规范,而小人是全然不顾的,中国历史上不乏被小人陷害的名人忠臣,历朝历代都比比皆是,他们或是功高权重,或是民族英雄,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对小人刚正不阿,无惧无备,最终还是惨败小人之手。

与小人共事,刚正不阿并不是最好办法,历史中不懂此事都败得很惨

昏庸的汉元帝

那些名人高官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下面介绍几个大家并不是特别熟知的能臣忠良被小人陷害的故事,希望大家从这里能看到和小人共事应如何保护自己。

与小人共事,刚正不阿并不是最好办法,历史中不懂此事都败得很惨

无道昏君汉元帝

汉元帝儒弱无能,宠信宦官石显,一切唯石显是听。朝中有个郎官,名京房,字君明,东邵顿丘人。他精通易学,擅长以自然灾害附会人事兴衰。鉴于石显专权,吏治腐败,京房制订了一套考课吏法,以约束各级官吏。汉元帝对这套方法很欣赏,下令群臣与京房讨论实施办法。但朝廷内外多是石显羽翼下的贪官污吏,考核吏法,就是要惩治和约束这些人,他们怎么能同意推行吧?京房心里明白,不除掉石显,腐败的吏治就不能改变。于是他借汉元帝宴见机会,向汉元帝一连提出七个问题,历举史实,提醒汉元帝认清石显的面目,除掉身边的奸贼。可惜事与愿违,语重心长的劝谏并没有使汉元帝醒悟,丝毫也没有动摇汉元帝对石显的信任。

与小人共事,刚正不阿并不是最好办法,历史中不懂此事都败得很惨

历史上著名的小人得志篡权的王莽

既然考核吏法不能普遍推行,汉元帝就令京房推荐熟知此法的弟子做试点,京房准荐了中郎任良,姚平二人去任刺史,自已要求留在朝中坐镇,代为奏事,以防石显从中作梗。石显把京房视为眼中钉,正好乘此机会将他赶出朝廷。于是,他提出让京房作郡守,汉元帝不知石易用心,任京房为魏郡太守,在那里试行考核办法,郡守的官职虽然高于刺史,但没有回朝奏请的权力,汉元帝应允,京房还是不放心,赴任途中三上奏章,提醒汉元帝辨明忠奸,揭露石显等人的阴谋诡计,又一再请求回朝奏事,汉元帝还是听不进京房的苦心忠谏。一个多月后,石显诬告京房与其拓父张博通谋,诽谤朝政,归恶天子。这使京房无罪而被下联处死。

与小人共事,刚正不阿并不是最好办法,历史中不懂此事都败得很惨

霍乱大汉宫廷的太监

京房死后,朝中能与石显抗衡的唯有前御史大夫陈万年之子陈咸,此时陈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负责考核诸州官吏,他是检察官又是执法官,可谓大权在握。况且陈咸正年轻气盛,无所畏惧,才能超群,刚正不阿,曾经多次上书揭露石显的奸恶行为。石显及其党羽对他恨之人骨。在石显的指使下,群奸到处寻找陈咸的过失,要乘机除掉他。

与小人共事,刚正不阿并不是最好办法,历史中不懂此事都败得很惨

汉朝时候太监拥有很高权力

陈咸有一好友朱云,是当世的经学名流,任槐里令。他看到朝中的石显专权,陈咸势孤,承相韦玄成阿谀逢迎,但求自保,朱云便上书弹劾韦玄成懦祛无能,不胜任丞相之职。从此,韦与朱结下了仇根。后来官吏考察朱云时,有人告他讥讽官吏,妄杀无事。汉元帝询间丞相,韦玄成当即说朱云为政暴虐,毫无政绩。

与小人共事,刚正不阿并不是最好办法,历史中不懂此事都败得很惨

戏剧中展现历史小人和奸臣的样子

丞相管辖的官吏定朱云杀人罪,并派官缉捕,陈咸得知,密告朱云。朱云逃逸到京师陈咸的家中,与之商议脱险之计,石显的密探查知,马上报丞相,韦玄成便以知法犯法等罪名上奏汉元帝,终将陈、朱二人逮捕下狱,判处服苦役修城墙的刑罚,除掉了两个心腹大患。

与小人共事,刚正不阿并不是最好办法,历史中不懂此事都败得很惨

​ 历史上很多名臣豪杰都是被小人害死

京房、陈咸、朱云等人,最刚正不阿,无所長惧,但是却过于偏激,总想着能够将石显等人一网打尽,最终却被这些小人所害。若是他们能够明了操履严明,亦毋偏,的道理,就不会是达样的结局了。

与小人共事,仅凭一腔热血和忠诚刚正是无法保全自己的,只有如汉末王司徒那样,怀柔假装逢迎,等待时机才可以一击即中。这才是与小人共事的方法。先保全自己,再战胜他们,不懂的你肯定会败得很惨。历史中如此的故事很多很多,希望大家能从中悟到为人处世的方法。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