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川说话,让历史复苏——断戈散文读后

犀牛历史 139 0

  断戈(亦名断弋)是新近活跃在网坛上的一位青年文学作者,他以多产著称,而且拥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散文、小说、现代诗、古体诗词、寓言体作品乃至文艺评论,他都来得。就目前的情况看,散文写作应是他的强势。尤其是文化性散文的创作,使他成为独特的,比较耀眼的一个。不少读者惊赞他的眼光和文学才华,我同样是欣赏他的作品的一个读者。因此,有兴趣对他的文章发表些浅见。

  一

  断戈的散文凡能看到的全都读过(多数刊载在“天涯社区”的“诗言散语”),首先是文章的硬度和宽度,留给我的印象较深。

  硬度指立论及引证均结实有力,时空概念明确,人物事件翔实,不像某人的同类文章硬伤累累,贻笑大方。

  宽度指视野阔大,信息量充足。诸如哲学的、美学的、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社会学的……无所不包,征引繁富生动。这必然提升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文化性散文必然要面对历史,但他不是那种被故纸堆掩埋的冷面历史学者,他的血管里流淌着温润的文学情韵。

  他文章中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所谓“历史感”,是由于文中随处可见的广博的历史资料给人造成了这个印象,而更重要的是作者那种细腻、敏锐的对历史性质的把握与阐释。

  至于文章的现实感,则是由于作者并未被他所征引的大量历史资料牵着鼻子走,而是以当代人的意识和理性,去重新审视这一切,去认真解读这一切,去主动解构这一切,去从中汲取新的思想资源和道德资源。使人面对一大堆史料,闻不到丝毫陈腐气味,反而有一种“茅塞顿开”或者“柳暗花明”的喜悦在心中滋长。例如《巴蜀文化男女》对巴蜀女子的一番议论,又例如《人文河南》中对河南几座名城的评析,都并非作者在故意标新立异,实在是这些议论和评析中凸现着鲜明的当代意识。

  现实感还表现在文章的语言上。文章虽为大量历史的、地理的或其它专业性实例和数字所占据,但其神韵依旧是散文的,应该属于文艺语体。文字雅俗互见,且都恰到好处,饶有情趣。还有那些新鲜得象“刚出炉”的时代语汇,十分贴近当代读者,使人不觉得话题太过于遥远。只是有必要指出,如果语言能够再凝练些,再警省些,锤炼出一些高度概括的格言式的句子来,将会更显精彩。

  稍嫌不足的是文章的深度。不是说它没有深度。只要不仅仅堆砌材料,只要阐发了个人的观点,它都是有深度的。我这里所说的深度,是我在这样的文字基础上以及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才气上所期待的那种更加充分的恢宏的甚至是令人震惊的深度。

  这种深度是抵达了诗意境界的深度。

  这种深度是登临了哲学层面的深度。

  当人们读它的时候,不仅更真切地聆听到了历史深处动人的回声,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历史的沉重份量,并从中得到这历史传袭给我们今天乃至后世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以断戈君的年龄而论,他未来的天地阔大无比;他的开拓建树也才刚刚起步,来日方长;以断戈君的才力与潜能而论,成为大器,将指日可待。当然,这须要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出于一种对高远目标的确认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出于一种对艺术的虔诚和酷爱)的精神。

  这些话,表达了我的期望,它也反映了读书界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对于作者应该是至关重要的,道理已为接受美学所阐述。我想作者能够心会。

  二

  断戈散文,多数聚焦于地域文化。除《旅游的境界》一般地讲述旅游功能之外,其余八篇则一一专题性地依次点击了八个省、地区及国家。

  近些年来,文化散文(或称历史文化散文)鹊起蜂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夏坚勇的《湮没的辉煌》是这一类型散文的突出代表。它们一经问世,就受到普遍的和特别的欢迎。这与人们饱受了喧嚣市声的骚扰,希冀从遥远的岁月中寻求一份心境的平和宁静有关;也与对长久失落了的人文精神的向往、呼唤与追寻有关;还与厌倦了那些浮泛的、矫情的,甚至裁剪感情、包装感情的抒情文字有关。

  即使撇开这些社会心理的因素,仅就散文本身而言,文化散文以它厚重的知识含量和沉着的艺术风采,也理应在散文之林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所以,我觉得断戈为自己选定的这一创作方向(姑且叫做“创作方向”吧),既是发扬所长,又是审时度势的。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行万里路(当然同时也读万卷书),铺展万里长幅,一路挥洒,终必有大成。

  断戈散文的特点,是他瞄准了文化中的一个子类:地域文化。外延缩小,内涵必然加深。他的选择是明智的。

  独钟地域文化,其实用武的地盘还是很广的。一片土壤,可以滋生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一个地区,同样产生各类人等,各项艺术。那些独特的民居、奇异的风俗、动人的掌故,尤其是旖旎的自然风光,无一不引人入胜,启人心智。这里,同样也是“鸟飞鱼游”的天堂,作者有的是可以恣情任性挥洒的辽阔空间。

  断戈散文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实证。

  无论是“骏马西风漠北”的山西、陕西和甘肃,还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浙江和巴蜀,都有着那么多的令人沉思的人生世相、优美动听的土著歌谣、鬼斧神工的自然山川……

  断戈散文把我们引领进那些奇异的疆土:

  先到嘉峪关看看吧。嘉峪关是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因雄峙于祁连雪峰与马宗山之间,地势险要,巍峨宏伟,故称“天下雄关”。关城关楼,结构精巧,气势雄伟,登高远望,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戈壁瀚海,塞上风光,奇特景色,尽收眼底。

  (《甘肃三叹》)

  我以为在这方面最为出色的要数《寂寞山水苏格兰》,请看文章的首段:

  苏格兰是寂寞的。

  当你来到那片称为高地的北部,这种感觉尤为明显。车行在路上,方圆百十公里,除了大山还是大山,除了林地还是林地,一路上几乎不见人家。一条狭小的公路,犹如一弯凝滞的河水,蜿蜒盘曲,沿着沟涧,顺着地势,山脚下,河道边,荒原中,丛林里,悄悄地延伸开来,显得有点单薄,有些寂寞。便是偶尔来往的车辆,也多是悄悄地交错滑过,没有鸣笛,也没有超速超重的那种刺耳的呼啸。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而多变的天气,或晴或阴或雨或风,说变就变,犹如一个神经质的少妇,使你莫名她精彩而无常的瞬息万变。天空压得极低,远处的山顶,都被云层盖得密密严严,人就象困在一个若大的鸡蛋壳里,空旷得有点压抑,寂寞得有些难堪。但若要游历此边风景,这般寂寞,又恰在好处,妙处更是无可言说。

  还有:

  而在这片绿色世界的平缓地带,又多是被岩石砌成的矮墙划分大小不等的圈地,放牧着黑白相间的奶牛,或是成群成群的黑脸绵羊。它们在自己的领地里静静地吃草,安详地散步。最令我遗憾的是,在这片高地待了一周多,竟没听过苏格兰的羊叫,也没见过一个苏格兰牧人。“一方水土养一方物”,看来这绵羊奶牛也随苏格兰人的脾气,内敛沉默,而且很守秩序。

  牛羊以外,点缀这片绿野的,便是那零零散散的农户人家了。因为靠山近林,房子多是就地取材,岩石砌墙,松木搭顶;因为多雨,房顶多是构成极其陡陗的人字坡形,上面覆以石片。房子外表,饰以白黑两色,大概是从黑脸绵羊的动物美学得到启示吧。蓝天下,绿野里,这种白黑相间的房间,煞是醒目,透着一种玲珑的轻盈与可爱。那岩木结构,保持着浑然厚朴的本色,取之大自然,融于大自然,以不张扬的姿态,暗含着天人合一的蕴味。与此相比,国内的旅游景点,那粗笨僵硬的水泥建筑,刺目俗艳的外表招牌,就不免有些煞风景了。

  作者写了山川,而且是写出了会说话的山川。人们从这些无生命的自然物中看到了生命,从这些不具感情的自然物中体验到了感情。

  可惜的是,类似这样的华彩乐段,断戈散文中并不多见。总是历史人物纷纷跑出来抢镜头,作为地域性文化散文主角之一的自然风光,反而隐没到幕后去了。连《浙江山水浙江人》中理应占有一半篇幅的“浙江山水”,临到终篇也未出现一角一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读者都有自己的期待视野,尤其是对地域性文化散文,总免不了希图有一番神游(或称“卧游”),才能读得过瘾,读得尽兴。

  断戈并非缺乏本领来满足读者的这种欲求,他也许是忽略了。

  我热切地盼望他在日后的同类写作中,一定要记住并满足读者的这点不算过分的要求。写出山川来,写出会说话的山川来。

  三

  文化散文,当然应以文化为其中心话题。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历史的投影,是历史的沉淀,甚至是历史的惰性。

  历史,是不容轻视的。它是一个存在,不仅存在于过去,还藕断丝连地存在于今天。

  任何民族,一旦切断了历史(如果真能切断的话),这个民族也就完全丧失了独立、自立的根基,成了无以寄托的孤魂野鬼。

  任何人,只要妄称他要轻蔑历史、否定历史,或者换个说法,叫什么“厚今薄古”,那他注定会遭到历史的耻笑。他可能不明白自己身上就附有历史的浓重黑影。

  写文化散文,自然更避不开历史。

  对于存在过的历史,如何看待?如何评价?我赞同克罗齐的观点:“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他的意思是,书写历史的人无不以当代人的眼光和思想去观察去思考去评判历史。犹如现代最好的还原工具之一:照相机,它能毫不走形、须眉毕现地还原出一个真人来。但是,即使为同一个人摄影,镜头仰一点,就会“伟大”几分;镜头俯一点,就会“卑微”几分。俯仰之间,差异就显露出来了,何况是谁都没有见过,只能从故纸堆里爬罗剔抉的历史呢?

  文化散文的作者在涉及历史故实的时候,他有必要让历史复苏。

  所谓“复苏”,就是让死寂了百年乃至千年的历史“活”起来。

  在文艺性的文化散文中,仅仅“复写”“复印”历史是最乏味的。除了学问家,谁愿意去咀嚼那风干了的一堆陈年旧帐?

  在文化散文中,历史人物应以他们生前的鲜活面容出现,历史事件应以感性的形态重新演绎。读者的感受,此刻不是在读书,而是真真切切地进入了历史的隧道,惊奇地发现了秦时或汉时的太阳,呼吸到唐时或宋时的空气。

  历史虽然以史料的形式摆在那儿,但对历史的看法,众说纷纭,人言言殊。

  文化散文作者的能耐就表现在你将以何种眼光去“复苏”历史。

  1949年以来,学界有几次为曹操“翻案”,闹得还十分热火。其实并没有什么案可翻。曹操就是曹操,历史上关于曹操的记载统统放在那儿,就是那么一堆。问题是象“瞎子说象”一样,谁都是凭自己的感觉,依据“需要和环境”(克罗齐语)去界说“象”。

  判定这些评论家(包括文化散文作家)所属的档次,只能是站在当代思想的制高点上,去加以审阅,加以辨识。这就要求我们的作者,既要拥有一定的历史真知,又要具备时代先进的观念。这两者中,后者显得尤为重要。

  断戈散文在这个问题上提供的答案是令人满意的。比如写《陕西情怀》,一定绕不开“延安”的话题,脱不掉“延安情结”。但怎样去将其形诸文字,作者手头的笔我想一定是重若千钧的。

  断戈这样落笔:

  今天,我们对于那段红色的历史,总有一些莫名的反感和几乎神经质的嘲笑。这是那个“伟人手一挥,大家万众齐心闹革命”的疯狂留下的恐惧后遗症。曾经伤过,痛过,但终究要站起来,继续勇敢地走下去。对于过去,要彻底地否定某些东西,但也要理性地肯定一些东西。不负责任的否定,是人性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哀。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有理由嘲笑那些为理想奋斗,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的人们。对于那些为理想,为真理而死在监牢里,死在战场上的烈士,我们应有起码的尊重和深深的敬意。如今,每年的清明节,还有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只是行动本身早已僵化成一个可怜的仪式。很少有人告诉孩子们,除了口号,我们来此看望烈士的真正意义。

  人性总是有脆弱的一面,政治理想在实践过程中,偏差可以容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旦失去理性平衡(通常表现为机构间的相互制约),失去自我约束,理想执行者暴露出“想当然”的非理性(甚至病态)弱点,最终只能事与愿违,甚至造成可怕的灾难。这样的“学费”,我们已经交得太多,太昂贵。

  这样的评说,不算太清晰,却也并不朦胧;没有情绪化的偏激,有的是理性的冷静;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现实负责。

  读到这样的文字,历史的确是“复苏”了,在当代人眼中“复苏”了。

  那么,这样的文章,就不仅仅只有娱目怡情的效用,它还有撞击心灵,警醒当世的功能。它在看似轻松的讲述中,留给人一份久久思索的沉重!

  客观地浮面地记叙,当然也能给予读者以知识的哺养,以美的愉悦,但象断戈散文的这种写法,还可以给人以心灵的充实和思想境界的开拓。

  四

  断戈散文的陆续面世,引起的反响是热烈的。一部分是就某些观点引发的歧见争论;另一方面是针对文字的品评。前者见仁见智,作者可以不必介意;后者,我以为作者应十分加以重视和尊重。批评(尤其是与“表扬”相对应的批评),是受众对作者的青睐与爱护。这种批评,真的是字字千钧,拿钱都买不到的。明智的作者应对之怀有感激之情,而不是拒之千里(我们已经充分领教过那些狂妄文人的愚蠢行为了)。当下的主流批评界,一团和气,满纸谀词,这于文学的发展繁荣何益?这于作者的进步提高何益?多少年来,我们看不到别林斯基式的别具只眼又刚正不阿的批评家,这是中国文坛的深深悲哀!没有这样重量级的文艺批评家出现,文艺只能是一种假繁荣,它永远不可能到达人们期望的高度,“诺贝尔文学奖”也永远只是可望不可即的风景——任凭你羡慕也好,不屑也好。

  既然主流范围听不到有益的声音,我们就期望这种声音能够来自民间。

  关于对断戈的批评,我曾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在大赛落幕的那天晚上,我在新散文的聊天室内遇到了另外一个获奖者陈洪金先生。在交谈过程中,我们谈起了两篇获奖散文中一些显而易见的硬伤。我对陈先生,说的也是跟回复你的帖子同样的话。即使行文仓促,可是一些可以避免的文法和标点上面的错误,难道不是对自己创作和读者的不尊敬吗?这不是悲哀是什么?

  或许,我们谈起散文的文法的时候总是不屑一顾,可是,散文写作到底是汉语的写作。我们很容易想起当年语文课本上碧野的那篇有关天山的散文,里面的硬伤就很多。可是,前前后后碧野做了10来次的修改。在大赛落幕之后,你在天涯发这篇文章前,进行修改了吗?好象是没有的,这不是悲哀是什么?

  是的,任何文学作品都有遗憾在里面,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不过,一个追求完美的思考着的散文作者,我想,应该力图减少这样的遗憾。因此,我觉得悲哀,因为你可以将这篇文章写的更好,将里面的隐忍的抒情做得更圆满更淋漓,可是,你没有。这不是悲哀是什么?

  谁说散文的句子不需要推敲不需要斟酌?有些人想着什么散文应该大气浩荡?可是,没有小气哪儿来的大气?

  ……任何文章中的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要力图做到好处。

  (尚冰雪)

  我看到这样的评说文字,内心是很感动的。忠言有时的确刺耳,但它的确是良药。文章一经面世,就会产生社会效果。即使是某些技术上的疏忽,也能带来负面影响:几个错字,水平高的读者读来会减低美感;幼稚的读者读来会产生误导。作者难道不应该对这些负责么?时间再匆忙也不是理由。——尚冰雪讲的话,也是我早想向断戈进言的话。断戈君别见怪。

  文学创作向多线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主线和副线也一定要分清楚。依我愚见,断戈君还是把精力主要用在文化性散文的创作上,努力再努力,打造出具有独特个性色彩与足能传世的作品来。读者有这样的期待,作者应有这样的雄心。

  2004年元月10日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