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的开封人告诉你,没粮吃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充饥?

犀牛历史 91 0

【崇祯十五年八月二十七,甲子日】

什么东西可以充饥?

深陷重围的开封,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陕西总督孙传庭身上,但孙传庭率领的秦军迟迟没有露面。

困境当中,饥肠漉漉的开封人找到许多替代食品,比如牛皮、皮袄,比如药铺里的药材。这其中,山药、茯苓、莲肉是最佳食品,何首乌、川芎、当归、广桂、芍药、白术、地黄、黄精、门冬、苁蓉、车前子等稍差。其它如橡子皮、杜仲、川乌、草乌、柴胡、白芷、桔梗和蒺藜等,现在都成了充饥之物。

这些东西吃下去,可以缓解饥饿感,但毕竟是药材,吃过几次就有异常反应,面目浮肿。于是又有人出来售卖一种药汤,用甘草、广桂煮成,一文钱一杯,据说能够消除浮肿。

崇祯十五年的开封人告诉你,没粮吃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充饥?

更多的发现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水塘当中生长一种缨络草,“鲜嫩可食,男、妇入水中,随取随食。水绵本不堪食,亦强吞之。”

从描述来看,应该是一种水藻类。另一种苔藓类,“屋上瓦松,每斤卖二百钱,后至一千二百,无有矣。”

水中生长的一种小红虫,是平时明朝人用来喂养金鱼的鱼食,现在“缝纱布为囊取之,名曰‘金鱼子’,入葱油炒食,味似鱼米,每斤卖八百钱,后至三千钱,绝无矣。”

水草、水虫之外,《守汴日志》中还有更令人作呕的记载:“民间食水草、水虫、粪蛆、胶泥、新马粪。”

天上雨豆?地下挖粮

八月二十六日和二十七日,总兵官陈永福派人在深夜里到大街上悄悄抛洒黄豆、黑豆。天亮以后,饥民们发现街面上的豆子,顿时狂喜,城里轰传说:“上天雨豆,救我残黎。”

这正是陈永福想要的宣传与鼓动的效果,望梅止渴,让垂死之人存留一些幼想与希望,支持大家坚持下去。

天上降下粮雨的奇迹再没有发生,但地下偶尔会有意外的惊喜。

八月二十五日,杨举人家里有一个名叫安留的仆人,向官府举报说,住在曹门内书院里的一位刘秀才,手中可能还有粳米。黄推官立刻亲自带人前去搜查,最后在屋后厕所的墙壁中间找到四十包粳米,每包八斗。

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发现,粮食全部成为官有,送给巡抚大人两包,剩下的全部抬到城上充当军饷,将官每人给三升,士兵每人给三合。

崇祯十五年的开封人告诉你,没粮吃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充饥?

八月二十八日,又有一次大发现,可惜这次找到的不是粮食,是八百多包茶叶。没收之后,每个军官分了十斤,士兵一斤。

这东西的吃法有几种。一是泡茶喝,滤出的茶叶晒干,研成末,加一点面做成面饼。另一种吃法比较简单,把茶叶放锅里,加水煮,然后连汁带茶全部下肚。

甚至到了九月初九,黄河水淹没开封之前的几天,竟然还有一次大发现:

这一次是三十二石小麦,实实在在的粮食,最让人感觉意外的是,粮食的主人是曹门附近一位普通的老农民。

有一位张秀才不知道怎么得知这个消息,去劝老农说:“汝有麦不敢卖,不敢食,埋之何为?我为汝起送城头,活官府郡王,功甚大,更为汝留少许自食。”

老农被秀才说服了,告诉他小麦藏在灶前的一个地窖里。挖出的小麦送给巡抚一石,其余的分给官员、郡王和将校们。从这个例子来看,即使到了围城的最后时刻,开封城里的特权人物依然是有食物的。

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竟然会藏出几千斤粮食,那么,偌大一个开封城,地下又藏着多少秘密呢?

没有人知道。因为很快,这个几度繁华的古老城市连同埋藏在地下的无数秘密就要葬身于滔滔洪水之中。

度难之舟

八月十九日,曹门总社社长李光壂向官府提出心中的隐忧,就是悬在开封头顶上的黄河。他说:“连年河工未修,今贼又掘开堤防。每九月十七日,俗传河神生日,必发水。”

每年的九月十七日黄河都会发大水,李光壂认为,如果黄河水来势凶急,怒浪滔天,必将带来灭顶之灾。所以他建议准备木料和人工,建造小船一只,以防不测。

崇祯十五年的开封人告诉你,没粮吃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充饥?

官府认为李光壂的担忧很有道理,造船是当务之急,认为应该多造,木料由官府提供。

李光壂找来八个木匠一个铁匠,准备了四斗杂粮和十个南瓜,黄推官又给了二十斤麸曲和四十斤榆皮,作为工匠的食粮。

六天之后,造成一条木船,长三丈、宽一丈二尺,最多可以乘坐百人。一条船太少,但李光壂没有力量继续造船。

这条木船被抬到曹门外,放进城濠当中,充当渡桥。黄推官命令一位姓乐的把总负责看守。九月中旬黄河淹城时,这位把总坐上木船偷偷跑掉了。

开封三围(之二十四) 于左 撰

标签: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