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讲述什么 结果如何

犀牛历史 99 0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讲述什么 结果如何

自古以来,破釜沉舟与背水一战作为历史上两场同是不留后路,向死而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战争,当下时常被视做近义成语而相提并论,那么背水一战讲述的是怎样的历史战争故事呢?

  背水一战出自史记,讲述的是楚汉战争时期,韩信作为刘邦手下的军事奇才,于公元前204年,带领新军穿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手中的赵国。此时赵王手中集合了二十万兵力,占据要塞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西面有一条长狭道,为汉军必经之地,谋士建议赵军应该正面避战死守,悄悄绕到后面断韩信粮道,将其困死在狭道中,结果赵王以不战为耻不予接受。

  韩信进军后,首先迅速在狭道口扎营,半夜派骑兵前去赵国军营后方埋伏,并告诫他们:“交战时,如果我们一旦兵败逃跑,赵军一定会全军追赶,你们就迅速冲进赵军军营中,以汉旗取代赵旗。”余下的汉军便全数向井陉口出发,渡水过后,背对着水排兵布阵,引得赵兵笑话。

  天亮后,韩信率兵出攻,敌军带领轻骑欲捉拿韩信,韩信假装弃旗而逃,回到河边阵营,此时赵军全军出动,直入汉军阵地。此时的汉军因为身后是水,无路可退,于是个个奋勇杀敌,经过激烈厮杀之后,终于打败赵军,大获全胜,赵王被俘。

  后来韩信在别人问起背水而战时,表示这是兵法上的陷之死地而后生,没有退路便能一心杀敌,越战越勇。

  破釜沉舟图片是怎样的

  破釜沉舟作为一个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成语,然而是否所有人都了解该典故的真正含义呢?下面的这张图片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项羽带兵抗敌时所发生的破釜沉舟的故事。

  图片右下方的大旗上一个鲜明的大字“项”就代表了这支部队是由项羽所带领的楚军,图的右方是一条很长的大河即漳河,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羽坐在马背上,手指向远方遥遥指挥着,而江河中零星漂着一些已经残破的正在往下沉的船只,左下角的地面上几个被摔碎的锅残破不堪。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悉,当时的项羽带领军队前去抗击秦军,以援助被围困在巨鹿的赵军,但是由于敌我实力悬殊,秦军的力量过大,项羽手中的人马是远远不够的,但是项羽却丝毫没有后退的畏惧之心。项羽为了鼓动士气表明决心,在带领全部兵马度过漳河以后,就命令所有人将渡船凿穿丢向河中使其沉没,并下令每个人只能带三天干粮此外把煮饭的锅砸破摔碎,还把所有营帐都烧毁。如此一来,将士们已经没有回渡的船,也没有多余的粮食,甚至没有了居住的地方,再没有退路,全军只能孤注一掷,拼死奋战。

  正是在项羽这样的激励下,将士们的士气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心无杂念一心只想要得胜,最终以弱敌强,反胜了强大的秦军,解救了赵军的巨鹿之围。

  破釜沉舟的故事是怎样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总是告诫我们很多道理和哲理,而中国人最喜欢以简便的方式来陈述历史,就像破釜沉舟这样把一段历史故事浓缩成一个四字成语,其中意义深远。

  想要了解破釜沉舟的故事还得先从这一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其中釜字在其中是锅的意思,而舟就是船,那字面意思就是把盛饭的锅打破,把渡江的船凿沉。看似不符逻辑的字面意思却确实就是这一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短短数年,在秦朝末年间,全国各地的百姓身处水生火热之中,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其中最为人所知的除了陈胜吴广,自然要数楚霸王项羽。而破釜沉舟讲的就是他在率领起义军与秦朝军队作战时发生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当时项羽的部队渡过一条叫做漳河的河流之后,下令让士兵们把所有过河的渡船都凿毁并沉没河底,另外还命令把军队里面所有盛饭盛菜的锅都给打破,接着给所有的士兵每人发了只够三天的干粮。项羽这样的作战策略让士兵们都看不懂了,纷纷吵嚷,然而项羽的一句话瞬间鼓舞了士气,项羽说这样做确实是要亡了大家的退路,但是正因为我们军队已无退路,所以只能前进,只能胜利,坚决不能后退,更不能失败。如此决心果然在后面九次激战中大败秦军。

  破釜沉舟和项羽的故事

  破釜沉舟的故事已然是众所周知,自然这一历史故事的主人公西楚霸王项羽更为世人所称道。这位宁死不肯过江东的一代英雄,在讨伐秦朝暴政的年间确实留下了不少辉煌往事。

  项羽在秦朝完成大一统之前是楚国人,年少时已有能举百斤鼎过头的传奇故事,而后成人终成为一代英雄人物,跟随他的叔父率领起推翻秦朝暴政的起义,而破釜沉舟这段故事就是发生在这起义征途中。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军攻赵,赵王逃到楚地,随即派人向楚国寻求救援,于是楚王派了项羽率领二十万军队前去营救赵王。当项羽率领的主力全部过了一条叫做漳河的大河之后,下令让士兵们把所有过河的渡船都凿毁并沉没河底,另外还命令把军队里面所有煮饭做菜的锅都给打破,接着命令所有的士兵每人只带够吃三日的干粮。项羽这样做的目的和决心实在之大,一方面势必不再走回头路,另一方面务必取得战争胜利。由此士兵们的士气也被鼓舞起来,并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把秦朝军队打得大败而归。

  经过这次巨鹿之战,项羽的名声也是大振,而后成了各方反抗秦朝暴政起义军的统帅。所以说历史上具有浓墨色彩的英雄人物,往往具备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决心和干劲,相比后来最终成为一代帝王的刘邦,项羽的英雄色彩却浓厚得多,并被世人敬仰。

  详解破釜沉舟的意思概要

  破釜沉舟从其字面本意上来看,是指将船只凿穿沉入河底,将煮饭的锅打碎,将所有存活下来的必需品全部毁灭,不留退路,如今也表示放弃所有,不顾一切地朝着自己的目的去努力干到底。

  在破釜沉舟的这个历史典故中,项羽面对强大的敌人秦军,没有后退也毫不畏惧,只一心要将其诛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于是项羽带领与秦军兵力极为悬殊的楚军,度过漳河后,令所有士兵将船只凿破沉入河里,相当于隔绝了后路,只能前进;令大家把锅碗砸碎,每人只带三天干粮,表示必须一举得胜,否则没有战死也会饿死;此外项羽还将营帐、屋舍全部烧毁,更加表明了如果不得胜连居住的地方也没有了。项羽的一系列举动大大鼓舞了军心,所有士兵都明白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不想死,唯一的出路就是战胜敌人,于是全力以赴,勇猛杀敌,逆转局面,由初战少利转变成激战九回合以后,最终打得秦军落花流水。

  破釜沉舟作为著名的历史典故如今已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激励后人,在生活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要懂得做抉择,能够放弃一些身上所肩负的累赘,明确自己的方向勇往直前,不要左顾右盼也不要举棋不定,顾虑越多越难保持心无旁骛地前进与争取。且认定一个目标以后,要有决心与勇毅,相信自己定能成功,不要畏畏缩缩,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关于破釜沉舟的对联赏析

  项羽本纪中写道: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而破釜沉舟一词,却是出自蒲松龄的自勉联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自勉联,自古以来,很多志向远大的文人学士,在勤奋苦读的同时,常常会写一些对联挂在墙面、床头或刻在纸镇上,在面对艰苦环境的同时,能够不断鼓励自己克服困难,发愤图强。蒲松龄的这首自勉联也是如此,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对联中所举的事例一般,坚持不懈,苦心攻读,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实现壮志。因此蒲松龄将此联刻在压纸的铜尺上,来勉励自己不断地读书创作。

  这首对联中,蒲松龄举了多个鼓舞人心的事例,例如破釜沉舟,项羽面对劲敌强秦,能够毫不畏惧,带领士兵渡河后,尽沉船,砸碎锅,烧屋舍,带领全军勇往直前,以一颗不胜则亡的决心奋勇杀敌,最终大获全胜,打得敌人要么死要么逃。此后项羽威名大振,于诸侯中称霸,原本不把楚军放在眼里的秦国,却被打得一蹶不振,走向灭亡。

  而卧薪尝胆也一样,越王为了报仇雪耻,忍辱负重,每日尝苦胆,睡柴草,使自己不忘耻辱,努力壮大国力,最终富国强兵,反灭吴国,使原本已亡的越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霸。

  蒲松龄的这幅对联,讲述了皇天不负苦心人,有志者定能事竟成。

标签: 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