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是指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王以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不宜远奔邯郸与魏正面对决,而其国内必然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迫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然后在庞涓回军途中桂陵设伏,以逸待劳,大败魏军,生擒庞涓。
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至今仍未有破解之法。
楼主这个提法很有意思,不过实际运作起来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原因有二:
1、距离太远。
齐国都城临淄到邯郸的距离远大于邯郸到大梁的距离,在大梁已经被围,而精锐都在自己手上的情况下,要庞涓率兵进攻临淄,时间上来不及,除非庞涓确定大梁能守一年以上,即使能守住,庞涓也不敢冒这个险,大梁是整个魏国的根基,如果大梁失陷,魏国离灭国就不远了,这就是庞涓必救的原因。这才是围魏救赵的核心所在、厉害之处,即使是阳谋,你也必须跟着我的节奏走。
2、攻其必救。
围魏救赵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攻其必救,如果庞涓去围攻齐国都城,孙膑需要回兵自救吗?很明显不需要,齐国是去救援赵国,必然不可能举全国之力,因此临淄不存在空虚一说,加上魏军已经攻打邯郸一年,战士疲劳,长途奔袭后战斗力必然受损,短时间势必打不下齐国都城,而这段时间齐、赵则可以联合进攻大梁,一旦大梁城破,魏兵必然军心动荡,此时齐、赵联合攻之,庞涓必败无疑,而且将再无翻身之日,直接是灭国之灾。
因此,庞涓不具备复制围魏救赵的条件,与其长途跋涉去打临淄,还不如一鼓作气拿下邯郸。
标签: 围魏救赵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