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犀牛历史 85 0

马革裹尸,是战士们出征前的豪言壮语,这句成语就是马援出征前为表达为国不惜牺牲的精神而发。然而发出这句豪言的马援自身却遭千古奇冤,马革裹尸死于疆场后,被去官夺爵,马夫人甚至不惜六次上书为其鸣冤,作为一代明君的汉光武帝刘秀才扭扭捏捏给了个说不过去的理由。

那么,一生奔波劳碌,为东汉江山东汉百姓付出生命的马援究竟犯了什么错,让汉光武帝欲说还休?还是索性光武帝根本无法达到或理解马援的境界?让我们细细分解。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马援

一、马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一个小故事反映三个特质

马援出身官宦世家,几个兄长都是两千石高官(现在的省部级)。他家境优越,却不是个纨绔子弟,德行很好。成人后,作为督邮押送犯人时,因为可怜犯人放走了犯人。被迫逃亡北地。后来就留在了北方草原放牧。因为他德行好,周围几百家宾客都归附他。放牧越做越大,最后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但这却不是他所想要的生活。他有一句话说明了自己的价值观并践行终生:“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马援靠放牧牛羊起家

我挣钱就是为了做慈善,帮助穷苦百姓的,否则不是变成守财奴了吗?有这种操行的人,最后怎么可能往家里运珍珠(其实是一种植物果实薏苡,这也是马援死后梁松等人污蔑他的唯一罪行)?

他散尽家财给宾客朋友,自己却只是穿着羊皮度日。

马援不爱财,但他有大追求,在放牧时,跟周围人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这句话不但又给中华文库贡献了老当益壮的成语,还说明他是个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的人。

总结一下,放牧生活这个小故事,显示了马援几个特质: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不恋钱财。

2、慧眼识英雄,马援观人是一绝

马援观人是一绝,他细说刘秀、公孙述、隗嚣的区别,令人叹服。

马援放牧几年后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逐鹿中原。马援跟了占据关中的隗嚣。他和当时的几大霸主都见过面,对他们的评价却截然不同。

1)公孙述是井底之蛙

公孙述在蜀地称帝。马援作为使者去拜见。马援和公孙述是老乡,按理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应该很热情地聊家常才对。结果公孙述体现重视的方式不一样:他在宫殿两侧排满卫士,特意为马援定制单衣和交让冠接见他。然后在宗庙中聚集百官,设宴招待他。席间,公孙述表示要封马援为侯爵,并授予他大将军的官位。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井底之蛙公孙述

这么隆重,马援的随从们都感动了,马援却不以为然。为啥?马援认为公孙述天下未定就 已经摆起谱,不能做到礼贤下士,这样怎么吸引士人来投奔?马援的回答其实揭示了一个真理:乱世如何招募人才?

公孙述不重视马援吗?很重视,他这一套礼仪下来,就是显示了他对马援的重视。但为何马援这样的人才不买账呢?公孙述其实是被礼法所忽悠的。什么人重视礼?自身能力不足以驾驭手下的人,才特别强调上下尊卑和礼节。希望通过礼建立上下尊卑,是因为他自知凭借能力无法服众啊。

战乱时刻,各路雄主都要显示自己的能力,告诉来投奔的士人们跟我干有前途。而你用铺张的礼节来显示你重视人才,只能说明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乱世看本事,盛世才看门第和礼节。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马援为啥看不上公孙述。

马援对公孙述的盖棺论定“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2)刘秀展示才华胜过公孙述展示礼节

而刘秀怎么接待马援的?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礼贤下士刘秀

马援随后出使洛阳见刘秀,回来后,隗嚣询问东方的传言和在京师的得失。马援道:“这次到朝廷,陛下(刘秀)多次接见我,每次与其在宴间谈话,从夜谈到清晨,陛下的才能勇略,不是别人所能匹敌的,且坦白诚恳,无所隐瞒。胸怀阔达而有大节,大抵与高帝(刘邦)相同,而其经学之渊博,处理政事和文章辞辩,在前世无人可比。”

刘秀和马援畅谈,这说明刘秀对自己的才能很有信心,可以折服马援这样的大才。这就是乱世争雄的套路,大家都要像孔雀开屏一样展示自己最靓丽的一面,看看能否折服马援以及他背后的陇右势力。明显,刘秀的才华牌比公孙述的礼节牌要更能打动马援。

3)马援关于刘秀和刘邦的对比才令人叹服

说到这里,有个有趣的对比。隗嚣看马援把刘秀抬得这么高,又问:“陛下比高帝(刘邦)怎样?”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刘秀比刘邦优秀吗?

嚣曰:“卿谓何如高帝?”援曰:“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嚣意不怿,曰:“如卿言,反复胜邪?”然雅信援,故遂遣长子恂入质

马援回答:“不如。高帝看似都不会但无所不能为;而当今陛下喜爱政事,处理政务能恰如其分,又不喜欢饮酒。”隗嚣心里不高兴,说:“像你这样说,陛下倒胜过高帝了。”

刘邦和刘秀的差距其实很明显了,只是隗嚣分不出。这也是后面马援为啥和刘秀闹崩的原因。

刘邦看似啥都不会,但为啥能啥都做好?因为他会识人用人,能发现人才,然后用各种人才做好需要做的事。老大负责用人就行。例如陈平,要刘邦给钱去行反间计,收买项羽手下,刘邦直接答应给钱,要多少,给谁,啥都不管。这就是大智慧,充分让手下发挥。他只要看准这个人就够了。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刘秀比刘邦差在哪?

而刘秀,则是喜欢处理政事。这算优点,但和刘邦比却是缺点,你喜欢插手具体的事务,那么和大臣干的活就没差别,如果大臣和你的方法不一致,你是不是不开心?还是想要大臣用自己的方法。而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无缺的。大臣被迫用了刘秀的想法,一个是自己的主观积极性被打击了,另一个不是自己的方法,不一定能理解透彻,执行起来肯定存在偏差。

所以和刘邦放手用人比,刘秀还真是差着一筹。这里面的细微之处,只有顶尖人才才能敏锐发现。连马援话都听不懂的隗嚣,也只能选边站队,完全不具备和几大巨头争雄的智商和能力啊。

三、刘秀为何重用马援?1、马援喜欢出奇谋,打仗成本低收益大

刘秀和马援的相处,可谓相爱相杀。为啥刘秀越来越离不开马援?马援有才华啊。但有才华的人多了,为啥马援最受宠?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马援老是能创造奇迹,投入少,收益大。马儿能跑吃草又少,这样的人才谁不喜欢?从几个案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案例1:抚平羌乱

建武十一年,经过多次考验,刘秀任命四十多岁的马援为陇西太守,对付已经坐大的羌族叛乱,马援开始了自己开挂的人生。

马援先派步骑三千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人,获马牛羊一万多头,守塞羌人八千多,望风归降。当时,羌族还有几万人在浩亹占据要隘进行抵抗,马援和扬武将军马成率兵进击,羌人将其家小和粮草辎重聚集起来在允吾谷阻挡汉军。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马援平定羌乱

马援率部暗中抄小路袭击羌人营地,羌人见汉军突如其来,大惊,远远地逃入唐翼谷中。马援挥师追击,羌人率精兵聚集北山坚守。马援对山摆开阵势佯攻,吸引敌人,另派几百名骑兵绕到羌人背后,乘夜放火,并击鼓呐喊。羌人不知有多少汉军袭来,纷纷溃逃。马援大获全胜,斩首千余级。此战,马援身先士卒,飞箭将其腿肚子都射穿了。

马援只用了三千多人,就打败了几万人的羌族叛乱。投资少,收益大。但马援不但善于打仗,还有战略眼光。

当时,金城破羌以西,离汉廷道途遥远,又经常发生变乱,不好治理。朝廷大臣商议,要把该地区舍弃。马援持不同意见,他提出了三条理由:第一,破羌以西的城堡都还完整牢固,适于固守;第二,那地方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第三,假如舍弃不管,任羌人占据湟中,那么,以后将有无穷的祸患。 就从这三点,就能看出马援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他死后政策没坚持下去,羌族又成为东汉大患。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马援平定羌乱

刘秀听从了他的意见,命武威太守把从金城迁来的三千多客民全都放回原籍。马援又奏明朝廷,为他们安排官吏,修治城郭,建造工事,开导水利。郡中百姓从此安居乐业。

马援还派羌族豪强杨封说服塞外羌人,让他们与塞内羌族结好,共同开发边疆。

建武十三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各部联合,发动叛乱。马援率四千人前去征剿,发现羌人占据了山头。马援断绝羌人的水源,控制草地,并以逸待劳。羌人水草乏绝,陷入困境,首领们带领几十万户逃往塞外,剩下的一万多人也全部投降。从此,陇右安定。

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六年,恩威并施,使得陇西兵戈渐稀,人们也逐渐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武能上马灭强敌,文能治民定江山。刘秀任命马援这个陇西太守可谓是赚大了。

案例2:扫平岭南

交阯女子征侧、征贰举兵造反,占领交阯郡,周围各地纷纷响应。征侧便趁机自立为王,公开与东汉朝廷决裂。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率水陆大军南击交阯。马援统军沿海开进,随山开路,长驱直入千余里。

建武十八年,马援率军到达浪泊,大破反军,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马援乘胜进击,在禁溪一带数败征侧,敌众四散奔逃。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马援收复交州

转年正月,马援斩杀征侧、征贰,传首洛阳。接着,马援率大小楼船两千多艘,战士两万多人,进击征侧余党都羊等,从无功一直打到巨风,斩俘五千多人,平定了岭南。

马援每到一处,都组织人力,为郡县修治城郭,并开渠引水,灌溉田地,便利百姓。马援还参照汉代法律,对越律进行了整理,修正了越律与汉律相互矛盾的地方,并向当地人申明,以便约束。从此之后,当地始终遵行马援所申法律,所谓“奉行马将军故事”

2、马援可以压制豪门贵族

众所周知,刘秀出身南阳,联姻河北豪强,依靠这两地豪强起家,短短几年扫平天下。云台二十八将大多是这两个地方出身。而随着刘秀扫平天下,豪强势力也逐渐做大,形成了梁、窦等六大家族,根深叶茂,势力庞大。察觉到这一点的刘秀,开始有意阻止豪强势力的再次扩张。马援出身扶风,和这些豪强势力不是一路人。同时,自身又能干,扶植马援建功立业,既能平定各地乱局,又能防止豪强再次掌握兵权,扩张军方势力。无疑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东汉豪强

从一件小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刘秀借用马援打击梁松、窦固等豪门子弟。马援当年南征交趾,在前线听说侄儿马严、马敦到处乱发议论,讥刺别人,而且跟一些轻狂不羁的人物结交往来,便写信劝诫他们。信中举杜季良之例。杜季良当时正任越骑司马,他的仇人以马援此信为据,上奏章控告他,说他:“行为轻薄,乱群惑众,伏波将军从万里外写信回来以他训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与之交往,将煽动轻佻虚伪,败乱我中华。”

刘秀览此奏章,把窦固、梁松召来严加责备,并且把奏章和马援的信给他们看。二人叩头流血,才免去罪过。

这明显是用马援敲打梁、窦几大豪门啊。这几家豪门势力大到什么程度?东汉皇后大都出自这几家。刘秀自己不想当恶人,就利用马援来压制他们。

四、马援为何甘心给刘秀当枪使?马援不爱钱,爱什么呢?爱建功立业,爱实现自己的抱负。后汉书范晔评价马援说:伏波好功,爰自冀、陇。南静骆越,西屠烧种。徂年已流,壮情方勇。明德既升,家祚以兴。把马援总结得很好。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马援带兵南征北战

马援的追求主要有两个:

1、大丈夫在世,要轰轰烈烈创出自己的事业。

为此,他南征北战,西定羌族,北伐乌桓,南平岭南,一方面创下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一方面也为国扫除隐患。这也是他和刘秀利益共同点。两人都希望能将东汉帝国经营的蒸蒸日上。

2、百姓安居乐业

马援一直有很深的百姓情结。年轻放牧时散尽家财给周围人;平定羌族时,他并不只是简单的杀光羌族,而是采用了恩威并施的政策,一方面让官员修治城郭.建造工事,开导水利,给百姓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方面以礼相待羌族中亲善大汉的势力,积极打击顽固反叛势力。这样两手齐抓,最终的目的是平定陇右,让百姓安家乐业。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百姓安居乐业是马援的最高理想

而平定岭南后,他也是修治城郭,并开渠引水,灌溉田地,制定刑法,便利百姓。可以看到,马援虽然爱功,但出发点是为了百姓,在他心中,百姓是最重要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马援甘心被刘秀当枪使。以他的聪明,如何看不出刘秀利用他压制豪门的算盘呢?他不但不退缩,反而有意强化这一点,使得自己成为了一名孤臣。

马援生病,梁松拜会他,这是豪门伸出的和解橄榄枝啊,为个人和家族着想,他都应该接纳。但他的做法是什么?他不搭理梁松,显得很孤高,从此,梁松记恨上了马援。如果你认为他傻或者迂腐就太低估了马援的智慧了,他也是有苦说不出啊。皇帝就是用他来制衡豪门,他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甘于做皇帝手中的枪,怎么能和豪门走得近呢?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梁松 东汉豪门子弟代表

五、马援之死1、马援之死过程不复杂

建武二十四年(48年),马援六十二岁时,五溪蛮反叛,武威将军刘尚征伐却全军覆没。马援再次披挂出征。刘秀关切他年纪大,他骑上战马顾盼生辉,最终获批出征。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只是他和刘秀在展示给其他反对他出征的贵族子弟的一种姿态和回击。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老当益壮的马援

这次出征,开始顺利,但深入敌境后。有两条路线,一是经壶头山,一是经充县。经壶头山,路近,但山高水险,经充县,路远,粮运不便,但道途平坦。一贯出奇的马援选择壶头山,而刘秀也支持了他,没有选择贵族子弟们建议的充县。结果,壶头山敌人有备,马援进退两难,军中疫病发作,马援也病死军中,实现了自己马革裹尸的志向。

然而马援的身后事,一代明君的刘秀处理得却不地道。他追收马援新息侯印绶,马家只能将马援草草埋葬在新买的坟地。马援的宾朋故旧,也不敢到马家去吊唁,一代名将,身后事无比凄凉。

2、刘秀为何这么做?

表层原因:马援选择的路线是刘秀点头的,现在证明最起码是不成功的。所以,刘秀也有一部分责任,现在全推到马援头上,算是甩锅吧。但这只是表层原因。光武帝想得没那么简单。

深层原因是什么?马援已死,刘秀没有对抗豪门的人才,不得不重新依靠豪门。刘秀为何不提拔培养其他人重新对抗豪门?

1、太子位置的稳固

刘秀建武十七年废除河北豪强兼宗室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的皇后之位,立阴丽华为后。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娶妻当娶阴丽华

随后,建武十九年,刘秀又以阴氏长子东海王阳聪敏有君人之度,皇太子彊又上表辞位。乃废彊为东海王而以阳为皇太子,改名为刘庄,也就是后来的汉明帝。

刘庄母亲不是豪门出身,怎么能坐稳太子的位置?要获取豪门支持啊。所以,刘秀要考虑下一代帝位的传承。大家注意到没有,帝国的第二代都是最危险的,老爹的成果往往容易被篡夺。为啥?第一代靠自己厮杀得来的威望统治群臣。而第二代就要靠血统和豪门的支持了。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汉明帝刘庄

所以,刘庄当上太子后,刘秀就逐渐开始和豪门和解了。马援这次事情一出,刘秀派和马援有仇的梁松出面监军马援,可想而知刘秀的态度。

2、刘秀也老了

刘秀自身也老了,马援死时他已经五十三岁了,在古代算高龄了。他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再培养一个马援式的人物对抗豪强。九年后,一代雄主,刘秀也病逝了。还好他的谋划没有落空。太子刘庄成功继位。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老年刘秀

六、反思经过上述的分析,大家也知道刘秀的苦衷了。但他对马援的处理,绝对是过火的,为了消除豪门的怨气,将为他为东汉舍生忘死的马援夺爵去官,令人心寒。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援的境界刘秀不及。

马援蒙冤,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但终刘秀甚至刘庄两朝,都没有为马援平反,甚至马援连云台二十八将也没有入选。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马援 雕像

但我们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刘秀和阴丽华给刘庄选择的妻子。却是马援之女。这既是对马家的一种补偿,也是他们不想让太子被豪门掌控的内心想法的外露吧。

无论如何,马援一心为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马革裹尸,老当益壮的誓言,激励了一代代国人。值此清明节之际,也希望大家一起纪念马援,也纪念那些为国捐躯,扬威域外的英雄们。

马革裹尸,解读伏波将军之死;千古奇冤,刘秀其实不懂马援的境界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标签: 马革裹尸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