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的团长我的团》想到的历史背后的小人物以及大学

犀牛历史 188 0

《团长》这部剧看完了,当时看的是剧情热闹,和望仔花了两天时间,看的是酣畅淋漓,欲罢不能。现在擦擦汗,静下来写写自己看出的门道。其实在电视剧没有热播之前我已经读了这本小说的上半部,在买书的时候只是里面的一句话让我继续读下去,并且把它带回家:主线孟烦回忆徐州会战的残酷片段,手拿着燃烧瓶准备投向日军坦克划了一根又一根火柴却怎么也点不着时,班长叫骂着:“孟烦了,你个驴日的,不会向连长借个火啊”,此时连长孟烦了挣扎着企图维护自己早没有的军威:“ 我是你连长"!——“副的,正的在那烧着呢”。

     或许有人会觉得:竟然不是“我军”坚不可摧的强大意志、众志成城的团结击、奋勇杀敌的战斗精神这类话打动了我?可就是这么短短的几句对话,让我站在那个安静整洁的书店里顿时失去了阵脚——战争如此残酷!

    在我看来,这种故事是一点问题都不会出的“打仗片”,故事套路也大约能猜得出来,可就是这样几个衣着脏兮兮,整天斗嘴的兵痞组成的炮灰团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状况下,在国军一败再败的窘境中,在半壁江山已经沦落的惨淡光景中,“炮灰团”的成员,最开始就是龟缩在云南边境收容所的一群“烂人”,在偷鸡摸狗与无事生非中打发着在战争中的苟且人生。

    但这一群兵痞一起吃过白菜炖粉条子,能够一起出生入死,也能够在师长虞啸卿一句“去了,都是你们的”的鼓动下“国难当头,不愿坐视”。

    于是一帮子炮灰团出发了——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替编剧捏一把汗,剧情这样下去会很“危险”——会和之前曾看过的所有主流军旅题材的影视片没啥本质区别:敌人凶恶,我军顽强,然后就是小日本军队在我军强大的意志之下颤抖到不堪一击,再加上极强的政治教化意味,甚至能够联系最近改善的两岸关系。

     还好,编剧没让我们失望。

     在剧集中,正规国军主力从没拿正眼炮灰团。师部给炮灰团的武器,都是国军正规军淘汰下来叫花子都不肯捡的家伙。在师部正规主力部队的眼里,炮灰团无非就是一堆无组织无纪律的人渣而已。用龙文章对自己兄弟们戏谑的称谓就是:杂碎!

     吃香的没有炮灰的份儿、喝辣的也没有炮灰的份儿。把你跟狗一样的养着,想起来时,扔过来一块骨头,想不起来时就撂在一边让你自生自灭,缺着的时候还真的让你当一把炮灰。

    再联系到后面的剧情,师长虞啸卿被唐基一次又一次的忽悠,一次又一次的推迟渡江总攻的时间,而这一次炮灰团成了名副其实的炮灰了!!!原本属于精锐的张力宪的死更具讽刺意味:虽然被敌军的毒气弹毁了容,可也不至于死,可为什么他最终选择了kill himshef呢?原因之一是他的信仰崩塌了,张立宪跟随虞啸卿戎马半生,最终却是被他心中的神给抛弃了,可惜了大好男儿的热血头颅不是用来奋勇杀敌,马革裹尸。再想想现实世界中你和我都是这样默默的大多数,有多少个张立宪?又有多少个虞啸卿?不恰恰都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忽悠与被忽悠的故事吗?开始描绘几张宏伟蓝图哄你逗你:“各位同学,如今经济发展速度非快,国内大学生就业前景堪忧,而我们旅游管理专业(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对号入座)是未来的朝阳产业,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国内对XXXX人才的需求增加,其就业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这番话我想好多同学当初一定都听的慷慨激昂,摩拳擦掌,觉得世界就在眼前,等着我们去大干一场吧?而现如今却变成:“当今世界,就业市场风云变幻,没有人能准确断定,三五年后什么专业会热、什么专业会冷,同学们,虽然就业前景堪忧但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N多慷慨激昂、失去理性的鼓噪话语外加N多感叹号)”

    ——像极了虞啸卿给炮灰团展示美国精良装备时的讲话:“去了,都是你们的!”

    ——现在你再看到这句话是不是觉得很具有反讽意味?

     想到这你除了骂一句,MD 上了贼船了,还能怎么办?

    在第23集里,当龙文章知道孟烦了当逃兵,是为了去看他爹妈,他当场率兄弟们劫了法场,把孟瘸子救了走人,看到这里觉得一帮编的、导的、演的都挺酸,现实当中,会有得到权势以后这样替穷兄弟豁命的吗?只会会有越有钱越抠的大款,越有权越紧抓权力不放的官员。

    弱者在历史中永远都是作为陪衬(炮灰)存在的,当权倾一时、黄袍加身的伟大时刻,谁会记得曾经跟着自己提了脑袋闹革命的苦兄弟,即使封王拜相,那不过也是 “狡兔尽,走狗烹”的时机还不成熟罢了,那时机什么时候成熟?屁股在江山宝座坐稳、坐热的时候。咱远的不提,本朝太祖爷不就是么?他老人家一把红色革命之火从湖南一直烧到全中国,坐稳了江山后开始盘算着怎么保住无产阶级胜利的果实不被外人窃取,鼓噪全中国跟他一起疯癫,造成了多少假案、冤案?我看比明清的文字狱有过之而无不及。无产阶级一旦夺权了就获得可以得到任何东西的权力,包括金钱,女人...但这个时候他们还是无产阶级不?看~“蜕变”为资产阶级了 O(∩_∩)O哈哈~。革命斗争是需要“炮灰”的,要不然人们怎么会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幸好本朝太子爷把自己的小命丢在了朝鲜战场上,你知道太祖爷没有秦始皇帝“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的想法?冥冥之中如果那颗炮弹不是正好落在了他的头上...乖乖,想起来真后怕啊。

    片中的主角龙文章出身低微,可是这个打了无数败仗的家伙却总有突发奇想的点子,幻想带着一帮炮灰打胜仗,孟烦了身上则散发着没落书香门第的遗韵。他俩互相被其个人魅力所吸引,臭味相投。他们俩有点像秦末的陈胜吴广,都是出身行伍,都是身份低微,有点草根精英的味道,都有“天下云集而影从”的号召力。陈胜吴广是农民起义的鼻祖,可是没逃的了被人家刘邦“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命运。当然了,龙文章和孟瘸子以及他们的炮灰团那是为国家、为民族的解放而舍生忘死,这个是不一样的。

     剧中的“赤色分子”——无名的学生兵,我觉得就是当代大学生的真是写照:抱负远大、满腔热血,却四处碰壁,身怀理想无处施展。或许你会说,他最后不是扛着枪上前线打鬼子了嘛~当一个民族需要知识分子去为其卖命的时候,才是这个民族的真正悲哀!

     现如今大学生与农民工一样,成为了弱势群体,需要国家的政策予以保护,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用上了吗?如果用不上与农民工有何区别?这才是真正可笑的地方。

    当最后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老师们、家长们会告诉我们,我们至少还有希望,我会愤怒的对他们说:“请别用这样的说辞来安慰我”!什么叫希望?希望就是对未来对前途固执的迷信。我们的前途就像玻璃上的苍蝇——前景一片光明,出路没有。但即便是这样,我们知道:努力要靠自己,我们始终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用努力和奋斗给自己编织一个美丽的童话。

标签: 马革裹尸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