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犀牛历史 234 0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珍宝岛反苏联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解放军涌现出十大战斗英雄。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坚守宝岛——孙玉国

孙玉国,1958年7月至1961年9月为沈阳冶金机械厂工人。1961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9月至1963年1月为辽宁省公安总队1支队、某部炮连战士。1963年1月至1965年6月为黑龙江省虎饶边境工作站勤务连战士、文书、司务长。1965年6月至1969年6月任黑龙江省饶河边防站、黑龙江省公司亮子边防站管理员、副政治指导员、站长。在1969年3月,击退苏联边防军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表现优秀,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69年6月至1972年9月任陆军团副团长。1972年9月至1973年12月任黑龙江省军区独立团团长。1973年12 月至1974年2月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74年2月至1977年10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央军委纪委对孙玉国的审查结果作了批复:经中央军委批准,同意你们对孙玉国同志所犯错误的审查结论和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按正团职做转业处理。1983年3月至1993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四四六工厂第二厂长。1993年2月至1999年10月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经贸局进出口部总经理、经贸局总经理助理、副局长。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智勇双全的指挥员——杜永春

杜永春,黑龙江哈尔滨人,1962年6月入伍,1965年2月入党,1980年至1983年任原一三八师政治部副主任。1969年3月2日、15日,在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两次战斗中,时任师直工科干事的杜永春身先士卒、机智勇敢,适时进行宣传鼓动,同边防战士一道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1969年4月,被沈阳军区荣记一等功;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克敌战车的神勇火箭手——华玉杰

华玉杰也是当年珍宝岛之战后被中央军委表彰的十大“战斗英雄”之一。他是安徽亳县双沟公社西小华庄人,高中毕业后1964年12月30日应征入伍,来到沈阳军区某野战军服役,由于思想作风过硬,军事技能强,成了连队的各项工作的骨干。

当时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远落后于苏联,面对苏军坦克装甲车,一般的常规武器比如步枪,机枪,子弹大在上面只能起到挠痒痒的作用,根本无法有效打击。只能用小无后坐力炮对付,我军工科研部门仿制了先进的新型火箭弹,并装备了部分一线部队训练操作的优秀射击手,华玉杰就成为了火箭筒手。所谓的新型火箭弹其实威力也不足与绝对与苏军坦克装甲车对抗的优势,只能在近距离才能发挥作用。

1969年3月15日午后,珍宝岛发生第二次激战,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当时的华玉杰是火箭筒手,开始对二百米外的敌车进行射击,根本无效,指挥员决定开展近战,等待最佳射击时机,勇敢的华玉杰把敌装甲车放到在70后才沉着击发,一发火箭弹犹如怒火之箭射向了敌人。顿时敌人的装甲车履带被炸毁。该车光冒黑烟,无法前进,车内的敌人企图跳车逃跑,被我密集的火力全部击毙在阵地上,成了异国他乡的死鬼,华玉杰越战越勇,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甩掉了帽子,棉衣,绒衣又把目标对准了第二辆装甲车,就是这样华玉杰和助手当时共发射21枚火箭弹,共击毁4辆装甲车,其中一辆是被华玉杰在8米左右击毁的,战斗中华玉杰的耳朵被震聋副射手就靠拍他的肩膀,为其指明射击方向,他和同志们一起还用手雷和冲锋枪击毙跳车逃跑的苏军10人。战后经过治疗他的听力还是不能完全恢复。

战后华玉杰被破格提干,从副连长起经十年磨练成了某部的第一副参谋长,1979年因组建武警部队需要,调到安徽省武警部队筹建班子,本来调动手续已办好,也到合肥报了道,巧的是正赶上对越自卫反击战开打,华玉杰连夜打报告提出仍回原部队准备参战,当时华玉杰作为一个有实战经验的中级指挥员被编为后续部队待命,未等上战场参战,对越自卫反击战就胜利结束了,华玉杰同志仍然留在了原部队。

1985年华玉杰在100万大裁军时主动向组织提出转业到地方工作的申请。为部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此后服从组织分配任淮北市直属机关工会主席,直到退休。2017年2月因病逝世。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血染珍宝岛——陈绍光

陈绍光,1969年3月2日在中苏珍宝岛之战中壮烈牺牲,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陈绍光一九三八年出生于宜宾县高洞乡(今属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绍光村)牛角咀一户农民家里。1950年陈绍光就担任了儿童团团长,从小就有当兵卫国的理想。从一九五五年起,每年征兵时,他都积极报名应征,年年都因家里缺劳力而未被批准。一九五八年冬,征兵工作又开始了。已满二十二岁的陈绍光改了自己民兵证上的出生年月,再次报了名,关键时刻又得到同村几个应征青年联名证实帮助,终于被接兵部队的首长批准,穿上梦寐以求的新军装,到沈阳军区三一六八部队侦察连当战士。

陈绍光入伍十年,曾十二次在危急关头,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战友和民兵的生命;九次冲入火海,抢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先后荣立了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一次,一九六一年六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绍光经过艰苦训练,战斗素养极高,在当年大练兵时,被沈阳军区党委树为优秀个人“一百零八将”中的一员。

一九六八年九月,刚晋升为侦察连副连长的陈绍光和所在连队奉命去乌苏里江我侧执行边防守卫任务,多次参加了保卫祖国领土的行动,十月初的一天,苏联边防军又蓄意制造边境事端,在江面上破坏我渔民生产。陈绍光率领二十多名战士乘巡逻艇赶赴现场,见苏军的一艘炮舰掩护一艘消防艇疯狂的地追赶我渔民,用高压水枪向渔民喷射。有的小木船已被舰艇掀起的层层恶浪掀翻,有的渔民在江中挣扎。陈绍光怒不可竭地挺立船头,指挥战士用旗语和半导体话筒向苏军抗议。同时命令战士救护江中挣扎的渔民,指挥和示意船上渔民手持板斧,冲上苏军消防艇砍断高压水管,冲上敌舰抢夺渔网。苏军打开枪刺,举起匕首,妄图武力威胁。陈绍光手举话筒高喊:“人不犯我,我不犯我;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又命巡逻艇全速向敌舰冲去,逼使敌舰调头而逃。当年的珍宝岛之战的纪录片中就播放了中国渔民砍断苏军高压水管的镜头。

一九六九年二月下旬的一天,陈绍光带小分队去珍宝岛巡逻,刚踏上珍宝岛的东头,苏军突然从对岸开出4辆装甲车和一辆吉普车,挡住了巡逻队的路。一个上尉和五十多个士兵下车挡住他们的去路。他们对陈绍光提出的抗议不仅置之不理,反而驾车冲撞过来。陈绍光一挥手,战士们唰地一下一字排开,钢柱般立在车前。陈绍光冲上前喊道:“这是中国的领土,决不让你们横行霸道!”站在一旁的苏军上尉,在中国威武不屈的战士面前,不得不指挥停车。但同时几十个苏军士兵同时从各自的羊皮长大衣里取出一根茶杯般粗、一米多长的大木棒,一齐向中国士兵大打出手。 面对几十根棒飞击而来,中国战士只能用枪托和枪套进行自卫还击,但是谁也没有畏惧,谁也没有后退半步。之前苏军曾用大棒子袭击过中国渔民和边防战士,并抢走了我军的枪支。但这次他们面对的是训练有素的侦察兵,战士们虽然不断被击伤,却也打得苏军士兵难以招架。陈绍光盯住苏军中个子最大的一个,用手枪套重重地击在了大个子的胸膛上。接着又一个老虎过涧,纵身上前,将其一头将其顶倒在地。还没等大个子的身子完全着地,陈绍光又一纵身冲向苏军上尉。苏军上尉在眼花缭乱中,还没回过神来,嘴巴上已重重挨了拳,接着又是一拳。苏军上尉见势不妙。如同老鼠钻洞一般,钻进了装甲车。陈绍光不畏强暴的行为,大大鼓舞着战士们。他们以最大的勇敢和不怕死的精神奋战眼前的敌人。他们腾空或飞跃或拳打,或足踢或扭摔或翻滚,终于把三倍于己的苏军士兵击败。眼看就要把他们赶出中国领土,苏军上尉在车上包扎好被打伤的下巴,从车上跳下来,指挥苏军士兵立即后撤并卧倒在雪窝里,霎时间一阵机枪、冲锋枪子弹上膛的声音。陈绍光立即挥手命令道:“分散卧倒。”中国士兵也卧倒在隐蔽处,把枪口对准了苏军。当时上级还没有下达开枪反击的命令,为了不开第一枪,陈绍光大踏步朝苏军枪口走去,命令似地喝道:“开枪吧,朝我开枪吧!”趴在雪地里的苏军上尉,被镇住了,木鸡似地望着陈绍光,好半天才从地上爬起来,让翻译威胁说:“如果你们再到珍宝岛上来,我们就用火力解决。”然后撤出了珍宝岛。在陈绍光的带领下我边防战士,机智灵活地施展他们平时练就的本领,把三倍于己的入侵者撵出了国门。

1969年3月2日,按着上级的计划部署,陈绍光深夜率队埋伏在珍宝岛上,配合兄弟部队惩罚侵略者。他们全副武装还随身携带了木棒,做好了两手准备。但是苏军先向孙玉国带领的巡逻队开枪射击,陈绍光便率领巡逻小分队奋起反击,将敌歼灭。在敌援军赶到后,他又率战士冲杀。战斗中他的左臂重伤,他坚持不下火线一边指挥,一边用右手单手射击。接着头部又被子弹击中,他再次谢绝战友包扎,和战友们一起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这时他的左侧翼又出现了援敌火力点,陈绍光右手举枪边冲边扫,不幸又一颗子弹从左向右贯穿他的腰部,他仍坚持指挥,直到战斗胜利结束后,战友们才把他抬到附近的包扎所,进行紧急抢救,终因他三处重伤,流血过多,英勇牺牲。战斗胜利结束后,战友们把他抬到附近的包扎所,进行紧急抢救,终因他三处重伤,流血过多,含笑牺牲了。

他的事迹写入了我的小学课本,陈绍光有段话:“毛主席的教导记心怀,一生交给党安排,笑洒满腔青春血,喜迎全球幸福来”。被谱写成歌曲,在学校教唱,至今人们还能完整的唱出来 。陈绍光牺牲后,部队用大红棺木将他安葬在乌苏里江边的一座小山上,后迁入佳木斯市宝清县珍宝岛反击战烈士陵园;沈阳军区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1970年,宜宾县人民政府在他的家乡一步滩建造了“战斗英雄陈绍光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将他的出生地改为绍光村,并将一步滩中学和一步滩大桥分别命名为“绍光中学”和“英雄桥”。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威震北疆——周登国

周登国,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被中央军委授予的十位战斗英雄之一。他1943年9月出生于重庆彭水县保家镇大河坝村。1963年12月参军,1969年入党。时任46军138师(参战时番号为133师)特务连班长。1967年随部队奔赴前线执行边境巡逻保卫任务。

1969年3月2日按计划周登国同排长武永高一起率全班10名战士作为第二小组担任巡逻任务,与孙玉国的第一巡逻小组在两个方向配合行动。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孙玉国率领的第一巡逻小组进逼。同时由苏边防小队长伊万带领一个七人指挥小组,向中国孙玉国小组侧后穿插,周登国挺身而出挡住伊万的去路,喝令其退出中国领土。这个伊万作为苏军边防队长,是常年入侵骚扰我领土,在争斗中被我方打断了退,成了瘸子,被称为“瘸子上尉”,边防战士和民兵们恨透了他。对峙之时,周登国听到第一小组方向响起枪声,便果断开枪将“瘸子上尉”和7名苏军全部击毙,一举打掉了苏军的指挥小组,使其指挥协调陷入混乱,对战斗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苏军把周登国视为打响珍宝岛第一枪的人,恨之入骨。战斗中周登国腰部负伤,但坚决不离开战场,坚持战斗,并在排长负伤的情况下主动代理排长指挥战斗,直到最后胜利。

受伤住院治疗后,他积极请战,在未痊愈的情况下坚决要求参加了3月15日的战斗。战斗中他率领2名战士最先冲入敌阵,击毙了一名苏军军官,这时一名战士负伤,他命令另一名战士将伤员送到后方,自己独自一人坚守前沿阵地,击毙了多名躲藏在装甲车下的苏军士兵

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威震北疆”的战斗英雄称号,并一直在138师服役。1985年至1986年,已担任副师长的周登国率部参加了两山对越作战。1988年升调为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司令员,授予大校军衔。1996年专业到四川省民政厅任副厅长,直至退休。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深入前沿指挥的营长——冷鹏飞

冷鹏飞,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被中央军委授予的十位战斗英雄之一。冷鹏飞1933年出生于湖北浠水,家乡解放后,他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成为一名工会会员,之后又参加了工人纠察队,先后任中队长和队长,195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自幼就梦想参军,但由于他在工作中又踏实肯干,所以县里一直把他当作骨干来培养,几次报名当兵领导都没有放他走。当1956年征兵季节来临的时候,他再也按捺不住澎湃的激情,直接用针刺破中指写下了“我决心当兵请领导放我走”的血书,终于获准入伍,作为志愿军开赴朝鲜。当时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他虽未参加实战,但也在前线经历了磨练和考验。从一名战士成长为营长并两次荣立三等功。

1968年苏军多次入侵珍宝岛,打死打伤我边民。时任23军68师202团一营营长的冷鹏飞,奉命率部火速赶往中苏冲突前沿,开始执行警戒伏击任务。1969年3月15日清晨,苏方继3月2日之后,又一次侵入珍宝岛。冷鹏飞奉命率部上岛作战,是中方前敌最高指挥官。面对动用了坦克、装甲车等重武器,配备了大口径火炮的苏军,冷鹏飞沉着冷静,指挥部队近距离作战。当苏军6辆装甲车配合步兵开始第一次进攻时,他一面命令部队消灭装甲车上的步兵,一面亲率一个火箭筒组由阵地前出,当敌装甲车距离只有四十米时,才下令火箭筒发射,一举击毁2辆装甲车,打垮了苏军的进攻。随后,苏军又发起第二次攻击,出动更多的坦克、装甲车向我阵地扑来。火箭筒不够用,冷鹏飞马上向上级请求支援,上级迅速增派两门“七五无座力炮”上岛,为打胜仗提供了保障。战斗中,他在敌人距我阵地八十米时指挥各种火力齐射,给敌以重大杀伤。战斗中冷鹏飞身负重伤,左肩膀骨头被击碎,仍继续坚持指挥战斗,直到上级严令其交出指挥权,被紧急抢救抬下阵地。

战后,冷鹏飞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荣立了一等功,并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作为战斗英雄,冷鹏飞战后又随部队辗转移防到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升任至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副军长。是第四、五届人大代表。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直到1993年退休。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排雷勇士—孙征民

孙征民是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被中央军委授予的十位战斗英雄之一,在战斗中他先后六次率领小分队共排雷189枚,亲自动手排雷40枚,对保证战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3月20日,在帮助其他小组排雷时,光荣牺牲。1969年4月,被沈阳军区追记一等功,7月30日,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孙征民是山东省莱州人,1936年6月出生,1951年入伍,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南京工程兵学校,外号“地雷专家”,是业务尖子。1969年初,为应对苏军在珍宝岛的挑衅,部队在牡丹江深山进行了备战训练,对工兵保障业务开展了练兵活动。部队要求全体官兵,不论是军事干部还是政治干部都必须学会“排雷”“布雷”,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二工区司令部军务科副科长的孙征民担任教员。孙征民亲自向官兵们示范了防步兵雷、反坦克雷的使用方法和排除技巧,出色完成了任务,使得部队官兵们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月2日的战斗,苏军损失惨重,伤亡重大,但他们不甘心失败,接连出动坦克、装甲车在岛上及西江叉横冲直闯,蓄意寻衅报复并在纵深内继续集结兵力,企图挑起新的事端,进一步扩大事态,我军决定再次教训一下侵略者。当时我军没有对付苏军T62先进坦克的有效武器,只能依靠反坦克地雷作为抗击敌军坦克的主要手段。于是点名急调孙征民带队上岛受命执行排雷、布雷任务。孙征民立即带领三名战友于13日晚上8点多赶到前线,这次布雷任务艰巨,天寒地冻,要在苏军火力威胁下实施,有可能被苏军发现,与苏军遭遇,遭到苏军袭击,要从警戒掩护、作业组织、通信联络、器材携带等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孙征民到达后,顾不上休息,立即对战士进行培训,讲授布雷要领,同时发动群众想办法,研究在严寒的冰面上的具体操作办法。同时发动群众想办法,研究在严寒的冰面上的具体操作办法。怎样在冰上挖雷坑,怎样在前沿敌火下尽量减少作业的声音,有的战士提出,用匕首铲冰挖雷坑。侦察兵每人都配有一把匕首,既轻便锋利又好携带,经试验效果很好。为了更好地伪装(地雷是绿色的背景是白色的),孙征民同志想出了一个办法,地雷伪装采用白布包裹法,就是地雷安上引信后,装入白色毛巾缝成口袋,再放入雷坑内,然后覆盖一层冰雪。这样,即使冰雪被风吹开或融化,白布与背景还是一致的,地雷就不易暴露。3月14日晚,根据前线指挥部的决定,孙征民随布雷分队登上珍宝岛进行布雷,他边指挥边检查质量,经过40多分钟的紧张作业,将72个59式防坦克地雷全部敷设完毕。为了让有限的72颗雷发挥最大威力,孙征民打破常规,创造性的设计了“梅花雷”阵。布设的6个雷群,每群12个地雷,雷距1米。各个雷群成梯次配置在距岛边沿10余米的江面上。“梅花雷”阵既可减少地雷敷设的数量,又可以不留空挡,只要坦克进了雷区,即可万无一失。“梅花雷”阵的巧布,成了此次战斗胜利的另一重要因素。

15日战斗打响后,苏军的派出三辆坦克企图对我军进行迂回包抄,进入了我军布设的地雷阵。先头坦克立即触雷被炸瘫,战队最后的装甲车被我军火箭筒击毁,堵住了后路。剩下的两辆坦克只得撞开被炸毁的装甲车,沿着来时的车辙狼狈的倒车开出雷区落荒而逃,入侵的苏军步兵被消灭干净。当天晚上打扫战场时,孙征民接到了上级命令,再次上岛布雷,把西江叉与1号阵地之间整个江面用地雷封死,不让苏军坦克再闯入我内江,以保证我守岛分队侧后的稳定安全。前指首长还指示,将瘫痪的敌坦克炸毁,不让苏军把其拖走。军校毕业的孙征民有着极高的认知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敏感意识,在安放炸药前他打开顶盖进入坦克内,把坦克上的火控系统、指挥系统、红外线瞄准仪等卸下来,送回“前指”,在获取敌方先进技术情报上也立了大功。后来因为爆炸装置火具连接不牢,准备炸毁坦克发动机的炸药没有爆炸,坦克没有炸毁,中央又决定将坦克完整抢回。15日战斗后,我军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主动撤出珍宝岛,并通知苏军可以上岛收尸,但苏军却借机在岛上埋设了大量地雷。孙征民受命带领工兵小分队上岛排雷,以便把坦克拖到安全地方,同时补充布雷,完善雷场。小分队分成4个排雷小组,每组3至4人,另外还指派1个班进行火力掩护,整个排雷作业由孙征民指挥。19日拂晓孙征民率队登岛,他冒着危险走在最前面。由于连日战斗,岛上布满了弹片,探雷器受到严重干扰,判断不出哪里是地雷,哪里是弹片,再加上岛上草深林密,积雪厚,使用探雷器很不方便。孙征民对同志们说:“你们暂时在这里隐蔽,我上去侦察!”他把手里的探测器向地上一扔,空着双手进行排雷作业。在排除了第一枚地雷后,他告诉大家如何排除和注意事项,然后各组分头作业。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共排除了39个地雷,基本上摸清了苏军布雷种类、范围及布雷特点。奉命返回后,孙征民带着战利品,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前指首长作了汇报。沈阳军区肖全夫副司令员接见了他们,并观看了他带回的地雷,当场宣布给他们记功。根据前指首长的命令,3月20日上午孙征民又带领1个工兵排,上岛进行全面扫雷。由于有前次排雷的经验,大家信心更足了,出发前进行了认真准备,对照实物进行了战前训练,并周密地拟制了行动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置预案都一一进行了研究。

当日8时许抵达江边,派出战斗警戒,他们沿着第一天开辟的通路占领了有利地形,监视苏军,掩护排雷作业。这天天气阴暗,飘起了鹅毛大雪,能见度低,不利于苏军观察,对排雷作业很有利。作业中,他们不时听到枪声,判断是苏军盲目射击,他们仍沉着作业,排雷进展很快。孙征民小组完成任务后,其他小组碰到了一颗“鬼雷”(危险性很大而又难排的雷,大家称之为鬼雷)尚未排除。他们将“鬼雷”情况向孙征民同志做了汇报,并请求孙征民前往排除。孙征民听了情况后,不顾自身安危,义无返顾当即前往排除。排雷过程中苏军开冷枪,我军一名战士为躲避枪弹卧倒滚地,触发地雷绊线,鬼雷爆炸,孙征民不幸牺牲。在孙征民牺牲的同一天,他的小女儿降生,其家人一天之内经历了大喜大悲。而他的爱人在一个月后才知道丈夫已英勇牺牲。

孙征民在珍宝岛前线只有七天时间,先后六次上岛排雷、布雷,没有睡过安稳觉吃过安稳饭,用自己的忠诚和胆略为保卫祖国立下不朽战功。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杨林

杨林,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三军六十七师二0一团三营炮兵班长,1969年3月15日在中苏珍宝岛之战中壮烈牺牲,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杨林是吉林省德惠县人,1944年7月出生,1962年8月参军,是56式75mm无后坐力炮的炮手。56式75mm无后坐力炮简称“75炮”,是上世纪60年代我军最有威力的近战武器,也是反坦克的主要手段。杨林入伍后刻苦训练,操作技能提高很快,蒙住眼睛也能迅速地分解组合“75炮”。

1969年3月3日,杨林所在团奉命紧急收拢部队,火速开往珍宝岛。因排长不在杨林被指定为代理排长。3月13日晚部队进入江边阵地准备支援上岛部队作战,开战前杨林取出280元的存折,交给战友马清波,“如果我牺牲了,请交给党组织做为我的党费”。3月15日早晨战斗打响后在不到1小时内,他3次打电话给上级请求登岛作战。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部队首长命令他带领带领7、8班携带两门56式75mm无后坐力炮上岛参战。7、8班战士在短暂准备后,成梯次队形跑步通过结冰的江叉,直插珍宝岛。当他们快要接近珍宝岛坡岸时,苏方4辆坦克从南端偷袭侵入内河,企图对岛上小分队实行迂回包围。跑在最前面的一辆坦克距他们只有90米,架炮已经来不及了。杨林当机立断,指挥战友们先上岸。坡岸离冰面大约有2米多高,人能爬上去,可是160多斤的75炮太沉,递了几次都没能成功,眼看坦克距离他们只有20米了。杨林他们只能人先爬上了岸。幸好敌人坦克只注意对面河岸,没有发现杨林他们。敌坦克小心翼翼地往前爬行,眼看就要冲过去了,杨林迅速从腰间拨出反坦克手雷,向敌坦克扔去,一连扔了4颗,手雷在敌坦克前后纷纷爆炸。同时,我方岸上的75炮猛烈开火,打得敌坦克惊慌失措,这时,走在头里的一辆坦克触雷了,岸上的75炮又给补了一炮,成了一堆废铁。后边3辆吓得掉头就往回跑,连炮搭都没有转过来。在这紧急关头,杨林带着李德忠,张长发飞身跳下坡岸,在毫无遮掩的冰道上架起火炮,杨林亲自瞄准,对准后面的坦克就是一炮。但是炮弹只是炸掉了坦克外露的天线机枪等物,没能击穿敌方的T62坦克的装甲,这辆坦克冒着烟带着伤,仓皇逃跑了。

被我军炮弹击中的苏T62坦克,只留下一个小孔,如果我方火跑威力再大一些,苏军会有更多的坦克被摧毁见到炮兵到来,岛上的最高指挥冷鹏飞非常高兴,立即安排协同作战,7、8班立刻抬炮进入我方主阵地。7班刚进入作为掩体的土堤,就发现左前方灌木丛中有敌方1辆坦克和3辆装甲车向我方主阵地不断射击。杨林立即转动炮身,不巧,树枝挡住了瞄准的视线,战士杜刚远为了排除障碍被打伤,杨林两眼射出复仇的目光,纵身跳上战壕,不用方向机操纵,用左手把炮筒,象端机枪一样直接瞄准,一声巨响,首发命中,将装甲车击燃。这时,因为送伤员,阵地只剩下他和副班长两个人。敌方两辆装甲车从另一方向就向我方冲来。他们迅速赶到敌人的冲击地段,敌人的炮火、子弹倾泻在他们身边。两个人把160多斤重的火炮架上土坎,推,推不上去,抬又抬不上去,怎么办?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杨林急喊:“用头顶!”两个人硬是用头把火炮顶上了土坎。炮一架好,敌人的装甲车离他们只有100米了。杨林瞄准冲在最前面的一辆坦克,心里默算着:100米、80米……轰!炮弹准确命中目标。一下子把来侵的敌人全报销了。十几分钟后,班里的同志返回了阵地并带来了更多炮弹,杨林利用暂短的战斗间隙进行了动员为打击苏军再次冲击作准备。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开始了,苏军一辆装甲车和一辆T-62坦克再次越过江叉东侧的灌木丛向我方冲来,7班立刻架炮迎击,杨林在瞄准时被弹片击伤。右手的3个手指被打断,左手掌也被子弹击穿。战友急忙给他包扎,杨林喊到:“快闪开,消灭敌人要紧!装弹!”副班长张长发刚刚装上炮弹,关上炮栓,就被杨林一把推下了土坎。他吃力地站起,靠在身边的一颗小杨树上,毫不畏惧,单人单炮,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拉动炮栓。击毁了最前面的装甲车。这时,敌人的坦克炮弹也落在了杨林的身边,杨林牺牲在杨树下,年仅25岁。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不朽的英雄——王庆容

王庆容,1940年生。四川省三台县人。3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随祖母讨饭度日。4岁时祖母病故,被人收养。1949年三台县解放后,参加农业生产,勤劳、肯干,受到领导和群众的称赞。1958年,被评为劳动模范。

1959年3月,王庆容应征入伍,在81147部队一连当战士。他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各项技术考核都取得良好的成绩。业余时间主动上伙房帮厨,帮助饲养员养猪,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196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汤林线铁路被洪水冲毁,交通中断,81147部队接受抢修铁路任务。在突击抢修中,王庆容肩肿、皮破,脚上打泡,从不叫苦,并创造每小时担土52担的纪录,成为连队标兵。

1964年7月,王庆容代理排长。1966年任排长,不久担任副连长。

1966年春,部队营建,一连承担卸木材的任务,连长不在连队,王庆容负责组织领导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常常是半夜卸车,危险很大,为了完成任务,他夜夜跟班作业。卸车时先让战士们躲开,自己拿着钳子剪铁丝,用杠子撬木头。当时他正患痔疮,带病坚持工作,安全顺利地完成3000立方米木材的卸车任务。

1968年2月,连队组织手榴弹实弹投掷时,他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了新战士罗周元。他关心同志,舍己救人,入伍后曾4次救火,8次救人,得到上级和战士的一致好评。

1969年初,珍宝岛事件爆发,81147部队一连组织突击队,王庆容主动要求担任突击队长。3月1日,突击队奔赴珍宝岛地区担任警戒。当巡逻队沿中国边境执行巡逻任务进入警戒阵地时,苏联军队越过乌苏里江主航道入侵珍宝岛,开枪开炮打死打伤中国巡逻人员多人。王庆容接到还击的命令后,果断指挥战士投入战斗,打退了苏军的进攻。战斗中,他腹部和胸部两处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终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年仅29岁。

1969年7月3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王庆容“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于庆阳

于庆阳1944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新金县(现大连普兰店市)同益乡松树底村于屯的一个贫农家庭,1963年入伍编入到46军133师397团特务连警卫排当战士。196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69年3月2日,时为解放军某部侦察排战士的于庆阳在排长于洪东的带领下随全排登岛潜伏,在孙玉国率领的巡逻队与敌打响后,突然出击,打的苏军措手不及。一名苏军中尉和4名苏军士兵转身溃逃,于庆阳端着冲锋枪追了上去,将5名苏军全部击毙。此时,他侧面树林中敌方一挺机枪压得战友们抬不起头来,就在敌人的机枪手停下来更换弹夹的时候,于庆阳瞅准时机一梭子子弹打了出去,苏军机枪手当即被击毙。接着,于庆阳又向苏机枪阵地冲去,想控制住苏军机枪阵地,占据有利地形。不想刚一起步,丛林中苏军的另一机枪又哒哒地响了起来,子弹在开阔地上溅起一簇簇雪花,压的战友们抬不起头来。于庆阳大喊一声,又冲向正在射击的苏军机枪。苏军机枪手见侧面冲来一名中国军人,吓得惊叫一声,急忙把枪口调向于庆阳,但还未等扣动扳机,于庆阳的冲锋枪已经先响了,苏机枪手胸部连中数弹,身子往前一倾,倒在机枪上。这时,正前方突然飞来一颗流弹,击中于庆阳的头部,他昏倒在雪地上。卫生员李光树立即上前进行急救,发现子弹从于庆阳的右太阳穴进去,从后脑穿了出来,脑浆和血水不断地往外淌,李光树把他搂在怀里边包扎边喊他的名字,但他已无声响。李光树以为他已牺牲,边流泪边说:“于庆阳同志,我替你报仇去!”但当李光树刚刚伸手拿枪的时候,于庆阳忽然站立起来,一把推开李光树,端着冲锋枪,向敌人冲去,打出了最后一梭子子弹:一步,两步,三步……他一连向前冲了六步,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

为了保卫神圣的祖国领土不受侵犯,于庆阳实现了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誓言,牺牲时年仅25岁。于洪东高喊一声:“为于庆阳同志报仇,冲啊!”面对中国边防部队的猛烈冲锋,苏联边防部队登上装甲车仓皇逃回到苏联境内。

根据他生前的意愿,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9年7月3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于庆阳“战斗英雄”称号。他冲锋的形象被绘成油画;他的事迹被编写进小学课本。他用年轻的生命维护了共和国的尊严。对那个年代的几代中国人来说,于庆阳的"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成为一个永远不会磨蚀的伟大精神。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大英雄光辉事迹

(黄童白首编辑整理)

标签: 十大烈士的英雄事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