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加造历史文化资料

犀牛历史 212 0

  倍加造简介

  倍加造,隶属于大同市云州区倍加造镇。位于大同市中心东15公里、云州区政府西10公里处,是倍加造镇政府所在地,现有户籍人口3000多人,加之非户籍人口共约7000人。

  倍加造自然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该村西靠大同古城的华严寺、善化寺、云冈石窟等著名景点,东有云州区昊天寺,南临闻名全国的恒山悬空寺,落阵营吕家大院,附近有营坊沟、郭家窑头等生态民俗村。辖区内有大同云冈机场,云州区十多个中小型生产企业,109国道、大唐公路、机场路均经过该村,距大同高铁南站约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倍加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明清时期,经济、商贸、服务业、食品加工业、手工业等发展迅速。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平城东农村首屈一指。对平城的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倍加造旧村基本格局

  倍加造旧村从东门到西门是主街,约500米长,主街是商贸区。东门西约50米有一条通往村北庙院的后街,后街主要是居民区。全村南北宽约300米,主街临街房均是商铺、店铺。

  从东门外的东大路穿过主街直达西门外的西大路,该路属当时的官道——京州大道或蔚州大道(是当时大同“两卫”战略之一蔚州卫的主要通道),是大同通往北京、张家口、阳原、阳高、蔚县的主要通道。在当时,官道穿街而过,在乡村较为少见,如果锁上村东西大门,就切断了此道通行。可见,当时倍加造在大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东门楼东约十多米处有一座琉璃三龙壁,该三龙壁坐西朝东,约长10米,高约5米,始建于明朝,与东西门楼等建筑物先后修建。(该三龙壁在1946年解放战争中,因妨碍对敌射击,被拆)。

  东门楼上外侧有约一米多长、八十厘米宽古砖雕刻的村名“倍加造”三个苍劲有力的行楷大字,落款时间为同治十年,是倍加造改名后更换的砖雕村名。东门楼上正中间是真武庙,左面是钟,右面为鼓(解放战争、文革期间先后被拆)。

  东门内北边第一个大门是全村最大的车马店---自远店(后改为天生店),可容纳40多辆马车、车夫及行李;南面第一个大门是蒋家大院,临街房是全村最大的肉食店,往西南北两侧的临街房分别是吕家的小百货店、金银首饰加工店、当铺,纸扎、烟、酒、点心、熟面食品店,西面是张氏中医门诊、药店等,紧接着是可容纳10多辆马车的二生店,再往西是商“富成永”商铺,经营粮、油、酒,麻花、馒头、月饼等熟面食品店及饼房等小型商业网点,还有小车店,每个店可容纳10多人,主要接待小车、驴垛、马垛、挑担等过客。吕家对面是曹家的“万衣园”布匹店、往西还有其他零售包括缸坊、油坊、月饼坊等店铺。

  再往西是堡子,土堡墙呈正方形,边长约100米长,墙底部约7米宽,高约18米。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共四个堡楼,底部长约10米,顶部约6米宽,约20米高,每个楼顶有一个庙。土堡墙是倍加造最老的建筑物之一。南堡墙有一正门,后连同南堡墙一起被拆。

  (成化23年,大同总兵官都督同知玉玺等奏工疫修筑之数。修筑边墙的同时,在原有的卫、堡之间,以及一些要冲地区增设堡子。倍加造的堡子就是那个年代建的)。

  官场北边是倍加造最大的佛道教活动场所——庙院。院内有坐北朝南的大雄宝殿、奶奶殿、龙王殿,正南方是戏台,两边是廊桥。庙院东西两边都是居民区,最西边到堡墙的西北角是西门,西门北边是八龙庙、西边是过街台。再往西3里是三里铺烽火台,村东约5里有五里铺烽火台。(烽火台是明朝正德年间建)。

  目前,倍加造历史文化古迹除部分商铺、字号及残缺不全的堡墙外,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及建筑物,在战争年代、文革时期毁坏殆尽。

  二、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

  传说倍加造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有二千多年历史。大同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自古以来是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也是辽宋前中原汉民族和塞外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的古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数千年的战争史和民族交融史,也塑造了倍加造人朴素、勇敢、勤俭、向上的性格。因此,倍加造的历史文化既有中原汉民族的特点,又有塞外游牧民族的特征,还有与内蒙、蒙古经济往来的历史痕迹。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改封他十三子朱桂在大同为代王,在大同三设马市,数辟月市,久立小市,允许鞑靼“通贡”,使大同一度成为蒙古与中原、蒙古与西域地带的贸易集散地。明末清初,大同军镇衰落,工商、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同逐步演变为一个内陆城镇。内地与俄罗斯、蒙古贸易兴盛,大量的铁器、茶叶、陶瓷、丝绸、酒、烟草等商品经过张家口、大同运到包头、恰克图等地,使大同的商业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环境下,倍加造作为距平城中心十五公里的东部重要交通要道,经济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印证了大同古城的变革、发展,留下了倍加造历史演变的烙印。

  (一)倍加造的由来

  在近年的大同县志记载:倍加造原名叫贝家皂,传明洪武年间,倍加造村西三里铺烽火台驻守军,且养军马,当时养马者穿黑色衣服即皂衣。后因驻军撤,年老者留居于此。洪武十年即1377年,由洪洞县迁来部分居民,姓贝居多,故叫贝家皂。清同治十年即1871年,本村田养庆、田有年、张成先、田瑾四秀才议改村名,四人将拟改村名各写于掌心,展掌而视,不谋而合,都是倍加造。意在倍加努力改变落后面貌。从此,新村名正式改为倍加造。另外,倍加造还有一种说法:起村名的是三个人(两个半秀才),每人各写一字,展掌而视,三人分别写了:倍、加、造。从此,贝家皂改名为倍加造。

  倍加造村是平城东难得的风水宝地。据老人们说,古代一位贤士经过倍加造时详细查看了村的布局,说道:倍加造龙脉清晰、风水极佳,从倍加造到村东驼坊近十里的绵延土路勾画出清晰的龙脉。村子大街从张氏中医诊所到官场呈“玉带”状;村后街两端顶头都有水井,呈“二龙戏珠”。因此,贤士断言“倍加造村不出名相便出名医”。

  (二)传统精神和理念

  “臻于至善”的立村之本。“余维三晋之城,土厚水深,山川雄胜,而大同为代北屏蔽,其俗刚果而尚信义,勇敢强力之士,甲于它郡。故自昔来名臣良将,多出云中,诚能辑和黎庶,教养兼施,则士习民风,益当蒸蒸日上。”(道光十年兵部侍郎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徐炘在《大同县志》叙)。“倍加造”每字都有口,三字三口,三口为“品”。也正是这个“品”字,一字定千斤,给倍加造未来发展注入了“软实力”。

  同时,在研究倍加造三个字时发现,这三个字暗藏玄机。第一个字“倍”左面为人字旁,是村名第一个字的第一个部首,应是暗示后人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第二个字“加”左边为力量的力,揭示只有“人”才能构成强大的力量;“造”是坐车里一个告字,我们当地叫坐车,可理解为出路,坐车里面的告,可以理解为告诉后人,意味着理念的传承。上面谈到的“品”字,其基本字义:有等级之意,如上品、精品、极品,如官吏级别共分九品等。鉴于平城民性民俗民风,加之“品”的字意内涵,逐渐演变成倍加造“臻于完美,止于至善”的立村之本。

  “以人(仁)为本、仁者爱人”的理念。东汉•许慎《说文》:“品,众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属皆从品。”预示着人丁兴旺。古代亦有“以人(仁)为本”、“仁者爱人”、“仁者天地父母心”、“仁者无敌于天下”的理念。倍加造继承了这一传统理念,为未来发展赋予了新内涵。将“品”字的详细要义解释为:人口众多、兴旺发达。从而形成了倍加造以人为本理念的雏形。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揭示了倍加造主政者认识到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主体作用,已非常难得。

  “财源广进”的经济理念。“品”内在含义的延伸。倍加造当时的主政者认为,村的主体是村民,“品”五行属性为水,水为财,象征着富裕、富强。战国•荀子《荀子•富国》:“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之后,倍加造的经济发展理念定为“财源广进”。多少年来,无论朝代如何变化、政权如何更迭,都始终是一如既往坚持这一发展理念,对外广招贤才,对内培育人才,平城及周围有志者陆续前来大展身手,为倍加造的经济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厚德、勤俭、包容、忠孝”的乡村精神。“品”字内涵的再延伸,用于人:意指德行、品格,德高望重、品德高尚。自武灵开辟,捍御雄边,洎元魏建都,创设宫阙,辽金复置陪都。倍加造邑民之为商者不少,俗尚勤俭,有陶唐氏之遗风。加之大同古城文化的形成、理念的丰富,给倍加造乡村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当时大同古城官员朱彝尊曾在碑文提到“生财之道,民生在勤”的理念,逐渐拓展和综合形成了倍加造“厚德、勤俭、包容、忠孝”的乡村精神,为倍加造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的“灵魂”。倍加造更名近150年来,始终将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教育引导村民继承和弘扬乡村精神。

  “开放发展”的理念。开放包容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念,衬托出超越民族、泽被天下的志向;“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的愿望,传递出平等互助、和谐共享的胸襟。大同古城在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大融合后,迎来了平城文化的腾飞。先辈们历经了封建社会的封闭和落后,打开了内蒙、蒙古、俄罗斯的贸易通道以后,从古代丝绸之路繁荣的贸易中看到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感受到了开放带来的好处,充分认识到开放和招贤纳才在发展中的重要性。从那时起,倍加造的一代代先辈,秉承开放理念,吸引平城周围不少有识之士迁至倍加造一展身手、谋求发展。同时,倍加造还有不少志士对外拓展贸易领域,如:郭选成、田自成、贾富贵、樊永仁等经常在“大圀圙”(今蒙古国)做生意,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倍加造经济贸易水平的整体提高。经过数代人的攻坚克难、不懈努力,将倍加造建设成为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经贸繁荣,平城东重要安全屏障的“平东第一村”和“山西中医之乡”。

  宗教文化信仰。倍加造村民主要信奉佛教、道教、儒教。东门楼建有真武庙、西门楼建有老爷庙、堡墙四个角都建有庙宇,还有奶奶庙、观音堂、龙王庙、八龙庙、五道庙、水神庙、三观庙、魁星楼等大小庙宇近20个。这些庙宇、建筑物历史悠久,据传多为明朝修建。庙院奶奶庙的佛像高约3.6米,比大同华严寺佛像高很多,其他寺庙比大同同类建筑物略小。

  倍加造宗教信仰文化也别开生面。每年正月初八,被称为游八病日,这一天大人带小孩上老爷庙游行登高,象征着一年没病没灾、平安健康;正月初十,老鼠娶媳妇,供奉一些食物,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月八上奶奶庙,上供、求子、圆锁等;西门的关老爷庙面朝外,被解读为既引财又安内,佐证了倍加造的开放程度。真武庙等庙宇是保全村平安。

  (三)农工商贸一体化发展

  倍加造在明清以前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多雨,岁无再获之地,农有终岁之勤,胼胝力作,重去其乡”。“大风一刮满天黄,平沙坡上不打粮。”亩产量不足五斗,是当时倍加造的真实写照。

  倍加造主要农作物有:谷子、黍子、稻粟、大麦、小麦、荞麦、莜麦、高粱、玉米、黑豆、黄豆、红豆、绿豆、豇豆、稗麻、胡麻、蚕豆、龙瓜豆等杂粮,果类有杏、李。药材:大黄、白麻、芍药等。

  在自然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倍加造历代主政者认为,只有在农业之外寻找优势资源,弥补农业不足,才能走出困境。鉴于此,从明朝起就鼓励人们开发和利用优势资源,扩大优势产业。使倍加造逐渐成为平东乡村经济、商业、贸易、文化集散地。形成了集农业种植业、米面熟食品加工业,布匹、百货、日杂、烟酒肉、菜经营零售业、帽行、皮行、豇行特色行业、当铺等,车马店、小车店等旅店服务业,还有中医诊所、中药房等医疗卫生业,以及金、银匠、铜匠、铁匠、木匠等手工业,初步形成农工医商贸一体化格局。

  (四)中医闻名省内外

  倍加造中医药文化突出,是山西闻名的“中医之乡”。有记载的,从清朝以来,全村涌现出闻名省内外的中医达数十名之多。

  ——著名老中医“六味先生”田纲先生,(184?--191?)著名老中医、张氏中医创始人张…的老师,他刻苦学习、善于钻研、疗效奇特,20多岁时,其中医理论水平和治疗水平在大同周围被广大群众传诵,加之良好的医德,成为了大同地区名医之一。因给患者开药一般不超过六味药 ,且疗效很好,被广大群众誉为“六味先生”。

  ——山西省著名中医,人称“赛华佗”的田淕发先生,字:子达,(1899—1953年)。解放初期,被人们与张廷弼、吴明仁、吕三先生誉为大同县“四大名医”,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田先生”。

  田淕发先生少年师从田盛发先生,之后在九龙壁后面的德仁堂当伙计,他细心留意、聪明过人,几年就读完了诸多医书。在德仁堂读医书时,常常读到半夜,掌柜嫌他费店里的油,他就用香火头看书。就这样他白天抽空念书,夜晚加紧背诵。当时大同名中医王明经常给他指导,使他进步很快。19岁在德仁堂坐堂独立行医,28岁便成了德仁堂的首席医师,当时求医者络绎不绝,他看病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他善于治疗痨气、妇科、温病,坚持用小方子治大病。经典用方如:一个是用驴打滚草、老苦菜、酸红枣和豆腐制汤,治疗咳喘、痨气效果很好;另一个是用绿豆、芦根、大青叶、童便、芫荽、冰糖治小儿咳嗽;还一个更绝,用未长毛的小老鼠和三七参、血竭、儿茶、章丹等调成面剂治疗跌打损伤、湿疹等;他还用九龙壁的三眼井水制作药丸,治好了许多疑难病。1953年秋,他因患噎食症(食道癌)病逝,当时还到北京想手术治疗,但没成功,终年55岁。同行医生评价他:医德高尚,诊病细心,不辞辛苦,一天最多看190多病人。

  在倍加造村时,他骑毛驴去外村出诊,凡遇到村民在大街上,便提前下毛驴步走。看病中,遇患者家庭贫穷,开偏方药,一般不用花钱就可以找到所用药材,不花钱也能治好病。他身患重病去北京治疗,当北京大夫得知他是大同人时,让他回大同找 “小田大夫”(即田淕发)看,可见田淕发先生在北京也有很好的声誉。

  田淕发先生不仅医术精湛、医德优良,还是全村难得的孝子。他父亲晚年双目失明,喜欢在街上与村民聊天,他每天上午开诊前,将父亲背到街上,中午饭前把老父亲背回去。成为村里群众口中公认的孝子。

  田淕发先生被评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同名人、其事迹被录入大同上世纪九十年代乡土文化教材。

  ——著名老中医田盛发先生。(184?年—19??年)性格耿直聪慧,自小勤奋学习、喜欢钻研,立志“当名医”。二十多岁参加县考,走半路便放弃了考试,回家后潜心学习中医。几年后便自己开了诊所,他医术精湛、治疗独特,倍受广大患者好评。据说,田盛发先生在屋里看到走进院的患者就知道患者七八分病情。

  ——著名老中医、张氏中医创始人张山先生,(184?--192?)著名老中医张文炳先生的爷爷,自18岁开始拜“六味先生”为师,刻苦学习中医理论,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成为了倍加造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楷模,其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著名老中医张爱先生(183?年--19??年),著名老中医张生智先生的祖爷。

  ——著名老中医张永祥先生(186?年--19??年),著名老中医张生智先生的爷爷。

  ——著名老中医张维虎“小张先生” (1886年--1961年)。著名老中医张生智先生的父亲。

  ——著名老中医田永发先生。(18??年—19??年)。

  ——著名老中医、“天花克星”裴世儒先生,(18??年—19??年),裴世儒先生自幼酷爱学习、善于钻研,治疗儿童疾病具有独到之处,效果良好,虽然在当时种牛痘技术已传入我国,但在偏远的大同乡村天花依然快速蔓延的情况下,导致全村患天花病的人多、“疤子”多。裴先生刻苦研究该病特征,发明了用天花痂子晾干研粉,再用水培育菌,制好后,代替牛痘疫苗,给村子里群众种痘,使倍加造及附近村子生天花病人大幅减少,病死率大幅降低。

  ——著名老中医、山西省“十大中医”、张氏中医第三代传人、大同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文炳先生(190?年—199?年),是德医双馨的著名老中医,解放初期居大同市城区“四大中医”之首。他中医理论掌握扎实,实践中密切联系实际,以治病救人为目标,潜心学习、勇于创新,中医药运用灵活自如,倍受患者好评。其事迹列入大同市乡土人物教材。

  ——著名老中医贾寿先生(186?年—194?年),贾寿先生擅长儿科,在天花等传染病肆虐儿童疾病防疫落后的环境下,他刻苦钻研传染病防治医术,为附近村庄儿童治疗疾病,尤以种痘独具特色,疗效显著。

  ——著名老中医张文玉先生。著名老中医张文炳弟弟。(1919年—1996年)。当时大同市最高学府十里店高中毕业,精通英语、俄语,知识渊博。1937年他与十几个同学赴北京去考清华大学,后因爆发卢沟桥事件,清华大学停止招生,未能实现清华梦。中年学习中医,在中医理论、针灸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

  ——张生智先生(1910年---1983年),著名老中医张维虎长子。全国解放后成为倍加造公社医院第一批骨干大夫。他自小受家庭环境熏陶,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勤于学习各种中医药书籍,使中医药理论知识及实践水平不断提高,在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同时,学习中阳道,使其中医药水平、阴阳水平在平东名声显赫,经常奔波乡村,为群众看病。

  ——张生召(1913年---1987年)著名老中医张维虎三子。全国解放后成为倍加造公社医院第一批骨干大夫,经常奔波于乡村,为群众看病,深受群众欢迎。

  ——田隽先生(1918年---1996年);国家级老中医(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列入山西省十大中医。雁北地区中医院院长、大同市第五医院副院长,著名老中医田淕发长子。

  ——田侃先生(1950年---),大同市五医院原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专家。著名老中医田淕发三子,著名中医、田隽先生胞弟、学术继承人,大同市首批名中医。从医四十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专家田隽学术继承人,中医主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大同市中医药学会理事,2010年被评为大同市名中医。擅长中医内、妇科,针灸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疼痛。参与编写《古方妙用》、《中华名医特技集成》、《中华效方汇海》等书。发表论文10余篇,部分获奖。

  ——田瑶先生(190?年---198?),著名老中医、“六味先生”之孙,青年时期先后在倍加造任公塾、私塾先生,之后,继承了爷爷的中医事业,孜孜不倦学习中医理论,不断提高中医水平。全国解放初期,全大同地区中医考试获第一名。之后,长期在大同县乡村任医生,为大同乡村农民健康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张淑逵先生(1936年---1996年),山西医科大学教授、山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氏中医第三代传人张文炳长子。

  ——张涟逵先生(1951年---);,大同市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张氏中医第三代传人张文炳二子。

  ——田丰先生(1940年---2010年);老中医田丙树之子,呼和浩特市中医院副院长,在呼和浩特名声显赫。

  ——张澍逵先生(1955--)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大同中医院原门诊部主任、肝胆科原主任。

  还有田永恒、田丙树、田丙原、田丙希等名老中医,不少名老中医后人在全省乃至其他省市就职,从事中医工作。张信逵、张平、张守喜等名中医在大同市具有较高声誉,老中医张宏林、吕汉成、李秀贞及中青年中医田特、田兴堂等在大同县在外也是名声在外。

  他们精湛的医术、良好的职业道德、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倍加造广为传颂。

  (五)姓氏文化丰富

  倍加造姓氏文化丰富。全村共有数十个姓氏,其中田、张是全村的大户,樊、郭姓村民是最早来倍加造的,朱姓是明末清初迁倍加造的,据说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后人,其他姓氏大多是从大槐树或其他地方迁来倍加造的。

  1.倍加造田家是一家人。据村里老人们说,其老祖宗田景山是明朝年间从洪洞县迁来,到现在已20多代了,成为倍加造人数最多的姓氏。其祖坟在村南南洼(现归营坊沟),之后的坟在村北(在飞机场跑道北),坟分南玄、北玄、中玄,坟上有白色石碑,其中记载有明威将军田仲孔等名人,还有著名老中医数人,田家为倍加造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张家是倍加造第二大姓氏,其老祖宗是明朝年间从洪洞县迁来,还有部分是明朝以后从其他地方迁移来倍加造的。据老人说,历史上张家出过一位将军,姓名不详,还有不少著名老中医、举人、秀才,为倍加造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郭家是最早来倍加造的姓氏之一,其老祖宗郭一新,来倍加造后开始做生意,且风生水起,发展迅速。郭选成精通蒙古语,民国前每年春节后坐花咕噜车去“大圀圙”做生意,年底坐花咕噜车回来,收入可观。

  4.樊家是最早来倍加造的姓氏之一,全村樊家是一家人,从迁来倍加造起,家族中生意人、文化人、做官的一代代传承。

  5.朱家全村是一家人,据说明朝末期朱元璋第十三子大同代王府代王朱桂第十三代后裔在明清之交,为避战乱,逃离封地,藏匿平城周围农村。据说来倍加造的是其一个儿子,另一个儿子去了四十里铺。到现在,这个家族姓名一直沿用朱元璋家谱的字号。

  6.吕家也是全村一家人,明朝年间其老祖宗吕熊由落阵营迁移到陈庄,得知倍加造广纳人才信息后,来倍加造从事多种生意,由于经营有方、诚实厚道,使生意不断扩大,先后经营了典当铺、金银首饰加工铺、纸扎、日用品、烟酒副食,月饼、麻花、麻叶、馍馍等面食品,为倍加造及附近村庄提供各种商品和食品,生意非常兴隆,成为倍加造著名的生意家族。其子吕达、吕堂及后人,继承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坚持诚信经营、质量第一,做好各种商品食品的保障服务,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

  7.杨家一家人。倍加造杨家祖辈杨乃,于18??年从云州区后铺迁来倍加造。杨家是优秀家族,清朝出了“两武一文”3个官员。现后人杨林长期在村子里担任村干部,后人杨荣之子在村当电工。

标签: 历史文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