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宁死也不再披战袍?

犀牛历史 105 0

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宁死也不再披战袍?

秦昭王五十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的十一月,咸阳城西门外十里的杜邮亭前,一位老者手持长剑,迎着呼啸的北风,对天长呼:“我有何罪于天,而要被大王赐死呢!”呼罢多时,他猛地举剑抹向自己的脖颈——在长平之战中,杀死45万赵军的一代名将白起,就这样被秦昭王赐死了。

秦昭王赐死白起的原因很简单,长平之战后,秦国在赵国打了败仗,几次三番征召白起挂帅,白起却以种种理由加以拒绝。于是乎,秦昭王在相邦应侯范雎的撺掇下大怒,赐死了白起。可问题是,为什么白起宁愿死也不愿再挂帅出征呢?我们还是走进历史来一看究竟。

倔强的白起

长平之战后,秦赵休兵。但只过了短短的九个月,秦昭王就准备派大军攻打赵国。秦昭王原本还想让白起挂帅出征,但不巧的是,白起此时年老体衰身染重病。不得已,秦昭王派大将王陵挂帅。

经过三个月的征战,王陵率领秦军终于包围了邯郸。可让秦昭王没想到的是,虽然国都被围,但赵国上下团结抗秦,誓死不降。于是,秦国增兵。不增兵还好,一增兵,赵国的战斗力反而飙升,一下子灭了秦军五个军营的部队。

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宁死也不再披战袍?

前线打得如此狼狈,秦昭王想,这败仗应该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缘故,便又想让已经病好的白起替代王陵去赵国指挥战斗。白起闻听便上书秦昭王,分析当前的形势,说攻打邯郸的战役不能再打下去了,应立马收兵。

雄心勃勃的秦昭王怎肯善罢甘休,见白起推三阻四不肯挂帅,就亲自给白起下命令。可白起铁了心,一点也不给秦昭王面子,还是没答应。秦昭王没法,就又让相邦范雎亲自上门去请白起,白起还是“终辞不肯行,遂称病”。为了不挂帅出征白起这回是没病装起了病。

秦昭王见请不动白起,就改派王龁代替王陵去统帅秦军,继续围攻邯郸。可战事还是不利,邯郸攻不下来不说,还损兵折将,是“秦军多失亡”。面对如此惨败,秦昭王又想到了白起,再次下命令让白起挂帅,白起是“遂称病笃”,也就是白起说自己的病更重了不能上任。秦昭王又让范雎上门相请,白起还是那一套说辞。

这回秦昭王真的发怒了:“国家正在用人之际,你白起竟不替寡人分忧,要你何用?”下令剥夺白起的官爵,降为士兵,并逐出国都,迁往阴密。就这样固执的白起一下子从武安君变成了一个普通士兵,在去阴密的路上又被秦昭王赐死。

白起与范雎的矛盾

那么,为什么白起那么固执,就是宁愿被贬、被赐死也不愿再披战袍呢?一般人认为,是白起与秦国相邦范雎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而他们之间的矛盾还得从长平之战说起。

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宁死也不再披战袍?

在长平之战中,白起一举歼灭赵国45万有生力量后,准备乘胜追击灭了赵国。赵国非常害怕,便派出说客去游说秦国的相邦范雎。说,秦军在白起的带领下灭了赵国后,白起的功劳那可是秦国最大的了。战争结束,白起肯定就会受到提拔重用,说不定官职就会在您相邦之上。到那时,恐怕您这个相邦也得唯白起马首是瞻了。您要想不被白起超过,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议秦王现在就收兵,这样白起的功劳也就这样子了,你的相位也就牢固了。

范雎一听这说客说得有理,就以长平之战后,秦国士兵需要休整为由,建议秦昭王收兵。正在前线高歌猛进、眼看着就要攻下邯郸的白起收兵回来后,发现这一切竟是范雎搞的鬼,对范雎是一肚子意见,“由是与应侯有隙”,俩人就此产生了矛盾。

在随后秦昭王发起的围攻邯郸的战役中,尽管秦昭王和范雎几次三番去请白起出山,可白起就是不出来,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白起在使小性子——当初,我就要打下邯郸了,你让我收兵!噢,现在你想打了,我就得去打吗?尤其是你范雎,当初就是你从中作梗,现在你出来装好人,就凭这一点,就是死,我也不能再去挂帅出征了。

特别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的这样一件事,更让许多人肯定了这一看法。当白起被撵出咸阳后,“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赐之剑,自裁。”也就是说,白起离开咸阳后,秦昭王与范雎等人商量道:“那白起虽然被流放,可是他却是一肚子意见,还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于是秦昭王赐死了白起。在这段记载中,虽然司马迁没有明说是谁先说白起坏话的,但更多的人相信,肯定是范雎无疑!因为只有他才有能力左右秦昭王,也只有他才会有要白起去死的想法——死了的白起再也不会对他的相位造成威胁。同时,这一“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的记载,也好像是司马迁从侧面告诉我们,那白起确实有一肚子的意见,对秦王,更是对范雎!

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宁死也不再披战袍?

这一切都好像是在证明,白起宁死不挂帅是与范雎、抑或与秦王在斗气。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

白起的难言之隐

既然说白起与范雎斗气而不挂帅是一种假象,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从白起人生最后的言行中去寻找答案。

邯郸战事不利,当白起病好,秦昭王想让他代替王陵挂帅时,白起曾上书劝止。他说:“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白起上书的核心是,围邯郸的战役不能再打了。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邯郸被围,其他诸侯国必来相救,且那些诸侯个个都与秦国有着深仇大恨;二是秦国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但“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现在秦国国力还没恢复,不适宜再打大仗;三是秦军跨山越水包围邯郸,久攻不下,诸侯来救赵后,赵军在内线,诸侯的军队在外线,秦军就有可能被包了饺子。结论是不如现在趁着损失小马上撤军。

白起分析得有道理没有?有!随后的“秦王使王龁代陵将,八九月围邯郸,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也证明白起的分析是正确的。可秦昭王却不会这样想,他肯定会把秦军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主将的无能,因此上,才再三想启用白起。当白起一次次拒绝后,他就会心生猜疑——怎么?早几个月前你白起率兵攻打赵国就能打得风生水起!我让你收兵回来后,只过几个月再让你出兵,你就说赵国打不得了。这不是明摆着对我有意见吗?这就为白起之死埋下了伏笔。可秦昭王哪里知道,白起之所以拒绝挂帅,除去他分析的三个原因之外,更有一个难言之隐是白起不能说、不敢说,或者不愿说的,那就是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

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宁死也不再披战袍?

在我国很早就有“杀降不祥”的思想,认为杀掉已经投降的人,对军队和国家都是不利的。初看这一思想好像是在讲因果报应,是一种迷信。但细思量却是有着深奥道理的,试想一个人明知道自己抵抗是死,投降也是死,又有谁还会选择去投降呢?只要不战死那就拼死抵抗吧!因为抵抗还可能会有一线生机。这种结局对于强势并想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方,那肯定是灾难性的!

长平之战中,秦国杀了赵国40万降卒后,如果一鼓作气,在赵国和其它诸侯国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是有可能灭了赵国的。但经过九个月的缓冲后,不仅赵国上下明白面对秦军的进攻只有死磕才会有生存的希望,而且其它诸侯国也看清了秦军的虎狼本性,也会积极救援拼死作战的。此时,秦军要想灭赵就比登天还难了。这就是白起长平之战时要积极灭赵,长平之战九个月后,就是宁死也不再披战袍的真正原因。因为白起知道,就是自己再挂帅,面对赵国的拼死抵抗,秦军不仅不可能取得胜利,而且还会让更多的大秦子弟白白送命。到那时自己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不说,自己还极有可能在范雎等人的落井下石下坐秦法而死,不管怎样都是死,还不如决定不挂帅为好。

那白起为什么不直接给秦昭王讲明自己的担忧呢?因为坑杀赵国40万降卒这样大的军事行动,即使是他白起提出来的,那也肯定是得到秦昭王批准的。如果说杀降错了,那岂不是连秦昭王也错了吗?这就是白起的难言之隐。到这里我们再来品品白起临死前的那句,“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就会明白,白起这里不是在说因果报应,而是在向别人诉说自己的难言之隐。

老子曾说过:“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白起用自己的死,证明了老子思想的伟大。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赵倡文

标签: 白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