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话炎黄:神农氏炎帝的出生地和埋葬地,究竟是哪里?

犀牛历史 97 0

炎黄子孙话炎黄:神农氏炎帝的出生地和埋葬地,究竟是哪里?

  说到神农氏炎帝,得先正名,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因为从远古的殷墟文字(甲骨文),到清代的《纲鉴易知录》,记述不尽统一,有的只说“神农”不说“炎帝”,有的只说“炎帝”不说“神农”,有的说成是两人。比如经典史籍《史记·封禅书》:“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其实,仔细研究史料就会发现,那都是神农氏炎帝的世系造成的。所谓世系,指一姓世代相承的系统,就比如今天的家谱。顾野王《玉篇》:“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周代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汇集了炎黄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家谱研究的源头。神农氏世系据传有七十个世纪,或者是十七个世纪,而炎帝世系更复杂,如炎帝魁隗氏,炎帝神农氏,以及烈(列、厉)山氏,连山氏,榆罔氏,林林总总使后人混淆,所以才会出现又是“神农氏”又是“炎帝”。

  《了望天涯·炎黄子孙话炎黄:炎帝和黄帝距今五千多年,他们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传说?》介绍过,《史记》不仅参考了上古资料,作者还亲自实地考察,内容比较系统、翔实。《五帝本纪》基本上认定了神农氏和炎帝就是一个人,至于《封禅书》说成两个人,那是司马迁记叙齐桓公封禅一事时,引用管仲说的话,而不是他自己的结论。集大成者,第一个叫神农氏的就是炎帝,或者说第一个叫炎帝的就是神农氏。

  先说故里,也就是神农氏炎帝的诞生地。

  最早的史料是《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其后的《史记·补三皇本纪》:“长于姜水,因以为姓。”这个“姜水”究竟是哪里?不仅现代人,古人也傍大款,从汉代开始,就形成不同地域各树各的碑,各祭各的祖。甚至有“北方炎帝”“南方炎帝”之说,如《汉书·卷七十四》:“南方之神炎帝”。沿袭到今主要有四省五地,即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以及湖南酃县和会同县。

  陕西宝鸡循着“姜水”这一历史线索,依据最早记录古代地理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渭水注》:“歧水出石桥山,东南流,迳岐山西。岐山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以“岐水”“岐山”为座标,认定“姜水”就是今天宝鸡渭水流域的一条支流。再依据明、清之际的《大明一统志》、《凤翔府志》、《宝鸡县志》等志书,认定“姜水”就是今天宝鸡市区渭河南的“清姜河”,“姜氏城”就是今天的“姜城堡”。

  近代史学家支持神农氏炎帝故里宝鸡之说,有这样几个大人物,考古学家郭沫若:“传说最早的是炎帝,号神农氏,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之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中国史纲要》著者翦伯赞:“在陕西一带有姬姓黄帝与姜姓炎帝部落,他们之间世代通婚。”《中国通史纲要》著者白寿彝:“在遥远的年代里,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部落,一个部落姬姓,它的首领是黄帝,一个部落姜姓,它的首领是炎帝。其初是在渭河流域,后来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发展,达到今天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一带。

  白寿彝还说,神农氏炎帝在没有发明稼穑之前,和他的氏族是不能一直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他们必须迁徙,寻找可以采集、狩猎的地方。所以,在很多个地方都会留下他的痕迹,留下他的故事与传说,留下他的世系与祭祀。之后,为了传播自己的创造发明,特别是教民种植,尝草采药,他带着氏族从家乡出发,南跨长江,北上涿鹿,东临大海(精卫填海),最后因尝草中毒而死。

  这就说到神农氏炎帝陵墓的位置了。

  同样,神农氏炎帝的归葬处,几地正统之争一样激烈,且家家的炎帝陵都建得很宏伟。湖南省株洲市酃县认为这里是神农氏炎帝归葬处,主要依据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的《路史》:“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王象之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也就是株洲市酃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酃县人认为,宋以前史籍所记载的炎帝陵只此一处,且这里埋葬的是真正的神农氏炎帝,未见史籍中有其它说法,亦未见有史籍对此提出异议。

  1994年,为纪念神农氏炎帝,经国务院批准,湖南省株洲市酃县改名为炎陵县。1993年9月,时任国家 江泽民为炎陵县题写了“炎帝陵”陵款,目前这个炎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大概算是盖棺定论了吧!

炎黄子孙话炎黄:神农氏炎帝的出生地和埋葬地,究竟是哪里?

标签: 炎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