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据]军事普及贴:明朝的军队是如何连射枪炮的?

犀牛历史 51 0

  军事普及贴:明朝的军队是如何连射枪炮的?

  作者:大好河山

  在十四世纪的崛起的明代,是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时代,也是枪炮获得空前大发展的年代。那么,明军是能否连射枪炮?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鉴于网上一些人坚持认定明军枪炮只能发射一次,为了厘清事实,我们收集了相关的史料,再在此基础之上去伪存真,详细加以考证,希望能够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有人认为,明代的铳炮用处不大,就象今天的大爆竹一样,用来吓唬人的。因而需要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明代枪炮的一些常识。所谓的枪炮,又可称之为“铳炮”,属于管形火器,就是将火药、弹丸等放入管子里点燃发射的武器。那时,“铳”与“炮”等称号的界限不明确,在使用时互相混淆,[1]甚到连一些地雷、火箭也可以称之为“炮”。[2]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明史.兵志》将管形火器含糊地划分为:“大者发用车,次及小者用架、用桩、用托。大利于守,小利于战。随宜而用,为行军要器。”[3]

  可以看出,一些口径与重量比较小、能够用手持着作战的,是铳。明代比较著名的铳有手铳、神机铳、三眼铳、六合铳、鸟铳、快枪、噜密铳、西洋铳、掣电铳等。而口径与重量比较大、需要放在各种炮架与车辆上作战的管形火器,是炮。比较著名的炮有盏口炮、碗口炮、大小将军炮、发贡、佛朗机、虎蹲炮、叶公神铳、灭虏炮、百子连珠炮、红夷大炮、西洋炮等。

  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所用的铳炮,主要由发射弹丸的前膛、填充火药的药室以及尾銎这三部分组成。尾銎是供将士们在作战时插入长木柄,以便用手紧握的。作战时只要点燃药室外面的引信(通常是左手持铳,右手点引信),弹丸(主要石弹与铁弹,数量由是一个到数个不等)马上会射出来。但是,那时候的铳炮都还没有准星及照门,射击的准确度比较差,在不瞄准的情况下想射中目标主要是靠运气了。

  朱棣在位期间倚重神枪等更加精良的各类火器,并使用了“木马”。木马是由硬木制成的,塞入管形火器药室里面压实火药的附件,放置在火药与弹丸之间,大小与口径差不多,发射时木马底面承受的压强一样,还能防止泄气,所以会增加射程。这样就使很多铳炮的射程与弓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以神枪为例,射程达到三百步,所以逐渐取代弓弩的位置。[4]此外,发明了装药匙,用它装着火药直接放入铳炮的膛内,可保证每次火药量没有太大的差异,这能使铳炮每次的射程都差不多。

  到了明朝中后期,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火绳枪及由欧洲舰炮发展而成的“佛朗机炮”。以火绳枪为例(明人叫“鸟铳”),枪管前端有准星、后部有照门,与目标成三点一线,射手一边瞄准,一边射击。发射时,用食指向后扣动那个与现代枪械有点相似的板机,燃烧的火绳马上随着绕轴转动的金属杆,应声而落下,点燃枪管之内的火药,射出弹丸。从而提高了射击准确度。戚继光称这种新式火器“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也。”[5]

  制作精致的火绳枪,平射时射程为八十步,[6]仰射为三四百步。[7]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弹丸与前期粗糙的石弹与铁弹相比,制作得比较均衡圆整,表面还要磨光。并且,大量使用了质地软的铅弹,它即使造得比铳炮的口径大一些,也容易射出去,这样有利于闭气。因为弹丸制作得越来越精良,所以逐渐不用了木马。例如鸟铳及佛朗机就不再使用木马,从而简化了射击次序,加快了射击速度。不过,那些发射大量小弹丸的火器,仍然使用木马,例如虎蹲炮。

  至于明代后期从西方引入的红夷大炮,在我国火炮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新科学技术的成果,以口径为基数,按一定比例倍数设计的,而且强调让精通数理的人铸造(在那之前,炮匠制炮时,基本靠经验来铸炮的长度与口径);更采用模铸法浇涛火炮,使造出的炮没有铸缝,承压力强;所以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用该炮来攻击由砖块筑成的一些城池关隘,往往令到城墙崩塌而破损不堪。[8]明末,与明朝在东北争霸的满清,通过种种途径从明人那里弄到了红夷大炮、学会了铸造的技术,并将其改名为“红衣大炮”,随即用来对付明军。明朝灭亡之后,入关的清军就动用红衣大炮攻打了潼关、扬州、广州等城池。

  由此可见,铳、炮等火器根本不是什么大爆竹,它们与刀、枪、剑、戟等冷兵器相比,一是杀人速度快,很多受害者只能听耳边轰隆一声响,还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就已经一命呜呼了,根本没有机会看清楚如闪电一般的弹丸穿入自己体内的轨迹。二是射程远,铳一般比弓的射程远,而一些大炮的射程达到数里,[9]弩也是望尘莫及。三是火力猛、覆盖范围广,特别是那些可发射一百几十个弹丸的火炮,能在刹那之间杀伤数人甚至数十人,而形成的空气冲击波,同样杀伤力惊人,让人防不胜防。四是威力大,能够对坚固的要塞进行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式毁灭性的攻击。

标签: 明朝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