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战神王翦,要钱要地要房子比谁都贪,为何能善终?

犀牛历史 100 0

王翦在指挥灭楚作战时,屡屡向秦王讨要良田美宅,其贪婪程度连身边人都觉得过分了。

不过,这是王翦得到善终的唯一办法。

王翦的担忧声称只要20万大军即可灭楚的李信大败后,秦王马上跑去找王翦。

秦王向王翦认错后,请王翦挂帅出征。

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战神王翦,要钱要地要房子比谁都贪,为何能善终?

王翦出征前,“请美田宅园甚众”。

良田美宅全部早就物色好了,就请秦王批准!

秦王有点蒙圈:您还怕自己会穷吗?

王翦回答得非常直白:给您打仗,再立功您也不会给我什么爵位了。我不如趁着现在您还器重,提前给后人多搞点钱!

秦王大笑!

王翦出发没多远,刚到函谷关,又屡次派人找秦王“请善田”。

仗都还没打就又来请赏?身边的人都看不过眼了:您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王翦答:不过分!秦王现在把全国的兵马都委托给了我,我要是不多请良田美宅,秦王一定会心中不安!

王翦的话,道出了古代名将最畏惧的两个情况:功高不赏、权望太重。

功高不赏若干年后,秦将章邯与项羽相持。

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战神王翦,要钱要地要房子比谁都贪,为何能善终?

陈余写信给章邯劝降,劝降信开篇就提到:白起、蒙恬功劳那么大,为啥被杀了?“功高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

功劳太大了,没什么可赏赐的了,就只好弄死!

此时的王翦,已经接近“功高不赏”的境地了。

在此前的灭国战争中,王翦灭了赵、燕,王翦的儿子王贲平定韩乱、灭魏、奇袭楚。

可以说,除了抵抗力最弱的韩国,其余诸侯,悉数是王翦父子所灭!(包括此后被灭的楚齐两国)

可以说,在灭楚之战前,王翦父子的功绩已经极大,再没有什么可赏赐的了。

灭燕后,王翦退休在家,除了年事已高外,多少有避嫌之意。

如今,王翦又要伐楚,自然是非常危险了!

权望太重当然,秦王要担忧的,不只是赏什么的问题。王翦的权望,已经构成了威胁。

为了防止将领坐大,秦国有完整的制度。

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战神王翦,要钱要地要房子比谁都贪,为何能善终?

一切军权归秦王。超过50人以上的兵力调动,就需要秦王的虎符。

每次战役前,秦王临时任命大将指挥作战,战事结束,大将交还兵权。

不过,王翦父子的权望,是有可能突破这种限制的。

王翦父子多次担任大将。其中,灭赵、灭燕的作战,都是几十万规模的大战。

因此,王翦与军队中的军官、老兵,有长期的上下级关系,影响极大。

后来,蒙恬被杀前声称:我虽然作了囚徒,但以我的势力,足以叛乱!

此时的王翦,其势不会比后来的蒙恬小!同样是“足以叛”。

更重要的是:灭楚战争,很可能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大将长期带着举国之兵在外,秦王如何能不疑心呢?

后来,陈余劝降章邯时提到:“将军久居在外,必多内隙,无功固诛,有功亦诛”!

嬴政的胸怀、手段固然非二世可比,但不代表王翦的危险就比章邯小多少。

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战神王翦,要钱要地要房子比谁都贪,为何能善终?

毕竟:军权,实在是太敏感、太重要了。

秦王疑心,轻则影响王翦的指挥自由,重则···

解决办法:“贪财”面对危险,王翦选择了“贪财”。

1、主动解决功高不赏的问题。

王翦对秦王说得很透:我也不要什么爵位了。我只要钱!你看,良田美宅我早就物色好了,您直接赏我就可以了!

潜台词是:王上再也不用为我的“功高不赏”担心了!

2、偷合取容。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的评价是:偷合取容。奉迎秦王,以求苟且。

如果只是表达“要钱”的意思,王翦在出发前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了。

那么,为何王翦还是要如小孩要糖一般喋喋不休呢?

王翦所预防的,正是“久居在外,必内多隙”。

如果王翦只是汇报战事,例行公事,随着时间拉长,难免使秦王猜忌。

王翦所求良田美宅,是私事。

王翦如小孩撒娇一般,不断找秦王求良田美宅,正是通过私事,保持秦王信任,缓解其猜忌之心。

双赢的结局

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战神王翦,要钱要地要房子比谁都贪,为何能善终?

王翦率60万大军,与楚将项燕对峙了大半年。

其间,秦王不作掣肘,也不遥控,任由王翦发挥。

最终,楚军不能坚持,运动中露出破绽,王翦出击,一战而胜。

秦由此灭楚,完成了统一战争中最困难的一战。

而王翦在战后,得以善终。

各取所需,各偿所愿!

历来功勋卓著的大将,都会遇到“功高不赏”的难题。

有的人,如韩信,“兔死狗烹”,有的人,如郭子仪,在天下未定时就早早退居二线。

秦王扫六合,王翦父子平定其中五国,功劳也早已达到“功高不赏”的程度。

可是,他们既未提前退休,也没有“兔死狗烹”,这在古代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王翦的做法,虽被司马迁贬为“尺有所短”,但却不失为未雨绸缪的高明之举。

如何做到功高又不使上级嫉妒呢?

王翦与嬴政想处之道,或许可以拿来参考。

标签: 王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