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西与江南的赋税对比:人民真实的负担在哪里? (转载)

犀牛历史 49 0

  明代山西与江南的赋税对比:人民真实的负担在哪里?

  笔者研究发现,在21世纪现代社会,总体经济并不靠前的山西省,在明代的时候,特别是朱元璋时代,在北方诸省中承担的税负是最高的!但是山西人叫苦的声音却远不如苏州人响亮!

  据《山西通志-田赋卷44》记载,“明洪武初定天下田税,亩五升或三升;惟山西稻苇而外有斗一二升者,有一斗有八升有七升者,坡地五升,奇硗角山沙亦二三升。是以山西之粮在江北独重!”

  同样年代的土地和劳动力,山西人民的税收负担却要比周围的省份都要重的多!

  洪武年间,山西每年夏税秋粮合计280万石,按理说,山西全省税粮负担与苏州一府相当,相对应该比苏州府轻松很多吧。实际上,联系到郭桓案暴发时揭露出的内幕,苏州人交税44.4%为纸钞,42%拖欠,只有13.3%为可见的粮食实物。

  相比而言,山西的负担是实实在在的!以可见的粮食实物为主。特别是洪武十八年北方河南、山东、北平省水灾的时节,河南、山东、北平省不但要大幅度减免税粮,还要让朝廷出钱出粮进行赈灾!山西对于明帝国的实际贡献,以及山西人民的负担都是北方之冠!可以说,借助山西,稳定了洪武十八年风雨飘摇的明朝半壁江山!

  我们再查阅一下具体的数据,果然山西人的抱怨得到了证实,山西税粮在明朝北方省份中负担最重确实是事实!下面为洪武26年时数据(出自王国光、张学颜《万历会计录》):

  第一名:山西 田 418642顷48亩,夏税707367石,秋粮2093570石,合计2800937石;

  第二名:山东 田 724035顷62亩,夏税773297石,秋粮1805620石,合计2578917石;

  第三名:河南田1449469顷82亩,夏税556059石,秋粮1642850石, 合计2198909石;

  第四名:陕西 田 315251顷75亩,夏税676986石,秋粮1236178石,合计1913164石;

  第五名:北平 田 582499顷51亩,夏税353280石,秋粮817240石, 合计1170520石;

  (笔者注:王国光、张学颜等编的《万历会计录》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八百元从山东民间购入,奇怪的是,独缺山东卷六。上面的山东数据,则取自于更早时间出版的李东阳等《大明会典》,《万历会计录》关于洪武时数据也是取自《大明会典》卷24,因此不会有什么问题,遗憾的是万历年间的山东数据就不可确知了!)

  看看,山西以相当于河南三分之一的耕地,税粮贡献量却是北方之冠!耕地面积和人口两个数字均超过山西的山东省(笔者注:山东人口5672543,肯定比山西的人口峰值都要高),但是税粮贡献却比山西要少22.2万石。

  22.2万石的差距是个不小的数字,这个差距相当于7个洪洞县的税粮贡献量(36779石)!要知道当时塞北的山阴县每年全县税粮贡献量只有5930石!22.2万石就相当于37个山阴县!要有多少丰伯龙、丰伯虎式的农民在贫瘠的土地上“汗滴禾下土”,才能完成这个22.2万石的胜出?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只谈农业领域,山西周边省份都远远超出山西,而这才是它们周边省份的真正实力。我们来看(2007年数据):

  河南耕地792.64万公顷 产粮5245.2万吨

  山东耕地751.53万公顷 产粮4148.8万吨

  河北耕地631.73万公顷 产粮2841.6万吨

  内蒙耕地714.72万公顷 产粮1810.7万吨

  陕西耕地405.03万公顷 产粮1067.9万吨

  甘肃耕地465.88万公顷 产粮800 万吨

  山西耕地445.58万公顷 产粮1007.1万吨

  (笔者注:明代,甘肃还没有从陕西省分出来,因此应该合并比较。)

  山西实力在垫底啊,可见明代山西人民负担之重!当时,漫说是在北方,就是在南方,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山西负担的南方省份也是凤毛麟角!我们看看它们的夏税秋粮合计数字,笔者进一步发现:

  贡献超过山西省的仅1省:南直隶(7234820石);

  其他各省贡献均不如山西省,它们分别是:

  浙江(2752547石),江西(2664306石),湖广(2462436石)、四川(1066828石),福建(978085石)、广东(1049398石)、广西(494224石)、云南(77079石)、贵州(50807石)。

  山西人民负担重啊!难怪老朱在后来的“南北榜案”中对于以山西为代表的北方举子百般维护,道理就在这里,具体经过我们将在后面讲!

  再深入看一下更加具体的数字,真的,南方的几个人口大省该觉得汗颜才是!

  南直隶 田1269274顷52亩,夏税990441石,秋粮6244379石-----------对应人口10755938;

  浙江 田 517051顷51亩,夏税85520石,秋粮2667027石-----------对应人口10487567;

  江西 田 431186顷1亩,夏税79050石,秋粮2585256石------------对应人口8982481;

  请注意,他们当时的人口总量和土地总量都超过了山西,但是税收贡献居然,却。。。。。。

  山西人的地均和人均负担真的很重啊!甚至不简单是《山西通志》所说的“江北独重”!

  明朝的南直隶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南直隶内部18府州的具体数字,《万历会计录》也有记载:

  苏州府 98506顷71亩 夏税63500石,秋粮2746990石-----------对应人口2355030;

  松江府 51322顷90亩 夏税107496石,秋粮1112400石-----------对应人口1219937;

  常州府 79731顷88亩 夏税119320石,秋粮533515石-----------对应人口775513;

  应天府 72701顷25亩 夏税 11260石,秋粮320616石-----------对应人口1193620;

  镇江府 38452顷70亩 夏税 80896石,秋粮240896石-----------对应人口522383;

  凤阳府 417493顷90亩 夏税 93315石,秋粮137160石-----------对应人口427303;

  。。。。。。。。。。。。其他为淮安府、扬州府、庐州府、安庆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徐州、滁州、和州、广德州等,不一一录入;

  我们按照贡献大小排一下序,苏州府281万石,松江府121.9万石,常州府65.2万石,淮安府35万石,应天府33万石,镇江府32万石,扬州府30万石,宁国府24.4万石,凤阳府23万石,徽州府16.4万石,徐州14.1万石,安庆府13.1万石,池州府12.9万石,庐州府9万石,太平府6.7万石,滁州5.5万石,广德州3万石,和州0.47万石。

  现在,我们就很清楚了,从对于国家的经济贡献率上看,山西仅次于“苏松”(元浙西四府地区)!可是,苏州人咒骂政府征收税粮过重,从明朝开国的“杨宪时代”一直骂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代”,在八旗铁骑下,终于再也不敢骂了!

  我们前面分析过,造成“苏松”人民“负担重”的原因,是南宋末年贾似道为控制物价而在浙西成功的“国有化土地改革”,大多数“苏松”人民不享有土地产权,因此除缴纳税收外,还必须要向国家交纳一部分租金!而山西当年控制在金国手中,不曾搞过这样的改革。后来,黄金家族誓死灭金,期间山西战乱不休。入元后,山西获得休养生息,生齿浩繁,但一直到明初,基本保持土地私有制!也就是说,山西人向国家只交税粮,不交租金,租金是佃户给地主的!租金部分,无法显示在国家的统计数字之内!

  一般来说租金负担(30-50%)大大重于税收负担(3-5%),因此明朝政府显示的税粮数字,其实并不能反映真正下地干活的山西劳动人民的实际负担。苏州人是把“经济负担”交在“明面”上,而山西佃户贫民是把“经济负担”同时交在了“明面”(税粮)和“桌子下面”(支付地主的地租)!

  问题是,找谁说理去?难怪山西按察使郑辰评论山西,“山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如此对比,苏州人应该感到幸福才是啊!活脑筋的苏州人难道算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山阴县土地贫瘠的盐碱地居然可以让丰伯龙、丰伯虎兄弟安心落脚,甘之如饴!此处只交“税粮”不必交“租”啊!一把子力气,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劳动成果,除了国家扒一层皮,没有什么大地主、二地主来扒皮!大地主、二地主扒皮可是猛于国家啊,这是游戏规则决定的!

  当然,丰氏兄弟若是自己想当不劳而获的大地主也不太可能,不足1万人的小县,谁要想开荒种地,有的是盐碱地!根本不存在产生大地主的条件!总之,还是没有大地主、二地主的地方好!太平啊!

  所以,同样在山西,山阴知县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农民起义,他担心的只是是否会有边警,是否有卫所的士兵军人与当地老百姓打群架!或者偷了老百姓的鸡!或者有老百姓的狗突然失踪,最后到了士兵的肚子里!军民关系要处理好啊!

  而潞州知州除了要抓经济和文化之外,还要密切注意那些今天为人锄田,明天为人打铁的兼业“农民工”的动向!拜托老天,可千万别出什么“工人领袖”,否则本官的乌纱帽就保不住了!

  好在世上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明朝朱元璋政府开放山西贫民外出太行山占地,还免税三年,国家还给钱、给牛,这样的便宜事能不让山西人激动万分吗?朱元璋万岁!万万岁!

  外迁的山西贫民,捧起《大诰》来,细一琢磨,这朱重八还真不是吹牛,真跟书上写的一样是“为民造福”啊!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明代的户籍制度

  分类: 解读宋朝.明朝

  日期: 2011-10-31 18:40

  原文地址:

  明朝的户口制度是如何管理的呢?我们是否能从中悟出点东西呢?

  朱元璋时代,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首先户口管理相当严格,因为这紧紧联系着国家的税收,能不严格吗?

  老百姓必须要有户帖,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户口本。我们可以看看丰伯龙同志家的户帖:

  姓名:丰伯龙 年龄:24岁 原籍:山西孝义 现籍:山西山阴县西小河村

  家庭成员:徐氏 年龄:20岁 与户主关系:夫妻 子息1人,尚幼

  家庭财产:正房三间、碾房一间、下等薄田300亩;驴一头,牛一头!

  明代户口本的“一绝”是,家庭财产要登记,这也是社会对你财产所有权的承认!同时也是衡量你纳税额的一个重要依据。弟弟,丰伯虎,那算是另一家,同样又是一份户帖,是不能跟哥哥混在一起的。我们现在的户口本,则没有这项职能,无论你从某位同志的身份证还是户口本,都很难查清他的真实资产!这是与明代很大一个不同!管理比较缺失!建议要向老朱同志学习!

  户帖,由知县盖了章以后,由老百姓自己保存。还有一本装订成册的就是户籍,复制后由各级政府保存。分别是中央政府的户部一册,山西省布政司一册、大同府一册、山阴县一册。其他,天下各省、府、县依然。这样,数量最集中,最多的就是中央户部。可以说,如果老朱有心了解一个青年农民的家庭财产情况,比如丰伯龙家的,可以通知南京户部从户籍中抽出山阴县的那一册,只需随手一查,就能一目了然。我们今天能做到吗?

  洪武十四年,老朱又改革了一下,这是听取了试户部尚书范敏的意见,推行了里甲制度。别小看这些,这比今天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还要严密!

  每110户编为一里,劳力多产粮多的前10户为里长,其他100户划分为10甲,每甲10人。每年需要出徭役的时节,这个里呢,要派出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还有其他9人,共11人去负担出工等责任。10个甲一甲负责一年,大家排着班,叫做“排年”。这样,每年有90%的老百姓不必再惊扰,保护了乡间农业生产和正常秩序的生活。鳏寡孤独,属于特殊困难家庭,负担不了徭役的,可免,但是必须记录,叫做“畸零”。

  那我是河南少林寺的和尚,与世界无争,也有从业许可证度牒,那应该没事了吧!不行,你有没有耕地呢?有,还是几千亩,对不起,也得编入户籍。没耕地的和尚呢,可免徭役,但是必须记录,也叫“畸零”。

  每里110户可以编为一册,图文并茂,每10年修订一回,也相当于人口普查一回。住在城内的,叫做某某坊,离城不远的叫做某某厢,乡下就是某某里。用这三者可区分城市化的不同程度。西小河村属于安居里,呵呵,安居乐业,这个名字不错!

  由于户部的户籍册封面是黄色的,大家把它称之为“黄册”,全国报上来,那是1万多册啊,一大堆!藏在南京后湖的东西二库。碰到祭祀等场合,还要拿出来供奉一下。由于黄册数量太多,为了征税、编徭的方便实用,户部又专门弄出一个白册。每年,户科给事中1人、御史2人、户部主事4人,共计7人,拎着算盘,噼里啪啦,核对错误。这可很关键啊,相当于今天的税务专管员,以及国家税务局稽查分局。

  有的朋友很推崇一种自由迁徙的生活,北京住住,不爽,到上海去;上海住住,不爽,到海南去。这种人,明代有一个说法,叫做“流民”!“流民”太多,现在是繁荣的表现,那时是官员的耻辱!

  因为朱元璋要追究,为什么他们在你那里过得不爽?悄悄搬走了?这时,父母官的好日子估计就到头了!而户口一旦登记,政府规定,是不能自由迁徙的!这就是籍贯!你到底是哪里的?要说清楚!把人们紧紧约束在某一个地方!现代朋友往往很难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呢?太不人道了吧。

  其实很简单!你在北京注册一个公司,税还没交,你能搬到上海去吗?你在美国注册个公司,税还没交,你能搬到中国来吗?不论是哪里,都满足不了你!都不行!

  这样,明朝为什么会这样定规矩我们就不难理解了。户口和国家义务一结合,当然就不允许你随意搬家了。否则,一切都乱了套!

  再比如,服徭役,十年才轮到一回,有九年没轮到你,眼看第十年要轮到了,可是你拍拍屁股,喊了一声,“哥们,拜拜,我搬家到外地去了!”不等地方官出面,估计邻居的唾沫星子就把你淹死了!你还有没有道德?

  除此之外,户口还分为三等,民籍,军籍,匠籍;还有一类,没好意思写进来,就是乐户。

  民籍,那是属于或农或商,自负盈亏型,自己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军籍、匠籍,军是指的职业军人,匠是指的技术工人,那干活国家是要支付工资的,属于“公家人”!

  民籍、军籍、匠籍,地位是平等的,但是不允许你来回变,政府需要稳定。相当于农户、城市户不能来回变。如果孩子出息,学习好,无论是民籍、军籍、匠籍,都能考试当官,甚至进中央,不影响的。

  学习好,有出息的,总是少数,这是考试的筛选机制决定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可能的结果是,军人的儿子还是军人,农民的儿子还是农民,商人的儿子还是商人,技术工人的儿子还是技术工人。从小,耳濡目染,就开始接触职业教育了,这比现在的大学生,等毕业时,念了一肚子书,还没有掌握一门职业技能要好些!

  民籍、军籍、匠籍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比如丰伯龙他们家,属于民籍,户口属于户部、布政司、府、县这条线管理;比如戚继光他们家,属于军籍,户口属于兵部管理,然后是都司、卫所这条线,你到户部查他的户口,保证查不着!再比如,修建天安门的工程师蒯祥,那属于匠籍,技术工人,那是属于工部直接管理的。

  军籍的好处是,能接班,能世袭。戚继光的老爷爷明朝初年立过功,这样子孙们,只要不呆不傻,上来就是卫指挥佥事,相当于现在的副师长。戚继光后来能成名,起点很重要!而一般军人家的孩子,从士兵干起,虽然积累功劳也能当到二品总兵,但是风险很大,很多能人,运气差了点,不等升官,就在百户(连长)、千户(团长),这样的岗位战死了。卫指挥使首长(师长)、卫指挥佥事首长(副师长)?一般人爬到这个位置就得奋斗若干年,不是那么好上的!

  各个人群,还都有牢骚,一般是不公开说的,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看着人家好!

  军籍的人,这样说,妈妈的,老子这是高风险职业呀,会死人的,老子死完了,儿子死,没完没了。看人家农民,虽然干活累点,安全啊!羡慕中!

  民籍的人,这样说,我们多累呀,一天到晚,风吹日晒雨淋,脸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易啊,那像人家军人和技术工人,屁股往那一坐,到点政府就得发粮食发工资!旱涝保收,羡慕中!

  匠籍的人,居然也在羡慕别人,一年从春到冬,没个休息的时候,累死我了,看看人家农民多好,一到秋收以后,就放了大假,玩个小半年。即便农闲要出徭役,十年才轮到一回,羡慕中!

  别看互相羡慕,但有一类人,他们三者都是坚决不羡慕的。这就是乐户!

  明朝的乐户,说好听点相当于今天的歌星,是艺术家;说不好听点,那就是妓女!和拉皮条的!是大家玩乐的对象,地位低啊!女孩还稍好一点,男孩被强迫戴上绿头巾,作为区别普通平民的标志。今天人们所说的“戴绿帽子”就是这么来的。

  女孩、妇女大多唱歌跳舞说说笑话,卖艺,卖身为业,收取报酬!作为老公、父亲、兄长、小弟的男子只能在门外干等!简直没什么尊严!是属于被人“下看”的一类人。乐户的妇女,有的民籍的人愿意娶来作老婆的,可以脱籍,随夫改成民籍,但也往往为世俗所轻视。敢娶乐户女子的人,也不得不承受世俗的白眼和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万历二十一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最后投江而死,小李(李甲)心理崩溃,心志不成熟是主因!他爸爸是省级干部,布政使!自己是北京国子监的太学生,虽然是他爸爸拿钱买的,相当于现在的赞助生。而杜十娘人长地特别漂亮,北京名妓,但十三岁就被人破了瓜,千人骑,万人上,这是不可改变的经历。作为浙江绍兴府的书香门第,接受这么一个年仅20岁的乐户女子,难啊!当然,也有不少人顶住压力,不在乎的!

  女子可以上岸,但是乐户中的男子就不那么容易了,很多人也许不缺“性”,但一辈子娶不到老婆。你想,民籍中的女儿,谁愿意嫁给乐户啊?这不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嘛!所以,只能还是在乐户群里找!机会就会小得多,总之,一辈子笙歌乐舞,但是很凄惨的!而乐户的小孩再聪明,再出息,想念书,想作官,门都没有!

  有一年,太原一乐户家,出了一个神童,很聪明,长得也很可爱,大家很喜欢他,想给他改改户口,从乐户改成民籍,这样他就能进公办儒学,正正规规念书了,说不定还能考学当官,人们大多持玉成此事的态度,中国人的善良天性使然。但是希望很快破灭,来自浙江的某位提学大人(相当于教委主任),大发雷霆,这怎么可以!你们大家都昏了头了,一个乐户的孩子怎么能进太原府儒学念书?你们还有没有原则?碰上这种老顽固,大伙儿能有什么办法,晋王出来求情都没用,只得作罢!

  若干年后,这个孩子估计是唱唱小曲,弹弹琵琶,或者是站在门外,等老婆在屋里卖,估计就是这种结局!节选自:山西移民对于北京和明朝政坛的深远影响

标签: 明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