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丁卯之役和宁锦之战看袁督师的平辽智商

犀牛历史 45 0

  首先谈谈丁卯之役。丁卯之役是指1627年(后金天聪元年,明/朝鲜天启七年,干支纪年为丁卯年)后金侵略朝鲜的一次战争,朝鲜称之为“丁卯胡乱”或“丁卯虏乱”。后金的主将为阿敏,一路势如破竹,连下义州、定州、郭山、安州、平壤、黄州、平山诸城,朝鲜国王李倧(朝鲜仁祖)逃往江华岛。后金军至平山时始与朝鲜议和,结成盟誓后撤退。战后,朝鲜与后金成为兄弟之国,向后金开市并缴纳岁币。但朝鲜并未因此断绝与明朝的宗藩关系,以致在九年后发生“丙子之役”。

  1627年正月初八,皇太极命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讬、硕讬诸贝勒统兵出征朝鲜。皇太极宣布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是:“朝鲜屡世获罪我国,理宜声讨。然此行非专伐朝鲜也,明毛文龙近彼海岛,倚恃披猖,纳我叛民,故整旅徂征。若朝鲜可取,则并取之”。

  此役其实是后金为消灭明朝东江镇毛文龙部,解除南下后顾之忧,乘冬季冰坚,在朝鲜人的配合下出动主力围攻东江,但战果不大,因而迁怒朝鲜,转而掳掠朝鲜北方。也说明了毛文龙在皮岛对后金的牵制之力被视为严重威胁。

从丁卯之役和宁锦之战看袁督师的平辽智商

  后金兵进军图,椵岛就是皮岛,椵岛上方的区域其实也是东江镇的辖区铁山。

  据阿敏等的作战报告,后金在正月十四日袭取义州后便进攻当时毛文龙部所在的铁山,大胜明军,生擒参将一人、游击一人、都司三人,毛文龙逃入海岛,后金兵还无法跨海作战,所以就此作罢。阿敏留下八名官员和1000名士兵留守义州,并对付驻守东江的毛文龙部明军,自己率主力继续南下。这里应该是先进攻铁山,战果不大(毛文龙逃入海岛,后金兵还无法跨海作战)后,才继续南下。

  后金入侵朝鲜的消息传入明朝后,在北京的朝鲜使臣金尚宪听说后立刻呈文明朝兵部,请求明朝进攻辽东以解朝鲜之围(清阴集记载)。明朝兵部尚书冯嘉会打算派觉华岛水兵三千、登莱兵三千加上天津的一些兵力配合毛文龙援救朝鲜,同时让宁远的辽东巡抚袁崇焕出兵批亢捣虚,获得皇帝的首肯,登莱巡抚李嵩也主张趁后金空虚攻辽东以救朝鲜,但袁崇焕反对此议(大明僖宗皇帝实录记载)。

  对后金而言,丁卯之役是一次大捷。首先,后金从朝鲜掠夺大量粮食和物资,对其饥荒有所缓解;其次,后金俘虏了大量朝鲜人,朝鲜为赎回战俘不得不承诺不再接纳逃人 ,因此困扰后金的逃人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决;第三,朝鲜被迫与后金结为兄弟之国,建立外交关系,一面向后金输岁币,包括杂色绸六百匹、白苎布二百匹、白布四百匹、杂色木绵二千匹、正木绵五千匹、豹皮五十张、水獭皮二百张、青黍皮一百六十张、霜华纸五百卷、白绵纸一千卷、彩花席五十张、花纹席五十张、龙席一张、好刀八柄、小刀八柄、丹木二百斤、胡椒、黄栗、大枣银杏各十斗、干柿五十贴、全鳆十贴、天池、雀舌茶各五十封;一面则被迫开市于中江,自1628年后每年送后金2000石粮食,交易1000石粮食,解决了后金的燃眉之急。

  朝鲜的战事历时三个月,在战事结束的前夕,袁崇焕派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水陆并进到了三岔河,以为策应之举,但这个举动对后金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威胁,朝鲜最终不支而被迫与后金结盟,从此明朝在辽东战略布局上少一个重要的盟友。东江镇也在后金的攻势下失去了朝鲜的屯田、据点以及朝鲜在粮饷和军械方面的供给,退守皮岛。

  丁卯之役袁督督实际在干什么?在抓紧时间修城,可是来不及了。

  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五月初六日,后金大汗皇太极以明朝在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借口,亲率数万军队出沈阳,举兵向西,进攻宁(远)锦(州)。

  注意,这里的借口也很有意思,也没有说是之前袁督督派兵到三岔河的事,更说明袁督督之前派兵就是敷衍朝廷,更没有对后金有什么威胁。此外这里还有个议和,丁卯之役时正是袁督督和后金议和停战之时。

  宁锦之战其实是惨胜,野战败绩全靠守城。皇太极开始从锦州撤军,经小凌河城,拆毁明军的工事。初六日,至大凌河城,毁坏城墙,然后东去。自此锦州城也就是成了一个孤城,所以也就有人评论锦州城没有意义。

  袁督督的议和停战,带来的是两场战斗,一是丁卯之役,毛文龙损失惨重而朝鲜援助终止,二是宁锦之战筑城失败,被皇太极来了个集中力量各个击破而玩弄于股掌。这能是栋梁之材的智商?且不说为了筑城派兵三岔河敷衍了事,坐视同事被攻击而无所为。

  要说袁督督通敌卖国,这我是怀疑的。但要说袁督督是栋梁,我是否定的,应该是误国不浅。

标签: 宁锦之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