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杀不杀得?汉代曾有一场辩论,见于《史记·儒林列传》: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
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
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黄生曰:“冠虽敝,必加於首;履虽新,必关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
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於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黄生认为杀天子就是弑君恶贼。可是,很多天子都是杀了旧天子才登基的,说他们是恶贼不太好。于是辕固生为旧天子辩解,说旧天子不好被杀,纯属活该。黄生说旧天子不好,臣下该劝谏才是,借机弑君就不对了。辕固生说:你意思是国朝开国之君刘邦代秦即位也错了?汉景帝一听牵涉到对爷爷刘邦的评价,赶紧打圆场说,算了,没吃过有毒马肝的,并不是不知道肉的滋味,今後就别谈汤武革命的事儿了吧。
辕固生、黄生辩论陷入僵局的原因,是他们仅仅着眼于新天子该不该杀旧天子一个问题。其实,他们辩论内容,至少涉及四个问题:一、坏天子可不可杀;二、如果可杀,由谁来杀;三、如果臣下劝谏而天子不听怎么办;汤、武、刘邦曾经是臣下么?
坏天子当然该死,这个从史实看,从理论看,几乎没有争议,不论。臣下杀天子,确实有悖政治道德,因为臣下必定盟誓效忠过天子,从天子获得工资或封邑,应该服务于天子私人;如果臣下劝谏而天子不听,也不能杀,可以退出,所谓“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周武王与商纣王是敌对的部族,并且商纣王还杀死过效忠于自己的周文王,周武王报父仇、灭敌国,不是臣下弑君。刘邦在秦时当过“亭长”,约相当于今天的村长兼片警,只是吏,不是“朝廷命官”,所以杀天子不算弑君,而且秦二世是项羽杀的。
如此,这个辩论完全可以继续下去,得出比较明晰的结论:统治集团内部应该和谐,君臣互相规谏、勉励,一起走正道,否则,就会被敌国或民众摧毁。这种摧毁是完全正当的。这正是“大制约”的思想。
西汉文、景之时,尽管儒学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但却是黄老之学盛行并达到鼎盛的时期。一个好黄老之言的窦太后、便迫使汉武帝推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行动。同时,此时又是内道家向儒家擅变的开始。辕固生参加的这次争辩,说明占统治地位的道家跟儒家在某些问题的交锋中已处于下风,而儒家的地位正在逐渐上升,并占有一定的优势。它标志着儒家取代道家地位的日子即将来临,成为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先兆。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