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王猛论》

犀牛历史 55 0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写过一篇比较有名的短文《王猛论》,他在文中对王猛一生业绩进行高度赞扬的同时又认为王猛无论生前死后都是忠心于东晋的。很明显,他的这篇短文是翻案性质的文章。有人反驳他的一些看法,但是说不出有针对性的理由,所以显得苍白无力。我觉得结合当时历史的实际情况来反驳才是比较有针对性的。

  王猛(325—375)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服务于前秦国君苻坚建立的氐族政权。在他的努力下,前秦以偏安一隅的割据势力一跃而成为俨然与东晋政权相抗衡的唯一的北方强国,甚至具备了统一整个中国的实力。王猛也因此留名青史,享誉万代。

  侯氏认为王猛心向东晋的依据有以下两点:一,桓温北伐时他主动谒见,是有为东晋效力的打算的。二,王猛辅秦,活着是在保全东晋,临死前劝苻坚不要进攻东晋,说明他希望自己死后也能保全东晋。其实这两点依据一个都不正确。

  公元354年夏,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一路节节胜利,直抵长安。王猛时年30岁,他以布衣身份谒见桓温,一边捉着身上的虱子一边和桓温纵论天下大势,他那从容不迫的风度和远见卓识的谈吐令桓温刮目相看。桓温称赞王猛的才能说:“江东没有比得上你的人才!”到桓温北伐失利返回时,他邀请王猛一起南归,为猛所拒绝。侯氏以为,王猛本是有为东晋效力的打算的,他之所以不愿意随桓温回东晋,是因为他看出桓温有篡位的野心,如果跟随了他,将来就必须跟他一起一条道走到黑,否则就会有与郭嘉、荀彧一样的结局。而桓温也看出王猛不会追随他一起篡位,所以也就没有强求。为什么说这个分析不对呢?因为当时身为征西大将军的桓温虽然与东晋朝廷发生龃龉,但他的野心尚未达到路人皆知的程度。他真正具有谋晋篡位之心是到了晚年时候才表现出来的,所以说王猛看出他有篡位之心只是侯氏的猜测,不足为凭。那王猛去见桓温的用意是什么呢?他又为什么不愿意随桓温一起回东晋为国家效力呢?我认为这是他的良苦用心所在。据《资治通鉴》记载,王猛“少好学,倜傥有大志,不屑细务,人皆轻之”,他跟当年的诸葛亮一样,都有济世安邦之才,都想在有生之年施展自己的胸襟抱负,青史留名。但是,诸葛亮未出山之前有司马德操、徐庶等名士为其做广告,形势较为有利。王猛却没有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为他做宣传,要为人所知,必须自己亲自出马,而谒见东晋朝廷第一大员桓温,正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后来的事实证明也确实是这样。而他的拒绝桓温,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跟诸葛亮不选择辅佐曹操的道理相似。诸葛亮不选曹操的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是特别重要的,曹操手下有那么多的能臣谋士,诸葛亮去了也只不过跟郭嘉、荀彧等人为伍,将来革命成功了也只能在立国功臣后面加上“之一”二字,这绝对不是诸葛亮心中所追求的。王猛也一样,如果回到东晋,那就必然要在桓温手下做事,被他的光环所笼罩,这对于有“佐世之志”的王猛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所谓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更何况一山不容二虎,在王谢主宰的东晋小朝廷里,即使王猛想大刀阔斧地干他一场,又将置桓温于何处呢?难道不会招致他人的嫉恨和打击吗?

  说王猛生死皆为东晋,更是牵强附会,丝毫也站不住脚。诚然,王猛在有生之年辅佐前秦的时候,灭掉强大的对手前燕,又臣服了周边的前凉、吐谷浑、鲜卑乞伏部等割据势力,这些自然也是东晋王朝的潜在威胁,但不容忽视的是王猛同样也跟东晋王朝发生着冲突。公元366年7月,王猛等人率领两万军队进攻东晋荆州,8月,掳掠一万多户民众返回。369年4月,东晋桓温进攻前燕,前燕向前秦求救,苻坚召集文武官员商议是否救援,众人大都反对,王猛却向苻坚献计,以为燕秦犹如唇齿相依,假如燕被灭掉,秦国也将危殆,所以应该先救援燕国,等赶走东晋军队之后再进攻燕国,将可获利。苻坚听从王猛的建议,派二万军队救援燕国,燕秦联军终于打败了东晋的军队。以上两件事例说明王猛作为前秦第一谋臣,是全力为之服务的,他深知东晋内部矛盾激烈,根本没有实力对前秦构成真正的威胁,所以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对北方的割据势力的征服上,而等到统一北方之后,再与东晋王朝进行终极对决,这是他跟苻坚早就制定的看法完全一致的统一策略,也一直将这种策略贯穿于实践之中。不知道侯氏所谓王猛是为东晋着想的观点是怎么得出来的。

  王猛临死前劝苻坚说,东晋虽偏居吴越,但是是正统所在,希望在我死之后不要图谋晋国。侯氏以此认为他死了也是心向东晋的。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王猛活着的时候为前秦立下了赫赫业绩,其战果之辉煌,成就之宏大是足以无憾的了。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汉人,他的祖先是属于所谓正统的东晋的臣民的。现在,经过他的努力,前秦已经雄视中原,踏平北方群雄,假以时日,它是极有可能统一整个中国的。那么,一旦这一切将来变成现实,那他将在后世留下一个什么名声呢?作为曾经的晋朝的子民,却帮助一个胡人的国家最终消灭了自己曾经的祖国,他难道不会留下千古骂名吗?根据情理推测,王猛在临死前的内心应该是复杂而矛盾的,他可以为自己一生的成就而感到骄傲,也有可能为自己的身后名而担心忧虑。所以他向苻坚所提的建议是含有良苦用心的。他临死前劝阻苻坚不要图灭东晋,一方面是东晋事实上已无实力进攻前秦,无须对其担心;另一方面,他说的话至少可以减轻后人对他的可能的诟骂(其实即使诟骂那也是可鄙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另外,他告诉苻坚,投降前秦的鲜卑慕容氏、西羌姚氏当初都是为形势所逼才暂时屈服的,应该先将其铲除,否则必有后患,这也是他劝苻坚不要攻晋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王猛临死的一席话,既表现了他对前秦王朝的忠心耿耿,又有自己内心难言的隐痛。因为苻坚对他的绝对的信任历史上绝无第二个,他把国家最重要的职位授给王猛让他集行政和军事大权于一身,对诬蔑、反对王猛的王公贵族一律毫不手软地予以打压或戮杀。他曾经对王猛说,我和你的关系,按道义是君臣,论亲密则超过骨肉兄弟。又说,你为了国家大事日夜操劳,我就好像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只管悠闲自在地享福就行了。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苻坚在古代皇帝群中是一个优秀的皇帝,王猛在古代将相群中是第一流的将相。这种和谐得堪称完美的君臣关系在几千年的古代史中再也难觅踪影。所以王猛也必以己之赤胆忠心回报苻坚对他的知遇之恩,他的为了前秦国事的鞠躬尽瘁,是丝毫不亚于诸葛亮之于蜀汉的。也正因此,他与诸葛亮一样,终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侯氏说他生死皆为东晋,真是荒唐无稽之谈,几使王猛陷于吃里扒外的嫌疑,并且让人有对其不齿的想法了。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王猛一生为得遇明主而感激奋发,这是在情理之中的。犹如千里马之遇伯乐于太行,“俛而喷,仰而鸣,”那是对伯乐的报答。王猛也一样,既遭逢苻坚这位知己,又怎能不报答这千载难逢的知遇之恩呢?所以说王猛一生为秦,这道理已经够明白的了。

  可是,侯氏为什么要为其做翻案文章,说他心向东晋呢?我以为,这正与侯氏自身的难言之痛有关。侯氏在明末与方以智、冒辟疆、陈贞慧并称四公子,才高学显,声名赫赫。而入清以后,另三人或出家弃世,或隐匿不出,坚决不与清廷合作,侯方域却于顺治八年(1651年)参加了清王朝的乡试。作为曾经的复社著名人物,竟打算与清王朝合作,这种投降变节的行为怎能不让人不齿呢?于是遗民舆论大哗,令其不堪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万分后悔自己一时的冲动,可已经无法挽回。这件事终于成为他的心病,郁郁之下37岁就英年早逝。他写《王猛论》这篇短文,怕是有为自己委婉辩解的嫌疑吧!

  一篇小文章,竟然隐藏着这样深刻的意图。

标签: 王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