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写在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犀牛历史 40 0

  鉴往事,知来者。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写在开篇

  公元2020年12月13日上午10时01分,低沉悠远的鸣笛在华夏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响起,直冲云霄、穿越时空,把人们的视线带入那段血雨腥风的年月。累累白骨的血泪书写,昭示着后人,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一段用鲜血、用生命书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全民的公祭,不是让我们重新燃起仇恨的火焰,而是要铭记历史的伤痛,不能再重蹈覆辙。

  回望五千年的文明史,径流不息,浩荡翻滚,用风平浪静、春和景明,有浊浪排空、淫雨霏霏。但是,不论如何风云际会,浩浩江河从未断裂。从马背与农耕的结合到机器与科技的联姻,在与荒蛮与蒙昧的抗争中,踏血而行。一座座无知山陵的征服,一条条江河的横渡,血肉相随,血泪相伴。正是经历太多生离死别的伤痛,炎黄子孙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已经萃取出民族精神的精髓。游牧文明的狂野,农耕文化的和衷,两相叠加,涵养出的是中华民族面对苦难不屈不挠的抗争。

  近代史是一部写满血泪的屈辱史。一声炮响,国门打开,群魔乱舞,一双双利爪插入千疮百孔的躯体,一张张血盆大嘴肆意啃啮。“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慷慨大度,带来的是亡国灭种的危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运衰微,国士担当,志士仁人的前仆后继,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华章,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辉煌。正是一批批勇士舍小家保大家的舍我其谁大义的彰显,在颓圮斑驳的中华大地垒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竖起一座座丰碑。有了仁人志士舍生忘死的前仆后继,在至暗的历史中踏出一条充满泥泞的小路。尽管崎岖坎坷,但是一抹微茫的光为后来者指明前行的方向。

  星汉灿烂,江河不息。斗转星移是宇宙物语,花开花谢是自然征候,人类历史在星辰物语中挪移。浩荡中华没有因为列强的蚕食停下前行的步履,因为厚重历史的积淀,积蓄的是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奋勇前行的大义凛然。“虎落平阳被犬欺”,描述的是自然丛林法则的残酷;国弱受人欺,书写的是社会历史的真实。列强的逐鹿中华,让国人饱尝屈辱与苦难,而日本军国主义烈火中中华大地的点燃,再次把中华民族置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亡国灭种的灾难,国人高昂的头颅没有低下,擦干血泪,再次迎风而上。隆隆炮火、浓浓硝烟、殷殷鲜血、累累白骨,在生离死别成为常态时,每一个没有失去良知的人都深深懂得,面对杀戮祈求同情与怜悯只会博得更大的侮辱。与其跪着生,不如张着死。正是有了这份清醒的认知,在面对狰狞和屠刀时,中国脊梁没有望而却步,而是浴血前行。

  从九一八到一九四五,时间车轮碾压着伤痕累累的中国大地,飞机大炮撕扯着千疮百孔的躯体。不屈的国民以不屈服于外敌的意志在枪林弹雨中奔突。为有牺牲多壮志,我以我血荐轩辕。面对贫穷与落后就被动挨打的不争事实,只有众志成城凝聚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头可断,血可流,不断抗争,砥砺前行就是希望驱除鞑虏,振兴中华。侵略者杀人的屠刀和万人坑并没有吓倒浴血抗争的勇士。瞩目烈士墙上一张张可亲可敬的脸,老少妇幼,有名字的,没有名字的,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凭己之力抗击着外寇。对他们来说,什么民族大义,什么永垂不朽的大道理根本不懂,他们本能而朴实的想法就是通过抗争能够换得做人的起码尊严。面对嗜血成性的列寇,他们的挣扎看似以卵击石,蚍蜉撼大树,但是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认准了撼山易,撼人难的道理。

  时间永是流逝,一切的伤痛都成为历史的记忆。以史为鉴,可以明兴替。不论是展读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亦或观看《南京,南京》的影视剧,还是拜谒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任何一个有血性的国民都会产生热血喷张的愤慨。尽管那些只是整部悲剧巨著的冰山一角,但是它们足以让人义愤填膺。不过,对历史的回望不是渲染仇恨,不是放大对立,而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国殇不再重现,更是用行动来唤起全世界对历史的尊重,对正义的向往。

  当然,要真正实现心之所向,不是单纯用语言思想和情感,而需要用行动和实力说话。幸福安康的生活不是依靠别人施舍,长治久安不是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教,而是依靠自身的强大。忆往昔,一份份丧权辱国的条约渴望换得片刻的安宁,可是摇尾乞怜的结果就是得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匾。站在历史这面镜子旁边审视,一幕幕血淋淋的惨剧深刻在警醒着后来人。不自力更生,很难丰衣足食;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自己不强大,不可能得到更多平视和仰视的注目。幸福是奋斗获得的,尊严是靠自身强大博得的。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历史的覆辙才不会重现。

  世界风云际会,这边风景独好。活在当下者不是躺在温暖的襁褓中做着黄粱美梦,而应该只争朝夕。安宁不易,幸福不易,和平不易,对于者来之不易的大好生存环境,每一个人都应该倍加珍惜,惜时而为。铁肩担道义,椽笔绘中华。做到这些,瞻仰先烈的仪容时才不会心生愧疚;做到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巨轮才会有前行的强劲动力;做到这些,才无愧于中华儿女的称谓。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奔走呐喊,献出生命的可亲可敬的人!

标签: 南京大屠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