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系列:凿壁偷光的匡衡 老了居然这副德行

犀牛历史 40 0

  衡为少傅数年,数上疏陈便宜。建昭三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汉书•张孔马传》

  译文:

  匡衡在任太子少傅的几年中,多次上疏陈述皇上应该做的事情。建昭三年,接替韦玄成担任丞相,受封乐安侯,享有食邑六百户。

  一

  有个孩子叫匡衡,很爱读书,但是家里很穷。

  白天要干活,没有时间看书,他就想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也买不起蜡烛。

  黑暗中,匡衡发现墙壁上缝隙里透过来一线隔壁人家的光亮,他把这道缝隙又凿大了一些,就凑着隔壁穿过来的光线读书。

  这个故事记载在《西京杂记》上,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囊萤映雪”一样,都是说的穷孩子克服困难认真读书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凿壁偷光”的匡衡。

  二

  匡衡“凿壁偷光”看的是什么书呢?

  穿越小说?小黄文?呵呵,当然不是。

  以匡衡后来在《诗经》方面高深的造诣来看,他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诗经》。

  西汉的时候,廉价的造纸术还没有发明,更不要说活字印刷术了,所以当时书籍的总量很少,看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除了“凿壁偷光”之外,匡衡还经常去有藏书的人家帮工,不要报酬,只为了换取借书阅读的资格。

  苦读之下,在《诗经》研究领域,匡衡成了超级大V。

  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讲解《诗经》,能把听众说到心花怒放的程度,绝对可以称得上大师了。

  三

  “学而优则仕”,但是西汉时,没有科举,没有高考,官员的选拨主要是靠地方推荐。不过,读书人也有跻身公务员行列的途径。

  当时,国家会定期组织“六经”考试,所谓的“六经”都是孔子整理出来的,包括《诗经》、《书经》《礼经》、《易经》、《乐经》、《春秋》,再后来《乐经》失传,就变成了“五经”。

  按照规定,参加考试的人,可以任选一经,评分为甲等的可以获得“郎中”的官位,职责和文秘类似;评分为乙等的,可以获得“太子舍人”的身份,算是太子的小伙伴;至于评分丙等的,只能在地方上负责做一些基层教育工作。

  匡衡有实力,考运却很糟糕,他前前后后参加了九次考试,才勉强得到丙等的评价,被任命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或许是学习环境有所改善,也或许是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在经学界,尤其是《诗经》界,匡衡的名气越来越大。

  四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匡衡在学术界的名头终于得到了中枢人物的关注,太子的老师萧望之代表皇帝对匡衡进行了面对面的考核,萧老头对于匡衡的表现极为满意,认为是难得的人才,向汉宣帝刘询大力推荐。

  但是,匡衡又一次悲催了,无他,汉宣帝不喜欢成天之乎者也的酸儒,哪儿来的哪儿去吧!

  匡衡进军帝都再次失败。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旁观面试过程的太子对匡衡很有好感。

  五

  不久,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匡衡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但事实上,匡衡的春天来得并不那么顺利,有点瞎猫撞着死耗子的意思。

  当时,朝廷有两股势力,一股是掌握兵权的外戚史高,一股是身为皇帝老师的萧望之,就是当年面试匡衡的那个老头。这两个人都是托孤重臣,但是互相看不顺眼。

  萧望之推荐的人才,史高一般都很随意地往某个犄角旮旯一塞了事。有人向史高进言,您是外戚,本来名声就不太好,如果成天压制萧望之一派的推荐,会离心离德,您要主动选拔推荐人才,才能在学术界赢得好口碑。

  于是,史高推荐了本该萧望之推荐的匡衡,匡衡懵懵懂懂进了核心政治圈。

  六

  一开始,匡衡也不过就是个顾问、参谋的角色,他上的奏章无非就是引用《诗经》,说些治国的道理,什么“近忠正,远巧佞”,什么“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奏章花团锦簇,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实效性和针对性都很差。

  但是,喜好儒术文辞,尤其喜爱《诗经》的汉元帝就好这口。

  于是,匡衡在官场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郎中——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

  建昭三年,也就是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生病死了。汉元帝一纸诏书,匡衡当上了丞相,封乐安侯,总理全国政务。

  匡衡是只靠一门经书而位极人臣的典范人物,正所谓——

  熟读《诗经》三百首,丞相帽子戴上头。

  七

  西汉后期,宦官的势力已经开始膨胀,从前任丞相韦玄成开始,朝政实际掌握在中书令石显的手里,韦玄成尚且不敢说个“不”字,更不要说匡衡这个学者型的总理了。

  所以,在大部分时候,匡衡在朝政方面,只有唯唯诺诺的份儿,最多就是讲讲大道理,实际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不过,当汉成帝刘骜继位、石显倒台的时候,匡衡倒是没有忘记再补上一刀。

  匡衡和时任御史大夫联名写了一个报告,罗列了石显的种种罪恶,字里行间表达了极度的愤慨。这也是匡衡所做的唯一一件,同时也是最后一件为汉廷尽忠的事情。

  只是,匡衡的这一举动引来了质疑:你知道石显干了这么多坏事,你早干嘛去了?你这个丞相怎么当的?

  匡衡十分惶恐,向皇帝提出辞职,好在皇帝没把这当回事,您就继续在丞相的位子上混着吧!

  八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很快,匡衡再度遭遇官场危机。

  匡衡的儿子匡昌酒后杀人,被抓进大牢,匡昌的下属和弟弟匡咸胆子长毛,密谋劫狱,结果事机不密,阴谋还没实施就被粉碎了。

  子不教,父之过。匡衡脱了帽子、光着脚去皇帝面前请罪。

  皇帝又一次原谅了这个老学究。

  不过,紧接着的一件事终于终结了匡衡的政治生涯。

  当年,汉元帝封匡衡为安乐侯的时候,分封了三十一万亩土地给匡衡,但是下面办事的人把地图弄错了,匡衡在知悉内情的情况下,装傻充愣,指使手下将错就错,白白把多出来的四万多亩土地收入囊中。

  事发,匡衡从丞相一撸到底,回归老百姓的身份。

  九

  既然是读书人,就好好读书,不要涉足官场这个深水区。

  很多人连渣渣都剩不下,匡衡的命算是好的了。

  凿壁偷光的少年老来居然是这副德行。

  名利二字,又有多少人可以逃脱?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