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山何许人也?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儒生而已,典籍之中关于他的记载非常简略,他的才学也不是很出众,也没有留下什么学术著作,也没什么显赫的师承或家世。对于这样的一个普通儒生,在汉武帝的眼里简直如同蝼蚁一般。可是狄山一点儿没有自知之明,竟然也要对朝廷大政指手画脚,简直是自寻死路!
这个狄山,也自作聪明,他不敢明着非议朝廷大计,但是却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了御史大夫张汤。而张汤则是汉武帝制定内外政策的主要参谋和执行者。
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匈奴的威胁,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战争当然是残酷的,民间不可能没有反对的意见。长期的战争消耗,匈奴也受不了了,后来他们也曾主动求和。于是,汉武帝充分表现出了他兼听则明的一面,召集群臣,听取大家的意见。
当时,狄山凭借自己的那点儿学问被汉武帝任命为博士官。博士官,级别并不高,只有四百石,相当于一个小县的县长。在汉武帝时期,博士官虽然地位卑微,为了体现对于知识和人才的重视,博士官也承担起很重要的责任,一方面要承担起教育太学学生的责任,同时朝廷制定重要政策的时候,博士官也有义务提供自己的智慧,为朝廷分忧。
汉武帝想听取大家的意见,狄山当然是可以发言的,汉武帝并不没有昏聩到拒绝别人说话的程度。狄山认为还是和亲更有利些,应该接受匈奴人的求和。狄山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是他的职责所在,无论是对还是错,都不会被汉武帝惩罚。可问题在于,凭什么你狄山就认为自己所说的一定就是正确的呢?皇帝难道就一定要听你的吗?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丞相,名叫公孙弘,也是儒生出身,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学的招生就是在他的建议下实施的。公孙弘就很谦虚,他从来不固执己见。汉武帝的积极扩张,国家领土有了很大的增加,朝廷为了管理这些地方,准备设置苍海郡、朔方郡,公孙弘以为国力消耗过大,为了这些不毛之地而消耗国力得不偿失。显然,公孙弘没有认识到边防的重要意义。汉武帝就派朱买臣去向公孙弘解释了朝廷的用意所在。公孙弘听了以后,立即虚心接受,他说道:“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翻译一下,这句话就是,我一个山东的乡巴佬,真的没认识到朝廷的决策原来有这么重大的意义。有了这样的态度,公孙弘才能官运亨通,最后老死在丞相任上。
再来看这个狄山偏偏就那么不识大体,自以为是。他主张接受匈奴人的求和,御史大夫张汤就指出你这是一隅之见。狄山不可能不知道张汤的意见就是汉武帝的想法,他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如公孙弘一样虚心接受,他却一根死脑筋,不仅固执己见,竟然还称当朝大臣张汤为“诈忠”,而自诩自己为“愚忠”。他还借机对张汤进行更全面的抨击,其实是在指桑骂槐,攻击的目标就是当朝皇帝!
汉武帝纵然再胸襟开阔,也不能不有所表态了。汉武帝就问狄山,假如给一个郡,让你去当太守,你能不能阻止匈奴的入侵呢?狄山一下子就傻眼了,我哪里有哪个本事!只有老实承认,“不能”。汉武帝接着问,要是给你一个县,让你去当县令,你能阻止匈奴入侵吗?狄山一听,什么比郡还小,更不靠谱了,“不能”。汉武帝接着问,给你一个亭障,你能保证匈奴人不打你吗?狄山彻底傻了,一个郡还不行,何况一个亭障呢?但是,眼下已经被皇帝逼到了死角,如果再说不能,恐怕当即就不会有好果子吃,皇帝陛下已经“作色”了,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只能硬着头皮说:“能!”
于是,狄山就被派往边境,去守卫一个亭障。一介书生,到了边关,结果可想而知。不久以后,狄山的首级就成了匈奴人的战利品!
狄山可能觉着自己挺冤的,自己虽然没有能力阻止胡马度阴山,但是自己也有权力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就如同很多美食家,未必是好厨子。比如某一天,你去一家饭店吃饭,说道:“这菜真难吃!”结果里面的大厨子拎着刀冲出来说道:“你做一盘给老子瞧瞧!”狄山到死可能还在念叨着孟夫子那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狄山没有认识到汉武帝需要的不是批评家,他需要的是群臣如公孙弘一般听话。狄山之死,不在于他没能力守边,也不在于他的意见没有被朝廷采纳,而在于他不听话。你狄山的确是有责任贡献你的意见,但是当皇帝采纳你的意见的时候,你应该感觉到荣幸,皇帝如果不采纳你的意见,你应该及时认识到自己思想的错误,而不应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果然,汉武帝借匈奴之刀杀了狄山之后,“群臣震詟”。“詟”是个什么字呢?它读浙,“震詟”的意思是因为恐惧丧胆而不敢说话。群臣终于认识到不非议朝廷的后果,认识到听话才是唯一的为官之道!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