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中国历史名人廖纪籍贯考

犀牛历史 47 0

中国历史名人廖纪籍贯考

      曹文虎、曹世茂 作

       廖纪,明朝嘉靖初吏部尚书,相当近代中组部加人事部部长。时朝野皆尊称廖太宰、廖天官,至今,海南河北二地民间但知廖天官而不晓得廖纪。

       关于他的籍贯有“东光”“陵水”两种说法。万斯同作的《明史》(清抄本)和张延玉版《明史》列传俱写道:“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嘉靖三年吏部尚书……”。东光县明代属河北河间府,现归沧州市辖。

       据旧版《东光县志》列传记载:“廖纪,字时陈,又字廷陈”,没有写他的籍贯。但方志载家在东光县河西码头廖庄(现阜城管),廖庄原名姜庄,后因廖纪而改名 。廖纪在沧州和武术名师霍元甲、著名作家王蒙等同列名人榜。在阜城和汉武帝的皇妃钩戈夫人等被评为“九大名人”。天津市考古队于1960年在阜城县发掘了廖纪墓,其规模之大为明代官员墓之罕见。首辅李时为他作的墓志铭云:“公讳纪,字时陈,别号龙湾。世居闽,父瑄,商于东光,因家焉……”。

       诸多史料、实物,足以说明廖纪是河北东光人。

       可是,修于道光年间的《广东通志》、《琼州府志》人物、名贤传中皆记载:“廖纪,字廷陈,陵水人(旧志作万州人,因万州管陵水),祖有能徙直隶东光县,举于顺天,庚戌登进士……”。陵水县曾被丘濬称之为“地之远,邑之小,天下莫过焉,自有学校以来,人才鲜中式者”。当廖纪在京城金榜题名,捷报传来,官员、乡亲们为之欢呼惊喜。广东提学佥事金璋在城北为他建了一座“进士坊”,以纪盛事。牌坊的四根立柱还保持完好!明代的牌坊都是经过皇帝恩准,由地方出钱而建的,唯“升平人瑞坊”可动用国库。万历十年,知县周文仲在大成门右建“乡贤祠”,以祀廖纪,以表功勋。但年代久远,早已废。

       从争来村廖纪后裔保存的《廖氏族谱》中看到,廖氏迁琼始祖学举公南宋年间来自福建蒲田,任会同知县,长子士杰迁至陵水那亮乡,八世有能,九世廖瑄,公迁过海 。《东光县志》有证“廖瑄本广东陵水人,十六岁补陵邑庠生”。廖纪为他祖母墓写的碑文云“祖遗他乡,妣归故里”,其墓在礼纪地区尚存。他曾回到故乡那亮省亲,读书法云寺作诗留题:“不须赋远游,此地即丹丘”。《崖州志》载廖纪在成化年间才随家人北移。 礼部尚书定安人王弘诲,慕名游访了那亮乡作诗曰:“尚书故里寒云外,乔木人家夕照前”。那亮乡,据说因廖纪而美其名曰“贡举村”,解放后归万宁辖。

      综合所论,依《辞海》中“籍贯”的释义“祖居地或出生地,籍,祖先户籍,贯,乡贯。”毫无意义,廖纪是陵水人。

       因为,籍贯是古人履历之首要部分,如记错则不可能对有关人物的家庭背景及基本的社会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因而也不能正确了解其成长的过程。根据北京国子监中明代进士题名碑关于廖纪的记载,格式如下:

       直隶东光⑩

       廖纪 弘治3/2/89

       广东陵水

      题名碑是放榜后,礼部奏请,命工部立,记载各进士的籍贯和名次。该科“案赐进士题名”由礼部尚书丘濬作“故事既赐进士第,必立石太学,以示久远”。明代籍贯有户籍和乡贯之分,户籍即户贴,黄册上登记的地址如今天的户口所地,另有各种成份,⑩表示是民籍。乡贯系原籍,即祖籍,祖先原来占籍居住的地方,如言某省县人。铁证如山,一目了然,廖纪是广东陵

      水人,户口落在河北东光,为民籍,弘治三年进士,第二甲89名。《阜城县地方名誌》云:“廖纪,字时陈,因肤色乌黑,乳名廖黑,原籍广东琼台”,那不是正宗的海南人吗?

       直到现代,人们也大都是以原籍而称为某某地方人,否则人家会说你数典亡祖,“黑鸡不识种”了。就象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和闻名全世界的阮次山先生,就是以祖籍而称为“文昌人”、“儋州人”。

       只是,廖纪自小到归休居住在东光已经二十多年,他也自称“东光后学”,因此,外界常把他写作东光廖纪。但是,作为千古不朽的国史《明史》把他的乡贯陵水略掉,是不合理的。据喻剑庚先生说,万斯同的《明史》稿原版写有陵水。结合多方权威、实际史料,为了尊重河北海南二地民间对廖天官敬仰的感情,廖纪的籍贯最正确写法是:“原籍陵水(现万宁),

      移居东光(现阜城)”。

       澄清历史名人籍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弄明白他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发扬光大。以及历史名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开发利用好能够转化为实际效益,“名人效应”嘛。

       海南省委宣传部鼓励人们挖掘历史文化的政策很好。 时下正是万宁、陵水两地旅游,经济开发的旺季,政府何不大力打造廖纪的文化品牌呢?借此提高地方的知名度,而带动经济发展。

标签: 历史名人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