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书的那些故事| 从《中国旅游大全》说起

犀牛历史 52 0

  这是我与一本书的缘分,也是我同书的故事的起点。

  尽管如今的我,已经是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但我始终认为我还在文学的大门口徘徊。因为与周围的朋友聊天,他们张口就是《道德经》、《子不语》,当然他们都是童子功。较之他们博览群书的文学涵养,我与书的故事要从一本1990版的《中国旅游大全》说起。从与800 bank举办的读书交流会开始说起。

我和书的那些故事| 从《中国旅游大全》说起

  我出生在一座由省道穿过的小镇,父亲是工人,母亲是个体小商户,所以不是书香世家,甚至与书都沾不上关系。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五岁的我,周末总是一个人在家。漫长的童年仅此一本书,那就是母亲从阿姨那里借来的《中国旅游大全》。刚开始想去看,是因为那些五光十色的风景:绵延千里的长城,巍峨高耸的大山,一望无垠的草场,黄沙漫漫的沙漠。那些图片像美妙而诗意的世界,陪我度过了多少个孤单的时光。

  因为挨着省道的缘故,总是能够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那些汽车从东边驶过,又从西边呼啸而去。童年时期的我,总是幻想坐上开往远方的汽车,去看看《中国旅游大全》里的风景,总是希望坐在汽车里看来往穿行而过的远方。

  童年时代,觉得“旅游”是种神圣而高尚的行为。去到一个谁人都不相识的地方,做着一些平常不曾做的事情,大胆而妄为,逍遥而自在。那时候总是羡慕那些从车站走出来的人群,他们或者笑容满面,或者蓬头垢面。我总是天真地猜测他们是读了《中国旅游大全》才毅然决然踏上旅途的,他们的眼睛是和小镇上其他的人不同的,因为他们装着外面的世界,那个属于我想象中的旅游世界。

  再大些,家中除了电视变大,书并没有增加。苦闷的周末看电视看得烦躁,还是那本《中国旅游大全》。此刻的我已经知道北京除了天安门,还有明十三陵。南京除了中山陵,还有总统府。似乎外面的世界开始变了,变得没有童年时那么美好。原来,天安门是明清两朝共同的皇宫,原来在南京还有过“总统”,似乎“旅游”不再只是山水之间的惬意,还有浓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文化、故事都浓缩在了沉默不语的陵墓和官邸之中,去“旅游”,也是在感受历史。

  那时候,大家都开始看童话故事,所以我也跟风买了本《安徒生童话》,书中介绍安徒生是丹麦人,但是在我年少而局限的眼界中,怎么也搜索不到丹麦的地址,于是我去翻阅《中国旅游大全》,毕竟在当时它是我的百科全书,同学们夸我博学都是因为它。当然我失望了,于是我便将那本书狠狠扔到墙角,之后再也没有拿起来。

  我开始看其他的书,从《周恩来传》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知道了原来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还有俄国,印度尼西亚。原来我的眼界如同青蛙般狭隘,以为在省道的汽车上就看到了世界的全貌,原来我一直在一口井中观望,从未跳出来。

  初中的岁月是情窦初开的,我也曾许诺一起到呼伦比尔看草原,到天涯海角踏海滩。而这些风景竟都来自《中国旅游大全》给我的记忆。但是,那时候懵懂年纪的承诺终将只是大话、空话,只是一种愿景和奢望。我们终将没有走到一起,记得最后她送我一本韩寒的《三重门》。小说讲述的上海的故事,所以自此以后便有了一个夙愿,就是到上海“旅游”,仿佛到了上海就可以回到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到了高中,我离开了小镇,离开了那启蒙了我的世界的《中国旅游大全》。高中的县城,高楼林立,一派大城市的气派。我带着所有的幻想和希望,来到了高中,憧憬着打小就希望的大学。

  如果《中国旅游大全》是让童年的我开始对外面世界的想象,那远离父母,求学他乡便是我以实际行动与世界的相见。画面与文字的美好,终究只属于想象,外面的世界原来不如“旅游”中的那么美好,原来外面的世界也没有自由和远方。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小镇车站的旅客也满脸沧桑,愁容满面。

  可能,远方只属于谋生和打拼,美好只能停留在单纯的想象。

  青春岁月,终于接触到了真正的书籍。《红楼梦》,一本穿越了我整个高中生涯的小说,同时也见证了我所有的低谷和辉煌。因为喜欢读《红楼梦》,所以也就开始了幼稚的写作,不断地写稿、投稿。稿件被征用,会高兴到手舞足蹈;稿件杳无音讯也会伤心好几天。所以就在现实的残酷和想象的美好中度日,而这些日子却是最美好的高考时光。

  很不幸,我没有去到《中国旅游大全》中的上海、广州,我只去到了河南一座三流城市。不但城市三流,连学校都是三本。那段时间我甚至抑郁不安,我终不甘心,但又无可奈何。当时看史密斯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所以就买了一本原著来读。主人公的勇敢和坚持让我相形见绌,觉得原来人的精神世界也同样丰富,甚至可以随时“旅游”。

  如果在大好河山之间的行走,是让我们灵魂得到安静和慰藉;那么在灵魂尽头的观赏就是让我们颓败的身体重获新生。

  我开始看大量的成功学论著,《卡耐基全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那段时间我像是打了鸡血般冲动而亢奋。但是到头来,原来人的潜能是有限的,人不是永不停歇的机器。甚至我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生理问题,所以我开始变得沉默,学会了等待。

  那一年我独自去了无锡,那是钱钟书的故乡。我喜欢钱钟书的博学多才,喜欢他的妙语连珠。一个人踏上远行的火车,窗外的风景飞驰而过,仿佛一样又都不一样。脑海中还翻涌出儿时最清晰的记忆:无锡,太湖明珠,有鼋头渚和灵山大佛,美食是无锡酱排骨。躺在叮叮咣咣的卧铺车厢,那些书中的文字终于要变成了现实,我知道它终将和我小时候的想象不同,而今也终于知道了从来都不会相同。

  就如同上大学,是被迫来到了那座城市,而之前从来就没有对这座城市的幻想,所以这种痛苦的失落让我消化了整整一年,才终于知道了远方并不是“旅游”,远方只属于想象。

  无锡之旅,算是我主动的选择,但是我再也没有太多的期许,我知道无锡依然会有污水横流,雾霾满城,它不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成怎样,也不会因为我的离开而变得黯淡。但我还是坚持去到了童年时候的想象,可能会被打破,但是我希望就算梦碎一地也能够在阳光下映衬出内心的光芒。

  无锡的灵山大佛,安详地注视着众生百象。在大佛面前我得到了一本佛经:《心经》。这是一本不厚的书,所以我在回来的路上就读完了。但是读完,可能只需一瞬;懂得,却只此一生。终于明白苏轼《赤壁赋》中,“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原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是特指的情欲,而是这尘世众生。那些我们看到的都是虚空,唯有追求心灵的宁静才能达到生活的平衡。

  终于,一切郁结都释然了。不再想象去“旅游”,而是当作看看别处世界、别处的人家。你我都是凡人,都有酸甜苦辣。在北京,同样有尔虞我诈,紫荆城也不全是童话;在东北,依然可以艳阳高照,笑魇如花。生活总是给我们许多种回答,总之不全是你想象的结果。

  而今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身在东北,家在中原,心同天下。再也没有太多的奢望和想象,那些以“旅游”为借口的释放终将不能得逞,那些读过的小说、历史终将成了谎话。

  我们从书中得到了从来都不是知识,毕竟书是作者对世界的想法。但是我们依然能从书中得到些什么。那一刻你与书中的情结不谋而合,那一次你与作者心跳相连,我想这是读书的乐趣和收获。

  书架上摆放着英文版的《京华烟云》,文言版的《论语》,还有许多和我们现代语言不通的书籍。但是如果心灵有感,那些语言都不是束缚,我们穿越层层的藩篱和障碍,依然可以体会作者灯下独特的情绪,还有作者写下文字希望人懂的情怀。

  《中国旅游大全》终究没有再翻阅,也许它现在已经满是灰尘,也许它现在已经腐朽入土。但是它却还在,随着我的成长,沁入我的灵魂。是它让我想有了想去了解世界和远方的冲动,也是它让我的世界在它面前崩塌,但是那又怎样?我始终年轻,文字中的“旅游”漂浮、游离,终找不方向;但我愿意以我的行动将“中国旅游”尘埃落定。落定成一本人生的大书,承载我所有的足迹和记忆。

  199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制《中国旅游大全》。

  1990年,小镇上一个男婴出生。

标签: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