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有可能是真正的禹都阳城
按照古文献记载,大禹把帝位传给伯益,大禹死后,伯益守孝三年,夏后启在众人支持下成了帝王。笔者觉得这里有点蹊跷,伯益是帝位继承人,又守孝三年,有什么人不服?夏后启称帝全都支持吗?当然文献中记载有扈氏不服,被启伐之。也就是说当时这种权利变更并不太平,于是有以下推测:
大禹之后,伯益在华阳继承帝位,而夏后启不服,在中原称帝。形成南北两个朝代。南方以三星堆为都城,延续舜禹的朝代。三星堆城墙起始年代4100年正好是大禹时期,四川称为益州的来由可能跟伯益有关系。即使大禹避商均还是一座小城,那么伯益继承帝位也应该是一座都城了。伯益的朝代应该是华阳朝代。华夏=华阳夏朝。
三星堆迁金沙,成都华阳自古就这么叫,甲骨文“成”字跟金文“成”字区别很大,字里的“戈”部象形的是兵器戈,杆是直的,金文却是弯曲的,也就是说金文里的并不是象形“戈”,如果解释为象形的“斧头”,显然就和甲骨文的“成”不是同一个字。而金文“成”字与金文“禹”字却有点相近。如果大胆推测因为字形相近而混淆了“禹”和“成”字,那么禹都就是成都,阳城就是华阳城,只是当年的禹都阳城在三星堆,迁往金沙遗址后沿用至今。这也正好解释开明王迁成都时,这里的地名已经叫“成都”。
古蜀曾传说一座都城因地震沉入湖底,以前认为是邛都邛海,但是考古证实没有。但是金沙遗址确实沉入过水下,之后鳖灵治水得陆,金沙才露出水面。不仅有文献记载治水,也有十二桥遗址里的洪水遗迹。也就是成都曾在水下很长一段时间与世隔绝,当他重新浮出水面的时候,已不记得他的历史。
古蜀存在一种叫“巴蜀图语”的文字,这种文字跟商代早期金文有相似的特点,笔者经过简单比对,认为巴蜀图语就是古汉字(参见新浪博文:《巴蜀图语就是古汉字》及续一二三四)。在巴蜀图语中就有一个“手掌纹”的符号,是“手+虫”的组合,而古文字“禹”字也是“手+虫”的组合。见下图
在三星堆一件有纹饰的玉璋上也发现一个梯形符号,我个人认为就是“益”字:
按照我的推测,夏后启在中原称帝,而大禹帝位继承人伯益在禹都阳城(即三星堆)继位,沿用舜帝的“虞朝”,直到秦统一才结束。三国时期,南方去虎为吴,含有光复虞朝的意思,若不是因为刘备入蜀,估计蜀国也会跟着称“吴”。也就是伯益之后的虞朝疆域=蜀+吴。伯益应该在三星堆建有大禹祠堂,成为众人朝拜圣地。三星堆神像应该是传说里各位先祖的神像。蚕丛应该是“缠虫”,即伏羲女娲,也就是三星堆纵目青铜像和那个女性神像应该是一对,人面蛇身的缠绕神像,跟汉代墓像砖上的伏羲女娲图相似。
三星堆也应该是《山海经》中百神之所在的“帝之下都”,青铜神像就是百神。那么三星堆遗址应该还有九井、九门和开明兽。
登封阳城的一个理由就是“鲧作城”,但是看看宝墩文化城市群,多个小城解释为“鲧作城”更为合理。宝墩文化里几座小城年代也在4000年左右。以前都是城邦国家,一个城池一个国。“鲧作城”可以解释为鲧发明了精简版的“国”,即城,之前的国变成首都。独城的城邦国家开始转型成多城市国家。文献记载鲧出生地在崇山,成都就有崇州这个地名,境内也有山。如果鲧从崇州去黄河上游治水,路过汶川石纽生下大禹,逻辑上也合理。
登封阳城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出土一件有“阳城”字样的陶片,但是年代是东周,而且带“阳”字的其它城市也可以简称“阳城”的。成都附近带有“阳”字的城市也是比较集中的:德阳绵阳资阳简阳濛阳等,说明在这一地区流行以“阳”命名城市名称的文化。成都也一直有个叫“华阳”地方,“成华区”就是取自成都华阳。
三星堆如此辉煌,可能就是因为大禹的名望,文献传说里不可能不会提到,只是我们忽略一些内容。华夏,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华阳夏朝。三星堆可能才是真正的禹都阳城,迁往金沙遗址后延续这个名称,只是有点点演变,称为:成都华阳城
标签: 三星堆是谁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