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东方朔的一生,他多才多智、幽默诙谐,但又始终得不到重用,以致抑郁牢骚。历来史学者对东方朔的评价有褒有贬,说法不一。有人说:东方朔是一个善于吹牛而不落俗套的东方朔、机敏幽默,巧言善变的俳优东方朔、才情横溢却成就不高的文学家,还是一个朝隐之士和方术之士。
作为一个方术之士的东方朔大多是民间传说,但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却也有类似的记载。《史记》中的东方朔常常为汉武帝解答疑难,既然解答疑问总是免不了解释怪异之事,东方朔也喜欢讲述神怪,这是东方朔仙人化的最初动力。汉书里的关于东方说怪异行为,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动机,后来,他的故事在日本广为流传,日本人的《唐物语》对其仙人形象的创作更是其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东方朔具有当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少有的张扬个性,追求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的品质与当时社会封建主流意识相抵触,从而使人们觉得他的行为怪异,被似为异物,尤其是他的故事在民间流转,民众盲目而接受并大肆窜改渲染,以至把人格有血有肉的人说成虚无缥缈、长生不老的仙人。
我们深信东方朔有着超人的聪慧和才情,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却只满足于对知识的广泛涉阅而不深究其理,不能超脱发展,甚至不愿埋头苦学,专心著述,做一个读书人所应该做的,而是把这些博杂的学问当作哗众取宠谋求政治仕途的资本,从而实现他“学而优则仕的”读书理念,当他的理想在汉武帝那里碰壁时,他又或隐或朝,左右摇摆,“朝”时不能舍弃书生的架子,“隐”时忘不了仕途的理想,这使他不能专心于任何一面,也就不能在“仕”与“学”的任意一面成为集大成者,然而他毕竟为后世知识分子在朝与隐之间找到了第三条路,他一生游戏于官场,放荡不羁,却积极的为他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着,虽然终未能受到重用,但多次以一个臣子的耿耿忠心劝谏武帝;又一直保持着一个文人知识分子所应有的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甚至不顾在封建社会被视为异类,这无疑是极为难得的。
汉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东方朔在家乡病逝,享年61岁。
标签: 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