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喜欢的几个历史人物(还有我喜欢的74师)

犀牛历史 31 0

近日闲暇之余无事

  翻看明月道士一篇天涯强帖 :“国军74回忆录”

  颇有几凡感触 以QQ空间代笔 写下自己对国军74师的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 以缅怀张灵蒲这个传奇的抗日英雄!!!

  如果他不是一个军人 他可能是一个出色的书法家 张先生早些时 字写的好是很出名的 毛 的哦语翻译说过:“他写的一手好字让人羡慕”

  后来对日作战 没有一次败绩 上高会战 被炸断双腿 蒋介石派飞机将其送到香港治疗 治疗期间 不顾专家劝告 再治一个星期即刻痊愈的劝告 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以至于单腿残疾 要考橡皮腿 渡过余生

  人称:“跛腿将军”

  蒋介石的内战战略中 国军74整编师又名(74军担任了内战的急先锋) 其全师都为美械化装备 战斗力级强

  在1947年5月13日 第74师为了配合第一集团军汤恩波的战略计划 主动在孟良崮这个:“绝地” 以一师之力 诱惑共军9个纵队的兵力 形成中心开花

  陈毅与粟裕为全歼国军主力 几乎将所有在鲁南的家当拿了出来

  顿时 孟良崮杀气弥漫 战事一触即发!

  在共军形成合围局面的同时 国军的的第整编11 第65 第25 第83 以及7军 84师等部 合围孟良崮

  形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围歼

  如果3天之内打不下孟良崮 那么战史将被改写

  张先生自陷绝地 命自师58旅守住主峰 雕窝高地 又命61旅守住520和540两个高地

  再命57旅守住570高地 又致电蒋介石请求空军支援 但是很多物质都没有准确的投放到74师手中

  此时,解放军已基本完成战役设想,形成了对74师的围攻态势。但合围还不严密,外围国军距离也不远,近者还不到10千米,远的也不过50千米,凭74师的战斗力,如果内外合击,突围应不成问题,即使做不到全身而退,至少大部分主力还是可以保存下来的。但是蒋介石认为74师占据着制高点,享有地利之优,加上其强劲的战斗力,附近又有兵力雄厚的外围部队,正是与华东解放军主力决战的大好时机,于是命令74师坚决固守,吸引解放军主力,来个中心开花!有关电文如下:

  顾司令祝同兄北恩伯、灵甫兄勋鉴: 今已得知灵甫之74师被围孟良崮,甚惊,又甚喜。其惊之因是灵甫被困,随时有危险发生。其喜之因是灵甫给我国军寻找了一个歼灭共军陈粟部于孟良崮的大好机会。因为我74师战斗力强、装备精良,且处于有利地形;再之,有恩伯、敬久、欧震三兄兵团大军云集,正是我国军同陈粟决战的好机会,现命令74师灵甫部坚守阵地、吸引共军主力,再调10个师之兵力增援74师,以图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夹击共军,决战一场,歼陈粟大部或一部之兵力,一举改变华东战局。总之,一切均仰仗诸位精诚团结,协同作战,为党国大业献身出力,乃千秋之荣也。”同时严令新泰之整编11师、蒙阴之整编65师、桃墟之整编25师、青驼寺之整编83师、河阳之第7军和整编48师火速向74师靠拢,并急调第5军、整编64师、20师和9师兼程驰援,集中外线10个整编师(军)与解放军决战!74师副参谋长李运良力主坚守孟良崮,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配合外线友军与解放军决战,参谋长魏振钺认为此地孤山绝地,为兵家大忌,不宜坚守。师长张灵甫认为自己部队建制完整,战斗力又强,外围友邻相距又近,虽然弹药、粮食、饮水都很缺乏,但坚持一两天没有问题,而一两天足以实现中心开花的战役企图,正是建立殊勋的时候,因此立即调整部署,依托孟良崮等险要山头进行防御,同时要求空投粮、弹、水接济。

   学过军事知识的应该知道一个战斗力与作战损失关系的公式---兰彻斯特方程:

    1)在直接瞄准射击条件下(近距离作战),交战一方的有效战斗力,正比于其战斗单位数的平方与每一战斗单位平均战斗力(平均毁伤率系数)的乘积”

    2)在向面目标间接瞄准射击的条件下,交战一方的有效战斗力正比于其战斗单位数与该方每一战斗单位的平均战斗力的乘积

    这个公式揭示了人民战争的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强敌的秘诀:力争近距离作战减小我方损失,集中优势兵力进行突然袭击。

    根据这个公式和孟良崮双方的作战兵力,我们可以以数学的积分知识计算出:74师的战斗力相当于华野主力部队的战斗力3倍左右。

    也就说,如果双方都实施散开的正面交战,则74师可以消耗华野主力约三个纵队。

  既然74师那么经验丰富,战斗力又强,怎么会被围困住呢? 还正面交战?战争中的战术恐怕还是很重要的吧,哪怕是冷兵器时代,还得讲个阵法,讲个战法吧.怎么会连双方如果实施散开的正面交战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限制住敌人,不让敌人发挥其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的部队,才能是无敌的部队吧.

    兵力的运用的确有些奥妙。粟裕说过:未展开的部队虽强犹弱。

    假如霉菌的第1师人员和装备都集中在一个巨大弹药库里,俺一个人一门炮就能全歼霉菌的第1师。(开个玩笑)

    指挥员的能力就是想办法让自己先敌展开,限制敌人展开。

    转一个资料

    “《作战理论入门》

     战斗力的含义及原理:

    战斗的三要素

      战斗受以下三个要素支配:

      能力(ENERGY)……消灭敌人的基本要素

      时间(TIME)……明暗寒暑晴雨等自然现象和时机

      空间(SPACE)……地形的特点等自然现象、地幅和态势

      这三个因素相互联系,对战斗的本质——能力起着增强和削弱的作用。在发挥能力的时候,三者密不可分,互相影响。

    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这三个要素间的关系也依然存在着。这三个要素中最容易人为地改变的是能力,它是战斗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要素。

    二、什么是战斗力

      战斗是具有各自企图的两者之间的抗争。这种抗争是为使对方屈服,实现自己的企图而采取的暴力行为。就是说:在战斗三要素中进行战斗的直接手段是能力,这种战斗能力——在战斗中与敌人交战的能力——即为战斗力。随着时代的变迁,战斗力的重要性在逐渐增加,与时间和空间要素相比,在其程度上的差别也在愈益增大。

      战斗力分为无形要素和有形要素。

    1. 无形要素

      无形要素是指组成部队(军队)的个人和集体的身心两方面的能力,主要的是部队(军队)的精神力量。例如:

      指挥控制的优劣;

      纪律(军纪)和士气状况;

      训练水平的高低;

      团结与协同一致的精神等。

      这些无形要素的特点是:

      (1) 其威力(作用)不表现为一定的数量,除实战外无法通过试验证明。

      (2) 根据人员和情况的不同,变化很大,发挥得好威力成倍增加,发挥得不好威力大大降低。

      (3) 与有形要素密不可分。共同构成决定胜负的根本要素。

      (4) 指挥官的能力对其部队精神因素的消长有极大的影响。

    2. 有形要素

      有形要素是指人员数量(兵力)的多寡和物质的数量与质量。例如编制装备、各种武器的性能、威力和数量等,都会作为杀伤力、破坏力和机动力等客观存在的力发挥作用。

    有形要素,可以某种程度的数值为基准来认识。它是构成战斗力的基础。

    三、战斗力的原理

    1. 战斗力的本质

      战斗力是战斗三要素中的基础。它在时间和空间中迅速不断地变化着。

      从本质上讲,战斗力具有四个特点,即集、散,动、静四性。

      集——战斗力集中起来则强;

      散——战斗力分散则弱;

      动——战斗力运动起来则增强;

      静——战斗力静止不动则减弱;

      战斗力即通过对这四性的活用和编组发挥其特点。不管拥有多强的战斗力,如果分散使用或静止不动,战斗力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将战斗力集中并运动起来才能发挥出它的全部力量。

      由此产生出了打击敌人应采用“集”ד动”的理论。这就是只有进攻才是确保主动、取得决定性战果的最好方法的原因。

    战斗力的强大固然永远是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但是了解战斗力的特点,巧妙地加以运用,则更是取得胜利不可缺少的条件。应该铭记:在历史上,虽有强大的战斗力,但对上述理论运用不当而招致惨败的战例是不胜枚举的。 “

  双方作战序列:

    解放军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

    一、攻击集团:

     1纵(叶飞):第1师(廖政国)、第2师(刘飞)、第3师(刘亨云)、独立师(即皮旅,方升普)

     4纵(陶勇):第10师(张震东)、第11师(谭知耕)、第12师(彭德清)

     6纵(王必成):第16师(张云龙)、第17师(梁金华)、第18师(饶守坤)

     8纵(王建安):第22师(孙继先)、第23师(陈宏)、第24师(周长胜)

     9纵(许世友):第25师(聂凤智)、第26师(刘涌)、第27师(孙瑞夫)

    二、阻援集团:

     2纵(韦国清):第4师(朱绍清)、第5师(姚运良)、第6师(滕海清)

     3纵(何以祥):第7师(贺健)、第8师(王吉文)、第9师(郭廷万)

     7纵(成钧):第19师(熊应堂)、第20师(殷绍礼)、第21师(谢锐)

     10纵(宋时轮):第28师(王德贵)、第29师(肖锋)

    三、特种兵纵队(陈锐霆):榴炮团、野炮团

    注:攻击集团中1、6、8纵均以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兵力担任阻援。

    国军:

    徐州司令部(顾祝同)

    第1兵团(汤恩伯)

     第1纵队(黄百韬)

     整编25师(黄百韬):第40旅(陈章)、第108旅(杨廷宴)、第148旅(廖敬安)

     整编83师(李天霞):第19旅(杨萌)、第63旅(徐志勖)

     整编74师(张灵甫):第51旅(陈传钧)、第57旅(陈嘘云)、第58旅(卢醒)

     第2纵队(李良荣)

     整编65师(李振):第154旅(张一中)、第160旅(温淑海)、第187旅(李明)

     整编第28师(李良荣):第52旅(葛先才)、第80旅(李万斌)(未直接参战)

     整编第57师(段茂霖):第117旅(罗觉元)、预4旅(龙云骧)(未直接参战)

     第3纵队(张淦)

     整编48师(谭何易):第138旅(李英俊)、第174旅(王景宋)、第176旅(秦靖)

     第7军(钟纪):第171师(刘昉)、第172师(朱乃瑞)

    其他兵团参战部队:

     整编64师(黄国梁):第131旅(张其中)、第156旅(刘镇湘)、第159旅(韦德)

     整编20师(杨干才):第133旅(周熙翰)、第134旅(伍重严)

     整编11师(胡琏):第11旅(杨伯涛)、第18旅(覃异之)、第118旅(王元直)

     整编9师(王凌云)):预2旅(杨宝谷)、第9旅(陈克非)、第76旅(刘平)

     第5军(邱清泉):第45师(廖慷)、第96师(黄翔)、第200师(熊笑三)

  1、 张灵甫为何上绝地孟良崮?

    关于张灵甫为何上绝地孟良崮,众说不一。有说,张灵甫中了陈粟“回马枪”的;也有

    说,是张灵甫的“苦肉计”。我通过对孟良崮的实地考察,采信后者。

     站在孟良崮顶峰,四下察望这个几平方公里的孤山,我的心头跳出四个字“绝地险地”。

    孟良崮石头多、土少、树少,无水源,确乎绝地。选这么块绝地退守,反映出了张灵甫的极端自信和对陈粟的蔑视。敢于退守这么一块绝地,可以看出张灵甫是个极度骄傲的人,他还真有凭他3万精兵全歼陈粟20万人马的野心。

     不可否认,孟良崮同时又是一块易守难攻的险地。山坡坡度都在30度以上,进攻部队除了要克服地心引力还没有树林的遮蔽,守山部队则有石头的天然屏障。冲上这样的山坡,实在是比冲过同等距离的开阔地难上百倍。74师指挥所选在半山的一处石洞之中,俯瞰的视野极好,通往指挥所只有一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巨石夹着的小路。

     你不得不佩服张灵甫天才的军事眼光,选了这么块险地,也正是这块险地给了张灵甫实施“苦肉计”的决心和信心。

     因此,我相信:“老八路”被包括张灵甫在内的GMD多路大军撵出苏北根据地,展

    开了惯常的运动战,国民党一直抓不住陈粟主力决战。等陈粟退至沂蒙山区时,多路共军已积聚有20万之众,陈粟为振奋军心,决心吃掉尾随的国军一部。由于张灵甫74师军事素质较其他国军部队高,行动神速,成为了突在前面的孤军。

    陈粟虽看到了这3万孤军,开始还是准备放过张灵甫选个有把握的弱敌打下。但张灵甫也察觉了陈粟“杀回马枪”的企图,为主动缠上共军,有意放辎重部队守要津,坦埠、垛庄被陈粟轻松拿下,随即退守孟良崮绝地,造成战术要津被断,被包围于绝地的假象,张灵甫的真正目的其实是置自己于绝地,吸引陈粟主力包围自己,想用中心开花加上后续的国军从外反包围,一举歼灭共军。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天要灭你,你是逃不掉的,“运去英雄不自由”啊!

    张灵甫守着这么一块险地,外围30万大军反包围共军20万人马,还是被老天给灭了!

  解放战争中的国军战斗力跑那去了?

    脱胎于黄埔军校的国军中央军,在创立初始就打遍广东,福建无敌手。以后更是以区区10万兵力,摧枯拉朽之势打败拥有百万兵力,装备相对精良的北洋各派军阀。在内战中什么狡诈的桂军,擅长防守的晋军,强悍的西北军,硬气的东北军,通通不是对手,全部打服。在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几十万红军的战争中,也是追着打了25000里,一直到陕西北部,红军只剩下了3,4万。可是到了46年以后的争夺中国领导权的解放战争中,却像换了一只军队,败多胜少,而被全歼的战役比比皆是。大家每次读到这里都会感到像是哥德巴赫猜想,象不明白。怎么会这样?士别三日,底目相看。很多明白人总结了许多许多很有道理的东西。我自己也试着撮莫了一下,感觉国军实际上在这中间的8年抗战中已经被打废了。

        黄埔军官生,我在剑桥中华民国史里还抄了个笔记,截止到33年共毕业25000名黄埔军官生,而在抗战的前4个月的松沪会战,南京会战等等就挂掉了10000名黄埔军官生。曹剑浪的国民党军简史上册686页,讲从黄埔军校建校到43年7月,连同先后建立的8个分校,总共毕业了10万多军官生。但是43年国军中却只有37583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抗战的前6年,国军就挂掉了至少62000名黄埔军官生,也就是差不多三分之二。在加上抗战最后2年的雪峰山会战,豫湘桂大会战,缅甸会战,以及退伍等等。实际上到46年国军中的黄埔军官生已经不多了。这就是说合格的中下级军官严重缺乏,直接导致了训练,指挥,统御一片漂绿。在战斗中对士兵掌握不了,容易在突发事件中发生混乱,所以屡屡发生,部队被击溃的事情。而难以迅速熟练的组织防御和反击。

        精锐部队,抗战之前,国民政府靠发半工资攒钱,和与德国以物以物,邀请了德国军事顾问训练了20个瘸子版,半掉子德式轻型步兵师。自己又花了血本训练,装备了中国唯一的机械化步兵师第200师,在长期的抗战中通过磨练和国民政府的政策倾斜输血也成长出了6,7个师,最后美国出钱,出武器,出教官,出训练场地器材在印度训练了4个简易,缩水版美式轻型步兵师加在一起不过32个像摸像样的师。

        翻翻国军的抗战史发现,在抗战中彻底报废了21个,另外11个有大多成了半残废。比如74师,我拿着74师的战绩算了算,74师在抗战中损失了至少75000人,基本上等于换了3遍,在47年孟良固的哪个74师早就不是当年的哪个虎军了。号称德式师中的模范师团的36师,有9000人参加了一个松沪会战就补充了4次新兵,总共损失了12000名官兵,几乎打光了130.。所以1946年的国军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突出的精锐部队了,国民政府槽糕的财政也没有实力装备,训练精锐军队了。有的只是那块精锐的牌子和已经吐血大减价的实力。

        普通部队,37年国军总共有202万军队,到45年抗战胜利,总共补充了新兵11691210人。整个8年换了6遍,[其中伤亡320万,45年到47年裁军140万到200万左右,还有部分是服运输役,另外应为抗战时期物力唯艰,难以忍受艰苦和惧怕危险的战场而逃亡,开小差的,到46年还有430万。],所以普通部队的实力也打2折了,仅仅在10多年前的湘江战役中就那么点湘军,桂军都可以重创数量更多的中央红军的主力,到了46年以后就已经春风不在,人老黄花啦。再也不是当年哪个虎狼之师了,骨干损失太严重,短期内根本无法恢复战斗力。

        最严重的还是没有钱,47年8月,国军一个2等兵月工资6万,一个上等兵月工资7。2万,一个上士月工资14万,一个中尉月工资44。8万,一个少校月工资63。2万,听着像个天文数字,发晕,发财了。实际上少的可怜,在48年的上海,一斤发豆芽32万,一斤猪肉320万,一斤冬瓜或者小青菜10万,一只童子鸡320万。要知道一个士兵一个月的副食补贴才6万,也就半斤冬瓜,一个月的那点工资也就够一个鸡爪子。还提什么养家糊口?还奢谈什么体力,士气,斗志?

   8年抗战,沂蒙山一带闭塞的老乡们,只知道罗荣桓的“老八路”,不知道国民政府了。罗荣桓为GCD在山东建立了极好的群众基础。这一方面跟罗是山东人有关,另一方面,罗确实是个为民谋福利的好人!为老乡办了不少好事,这里不说了。

    在沂南县我看到罗荣桓领导的“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旧址的时候,充满了内心的疑惑。沂南县大部为沂蒙山脉,到处是大山,唯独“战工委”所在地是在平原,而且离山区有20多公里的路。在日寇的重重包围中,罗为什么会放弃周围的易于逃避日寇围剿的山区而要选择危险系数高得多的平原的呢?我在听了老乡的一个故事后找到了答案。

    一个老乡对我说,74师进入沂蒙山区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74师曾经占领过淮阴、涟水当年GCD的所谓“老区”,但等他们到了沂蒙山区才领教了什么是GCD的真正意义的“老区”。

    老乡说,74师军纪是很好的,因为是政府军,给养随军带着,并没有后来电影上的扰民、抢民的事,临时跟老乡买东西都是真金白银。倒是GCD的军队,由于没有稳定的后勤供应,有时候拿老乡的东西就是开一张白条。

    罗荣桓把山东老区经营到什么程度?当74师的部队跟老乡要打点水的时候,老乡问他们是谁的部队(老乡不会看军装,再说共军的军服杂得狠,不统一),如果回答是“国军”,老乡就叫他们玩去,不给他们打水,结果74师的一些下层士兵只好说自己是“老八路”,老乡立马就给上水了。

    这个故事解释了罗荣桓怎么敢于把领导机关建在平原,原来山东的老百姓就是比大山更牢靠的屏障。

    另一个故事直接给出了孟良崮战役的真实版,道出了张灵甫失败非战之罪。

    话说华野的20万人枪从5月11日开始攻山,打了3天3夜,“老八路”快顶不住的时候,74师守军的枪声突然衰弱了,机枪不响了,皮旅在老皮脱光膀子的带领下,首先占领了孟良崮主峰。事后得知,74师固守三天三夜,滴水全无,人还受得了,枪受不了了。特别是要灌水的马克沁机枪,枪管打红了,得不到冷却,最后打不出子弹了。张灵甫在他的绝命书中特别提到“水粮俱无”,粮没有还能顶,水没有、尿也撒干了,枪罢工了,“老八路”冲上来了。

    白刃战,74师的美式装备吃亏了。卡宾枪本身就短,加上美国人性化的短刺刀,怎能敌住“老八路”的五尺的三八大盖加上一尺的长刺刀啊!

    最能体现天意的是,“老八路”攻下山头半小时后,仅仅半小时,天下了一场瓢泼大雨!这简直就是老天告诉GMD,你们的气数尽了。或者你干脆别下雨,一直就别下雨,偏偏救命的水在命没了以后从天而降!唉,可惜的一代将星为老天抛弃的蒋家王朝而陨落了!叹!

  我最喜欢的几个著名的历史人物!!!

  1郭嘉 鬼谋一样的智商 望穿秋水的眼睛 能够洞察一切 可是他和荀禺不一样 一个是为了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 一个是为了保护皇上 自己的政治理想恐怕不是对于他那么重要

  对郭嘉最重要的是 就是曹操那句: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这句话应该是对他能力最大的肯定了吧!

  孙策袭击曹操 曹操正在前线与诸侯作战 许昌危矣 正是他说服心猿意马的曹操 因为他料定 孙策是不会到达许昌的 结果确实如他所料 孙策被刺客杀害 刘备在刘表处 曹操恐怕刘备使坏 更是郭嘉看穿刘表的思维方式 直言不讳的说出:刘表坐谈客尔!!结果每次都是如他所料 乌丸一战更是打的凶险无比 如果说真的有神 那一定是郭嘉 成大事者必属郭嘉 在我的心里 他是三国最佳的智谋NO1!

  2司马懿 喜欢司马懿 是因为喜欢上了三国故事里 那个受了巾帼之辱的他 堪比当年韩信胯下之辱 很难想像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景象 面对一群义愤填膺 满脸通红的魏军战将 他将这些女人衣服穿戴整齐 笑着对蜀国的使者说:“怎么样 还挺漂亮的吧?| 大家哈哈一笑 稳定了军心 坚持了以拖字干掉粮草供应不上的蜀国 每出一招必血肉横飞 杀曹爽 灭马谡 6出祁山让诸葛小儿 无功而返 抱恨终生

  (对不起我太激动了) 多么了不起的人物 多了大的度量和心机 在他面对诸葛亮巾帼之辱的时候 我明白了 他要的是整个天下而不是一时的痛快 那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那是他的时刻 是的当时就是这样伟大的司马懿 伟大的魏国晋朝 生日快乐!!!!!!!!!!!!!!

  3 国民党第74整编师 师长张灵莆

  第一次知道这个人 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 探索发现 我当时并不知道 他是5大主力之一 全军美式装备!

  当时那个节目的报道几乎都是负面的说的都是他的骄横 我们战士的勇敢 不过当时我看见围攻他的人有 陈X 许士X 书玉 我当时感觉 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会让这么多高级将领 蜂拥而致 杀之而后快

  不管他的中心开花战略错误的也好 还是国军反围剿 战术合围没有真正完成也好 还是派系林立之类的话

  在他上孟良崮 面对5打1这个战斗比例 悄然一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坐阵从容大气 指挥 豪无惧色之时

  我的心已经向他投降了 他是一个英雄 他的牺牲是悲剧性诗史性的 如果有一天 我孩子长大了 我会带他去孟良崮 我会给他讲 有这么一个英雄 这么一个男人 为了自己的事业 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那是怎么样 的一种景象 我来假设一下:“

  绝望的气息弥漫着整个孟良崮山顶 狭小的山洞里 他静静的坐在椅子上 全神贯注的听着下属的汇报 一处又一处的阵地 反复易手 援军迟迟未来 他整洁的衣服有些凌乱了 拨通了委员长的电话等来了是最后一顿安慰 他有感觉 也许上孟良崮真的是个错误 但是那又怎么样? 如果 如果援军能再快点来 战略合围已经完成 战术合围再紧密些 那这一切 突然 一些急报打断了他的思路 外面的枪声越来越近了 念! 师长 ! 兄弟们 都死了 我们顶不住了 !!!!!援军还不来!!!!!!!!!!!!

  他沉默了 沉默是他的习惯 他写了一手好字 他又一次拨通了自己校长的电话 想了很多 第一天入学

  第一天 去临摹字贴 上高会战的断腿 自己的妻子 云鼎勋章 ..............

  蓝天 硝烟 然后破碎

  饮水断绝,粮弹绝尽,全师孤立,四面受敌 ,我与副师长20余人准备杀身成仁 并祝校长胜利

  虽然开枪自杀

  记忆里永远不凋落的国民之花张灵莆

标签: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