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鉴于连年作战,粮食欠收,所以颁布了禁酒令,号令任何人不得私自酿酒。而此时,恃才傲物的孔融不但不依令而行,反倒呼朋唤友,饮酒作乐,不醉无归。甚至几次上书反对禁酒,反诘“酒何负于政哉?”
《诗经》里有不少描写饮酒的场景。三国时的曹操善饮酒,喜杜康,他一生戎马,把对酒当歌视为人生的第一大快事。可曹操也曾颁发过禁酒令。《太平御览》引《魏略》说:“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后汉书·孔融传》说:“时,年饥兵举,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延伸阅读:
晋人也有禁酒的事。葛洪在《抱朴之·酒诫》说:“曩者既年荒谷贵,人有醉者相杀,牧伯因此辄有酒禁,严令重申,官司收索。”晋时,年荒谷贵,酿酒就是与人争命,这才有官府酒禁的事。
周公要人在饮酒时讲酒德,不能喝醉。殷纣王穷奢极欲,“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史记·殷纪》说:“(帝纣)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周公认为,这是殷丧亡之祸。汉末连年征战,千里赤地,再耗粮谷去酿酒显然会危及曹操用兵的大计。孔融好酒,醉酒时如腾云驾雾,自称酒龙。唐代有个叫陆龟蒙的曾写诗讥讽说:“思量北海徐刘辈,枉向人间号酒龙。”这里北海徐刘辈,是指孔融、徐邈、刘伶,皆以豪饮著名。孔融反对曹操禁酒令,是借机使气,狂言侮慢之辞,就更没有政治头脑了。孔融后来被曹操灭了全家,不是没有缘由的。
古人以酒能解愁,如兵克敌,故称酒为兵。《南史·陈庆之传》附语说:“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可许多时候,借酒消愁愁更愁。唐张彦谦《无题》诗说:“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酒还能助兴、壮势。《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三国志·徐邈传》说:“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但饮酒过量有害,还会坏事。嗜酒者是酒徒,古人称为酒人,酒客。嗜酒成性的是酒魔,饮酒使气的是酒狂。酒气相通,有饮酒结党的。《后汉书》就记有这样的事。
文人好脸,给酒徒冠以雅号,如酒仙、酒神等。酒仙是杜甫对李白的称谓,说他整天泡在酒缸里。宋代欧阳修《归田录》说:当时人刘潜和石曼卿为酒敌,听说京师新开酒楼,相约而往。两人“对饮终日,不交一言……至夕,殊无酒色,相揖而去”。明日又来饮,人呼“二酒仙”。所谓酒神,乃“酒席之士,九吐而不减其量者”。古人饮酒,如两军对垒,拼杀之惨烈可以想见。据说,诗人元载“以饮一斗,五日倍是”。白居易有诗:“此翁何处富,酒库不曾空。”
酒往往还与色相连,称酒色徒也。我国历来讲酒德,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汉时有人写《酒箴》,劝解君王;北魏有高允作《酒训》,说酗酒之害。刘伶有《酒德颂》,讲饮酒的品德。用酒助兴娱情,美事也。而过之,不讲酒德有害。我们读古人事,以史为鉴,用来警世醒人是大有益处的。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