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诡的历史之一:一次女人醉酒 一场决绝屠杀

犀牛历史 35 0

  李良脸上的血色慢慢泛了上来。

  他眼角的余光扫过身边那些刚同秦军恶斗而归的部将们,他们面面相觑,目光不忍和自己交接。

  这是公元前208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也就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再具体一点讲,这一年,吴广刚因迎战秦军的排兵布阵问题与部下发生分歧而被刺杀,章邯正向陈胜扑来,刘邦和项羽正在疯狂扩张势力,而燕王韩广、魏王魏咎等一大批豪杰割据一方,捉对厮杀。

  陈胜派老友武臣从秦军手中夺得赵国故土,称赵王。武臣也许不有名,但他手下有两个大大有名的人物---张耳、陈馀,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关于决一死战的战例,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都与他们息息相关,而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的故事,就直接发生在他二人之间。当然,这两个人的故事是后话,现在的主角是另一个人。

  武臣的部将李良,奉命率大军开拓国土,攻击常山,一鼓而平。武臣接着命令他去夺取太原。这时秦军扼守住了太行山脉的通道---井陉口,李良无法前进。秦军守将做了一件完全没有确定性的事,给李良写了 ,假冒皇帝胡亥的名义进行招降。李良半信半疑,又无法攻克井陉口,于是撤军回邯郸请求援军。历史在这里给了人们一个吊诡之处,后文再表。

  邯郸近在眼前,前方忽然出现大队仪仗。李良的眼睛都快湿润了,赵王武臣竟然亲自前来迎接劳苦功高的军士们,他们赶紧拜伏道旁。可惜现实给他们开了个无意而又小小的玩笑,坐在辇车内的不是赵王,而是赵王的姐姐。

  武臣,也非泛泛之辈。他与陈胜素有交情,在头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奉当时如日中天的陈胜的命令,以将军之身,率三千士卒,以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向河北进发攻取秦地。武臣从白马渡河,豪杰响应,至数万众,下赵十余城。又采纳蒯彻的建议,以招降之策,不战而下赵地三十余城,于是就称了赵王。又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割据一方。

  武臣的姐姐喝醉了。至于为什么喝醉了,史书上毫无记载,大概正统的中国史官们认为这一点都不重要,也许她是去参加某个大臣内室的家宴,甚至是因公务去郊区参加民间的某个祭祀庆典,才坐上全副仪仗,又或者,她只是一时兴起,作威作福,喝多了出来兜风而已,总之,一切缘由已随风飘散。

  她醉醺醺地坐在辇车内,看见道旁拜伏着几个带兵的人,也许是巡逻的吧,或者是过路的哪支部队。该讲点礼数,于是派了身边的一名骑兵前去答礼,然后……然后就继续往前走了。

  李良脸上的血色越来越浓郁,奇耻大辱!一时间不知所措。史书记载了随后发生的事情:

  “李良素贵,起,惭其从官。从官有一人曰:‘天下畔秦,能者先立。且赵王素出将军下,今女儿乃不为将军下车,请追杀之!’李良已得秦书,固欲反赵,未决,因此怒,遣人追杀王姊,因将其兵袭邯郸。邯郸不知,竟杀赵王、邵骚。赵人多为张耳、陈馀耳目者,以故二人独得脱。”

  就这样,那位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王姊”,连原由都没弄清,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就被人一刀砍了,还连累自己的弟弟,赵王武臣以及丞相邵骚也被一刀砍了。同时还有邯郸之乱,死者无数。

  后来张耳、陈馀收拾赵军反击李良,李良不支,投了章邯。至于有没有随章邯投项羽,最终在不在被项羽坑杀的降卒里面,已不可考。

  在为这一突发变故瞠目结舌良久之后,我掩卷叹息。回过头再去梳理,变故从哪开始的?对,那封信!那位同样不知名的秦军守将,做了一件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有多聪明的一件事---在一个人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也许当时,谁都没有预测到这粒种子会有什么用处,可是,当形势往前发展,这粒种子竟会长成一个恶魔,吞噬掉一个人的内心,做出转折性的决定,乃至毁灭一座城池。

  还有另一个感悟就是,当初看美剧的时候,时常不适应。美剧中情节线太多,常常各人自行其是,矛盾冲突莫名而激烈,有时看着费脑筋,中国电视剧则主题突出,逻辑鲜明,众人为着一个目标而不懈努力,无暇旁顾。看了这段历史,可能我们会明白,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发生奇妙的连接,也许会引发一个无法预知的结果,这才更接近现实。

标签: 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