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回看

犀牛历史 55 0

  中国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回看

  一、孔子复礼

  先说“礼”,是周礼,其实质是伟大的周公为天下人制定了在当时很科学、很完整、很系统的,既有法律意义又有道德意义的行为规范制度。在遥远的西周,能有这样一套完善的法律和道德体系是很了不起的,使天下人有言行规范,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确实“泽被后世”。

  到了孔子生活的时期,礼崩乐坏,孔子遂提出来“复礼”。孔子“复”的是周礼吗?很明显不是。孔子不过是托古罢了,这也正是孔子的高明之处。孔子复礼的实质,是“站在巨人肩上”,假托周礼体系,审时度势,提出自己的核心理念——仁。

  孔子比周公更加“泽被后世”,对中国影响延续千年之久,直至今日。

  在历史长河里,周边其他民族如走马灯般变幻大王旗,唯中华民族千年屹立。我们伟大的孔子居功甚伟。

  二、商鞅变法

  变法内容不必说来说去,采取的措施激励也好,惩罚也罢,核心在围绕“耕战”展开的。多生产物资,供应军队打仗,打胜仗。一切为了消灭东方六国,开疆扩土。

  所谓变法,一言蔽之:把整个国家全部、彻底,无条件转为战时体制(或可称临时体制、军国体制)。并且经过补充和完善,作为基本根本制度深入秦国人心且不可动摇。

  可验证的结果是,延续执行基本制度的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终于彻底消灭了东方六大国及其附庸,成果极为辉煌。秦国一统天下的历史意义本文不做详述,太重大了,似乎还需要再认识、再发现,以后再开帖或者在本帖慢慢细说吧。

  商鞅变法尽管成绩辉煌,但药量过大,下药太猛,副作用也不会小了:一统天下后不到15年就轰然倒地。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就是战时体制能打天下,而不能治天下。被消灭的六国哀叹“天下苦秦久矣”,而干掉六国的秦人凭一国之力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他们苦不苦?更苦!国力民力得不到休养生息,长期(历经六代君王)严重透支,虚弱到一小群戍卒吼几声就能动摇根基的可怕地步了。

  三、北强南弱

  中国古代战争史有个明显的规律,北强南弱。历史上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朱元璋,好像打破了这个宿命,可没想到数年后又被他的亲生儿子扳了回来。

  为什么北强南弱?

  1、北强南弱的实质是西强东弱。亚洲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在我国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明显态势,上攻下易,下攻上难。

  2、北方有马。骑兵,就是古代的快速反应部队,重装部队,还是特种部队。骑兵打步兵,相当于降维打击。

  3、一般来说,高纬度居民似乎要比低纬度居民身体较为强壮。

  4、古代的中国,由于生产力制约,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使得长江以南经济不仅不发达,还非常之落后,战争潜力远不如北方。

  5、气候差异。北兵南下,从寒冷到湿热,虽然难以忍受,但仍可适应;而南兵北伐,到了寒冷的北方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资后勤保障,是无法生存的。

  四、魏王曹操

  对曹操的评价总是充满争议。

  正方:没有曹操,天下立刻崩溃。“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反方:正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替了汉室,簒汉为魏。

  怎样评价?

  曹操确为汉室“续命”数年,这是事实。他很辛苦,很艰难,很努力......可是,他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真如个人表白的“荡平天下,不辱主命”?

  否。证据不须多,仅两个事实就能彻底否定。

  其一,东汉继续遵循西汉“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高祖刘邦身后虽有诸吕及王莽反复,但旋被“击之”。两汉几百年来,只有一个朝廷公开册封的非刘异姓王,又得善终者,且将王位顺理成章传给了儿子,儿子又接受了“禅让”。这个人就是曹操。彻底践踏了祖制,背叛了盟约。

  其二,东汉最后的皇帝汉献帝(回头有时间说说汉献帝,此人并不简单)把皇位“禅让”给了曹操的儿子曹丕,彻底交国。

  五、安史之乱

  众所周知,“开元盛世”不仅是盛唐的巅峰,应该还是中国古代王朝的巅峰,没有之一。在那个令人神住的时期,政治较为清明,上下渠道畅通,各阶层安居乐业,按常理来说,不该出现“安史之乱”这一记超级大闷棍的。

  问题出在哪里?

  责任在唐玄宗?李林甫?杨国忠?还有野史把责任归为杨贵妃……

  客观来说,上述历史人物责任都不大。

  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军事制度出了大问题。当时的军制主体是府兵制,农民战时为兵,和平为民,农忙耕种,农闲练兵。且军队归中央调度。后来,边疆地区慢慢转变成了募兵制。募兵不再从事生产,彻底转型为职业军人。这还不要紧,要紧的是,再后来居然转变为节度使可以自己募兵。再后来节度使不仅掌兵,还能任免辖区行政官员,还能收税,还能身兼数镇节度使……这就要紧了,不,要命了!

  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就有人建议皇帝找机会收拾这些地方大员。节度使们已称霸一方久矣,岂能不知“震主”的凛冽寒气!

  节度使们权衡一下,朝廷有府兵,算是民兵或预备役,我能招募现役兵,兵源不愁。用人方面,我们的辖区用的都是我的人,听我的话。钱粮方面,我能自己收税,还能屯田,也不怕。作战经验方面,你朝廷的兵是未经战阵的业余兵,我是长期在边疆拼杀的职业兵,谁强谁弱,高下立判。

  即使安禄山不反,张禄山、刘禄山、王禄山们也得反。

  六、宋朝定都

  靖康之耻是弱宋迈不过的一道坎。为什么要定都在无险可守的开封?为什么不西迁长安?或至少迁到洛阳?

  雄才大略的赵匡胤为什么没能实现迁都的愿望?反对的力量为什么如此强大?强大到能否定皇帝的决议。

  现在回看,依稀能看出这样一场斗争:迁都是皇帝赵匡胤提出,最大的反对者是亲兄弟开封市长赵光义。皇帝认为开封无险可守,开封市长认为“在德不在险”……

  天下归皇帝管,开封归市长管。

  迁都之议尚无最终定论之时,皇帝突然暴亡,兄弟继位,当然维持原判,首都还是定在开封,迁不走了。且不论“烛影斧声”“金匮之盟”等是真是假,反正定都一事新皇帝维护原判,不再西迁。至于南宋再迁杭州,那叫“临安”,朝廷为的是如果敌人再次追上来了,方便再次出海逃跑而已。

  事件结论:一、迁都之争的实质或是兄弟皇位之争。二、在强大的压倒性的军事逼迫下,“德”确不如“险”。三、弱宋之弱,一个重要原因是赵匡胤之后的皇帝在国家战略上短视和不足。

  七、蒙元失国

  朱元璋得了天下后说“元以宽失天下……”,这句话误导很多人。

  真正让元失天下的原因不是“宽仁”,而是一个北方游牧部落联盟,夺取以农业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广大地区,统治了远超自身人数的其他人。从游牧管理思维到新环境下的顶层制度设计,到制度具体落实和执行,从皇位继承到官吏任用、社会管理、生产组织、赋税征收等,出了很多问题,堪称七漏八淌。

  最关键,他们还不善于学 结。或许元朝皇帝不在乎,反正地盘也是抢来的,守不住大不了还回漠北——最后,就真的被赶回漠北了。

  元朝失国,不是“宽”,而是实实在在的治国、行政、组织能力太低下了,且整个上层集团的水平和能力整体较为低下。这点,他们确不如后来的满人善于学习,善于总结。

  八、永乐迁都

  朱棣经过浴血内战,平定天下后,就要迁都北京。每个王朝迁都都不容易,每次迁都的提议都是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朱棣对反对者是该打就打,该关就关,甚至杀头,终于成功迁都北京。

  当时主要的对手来自北方,因此明成祖迁都京北有“天子守国门”之称。

  虽是褒扬,但仍小看了朱棣。他岂止是守,而是为了攻。把京城作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人力资源集中地,连同附近周边地区建成庞大的军事堡垒和后勤基地。目的是什么?主动出击,向漠北进军。

  进取心很强的朱棣一生五次亲征漠北,最后死于军中。

  对比宋朝的迁都,朱棣是不是更强悍?更利索?更彻底!

  皇帝的进取心也是左右天下大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九、东南互保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法美德俄日等十一国宣战。

  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多名地方督抚大员拒不奉诏开战,还公然和洋人搞了议和。

  一生强势的慈禧太后,后来居然没有追究督抚们的责任,还不疼不痒地夸了几句“识大体”的好听话。地方大员集体不奉诏,慈禧为什么不追责?说到底,还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经过被列强毒打的惨痛教训,认识到自己向十一国宣战的决策,简直是连儿戏都不如。典型的弱智冲动型决策。为天下人,世界各国所耻笑。东南几省能躲开战火,留一片安静,起码还有税可征,有粮可运,已经很不错了。另一方面是假如真的依着性子来,想要收拾这些督抚们,还真办不到。朝廷基本上是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兵没兵了。

  可以这样认为,“东南互保”这个事件,以地方督抚为主的力量完胜朝廷。短短十年后,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结束。

  “东南互保”反映了什么?反映了清王朝不仅是“民心”尽失,连数省大员们的“官心”都不约而同地散了,朝廷还无力制约,这个王朝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个事件预示着清政府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迅速倒台,彻底垮掉,且不可逆。

标签: 历史事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