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中国历代第一实权官

犀牛历史 47 0

  对于官制的理解,通常分为两方面,官员职位的设置制度以及官吏选拔制度。这样看来,中国的官制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先秦,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本朝。元朝,民族压迫,文化打压,官制简陋,佛道盛行,中华文明遭受严重损失,因此有“崖山以后无中国”一说。蒙古人真心不大会玩儿制衡,权斗,分立这一套,不过贪污腐败倒是学的够够的。~~

  官制史特别明清,对理解本朝政治颇有借鉴意义。本文讨论的是第一实权的臣子,君,无论是太上皇,太后,皇帝还是储君不在此列。

  1.先秦

  商:尹/冢宰(伊尹,傅说。。。)

  周王室:三公:太师/太傅(太宰)/太保(西周;姜尚,周公,召公。。)

  春秋战国诸侯:相/令尹/上卿(子产,子文,赵盾,管仲,苏秦,黄歇。。)

  秦国自秦武王始:丞相(秦国;范睢,吕不韦。。)

  夏朝历史无文字纪录,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商朝的记载已被证明基本无误,但在正式考古发现被大家承认之前,国际史学界认为的中华“文明”肇始应为商,也就是约1766BC(民国史学界)或是约1600BC(本朝史学界夏商周断代工程),总之不过4000年,不如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目前考古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可能为夏文化的代表。

  先秦早期基本是各管一摊,例如“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史记 五帝本纪》)

  到了商,内服官(中央官制)形成了尹,冢宰这种“百官之首”,代表人物是早期的五朝元老伊尹,和商王武丁时期的傅说。但仍带有浓厚的王之家臣色彩。

  周建立后,官制逐渐制度化,形成了公-卿-大夫-士四级的中央官制,武王分封和周公东征后又确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爵位和官制的“公”是不一样的。

  (1)爵位中的“公”在武王分封和周公东征时,仅有四家——宋(商王室微子启之后),鲁(周公旦之子),虢(文王弟,为王卿),虞(文王叔)。爵位实际上是对出身的肯定,历朝如此,功大如姜尚也只被封了齐侯。秦楚两国最初均封为子爵,东周初年,楚武王自封为“王”,标志其从周王室中脱离,因而被中原各国称为南蛮。以至后来齐桓晋文,合诸侯霸天下,都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拿楚国开刀。

  (2)周的中央官制以公为首,主要是太师,太傅,太保,号“三公”。太史虽然无甚职权,但确实地位崇高,也在公之列。“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大戴礼记》),太公就是姜尚。

  周的官制基本世袭,周公召公之后历代为王之卿士,看周史的时候注意了,会发现整个800年,谈到王室,必说周公召公两家。

  2.秦汉

  最NB的两位:

  宰衡,太傅,大司马(官),新都侯(爵),号安汉公,加九锡(赐九大礼器):王莽

  丞相(官),魏王(爵),加九锡,假节钺(在外掌生杀大权):曹操

  正常:

  西汉武帝前:丞相(李斯,萧何,陈平。。)

  西汉武帝后:大司马大将军(卫青,霍光。。)

  东汉:太傅/太尉/大将军录尚书事(东汉;邓禹,窦宪,何进。。。)

  虽然之前列国均有百官之首,但叫法不同。晋国的上卿,楚国的令尹,很多国家的相,宋的太宰等等。大家最熟悉的“丞相”之名始于战国末年秦武王。“(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史记·秦本纪》)。

  战国时期,秦国偏处西隅,经济远远不及齐国,楚国,赵国。武器上,齐国已进入铁器时代;楚并吴越后,铸剑术独冠群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人骁勇善战,廉颇,赵奢,李牧名将辈出。但秦最终一统六国,制度的优越性十分明显,二十等爵位制度,让大家积极争取战功。中央集权,丞相制度让百官更有组织效率,层层负责标准化使得秦国在当年已有了企业化管理的样子。

  秦立国甚短,其制度主要在汉手里完善。

  (1)中央官制上实行“三公九卿”,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丞相为首,最牛逼的萧何,称“相国”,西汉仅此一家。西汉早年,相权很重,乃至皇帝丞相并理朝政。汉武帝几乎毁了这一制度,废了掌兵权的太尉,以大司马作为加官虚衔。后政权逐渐归属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尚书本是类似于皇帝秘书的机构,“秘书帮”的起源阿~)。卫青以大将军加大司马为百官之首,位在丞相之上。

  所以西汉中后期大牛人的官基本都是叫“大司马大将军”,如卫青,霍光,王凤。

  汉末经学隆盛,一度恢复先秦“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不过和当时的三公“(大)司徒(原来的丞相),(大)司马(原太尉),(大)司空(原御史大夫)”一样都是虚衔,实权者外戚们一般会担任大将军,并加大司马与其上,称大司马大将军~

  (2)二十等爵以列侯(彻侯)为首,没有“公”这一爵位。如功第一的酇?侯萧何,留侯张良等。汉初为了照顾诸侯国的利益,存在过异姓王,后来被刘邦全灭之后,盟誓”非刘氏不王“,之后仅吕后称制时期,出过几个吕姓王~

  *奇葩王莽。王莽以外戚专权,初封大司马,后官拜太傅(当时的太师孔光权势不及王莽),封新都侯,号安汉公(“公”仅此一家)~~奇葩的是后来他自创了一个官职叫“宰衡”,因为周公做的官是太宰,伊尹的名字叫阿衡。。拼起来。。。这应该是有汉一代的最大官职,如果不算他自己后来做“摄皇帝”以外。。

  王莽还是第一个玩过“加九锡”的,这玩意儿本来是儒家极为尊崇的大礼,但后来确成了篡逆的代名词。。看看谁都干过就知道了:王莽,曹操,司马昭,杨坚,王世充,李渊。。。。

  *东汉朝不设三师,最高是上公—“太傅”,另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都是虚衔。中期以后,外戚专权,外戚boss封大将军。以上五官合称”五府“。东汉加强皇权,限制相权,大多数情况政权处理归尚书台,真正的实权者往往加“录尚书事”,比如“太傅录尚书事”,“大将军录尚书事”等。

  例外是董卓自封太师。曹操官拜丞相,建相府以示尊崇,但并未恢复丞相制度。

  3.三国魏晋南北朝

  最NB:

  相国(官),晋王(爵),加九锡,假黄钺:司马昭

  (相国总百揆,在受相国号前。司马昭担任大将军,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相国(官),宋王(爵),加九锡,假黄钺:刘裕

  (和司马昭一样,司马昭篡魏立晋,刘裕灭晋立宋。这叫轮回报应。。。)

  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上柱国,大冢宰(官),隋王(爵),假黄钺,使持节,加九锡:杨坚

  正常:

  曹魏:大司马/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曹仁,司马懿)

  两晋南北朝:(大)丞相/相国/八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王导,王敦,桓玄。。)

  北魏,北周:(上)柱国大将军(尔朱容/宇文泰)

  北周:大冢宰(北周;宇文护)

  这短时期是中国历史由上古到中古的过渡期,官员选拔上九品中正制确立使得士族门阀政治达到巅峰,中央官制则由三公九卿变为三省六部。当然,这段时期,军事强权格外重要,拥有了军队,就可以自封官职,自建幕属,秒杀朝廷。丞相制度自汉武帝以后从未恢复过,但往往赐予权臣以显尊贵,因人而设,这些人或后代大多篡位自立,因此这一时期,丞相/相国几乎成了“篡位”的代名词。

  1.三省制度的确立。东汉年间,尚书省定制化,权力日重。其后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凡是重臣,不管原来官职是两大(大司马,大将军),三师还是三公,必须加“录尚书事”,否则只是虚职,位高而无权。

  魏文帝曹丕为了削弱尚书省的权力,设“中书省”掌诏令起草以分权,晋将以侍中寺为基础设立了“门下省”掌监察。三省制度逐渐形成,成为权力的实际执行机构。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副官是左右仆射;中书省是中书监、令,副官中书侍郎;门下省是侍中,黄门(门下)侍郎。

  2.持节都督制度的形成。这段时期,武将职权加重,作为在外掌生杀大权的标志,持节都督多了起来。

  持节分四级:(1)假节:战时杀违抗军令的人;(2)持节:战时非战时杀平人;(3)使持节:战时非战时杀二千石以下官民;(4)假黄钺:可杀节将;

  都督分三级:(1)最牛是都督**诸军事;(2)监**诸军事;(3)督**诸军事;比如曹仁曾任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诸州军事。另有大都督中外诸军事一职,位高权重,掌控兵权,不常设,因人而设。

  3.士族势力达到顶峰。由于九品中正制的确立,官职近乎被世家大族垄断,甚至刚出生的幼童都能做官。到了后期士族崇尚清谈,浮夸成风,文不能提笔,武不能上鞍。比如王羲之出生就是右军将军,怎么可能会打仗。。

  南方士族在东晋南迁前孙吴时期,就有“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孙吴政权得到他们的支持,立国很稳,人才辈出。相反蜀汉没有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因而人才凋零。东晋南迁后,又有“王谢袁萧”四大家族,并迅速成为掌握政权的势力。东晋后期,王谢衰弱,桓氏崛起,反叛称帝,终为庶族出身却掌握兵权的刘裕所灭,建立南朝宋。但还是没有改变士族势力的统治。

  北方在西晋之后,有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建立割据政权,最终被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一统北方。后来北魏孝文帝元宏,大力汉化胡人,改为汉姓,形成了北方贵族的所谓国姓。比如元,长孙,宇文,独孤等等。留在北方的汉人,形成了山东四大家“崔卢王郑”和关中四大家“裴韦柳薛”。延至隋唐早期,朝廷的斗争多半都是这些士族之间的斗争。科举制的兴起,安史之乱极大的破坏了士族统治。到了唐末“牛李党争”,士族庶族已 分秋色。经过五代乱世,宋朝建立,士族渐渐不复存在。

  4.隋唐宋

  最NB:

  假黄钺,使持节,加九锡,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唐王:李渊

  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秦王:李世民

  加九锡,相国,天下兵马元帅,魏王:朱温(灭唐,创立后梁)

  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徽宗年间改制,位在左右相上),鲁国公:蔡京

  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偶尔设立,位在左右相上),临海郡开国公:贾似道

  正常:

  [官]隋:三省长官(尚书令、内史令 、纳言;杨素)

  唐:三省长官(尚书令/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等)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二)品(李靖,狄仁杰,张九龄,李林甫。。)

  宋神宗元丰改制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普,王安石)

  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尚书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司马光,蔡京)

  南宋:尚书左/右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孝宗前;秦桧)-左右丞相(孝宗后;史弥远,贾似道)

  [散阶]开府仪同三司(文),骠骑大将军(武)

  [勋官]上柱国

  进入隋朝以来,科举制度逐渐确立,士族开始衰败,庶族通过科举得以进入统治者高层。

  这段时期中央最高官制的特点:

  (1)三省制度到达顶峰,然后衰败,到了宋朝名存实亡,办事机构六部作用凸显,并一直延续到了清末。最高议事机构称“政事堂”,由几位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宰相一名早已不存在)主政。另外,三省名称变化多次,但结构没有变过,比如武后时期,中书、门下改为凤阁、鸾台。

  (2)相权极大减弱,分散。

  唐朝由独相,两相变为群相。起初,三省长官成为实际意义的宰相。李世民做过尚书令后,后世只有郭子仪和后来篡位的朱温做到过尚书令,左右仆射成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尚书省主管。凡是入政事堂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后改二品)”,不加的反而没有了权力。这样就赋予了皇权更多恣意废立相权的空间。同时,还有翰林学士,其首领称“翰林学士承旨”,当皇权强大时,参与议政,又称“内相”。还有前加“检校”二字的,授予藩镇将领,称为使相,最后这帮人往往割据一方。

  宋朝虽然恢复了中书门下平章事,左右丞相的独相,两相制度。但设立“参知政事”成为副相入政事堂分散宰相权力,设立“枢密院”掌握军事行动指挥权,设立“三司使”掌握财政权,极大分散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权力。

  (3)高位虚衔增多。三师,三公,三省长官几乎都成了犒赏老臣,加封重臣的虚衔。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政事堂,都是废的。

  (4)官,差遣,散阶,勋,爵分开

  唐朝正式出现散阶这一制度,散阶代表的是你的俸禄,待遇,就像我们现在的正部级,副局级这种。文官最高称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你享受三公一样的待遇,可以自建府,幕。武官散阶最高是骠骑大将军。

  勋官是功勋所授,类似于民国国光勋章,青天百日勋章这类,共十二转,就是木兰辞里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最高是上柱国,然后是柱国,上护军,护军等。

  爵这个不多说,隋唐宋基本上大致是王-郡王-国公-郡公。。。。这个顺序

  宋朝的官制更是达到了复杂的顶峰,官还要分寄禄官(源自唐的散阶),差遣和职三类。官只代表你的地位,差遣才是你的权力。比如尚书,侍郎这类的多半只是官。而差遣多带有“判,知,提,监”等字眼,这才代表了你真正管的事儿。还有职,是指“三馆十三阁”的“学士,直学士,待制等。

  比如包拯,曾经官拜右司郎中,差遣是知开封府事,职是龙图阁待制。又如太尉、枢密使是寄禄官,知枢密院事是差遣。平章军国重事是差遣,太上宰相的感觉,授予老臣重臣,有时无实权(文彦博),有时有实权(贾似道)。元丰改制前和改制后对官制有修正,要特别留意。

  5.元明清

  最NB:

  左柱國(死后赠上柱国,有明一代仅夏言,张居正),太師兼太子太師,中極殿首辅大學士,吏部尚書:张居正

  太子太保(死后赠太傅),东阁大学士兼掌礼、兵、刑三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尚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总裁,四库全书总裁:刘统勋

  一等忠襄公,文华殿大学士兼掌户,吏,兵,礼,刑部尚书,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理藩院尚书,国史馆总裁,四库全书总裁, 内务府总管,九门提督。。。(n多官职):和珅

  正常:

  元:中书令兼枢密使(元皇太子兼任,虚衔;实际掌权的是中书省右左相,同知枢密院事等;伯颜,脱脱)

  明:[官]左右丞相(明初:元以右为尊,明以左为尊;李善长,胡惟庸,徐达)-

  内阁首辅大学士(成祖末年起;杨廷和,严嵩,张居正,温体仁。。)/

  司礼监掌印太监(刘谨,冯保。。)

  [散官]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勋官]柱国

  清:[官]四大贝勒(太祖努尔哈赤末年+太宗皇太极初年: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阿敏)-议政王大臣会议成员-军机大臣(世祖雍正年间设立)-内阁总理大臣(清末;袁世凯)

  [爵]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和硕贝勒-固山贝子。。。。。

  明代的一大创举是内阁制度。将权力分割为票拟和批红两大权力,分别掌握在内阁和司礼监手里,这样就使得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相互制衡,再加上皇权,形成了简单的三元体制。当然,同时掌握了这两大权力的人,有明一代,数不出来几个,刘谨时代,朝中尚有首辅李东阳,不过有党羽次辅,吏部尚书焦芳,算上一个;张居正外任首辅,内有死党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魏忠贤虽然不是掌印,但基本控制了司礼监和内阁,这三人也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皇帝,爪牙遍布朝野。内阁人数不等,代表各派系的利益分配。跟本朝的几大长老议事制度十分神似。

  明代的内阁成员与科举选士制度紧密联系。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最终殿试会将录取的考生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并在其中选取才华出众的充任庶吉士,在翰林院中学习,期满后充任官职。从唐代起,翰林院就成了储才的重要场所,翰林们往往日后飞黄腾达,充任要职。到了明代中期后,更形成了“非庶吉士不得入阁”的制度。

  因此,无论出身,都要经历科举,选馆,然后合格后派往各部门历练,给事中、员外郎、郎中、侍郎、尚书。。。直到入阁,几十年下来,能混到内阁的人都是人尖中的人尖,老狐狸中的老狐狸。战斗还没结束,进了内阁,还要和言官斗,和太监集团斗。。。还要和阁员斗,能熬到内阁首辅的人,无论体力脑里,基本都是无敌~~明代历任首辅都是超级牛人。清廷虽然内阁虚职化,但是在建立军机处后,实际上是同一个制度,只是以领班军机大臣代替了内阁首辅。在这样一套制度的制约下,明清实际上在各种不同的政治关系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使得国家机器的运转不再依赖于某个最高统治者个人的素质,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

  要说的是,本朝其实也是如此,虽然本朝高层政治稳定下来尚短,但现在看来,大体也是:成绩优异-进入翰林院(团)-进入地方、中央各部门历练,成为封疆大吏或是部长-入政治局-入常委。我个人认为,在中国现阶段这种历史遗留多,社会关系复杂,民主意识淡薄的国家,这种选拔最高领导集体(不是个人,邓去世后,中国已经告别个人统治)的方式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至少现阶段,优于民主直选。但是法制建设刻不容缓。

  *大学士的称号-殿阁大学士

  自明代开始,大学士不超过六人。大体由高到低分别为:华盖殿大学士(后改中极殿),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建极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称“四殿两阁”。

  清朝改为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乾隆十三年后,裁撤中和殿,设体仁阁,以保和殿为首,成为“三殿三阁”。中和殿极其最贵,清代仅五人成为中和殿。中和殿裁撤之后,乾隆年间做到“保和殿大学士”的傅恒去世后 ,直至清末再未有人做到保和殿。

  汉人当中,只有冯铨做到过中和殿大学士,此人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后来投靠清廷后,竭力辅佐,顺治十六年,以原衔(太保)兼中和殿大学士,康熙十一年卒。(见《清史稿 列传三十二》)

  一代名臣,三朝元老张廷玉居官五十年。官至三等伯,太子太保,军机大臣,拜保和殿大学士。之后名臣李鸿章曾做到文华殿,因为乾隆之后再没有过保和殿,这已经是最高了。曾国藩做到武英殿。

  5.民国

  最NB:

  中国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大总统(宪政前: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特级上将,醒狮勋刀(国军最高荣誉):蒋中正

  正常:

  临时大总统(1912.1-1913.10;孙中山、袁世凯)-大总统/临时执政(北洋政府;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段祺瑞)-陆海军大元帅(1927-1928;张作霖);

  陆海军大元帅(广州,国民党政府;1923-1925;孙中山、胡汉民)-广州/武汉国民政府 (1925-1927;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 (1927-1948;谭延闓?、蒋中正、林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32-1946;蒋中正)-中华民国大总统(1948- ;蒋中正、李宗仁、严家淦、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

  民国政府按照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组成机构为一府五院(总统府;行政院、考试院、监察院、立法院、司法院),当然几经辗转,到了近三十年基本才算落实。

  1912年,孙中山退位,袁世凯在北京接掌总统,北洋政府时代开始。1916年洪宪帝制失败,袁郁郁而终,北洋军阀大佬分化为直皖两系,分别以冯国璋、段祺瑞为首内斗。1920年直皖战争之后,段祺瑞下台,皖系失势。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再次获胜,实力达到顶峰,直系曹锟出任总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北京政变,推翻直系曹锟,电请段祺瑞任临时执政,直系失势。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段被迫下台。同年,张作霖击败冯玉祥,全面控制北京政府。并于1927年改组北洋政府,任海陆军大元帅。1928年,张学良通电拥蒋,东北易帜,蒋中正完成形式上的统一。

  国民党方面,1913年宋教仁遇刺,孙文放弃和平路线,进行“二次革命”失败。1917年,在广州联合西南军法建立大元帅府,开始“护法运动”,但被西南军阀架空。1920年,陈炯明击败西南军阀,控制广东,电请孙中山,1921年孙担任非常大总统,仍无法掌握实权。1922年,双方冲突,陈炮击总统府,孙被迫避居沪上。1923年,孙开始与共产国际接触,与中共联合,1923年重回广州,建立大元帅府。并于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与中共合并,建立黄埔军校,开始两次东征和北伐。

  1925年孙文在北京去世,汪兆铭(号精卫)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 ,因党内右翼西山会议派和蒋介石等势力反对,1926年去职。蒋介石掌权主导北伐。1927年,北伐战争重大进展,直系吴佩孚、孙传芳败退。汪兆铭、蒋中正分别在武汉,南京就任国民政府 ,双方先后清党,与中共决裂。8月蒋中正下野,宁汉合流,国民政府迁往南京。9月,宁汉战争,桂系和西山会议派乘机逼汪兆铭下野。之后,陆续发生广州张黄事件,中共广州起义,汪和桂系矛盾无法调和。12月,蒋介石复出,执掌大权。1928年,蒋桂战争,东北易帜;1929年,蒋冯战争,蒋中正均获胜,形式上统一全国,开始独裁。1931年,反蒋各系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汪兆铭出山。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粤宁合流,蒋介石再度下野,然而汪指挥不动蒋的军队。1932年,蒋中正再度出山,此后担任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直主政。

  按孙文构想,建政分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至1928年北伐成功,结束军政,制定《训政时期约法》,直到1946年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并于1947年12月实施,中华民国进入宪政时期,蒋中正担任大总统,除李宗仁代理过外,一直到逝世。

标签: 历代名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