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引爆了中秋“申遗”?

犀牛历史 34 0

谁引爆了中秋“申遗”?

  据新京报消息:由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飞翔公益基金会等作为发起方的几个单位近日宣布,将于今年中秋节前正式启动申报世界遗产程序。目前,网上签名赞成中秋申遗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据悉,“中秋申遗”将由文化部直接进行。

  作为中华民族三大传统节日的“中秋”佳节,深厚地蕴涵了“团圆、和谐、思念、亲情”的东方人伦精神。为此,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和飞翔公益基金会等,联合发起了网络投票支持“中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自2005年8月20日发起至昨日,签名赞成中秋申遗的网民人数已达100万人。在这场旨在申请中秋佳节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网络投票活动拉开序幕后,天涯、搜狐、新浪等国内知名网站相继加盟,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亿万华人共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盛事就此展开……

  中国新闻网执行总编陶光雄表示,中秋节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有着很强的中国特色。同时,目前海外的华侨华人约3000万人,所谓游子思乡,该活动可以强化与祖国的血缘关系。为此,希望通过中秋申遗这个活动,让全球华人形成合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为配合中秋的申遗活动,在今年的中秋节,相关部门将发起中秋申遗大使网络投票和中秋申遗徽标征集活动。申遗大使和徽标主要尊重网友的意见,同时要符合传统文化对中秋节内涵的理解。

  据介绍,今年中秋前后,国家文化部门将对中秋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召开专家论证会。一旦通过,将提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申报。

  近年来,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到来之时,都要掀起一股申遗的热潮。再加之一些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的“申遗”工作,现在我国的“申遗”工作可谓开展得如火如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既能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又能提升节日或者文化遗产属地的文化品位,还能促进旅游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等等。“申遗”的好处多多,随便找个人问问,都可以说出一大堆来。

  从众多支持对“申遗”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许多地方把申遗当作一种发展经济的标签贴在每一次的申遗活动中,把“世界遗产”当作金字招牌。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一些地方不管够不够申遗的条件,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努力的争创条件开展此项活动。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百余个单位申报世界遗产,有49处申请项目已被列入“预备清单”。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官员郭旃说:“如果考虑‘凯恩斯决议’一国一年一项的规定,中国的申遗大队已排到下世纪的门槛。”

  申遗背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古籍《周礼》第一次提到“中秋”一词,并记载了周代就有中秋夜迎寒与祭月的习俗。到了唐朝,一些关于“拜月”的神话传说渗透到中秋节中,增添了一层人性化的浪漫色彩。北宋以后,中秋节盛行于民间。

  民俗学家说,每逢中秋之夜,一家大小选取月照最佳处,先摆上时令瓜果及糕点等供品,焚香祭拜月神。求月神帮助自己实现心愿。男则愿蟾宫折桂,女则愿貌似嫦娥……继而,长辈指点明月,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其间,大家边吃边聊,并穿插吟诗作对,制谜语猜谜等活动,其乐融融。

  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都市年轻人。中国人开始沉浸在西方的节日狂欢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这没什么不好,也是社会多元化的现实反映。但自己的节日毕竟不应该忘却,中国人还是应该过自己的节日。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这个项目为诸如春节、中秋等民族节庆申请世界遗产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专家说法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表示:按照一般的申报程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各省申报。而中秋节属于全体华人的,因此文化部将把中秋节直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我国的重视。文化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中秋节将位列其中,而且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对于中秋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宋兆麟认为,由于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每两年一次,每个国家每次只限申报1项,因此中秋节在短期内将难以申报成功。但他也透露,由于世界各国要申报的项目太多,如此下去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因此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酝酿改革这样的评选方式。他认为,目前网友支持中秋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声势,但具体的申报工作还将由文化部所属的中国文化遗产申报委员会承担。

  国学研究专家、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教授认为,“中秋”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每逢佳节倍思亲,写照了中秋节自古以来具有的“爱国爱家”的文化情结。“中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既能唤起国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更寄寓家和万事兴、祖国和平、世界大同的深刻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倡导。

  “中秋申遗的活动让我想起童年,父母会给我们一人准备一个月饼,插一支香,向月娘娘祈愿。那时的月饼简简单单,远远没有今天这样丰富的形式。”谈及中秋,谈及童年,能言善道的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曾静漪也需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中秋申遗”让我们找回曾经失落的那份情感。中秋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它是全球华人在海外奋斗时一种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

  弘扬中秋文化,就是弘扬一种民族情怀。这是一种对文化的保护,氛围的营造。“把社会责任,用社会最能接受的方式扩大化。”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嘉耀这样评价“中秋申遗”,它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与延续。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高丙中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他指出,我们应该建立更加有效的机制来保护自己的文化,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国人应该可以从中建立一种自信: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其他国家得到了高度的认知。

  民俗专家林河表示,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联副 、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中秋申遗”大可不必。冯骥才指出,中国有56个民族,如果把各个民族的主要节日加在一起大约有150个左右,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这些节日都是不可替代和取消的,只要是自己民族的节日都是重要的,如果把这些节日都变成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可能的。“我认为没必要去争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中秋节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不能因为它只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才是宝贵的。” 冯骥才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诗词折射出中国人追求美好和幸福的朴素感情。“中秋”,除了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外,还承载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成就。过节,过的就是这种文化和精神内涵,而不只是外在形式。中秋节如果只剩下吃月饼了,这个节日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中秋申遗”,如果只在乎一个外在的名,而不去对它精神内核去挖掘和提倡,即使申请下来,也是不完整的。说到节日,冯骥才认为应该跳出两个怪圈。一个是“申遗”。冯骥才说,好像只有“申遗”了,才能被世界认可。我认为首先是我们自己的认可,这是最重要的,并不是人家说好了,它才是好的。世界上有几千个节日,如果都变成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也就不重要了。过去,我们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是很明白,刚开始接触会有些好奇和新鲜,好像“申遗”了就会怎么着了。传统节日是我们自己的遗产,我们要自尊、自爱。因此,不必什么都“申遗”。

  网友说法

  网友花开不败:“中秋”是个让全世界黄皮肤的华人都不约而同地思亲思乡的日子。是数千年来炎黄子孙恋故乡恋家园的情愫。“月是故乡明”千百年来让中华儿女即便跨越千山万水,生在异乡,也忘不了自已的父老乡亲。

  网友雾散云消:“中秋”除了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外,还承载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成就——是我们的祖先经过长久的经验累积才计算出了这一历法,为我们的生活有节奏、规律地进行提供了“时间观念”。通过“中秋”申遗也可以使中华民族这一历法成就为世人和后人所牢记,这也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

  网友蛾眉有雪:中秋“申遗”不是保护文化遗产的灵丹妙药,既然我们能够大张旗鼓地进行“申遗”,为何不能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上着力呢?我们现在需要做摒弃那种“申遗”就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厘清一种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思路,用实际行动来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我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史。

  网友酒坛子:“中秋”是我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中秋“申遗”功莫大焉。

  网友欣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对历史文化遗存,是否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分呵护? 岁月穿梭、繁忙生活,进步时代里,这一次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白沙集团文化传播等等四家单位联合倡议中秋“申遗”,在这种思考面前,显得弥足珍贵。

  网友吴钩:中秋“申遗”,其实大可不必。我当然知道国人对中秋的感情——正如西方人对圣诞节、复活节的感情一样,可从未听说过人家要“圣诞申遗”,何以我们对“世遗”的虚名就情有独钟呢?如果说,中秋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唤起国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我看则是一厢情愿,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前一阵不照样有人摆烧烤摊吗?而且,“申遗”是一项耗时耗资耗力的浩大工程,从节约的角度也不可取。现在不是连月饼的“过度包装”也要“叫停”了吗?文化部还动用公共财政为中秋“申遗”,何必呢?

  网友成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应该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通过所谓的“申遗秀”来一蹴而就。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绝对的是文化部责无旁贷的任务,平时放任自流和漠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想通过一场“申遗秀”的形式来一扭乾坤,绝对的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达到的。

  网友江-枫:光临华域五千年,何事中秋分外圆?君自低头思故里,我犹把酒问青天。遗珠漫洒仙娥梦,掬水空摇玉桂钱。几点流星飞逝后,倩谁漠漠伴高悬?

  网友眠风:又到中秋节。记年年,碧空夜里,婵娟如雪。落泊此身飘零久,惯作天涯离别。更何惧,区区圆缺。我约西风三万顷,笑青莲,对饮几人物?断肠句,尽抛却。一杯浊酒天边月。唤嫦娥,轻衣漫舞,广寒宫阙。莫说今朝明朝事,都是缘生缘灭。空惹得,太多愁绝。只恨人间相聚少,要男儿,铸就心如铁;风乍起,桂花烈。

  中秋诗词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这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

  中秋赏月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中秋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拜月神话

  根据古书《礼记》说明,“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此处所谓“朝”“夕”皆为祭拜之意。唐朝开元遗事写道,“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而宋朝《东京梦华录》亦记录“中秋夜民间争餐酒楼玩月,至于通晓”。由此可知,农历八月十五日祀月赏月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月饼起源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月饼始于古代面食,三千多年前,江浙一带已有记念殷周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一种简单的面皮包糖酱馅心圆饼。至汉朝张骞自西域带回核桃、芝麻与花生的种子后,市面上出现了新馅心高质量的“胡饼”、“麻饼”与“花生饼”。唐时,钦赐进士登第御宴的宫廷点心为“红菱饼”。

  一直到明代始有明确的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这也跟人们相传元末时朱元璋(另一说法为其军师刘伯温)利用民间中秋互送和必食月饼的习俗,包字条于饼馅中,秘密通知大家统一起义行动的时间,一举灭元建明,从此月饼更被赋上了民族抗争精神的化身意义。

  团圆之意

  至于月饼何以能寓团圆之意。苏东坡绝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经道出了人们中秋吃月饼盼团圆的愿望。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中华游子莫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是炎黄子孙,不论离国多远、离乡多久,一到中秋就会想起月饼,眷念亲人。

标签: 端午节起源相关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