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对于法国人来说,注定是一个失落的时代。这个时代,法国人从路易十四的巅峰坠落了下来,还没有站稳之际,英国就开着工业革命的机动车,大步远去。再看大洋彼岸的美洲,殖民地的丢失就已经让法国人备受打击,现在北美人居然用法国启蒙运动中伟人的思想去构建了自己的国家。而此时的法国,依然还是一个专制、落后的传统农业国。
如何重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法国必须实现两个革命,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后来被统称为“双元革命”。面对失落的局面,法国人选择了激进的革命道路,从法国大革命开始,一直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法国的革命就没有停止过。而法国的革命也和当时的欧洲格局紧密相连,因此法国的革命,也是欧洲的革命。
1,法国大革命背景:18世纪的法国社会矛盾尖锐。国内农民生产贫穷,税收繁多。国内设置的重重关卡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失业率不断上升,社会动荡不安。路易十五时期,参与许多战争,如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由于战争债务带来的社会负担,1788年,法国又发生了旱灾、冰雹等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量大量降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饥荒大面积发生。
在路易十五当政时期(1715年-1774年),爆发了启蒙运动。在革命前,法国的居民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天主教高级教士和国王。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包括资产者、农民、无产者在内的市民、下层人民,除第一第二等级外其他阶层。新旧阶级势力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对革命推波助澜。法国的贵族头衔是开放的,让一些有能力及有钱的第三等级人群有机会成为贵族。1700年至1789年间,法国社会增加了约5万个新贵族。随着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封爵的价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一些没落的贵族对这些新贵族也十分的不满。贵族本身也有投资商业、矿业、地产等行业,因此资产阶级财富与贵族财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纪以后变得模糊,但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依然日益严重。
法国社会等级
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遭到第三等级代表反对。6月17日,第三等级脱离三级会议,成立了国民议会,不就改称制宪议会,决定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于是巴黎人民于7月14日发起了反对革命,攻克了巴士底狱。当晚,路易十六惊恐不安,他问左右,“这是一场叛乱吗?”利昂库尔公爵答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之后,各城市纷纷夺取政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制宪议会掌握了政权。而后,路易十六不得不承认制宪会议的合法性。
制宪会议掌权会,实行君主立宪政体,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的措施,废除了贵族特权,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宣布了“人身自由,权利平等,三权分立”等原则。制宪会议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废除了教会和贵族特权。1791年,制宪会议通过了法国第一部宪法《法兰西宪法》,又称为“1791年宪法”,设计了法国的政体。宪法规定,法国实行三权分立和君主立宪,国王掌握行政权;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立法议会。宪法出台后,立法议会成立,在议会中出现了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
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引起周边国家不安,普鲁士、奥地利成立反法联盟攻,路易十六乘机对外勾结,法国革命陷入危机之中。1792年,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马拉、丹敦领导反君主制运动,打倒了波旁王朝,推翻立宪派的统治。在这次起义中,来自马赛的义勇军高唱《莱茵军哥》,也就是《马赛曲》,后来被定为法国国歌。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成立了国民公会,击败了外国干涉军队。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期间,处死了路易十六,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但是吉伦特派的统治较为温和,他们忙于政治斗争,无法应对国内物价飙升和外国干涉。
处死路易十六
1793年2月,英国、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等国成立了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巴黎人民推翻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上台。雅各宾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实行更为彻底的革命措施。为了争取农民的支持,雅各宾派彻底废除了贵族土地制,分给农民;建立专制统治,实行恐怖政策以镇压国内的反革命和投机活动;颁布共和国宪法,但并没有得到实施;在军事上实行总动员,征集40多万军队。到1793年底,基本击败了反法联盟,战场转移到了国外。
但是由于坚持实行恐怖政策,雅各宾派的统治越来越不得民心,而且内部也不断分化。1794年7月27日(法国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反对罗伯斯庇尔的热月党发动政变推翻罗伯斯比尔并将他斩首。热月党解散国民公会,成立督政府,结束恐怖政策,在拿破仑将军的带领下,对外战争也取得了一些列的胜利。但政局仍然不稳,国内党派起义不断,国外方面,英国组建了第二次反法同盟,法国再次陷入危机。此时的法国需要一位强有力的人物来维持政局稳定。
2,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科西嘉岛上,24岁时拿破仑在土伦战役中一战成名,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他多次击败反法同盟,受到法国人的支持。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在法国建立执政府,自任执政官。1804年,拿破仑称帝,结束了第一共和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加冕
拿破仑在法国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建立强大的警察制度和军事力量;文化上实行宗教自由,鼓励文艺,科技的发展;经济方面,实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整顿财政,建立法兰西银行,开凿运河修建水利工程等;颁布《拿破仑法典》,其中《民法典》成为是近代资产阶级制定的第一部民法。拿破仑的政策让法国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了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工业革命也开始起步。
1803年,英法之间再度发生战争,拿破仑率军不断打击英国在欧洲大陆的盟国。1800年,拿破仑在马伦哥战役中击败奥地利,沙俄退出战争,第二次反法联盟瓦解。1805年,他以少胜多,击败了俄奥联军,取得奥斯特利茨大捷,使得两国退出战争,第三次反法联盟瓦解。同时,欧洲各国承认了拿破仑对意大利的统治,拿破仑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成立了“莱茵联邦”。为纪年此次胜利,拿破仑开始在巴黎建造凯旋门。1804年,法国攻陷柏林,击败第四次反法同盟,普鲁士割让一半领土。
拿破仑帝国
但是在和英国纳尔逊的海战中,法国遭到失败。于是拿破仑对英国实行严格的“大陆封锁”,不准英国船驶进欧洲各港口。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与他结盟的或附属于他的欧洲任何地区输入英国货物。并建立大陆体系,俄国和普鲁士加入法国的联盟。
但西班牙和葡萄牙拒绝加入“大陆体系”,1807年和1808年,法国先后入侵西葡,结果陷入了战争泥潭。1809年,法军攻陷维也纳,第五次反法同盟瓦解。1812年,为了实现征服欧洲的愿望,拿破仑率领60万军队远征俄罗斯。俄罗斯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政策,拿破仑虽然攻陷了莫斯科,却只得到一座空城,军队得不到补给。在撤退的过程中又遭遇袭击,最终回国只剩下了3万军队。远征俄国是拿破仑由盛转衰的标志。
滑铁卢战役
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建立,双方在莱比锡决战,结果法军失败。1814年,联军进入巴黎,结束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卷土重来,恢复统治,欧洲各国又组建第七次反法同盟,双方在滑铁卢决战,最终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了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3,法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传统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各战胜国都想乘机扩张自己的领土和领地。由此形成了维也纳体系。
在维也纳体系下,波旁王朝在法国恢复,但是波旁王朝并非过去的专制政体,而是建立了君主立宪色彩的政体。1820年,极端保王党开始占据议会选举多数,开始试图恢复专制制度。1824年,极端保王党头目查理十世上台,实行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引发了社会矛盾。同时,在英国经济危机影响下,法国也产生了工业危机、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激化了国内矛盾。1830年7月,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史称“七月革命”。
歌颂七月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
七月革命后,建立了大资产阶级政权—“七月王朝”,依然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国王权力进一步受到了限制。七月王朝实行了一系列推动民主进程的政策。该时期,法国政治斗争较为激烈,共和派要求实现普选权,而抵抗派则反对社会变革。1840年,以基佐为首的抵抗派控制了政府,国家改革被取消,议会权力不断被削弱;经济上,将大量资本投入金融信贷,严重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1845年,法国再次爆发了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社会矛盾再次被激化。1848年,巴黎人民发动“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
二月革命之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宪法让总统成为国家权利的中心,同时规定议会实行一院制,不受总统制约,该政体导致法国政局不稳。1848年年底,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波拿巴当选为总统,实行独裁统治,废除了普选法。1851年,他发动政变,解散议会,结束了共和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自称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三世
在第二帝国时期,由于政局较为稳定,法国的工业革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拿破仑三世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措施,推行自由主义的贸易。该时期,法国大力推动铁路的建设,将全国40多家铁路公司重组为6家,制定了统一的铁路计划。1869年,法国修建了16000多公里铁路,基本建成全国铁路网。帝国时期,金融业发展迅速。创建了兴业银行、土地信贷银行、国家贴现银行、工商信贷银行等。农业和对外贸易也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到60年代,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产值仅次于英国。
国家实力的增强,加速了法国的殖民扩张。法国投资修建了苏伊士运河。1853年,英法联军击败了俄罗斯。1856年,法国和英国组成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了在中国的利益。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色当会战后,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9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当时大部分的法国人倾向实行君主立宪制,因而出现了立宪派和共和派。1873年,极端保王派麦克马洪当选总统。立宪派和共和国最终选择合作,决定建立共和政体。1875年,在国民议会中,最终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1875年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共和制。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议案。选民实际上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
改宪法颁布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也宣布法国长达80多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结束;确立议会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促进了民主进程,有利于防范独裁;但是该宪法是两派妥协的产物,导致后来法国政党林立,政局不稳。
19世纪对于法国来说,是一个追赶的时代。法国终于在60—70年代实现工业化和民主化,但是长期的流血和斗争已经将这个国家折磨得千疮百孔。在18世纪后期,法国还是世界第二的强国,到了19世纪后期,德国和美国已经快速超越了法国。但是法国人为世界留下的革命精神依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