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是一句大部分人耳熟能详的俗语。笔者最近翻阅宋史,发现宋朝有一位官员深谙其中之道。
提及秦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好感,至今仍跪在岳飞墓前的秦桧夫妇雕像以及永远不能洗刷的千古骂名,是秦桧在人们心中的第一印象。笔者今天提起秦桧并不是想要讲述秦桧所犯下的深重罪孽,而是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秦桧的为官之道。
将秦桧定位为奸臣贼子并没有半点差错,秦桧身居高位,并不作为,还挑拨皇帝与忠良贤臣间的关系,将很多忠良之臣陷害致死。历朝历代的奸臣贼子中,秦桧都可以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可是,秦桧作为一个人人唾骂的小人,他到底是靠着什么一步一步爬上权利巅峰的呢?
对于熟悉宋朝历史的读者,关于秦桧的经历应该都不陌生。秦桧初入官场之时并不是什么大官,甚至,可以说是一位皇帝都不知道的边缘小吏。秦桧做官之初可能也没有想过要做一名奸臣贼子,年轻时的秦桧也曾经怀着满腔的热血报复。
秦桧的老婆王氏是北宋神宗朝宰相王珪的后代,但是,嫁给秦桧时家道已经转衰,且王珪本人在当时的风评就不好,晚年的政治际遇也很差,身后名声在徽宗朝更是几起几落,所以,到他的孙女也就是王氏这一辈时已经混的不咋地了。
然而,很多时候现实并不能靠一人之力可以改变,当时的宋朝早已经不复当初盛世,江山社稷在金人的威胁下已经岌岌可危。每日早朝议事,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对抗来势汹汹的金兵,秦桧的逐渐崛起就是在一次早朝议事中开始。
靖康元年,宋朝挥兵南下攻打宋朝,金兵的来犯让宋钦宗忧心忡忡,宋钦宗心中明白,当时的宋朝早已经无法抵抗金兵的侵袭。于是,在早朝议事中,宋钦宗就和文武百官商议割地求和的“军国大事”,美其名曰“割地求和”,实际上也只能暂时缓解金兵的攻势。
当时,朝廷上下对于割地求和之事一片赞成,毕竟,大臣们心中对于宋朝的国力也没有信心。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秦桧却上书宋钦宗,提议:割地可以,但是,却不能全部割让,最多割让一个城镇乃是底线。
秦桧的上书让宋钦宗十分惊呀,这个原本不入流的边缘小吏也就此正是进入宋钦宗的视线。虽然,宋钦宗最终并没有采纳秦桧的建议,但是,秦桧这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却让宋钦宗十分欣赏。正因为秦桧与众不同的想法,让秦桧在这次上书中得到了升官的机会。
当时,宋钦宗授予秦桧“割地使”一职,这个职位就相当于如今的外交部长。升官的秦桧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吏,在皇帝的眼中也有了一定的位置。
秦桧能在乱世中被皇帝提拔,也正印证了笔者在文章开始提到的话语,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秦桧虽然说的并不是什么真理,但是,秦桧的所做所为与这句话又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之后,秦桧又因为站在了少数人一边,再次得到了升迁,官拜御史中丞。
这个官位就比较厉害了,有着极大的权利,秦桧甚至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去弹劾百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站在少数人这边的秦桧不断升迁呢?其实,当时反对割地的不止秦桧一人,还有三十余位大臣和秦桧有着同样的想法,宋钦宗为何偏偏选择秦桧呢?
在笔者看来,这就是秦桧自身深谙为官之道的原因。秦桧最开始就是因为与众不同,得到皇帝的青睐并得以升迁,皇帝对于秦桧的第一印象就十分不错,所以,在少数大臣们反对割地的这件事中,格外关注秦桧的态度。
秦桧的升迁并没有止于御史中丞,宋钦宗被俘后,秦桧逃回宋国。宋钦宗身处敌营,整个宋朝由宋高宗接管。宋钦宗被俘大臣们当然不会答应,当时,朝廷上下一片主战之声。就在满朝文武都请求皇帝出兵攻打金人的时候,秦桧却提出主张和平的建议。
秦桧的建议很快得到宋高宗的认可,秦桧也因此再次得到升迁,官拜参知政事,也就是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其实,秦桧的这次升官在笔者看来并不是掌握了真理,而是摸透了宋高宗的内心。试想一下,宋钦宗被俘,宋高宗接管宋朝,皇权的诱惑又是几个人可以抵挡的。
如果,此时打败了金国,迎会宋钦宗,那么,宋高宗手中的皇权可能就不会这样稳定,这自然不是宋高宗想要看到的结果。秦桧的提议迎合了宋高宗的想法,所以,宋高宗才会给秦桧升官,哪个皇帝不喜欢为自己着想的大臣呢?
有文献记载,秦桧在思考岳飞狱事的时候,决策游弋不定。是其妻子王氏对他说“纵虎易,擒虎难”之后,最终,才让秦桧下定决心“以片纸入狱”,杀害了岳飞。这则记载后来传播很广泛,以至于到了明朝,岳飞的坟前的跪像中就有秦桧的妻子王氏。
可以说,秦桧能从一个边缘小吏逐渐走向权利的巅峰,就是因为秦桧能迎合皇帝内心的想法。皇帝也不都是圣人,在江山社稷和自身利益期间难以取舍的时候,就需要秦桧这样的人去迎合。秦桧能想皇帝之所想,能为皇帝背黑锅,这恐怕就是秦桧能一直升官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
『《朝野遗记》、《宋史》』
标签: 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