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北失南补”、南宋“联蒙灭金”,这种骚操作在三国能活几集?

犀牛历史 272 0

其实提问者已经给出了答案,“北失南补”的确是金朝军事抗衡的一种厚黑但又高明的策略,但无奈金朝北有蒙古,南有南宋,东临大海,而其和邻居处的都不和睦,所以最终国灭,但要放到三国,这种一根筋似的执拗,却可以让金朝,实质上是整个三国鼎立的局面得到更长时期的延续,因为,在三国时期,这的确是一种“骚操作”也就是大胆而又实用的操作。

疆域决定战争,战争决定历史

金朝“北失南补”、南宋“联蒙灭金”,这种骚操作在三国能活几集?

金朝“北失南补”、南宋“联蒙灭金”,这种骚操作在三国能活几集?

这个问题可以直观的从两张地图来解析。第一张图为蒙、金、南宋后期的势力划分,结合历史推演,蒙古打压金朝,金朝不敌,掉转头欺负南宋,这就是题目中的北失南补,这种奇特的军事形势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蒙古的强大,南宋的懦弱和金朝的厚黑,而蒙古和南宋并不接壤,虽然唇亡齿寒的道理南宋比任何时候都懂,但想起“靖康之耻”的痛苦,南宋从上到下都对金朝咬牙切齿,南宋太需要扬眉吐气一次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联蒙灭金”。再看第二张图,第二张图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图,和第一张图不一样的是,三个势力成品字分布,互相牵制,而从疆域上看,魏国最大,蜀国最小,而吴国与魏蜀隔江而治。

所以,从疆域分布来看,金朝的“他打我,我打你”的战争策略是不可以运用到三国时期的,因为从三国军事实力来说,魏国稍强,但也还未强大到两线作战,吊打吴蜀的程度,而吴蜀两国势均力敌,虽联盟抗魏,但彼此也互有提防,三国才得以形成鼎立之势长达四十余年。

金朝的无奈假设分别把蒙、金、南宋穿越回三国时期,把曹操、刘备、孙权和三国群英从历史上蒸发。

按军事实力来打最贴切的比方:蒙古居长江以北,虎视金宋、宋朝前期疆域较大,但经历了多次抗金之战后势力被打压,南宋政权虽失半壁江山,但仍能和金朝局部作战,势力分布于江东,按历史的布局,那么金朝就占据了最活跃,却最先被灭的益州。好了,蒙、金、宋这三位演员按历史导演的剧本已经各自就位,一部极富色彩性的穿越大局即将上演。首先是蒙古老大哥开始表演,他瞟了一眼南宋,见南宋在用一种乞求的眼神望着他,那种眼神,在不久之前,他也曾有过,而他望着的,是当时的金朝,他咬了咬牙,转脸看向了金朝,嘴角不自觉的上扬,眼角露出一丝狡黠。金朝低着头,心里直嘀咕“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往宋朝的地盘——荆州挪了几步,要是换到之前,宋朝是要哭的,哭不顶用也是要象征性的推金朝几把的,但现在不同了,面对以前金朝出的难题,宋朝要么答对,反抗成功即得分,要么答错,很不幸又让金朝占地了,而从历史导演的口中得出,宋朝是经常答错的,但今天不一样了,宋朝突然发现,今天的题目,我可以回答,也可以回避,问答题成了选择题,所以他在蒙古和金朝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偷偷的用粉笔在蒙宋边境长江以北往北重新划了一道。这一道虽不明显,但对于宋朝来说够多了。但是划的多了,蒙古大哥也翻脸了,但是这边还两只手掐着金朝的脖子,腾不出手来呀,索性连一只脚也上去了,金朝也打的急眼了,他没有看见宋朝的小动作,也不明白为什么今天的蒙古和以前不太一样,金朝急眼了,他使出吃奶的劲从蒙古手中挣脱,连滚带爬的跑向了宋朝。就这样,历史的大戏从以前的十来集的迷你剧改版后,登上了各大卫视,被后人所观、所评、所议······

小影不才,打了一个不是很形象的比方,但小影想要表达什么,我想各位细心的读者是可以看出个大概来的。所以三国时期你来我往,却很少有魏蜀或魏吴交战正酣、第三方势力落井下石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是孙刘联合抗曹,即使吴蜀掐架,曹魏也未有大的军事动作,当然这有其纷繁复杂的历史原因,不做赘述。

唇亡齿寒的一致性需要注意的是,南宋联盟灭金似乎步了北宋联金灭辽反被金灭的老路,但相较于金朝这种一贯厚黑不作不死的做法,宋朝选择的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的做法。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北失南补是金的被动接受,那么联蒙灭金也是宋的被动接受,但凡有选择的余地,故事就可以改编,虽然结局必然相同,但过程却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放诸南宋和东吴两个时代皆准,只是西蜀之于东吴和金朝之于南宋却是天壤之别罢了。

金朝“北失南补”、南宋“联蒙灭金”,这种骚操作在三国能活几集?

标签: 联蒙灭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