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犀牛历史 168 0

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宋蒙双方联手围困蔡州,最终一战灭金,宋军由江海、孟珙率两万余宋军,自京湖地区北上攻取蔡州,金哀宗自缢而亡,金末帝死于乱兵之中,金国的灭亡,宣告了蒙金战争的结束,也宣告了宋蒙战争的开始。

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后世一直在争论,南宋和蒙古联盟是自寻死路,重蹈了海上之盟的覆辙,也就是联金灭辽,最后导致金国直接把北宋也灭了,前车之鉴啊,南宋朝堂也是争论得不可开交,是联蒙还是联金,这成为南宋的一道难题。

但是我要说的是,南宋在绍定六年,彻底敲定了联蒙灭金的计划,并不是错误的,可以说利大于弊,联蒙灭金和联金灭辽的具体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首先金国的态度可谓是影响南宋的决策,那么在金国面对蒙古处于劣势时,给南宋传到出的是什么态度呢,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只要金国还有一口气,首选的绝不是联合南宋共同对抗蒙古,而是从南宋身上咬下一口肉,只有才“将死”之时才会假意和南宋联合。

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这基本上就是从金宣宗时期开始的策略,金宣宗南迁汴京后,为了补充国力,大举征讨南宋,希望向南扩张,以弥补和蒙古交战时的损失,但是金宣宗时期主导的南征,非但没有取得预想的战果,反而是让宋军打出了气势,算是给了南宋练兵的机会。

金宣宗时期的错误决策造成的结果就是,让南宋支持联金抗蒙的声音备受打压,毕竟你想联盟,也要看人家的意思啊,可以说在金宣宗时期,的确是宋金联合最佳的时机,金国尚有余力,如果有南宋在后发提供钱粮支撑,未必不可也蒙古一战,只是金宣宗时期定下的基调,让宋金联盟缺乏根基。

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而到了金哀宗时期,哪怕是金廷已经从汴京逃亡,先后迁都归德府和蔡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和汝南,一路逃亡的金哀宗也是没有放下姿态和南宋联合,其先后授意武仙和粘哥完展趁机攻取南宋的川蜀汉中之地。

武仙这个人,我之前提过,曾是金哀宗被围蔡州时,最后实力可以救援蔡州的地方势力,但是他提出了西取蜀地,立为根基的计划,金哀宗也只能支持,但是武仙最终被孟珙所击败。

《金史.哀宗本纪》八月癸酉朔,以秦州元帅粘哥完展权参知政事,行省事于陕西。谕以蜡书,期九月中征兵上会于饶丰关,欲出宋不意,以取兴元。

同时,已经逃到蔡州,奄奄一息的金哀宗也并没有把所有希望都压在武仙身上,他授意粘哥完展调集兵力,趁南宋不备,一举攻取兴元,大概就是今天的汉中市一带,当时的粘哥完展所部大致在今天的天水市。

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可见即便金国早已是危亡在即,但是只要还有一丝可能,金国的决策就不会是联合南宋对抗蒙古,而是攻占宋境,以图后举。

这也是金国地理位置决定了,加在南宋和蒙古之间,即便宋金联合,金国还是要独自面对大部分的军事压力,想要南宋大举北征也不太现实,同时随着和蒙古的战争中越发处于劣势,金国也是急于摆脱困境,那么西进夺取蜀地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既可以把战火引向南宋,也可以找到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不仅可以延续国祚,也可以伺机而动。

所以说这些都导致宋金联盟缺乏足够的基础,不能一直寄希望于南宋热脸贴冷不屁股吧。

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而反观南宋这一方面,对待联蒙还是联金,决策上是很慎重的,在蒙金战争大部分时间,只要金国不主动招惹南宋,南宋都是保持各不相帮状态的,对于蒙古借道攻金的请求,南宋也都是拒绝,所以拖雷曾经强行攻入宋境,由汉水东下进入河南地界,随后就爆发了三峰山之战,金军大溃。

要说南宋在决策上有什么问题,可能在派兵围攻汴京的事情上有待考量。

《宋史.理宗本纪》(绍定五年)时宋与大元兵合围汴京,金主奔归德府,寻奔蔡州,大元再遣使议攻金,史嵩之以邹伸之报谢。

也就是三峰山之战后,南宋曾派兵联合蒙古围攻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这个是没有必要的,毕竟此时金国虽然衰亡在即,但是也必要帮助蒙古踹金国一脚,南宋要做的就是一点,休养民力,整兵备战。

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除此之外,南宋做的也没什么错误的事情了,本来内部对于联金抗蒙就有分歧,加上金国作死的行为,国仇家恨之下,南宋没有采取联金的策略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意思的是,金哀宗在彻底绝望的时候,做过最后一次尝试,那就是派人去南宋,寻求联合,金哀宗还说过这些话,“宋人负朕深矣。朕自即位以来,戒饬边将无犯南界。边臣有自请征讨者,未尝不切责之。”

也就是南宋辜负他了,说的话也是扯淡了,说没有侵犯南宋边疆,当初也不知道是谁觊觎南宋的川蜀之地了,这可以说是金哀宗在蔡州绝望的低吼了,真的是没有别的办法了,蔡州一城之地绝不会成为扭转蒙金战局的关键,需要外援,但是唯一外援南宋表示没兴趣。

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蔡州被围,金国想向南宋传达唇亡齿寒之意,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底是,当时的金国已经不具备“唇”的地位了,若是南宋在当时选择联金,那么无异于直接和蒙古开战,这不利于南宋备战计划,而且就散击败了蒙古,国力衰微的金国能够给南宋提供足够的庇护吗?答案是完全不可能。

所以在绍定六年(1233年),南宋敲定联蒙灭金的策略时,南宋做的不是选择题,因为已经不存在联金抗蒙的空间了,金国灭亡在即,金国尚有联合价值的时候,南宋内部还可以争论一下,但是当金国已经几乎名存实亡的时候,谁还会支持联合金国。

《孟少保神道碑》公言:“倘国家事力有余,则兵粮可勿与,其次当权以济事,不然金灭无厌,将及我矣。 ”

孟珙对于当时的局势评价还是比较准确的,也就是说,面对蒙古即将灭金的局面,南宋没有坐视不理的实力,假如南宋有足够的实力击败蒙古,那么的确可以按兵不动,择机而动,但是显然蒙古灭金后是不会停止征伐的。

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所以既然蒙古灭金是大势所趋,南宋要做的就不是坐观成败,而是要主动进攻,一来是向蒙古展现军力,令蒙古不轻视南宋,二来是主动攻金,获取足够的战略防御空间。

最终南宋选择了联蒙灭金的策略,由江海、孟珙有京湖之地率兵两万北上,于蒙古大军合围蔡州,蔡州没有外援,城内缺粮,军无斗志,金国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金史.哀宗本纪》十二月甲戌,尽籍民丁防守,括妇人壮捷者假男子衣冠,运大石。

《宋史.孟珙传》金人驱其老稚熬为油,号「人油包」,人不堪其楚,珙遣道士说止之。

蔡州城内老弱妇孺都被金人征调守城了,更为残忍的是用老人小孩熬油,在宋蒙联军攻城时用以烫伤攻城将士,可以说蔡州成为了人间炼狱。

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对于蔡州之战,《元史》中记载是倾向于宋军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的,整体上的定位就是,宋军是帮助蒙军攻城的,是来打下手的,不过从《金史》中可以印证,首先攻入蔡州城的是宋军。

《金史.哀宗本纪》亟出捍敌,而南面已立帜。俄顷,四面呼声震天地。南面守者弃门,大军入,与城中军巷战,城中军不能御。

孟珙率部首先攻入了南门,因为当时宋蒙双方为了避免误伤,所以划分了各自的辖区,南门是归宋军围攻的,入城后于金军巷战,同时打开西门,蒙军得以入城,之后就是金军残部在巷战中就逐渐被消灭了,金哀宗自缢,末帝战死于乱军中,金国灭亡。

南宋联蒙灭金无大错,金国已无“唇”的地位,孟珙对时局评价准确

有意思的是,蔡州之战,宋蒙双方灭金后,瓜分了钱粮,所作出的态度。

《宋史.理宗本纪》命王旻守随州,王安国守枣阳,蒋成守光化,杨恢守均,并益兵饬备,经理唐、邓屯田。

《元史.塔察儿》塔察儿留中原,分兵屯守黄河上游,阻遏宋朝军队。

可见宋蒙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心思,南宋是积极整兵备战,知道灭金后,很快就是和蒙军交战,而蒙古则是有意防备宋军可能的北伐行动,打蔡州时尚能同心协力,但是金国一灭,双方都知道,对方成为了自己的下一个对手,从这一点来看,也能看出,南宋执行联盟灭金的策略,并不是糊涂,南宋也深知灭金后,必然要面对蒙古南下,但是南宋已经别无选择。

总的来说,蒙、金、南宋三方对峙局面的发展,金国的决策影响甚大,其作死般的选择了两下作战,不仅徒耗兵力,还将南宋推到了对立面,南宋想要和金国联盟的机会都没有,直到金哀宗逃难到蔡州,大势已去的金国已经不具备和南宋联合的资本,亡国也是自己作出来的。

参考资料《宋史.理宗本纪》《宋史.孟珙传》《孟少保神道碑》《金史.哀宗本纪》《元史.太宗本纪》《元史.塔察儿》

标签: 联蒙灭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