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很简单,因为所谓的万历三大征不过是菜鸡互啄而已,满洲人才是明朝的强敌。
因为明军的对手水平都算不上太高,比如宁夏之役不过是明军内部叛乱;播州之役也不过是土司不服管;抗倭援朝之役的日军别看吹的震天响,实际上其军事水平不过是玩泥巴而已,缺乏大规模骑兵作战经验,步兵也没有对抗骑兵的经验,也就是火绳枪以及防守工事还有点可圈可点的地方,说是玩泥巴都算是好听了。
所以,万历三大征明军的对手要么是档次和明军一个水平,要么就是档次不如明军,所以所谓的万历三大征本质上和萨尔浒之战没有什么可比性。
有人说萨尔浒之战是明清赌国运之战,其实并不准确:明朝在战前还和之前一样,根本没把满洲人放在眼里;可是对满洲人来说,失败无异于灭亡。所以,对满洲人来说,萨尔浒大战是赌国运:但是对明朝来说,由于对少数民族的轻视,明军的看法还和以前一样,就是我大军一到你要么上表投降要么被消灭。
还有人说明军失败的原因是兵分四路,这种人可以用军盲来形容:首先,之后的松锦大战就已经证明,明军就算是合兵也得跪;其次,在没有无线电、雷达以及侦察机的年代,一个将领根本无法有效指挥一支庞大的军队,所以只能分兵,让将领分兵指挥,如果各路之间配合得当仍然能够取得战果。
明军之所以搞分兵,除了十多万大军的指挥问题之外,再就是吃准了满洲人少。因为当时八旗各个佐领,只有极少数佐领满编,也就是达到了三百丁的数量,剩下的佐领都不足额,绝大多数佐领甚至不满百丁,仅几十丁。所以,虽然理论上八旗满编为六万丁,实际数字远没达到这个数。根据张士樽先生的考证,萨尔浒之战前,努尔哈齐麾下的总人口,算上投奔努尔哈齐的蒙古人、汉人以及朝鲜人加一块才十七、八万人,根据丁口比一比五的比例换算,此时八旗一共三万多壮丁,姑且算四万。所以这就是明军敢于分兵的底气,因为满洲人实在是太少。
但是萨尔浒之战明军最大的问题在于,被歼灭的杜松、马林、刘铤三路没有一路坚持超过一天,都是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被八旗消灭。如果明军当中有一路能顶住满洲人的攻击,哪怕是多坚持一天,剩下的三路部队如果机动到位就可以让满洲人顾此失彼,最终失败的将士满洲人。
但是明军实在是废柴,三路明军被快速歼灭,剩下的李如柏部也是独木难支,未免部队全军覆没只能选择撤退。而且此时的明军已成惊弓之鸟,几十个斥候虚张声势都能吓得残余明军夺路而逃,甚至自相践踏踩死了不少人。
究其原因,也就是以下三点:
第一、当时的满洲人都是天生的战士。彼时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粮食作物一年只能成熟一季,所以满洲人在农耕之余,不得不进行狩猎、采集等方式来获取生产生活资料。所以,满洲男丁从小都要练习武艺,因为要同各种猛兽搏斗,毕竟当时东北尚未完全开发,地广人稀,有时候野兽都会溜达到村庄里。而且满洲妇女也都以练习弓马骑射的方式来激励父兄、丈夫练习武艺。
同时,满洲人也有大规模围猎活动。围猎就是一队兵马根据地形等条件排成相应的对应,根据号令统一行动,将野兽、兽群赶到指定的地区围捕。这种围猎活动在清朝入关后演化为木兰秋狝。
围猎有两点好处:一是给菜鸟练胆,省的动真格的时候吓得尿裤子;二是每个人都要根据军官的号令行动,可以锻炼士兵的服从性和组织纪律性。这就和今天各国军队都要进行队列训练以及内务整理一样,都是为了训练军人的服从性。如果连上级的命令都不服从,那还打什么仗呢。
第二、满洲男丁每人都有足够的经济产出。根据朝鲜人写的《建州闻见录》,每个满洲男丁都有农庄和奴仆,如果是贵族可以拥有更多的农庄和奴仆。
奴婢耕作以输其主,军卒但砺刀剑,无事于农亩者,无结卜之役,租税之收。正因如此,满洲男丁每人都有足够的经济产出去维持军事训练以及准备精壮的战马和优良的盔甲和武器。这就有点类似于古希腊、古罗马全民皆兵的公民兵制度,奴隶负责经济生产,男性公民要自行准备盔甲、兵器,平时进行军事训练,战时披甲上阵。
而明军装备则十分寒酸,等同于裸奔,这一点熊廷弼就曾经吐槽过,而且是严重吐槽
:臣又见在辽回还人等,言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故鲜营对垒,被奴步兵骤进,将拒马木登时撤去。鲜兵非无铳箭,而无可奈何者,甲坚故也。我兵盔甲,无如略彷赫连氏之制而即于军中制造既皆荒铁。胷背之外,有同徒袒,贼于五步之内,专射面胁,每发必毙,谁能抵敌。简单来说,就是满洲人马具甲,铠甲精良到免疫铳、箭的射击,而明军士兵只有胸甲,还都是破烂货,根本起不到防御的效果。满洲兵弓马娴熟,五步之内专门瞄准明军士兵没有甲胄防护的面部和两肋射击,明军根本挡不住。
这就是因为满洲人得经济产出保证了满洲人的军事训练以及装备水平,所以满洲人战斗力远高于明军,而且勇武的军人可以凭借战功获得更多的财产和社会地位。而明军士兵则没有这么好的待遇,由于喝兵血等优良传统加持,明军士兵的军饷被拖欠数月甚至一年,发到手里也不足额,经常冬天又士兵因为无钱买棉衣被冻死。而且士兵还要被各级长官当农奴使唤,财产被长官剥夺,甚至老婆长得漂亮都能被长官夺走。所以,指望这种贫困、不光彩并且处于奴隶地位的士兵去打赢尚武的满洲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且关于萨尔浒之战的相关记录,经常有明军火枪、弓箭齐发而没有破甲的记录,顶多几个倒霉蛋头盔和面甲被击穿,其结果也仅仅是仅伤皮肉,根本不致命,顶多脸上破相。但是对于尚武的满洲人来说,脸上多条疤是勇武的象征。
第三、努尔哈齐将各自为证的女真各部统一到了他的满洲旗下。就清太祖,英明汗努尔哈齐来说,我对他的评价就是大丈夫、纯爷们。他前半生委屈求全、白手起家,通过几十年的征战,将各自为政的女真各部统一到了他的满洲旗下,并且创立了八旗制度。后半生他黄衣称朕,正式和明朝分庭抗礼,开创了清朝近三百年的基业。
在努尔哈齐之前,由于经济生产的分散导致女真各部各自为政,其共同点就是小国寡民,实力弱小。明朝就是吃准了这一点,利用其体量优势不断的压迫女真各部,分化拉拢、挑拨离间、设置贸易壁垒,等等。
甚至明朝还亲自上阵,建州三卫以及海西四部都曾经被明朝减丁,因为人口增加了,这是明朝不愿意看到的,既如此那就减丁吧,反正我体量大可以为所欲为。
但是努尔哈齐通过杀伐征战,将分散的女真各部全部统一到了他的满洲部旗下,通过八旗制度对行政、军事、经济生产等方面进行管理,不仅增加了他的实力,还给他提供了一支兵种齐全的武装力量。
但是,明朝依然没把早已今非昔比的努尔哈齐当回事,毕竟同明朝相比,努尔哈齐的实力还是过于弱小。但是结果却是啪啪打脸,明军五万多人被收了人头,只有李如柏一路以踩死不少自己人为代价逃脱被歼灭的命运。此时明朝惊恐的发现,努尔哈齐已经不是可以被任意拿捏的软柿子了。
可以这么说,萨尔浒大战彻底撕掉了明朝最后的遮羞布,彻底暴露了
明朝的虚弱。之后就是努尔哈齐席卷辽东,定鼎盛京,开创了大清近三百年的基业。
全文完
标签: 万历三大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