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万历皇帝的48年?

犀牛历史 113 0

明神宗朱翊钧是大明王朝第13位皇帝,为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他10岁登基(1572年),年号万历,在位48年,为明朝皇帝之最,驾崩于1620年。庙号明神宗,谥号明显帝。对于明神宗一生的功过是非,我觉得应该分万历前15年和万历后33年两段时期,这两段时期又经历了三个渐进的过程,即万历前10年励精图治、中间10年由勤变懒、最后近30年百事不管。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两段时期万历皇帝功过。

如何评价万历皇帝的48年?

(朝鲜之战)

一、万历前十五年(公元1572-1587年)明神宗10岁登基,是乘着“隆庆新政”上位的,在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的辅佐下开始他的执政。

内阁首辅之争:嘉靖一朝的顽疾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在明神宗即位后,内阁首辅高拱与太监冯保关于掌印太监职位空缺一事开始了明争暗斗。在这场角逐中张居正明帮高拱,实则联合冯保拉高拱下马,最终明神宗在1572年将高拱免职,张居正代之。明神宗践行了他“若用舍予夺,不由朝廷,朕何以治天下”的这句话。

万历新政施行: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后,在明神宗及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开始推行新政。在政治改革方面推行“考成法”,打击官僚作风,提高朝廷办事效率;经济领域主要是施行“一条鞭法”,丈量土地,制定制度。新政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扭转了前两朝以来的颓势,史称“万历中兴”。1582年,张居正病逝,万历亲政。

清算张居正:在张居正病逝两年后(1584年),明神宗对弹劾张居正的奏折作出批示,大意是说“张居正无视皇权,压制言官,擅权乱政等,本来要掘棺戮尸,念其有功,免去全法追责”。张居正全家被查抄,闭门饿死10余口。这种态度的大转变,既是树立权威,又是自由后的发泄。

这一时期,明神宗在张居正的改革新政下,取得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巨大成就,政府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是明后期政治、经济关系新变动的深刻反映。

如何评价万历皇帝的48年?

(张居正)

二、万历后33年(公元1578-1620年)万历三大征:万历亲政后,在公元1573-1600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和朝鲜展开的3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是宁夏之役、朝鲜之役以及播州之役,三场战役均以明军胜利而告终,巩固了大明疆土。由于巨额的战争消耗,加剧了明朝的财政紧张。

国本之争:自1586年起,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争夺太子之位的两股势力开始了长达15年的争斗。最后太后出面,皇长子朱常洛被册立为太子。但国本争夺还没有彻底结束,直到1614年,梃击案后,在大臣们的压力下,福王就位封国,国本之争才结束。在这期间,明朝内耗加大,朝政荒废,明神宗赌气30年不出宫门。

征收矿税银:在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通过向各地征收矿税银的方式,增加内库的内帑。矿税银除补贴内帑用于宫廷开支外,主要用于国家开支,尤其是边防和赈灾。

萨尔浒之战: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明军死4万余人,开原、铁岭沦陷。此次战役直接导致后金的崛起,明军再无优势,为明朝的覆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万历的用人不当,其不上朝导致兵部全员空缺,无法运行,也间接的为这场战争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如何评价万历皇帝的48年?

(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总结:

明神宗在位期间,有过奋发图强、有过懒政怠政、有过万事不理,史书说他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始终“魁柄独特”,说明他不是一个庸人,但又缺乏太祖、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在他那个时期,整个世界在发生巨变的前夜,但他却没有使中国跟上巨变,反而将明朝逼入绝境,这是历史的最直接反映。但他为什么会发生突变?是斗气?还身体不适(考古说是有脚疾)?还是厌倦了权力争斗,这又与史学家们说他贪权格格不入。到底是啥原因导致不理朝政,我也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的那个时代是个辉煌的时代,人才辈出的时代,一个巨变的时代。我也想知道明神宗为什么慢慢不理朝政了,史料给不出答案,因为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

标签: 万历三大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