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

犀牛历史 161 0

  明英宗正统初年,蒙古瓦剌部逐渐强盛,其首领脱欢统一了鞑靼和瓦剌两大部,拥护原来元朝皇室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称丞相。正统四年( 1439年),脱欢去世,其子也先继位,自称太师淮王。当时脱脱不花仅是名义上的可汗,事实上鞑靼和瓦剌两大部的统治权完全操在也先手里。

  也先不仅征服了北方蒙古各部,而且东破兀良哈三卫,侵扰辽东,威胁朝鲜,西攻哈密,控制西域要道,逐渐跋扈,成为明朝北方严重的边患。正统十四年( 1449年)七月,也先带领军队大举南下,攻掠大同。边报传到京师,王振不作充分准备,即挟英宗领兵五十万亲征。

  大军离开京城之后,北出居庸关,向大同进发。大军还没有到大同,兵士已缺乏粮草,饥寒交迫,死者满路。八月初,大军到达大同,王振得报前线各军屡败,因而惧不敢战,又立刻折回,回师至土木堡(河北怀来境),被瓦剌军追上,兵士死伤超过一半,英宗被俘,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锤打死,这就是所谓的“土木之变”。

  土木堡的败讯传来,全朝为之震动,群臣聚哭,不知所措。有人建议迁都南京,以避瓦剌的兵锋。兵部侍郎于谦怒斥南迁之论,建议固守京师。他急忙调配军队赴京师守卫,又转运通州仓粮人京以备守城。于谦升为兵部尚书,就与大臣拥戴英宗弟鄺王朱祁钰为帝(景泰帝),以稳定民心,全力抗敌。

  果然,时间不长瓦剌也先挟持英宗直逼北京城下,以英宗在手要挟明朝。于谦调二十二万大军分布于京师九门之外,不接受敌人的威胁,他亲自领兵在德胜门外,然后关闭各城门,以示背城决一死战。瓦剌军主力进攻德胜门,被打得大败,也先之弟战死。攻其他城门也失败,也先只有挟英宗退走。

  英宗在也先手中已没有多大用处,于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被放回。这次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和英宗的放回, 于谦有很大的功劳。

标签: 土木之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