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岛渔夫。
很高兴由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起事时的朱棣,四面受敌;
(2)早期的朱棣,只能够自保;
(3)中期的朱棣,陷入拉锯战;
(4)叔侄斗法,中基层各怀鬼胎;
(5)后期长途奔袭,是军事投机。
下面分门别类,详细介绍,
(1)开始起事的朱棣,只有一个燕王府,且四面受敌
公元1399年七月,朱棣在北平起兵,并且打出了“清君侧”(意思是铲除皇帝身边的奸贼)的旗号。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朱棣的这个“清君侧”的概念,固然是受到了当年西汉七国之乱的启发,但理论基础却也是父亲朱元璋的《皇明祖训》。
不过,这个时候的建文帝朱棣,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当时的朱棣的人马仅仅万余人,仅仅靠朝廷朱允炆一方在北平的地方部队,就可以解除掉朱棣的常备武装。而即便是偷袭不成,两方开战的话,区区的北平一城,(如下图)也会马上陷入四面受敌的窘境。
北面是北元的蒙古势力,蒙古人这些年因为零星战斗,跟朱棣接下了不少梁子;
西边出居庸关不远,是朝廷的大同驻军;
东边走滨海大路,就是朝廷的山海关驻军;
北平南面,则是朝廷军队的两个驻军要塞——河间,真定(河北正定)。
东,西,南三个方向上,朱棣都面临极大的军事压力,如果朝廷安排三个方向夹攻的话,朱棣也只能窝在北平。
(2)靖难之役前期,朱棣的实力只够在北京自保
然而,吊柜的是,从靖难之役开始的整整一个月内,朝廷居然坐任朱棣将周边朝廷据点各个击破,荡平了北平四周的通州,怀来,永平(治所在河北卢龙),居庸关等军事价值极高的要塞。短短一个月内,随着不断招募和朝廷势力的不断投降,朱棣的军队也从最开始的不过几万,增加到接近十万。谈笑间,燕王朱棣从燕王府开始,先是控制北平全城,进而控制西起居庸关,东到永平(治所河北卢龙附近)的大片区域,完成了整个燕山南麓的战略布局,虽然这个布局并不完美。
到1399年八月为止,朱棣在北平四围的军事部署已经基本全部完成,兵马总数同朝廷相差也没有太过悬殊。然而即便如此,这个时候,无论天时,地利,人和,还都在建文帝手上。朱棣能做的,也仅仅是据守而自保而已。
(3)靖难之役中期,朱棣寸步难行,只有北平,永平,正定三个城市
最简单的例子,济南战场朱棣久攻不克。
当时的济南防务,主要由两个人负责,一个是山东布政使(山东省省长)铁铉,另一个是山东都指挥使(山东武装部部长)盛庸。在这两位的指挥之下,济南这座城市抵抗了朱棣整整三个月,攻而不克。在远在北平的姚广孝建议之下,朱棣无奈撤军。
在接下来长达大半年的时间中,盛庸被任命为平燕将军,负责调动和组织整个华北地区的南军,同朱棣进行周旋。很多时候,战争呈现出拉锯的态势,山东,河北一带的很多城市和要塞,被南军北军反复争夺。而在长期的战斗中,无论双方的士兵还是将领,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想当初的青瓜蛋子,到最后也被锻炼成了老兵油子。而当地的百姓和官员,也呈现出战争带来的狡猾,很多时候,朱棣大军一来,望风而逃。而朱棣一走,则反攻倒算,重新上位。两年过去了,朱棣真正占领并实施统治的地区,无非还是北平,永平,正定三个城市。
(4)朱棣手下的士兵,还有建文帝手下的士兵,很多首鼠两端
而南军虽然势大,但军心也是不稳,上阵杀敌时很多士兵心里也带着三分犹豫。毕竟,这是人家的叔侄之争,无论谁胜谁负都还是朱家的天下,一不小心自己就成了白白送死的炮灰。更况且,儒家的理想主义践行者建文帝还说过很经典的那句:不要让我背负杀叔的恶名。(“勿使朕有杀叔之名”《太宗实录》)
这样的僵局,似乎看不到尽头。
(5)最终的南下南京,长途奔袭,偶然性和投机性非常大
最终破局的,是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宦官,他在南京的宫中,给朱棣送来了价值连城的军事情报——朝廷虽然在华北一线布置重兵,但整个南京的防务是空虚的。在姚广孝的强烈建议之下,朱棣决定赌一把运气——绕开山东河北的南军重镇,千里跃进,直逼南京。
靖难之役进入第三阶段,北军奔袭南京。
正是这次偶然的冒险式押宝式的长途奔袭,结果改变了朱棣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可以以后再聊。
总而言之,
朱棣的靖难之役,十分困难,无论人心还是兵力,无论前期中期还是晚期。
最终的胜利,带着很大的偶然性
标签: 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