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做了哪些愚蠢的决定,导致满手好牌打成烂牌?

犀牛历史 140 0

感谢悟空邀请!

“靖难之役”是明朝皇室内部关于帝位的一场争夺之战,这场战争使得“燕王朱棣”成为了“明成祖”,作为失败的一方,建文帝本身是有着很大的优势能够压下这场“叛乱”的,而建文帝又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呢?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做了哪些愚蠢的决定,导致满手好牌打成烂牌?

靖难之役的导火索——建文帝“削藩”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了“朱家天下”的稳固,就把自己的儿子这样的皇室子孙分封到了各地为王。在一开始时,这些分封之后的藩王,在他们的辖区都有着不小的权力,这对朱元璋来说不算什么,朱元璋能震住他们,但对于朱元璋的接任者,也就是建文帝来说,藩王势力过大是会对建文帝的皇权造成威胁的,所以,建文帝不能让这些藩王势力不受掌控,于是,建文帝就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就是实行“削藩”政策,并且处理的特别果断利落,先后废除了五位亲王。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做了哪些愚蠢的决定,导致满手好牌打成烂牌?

而分封的诸王中,燕王朱棣是比较有实力的一个,军功赫赫,很有威望。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没能当上皇帝本身心中就比较不满,而自己的这个侄子,也就是建文帝开始了“削藩”,并且十分果断,废了五位亲王,朱棣心中明白,自己没有被废,是因为自己实力相比于其他藩王较大一些,所以建文帝还没有动手,但是,“削藩”的刀早晚会落到自己头上。所以朱棣感觉与其坐以待毙,等着建文帝来“收拾自己”,不如果断出击,与建文帝来一场较量,分个胜负,还能去争一争帝位。

于是,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的“靖难之役”就开始了。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做了哪些愚蠢的决定,导致满手好牌打成烂牌?

建文帝是如何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在“靖难之役”之初时,朱棣其实只有八百亲兵,当时的军队在所有权上都是属于国家的,也就是都归皇帝,藩王是没有自己的所谓“私军”的。但是,朱棣当年四处征战,军功赫赫,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再加上朱棣本身是朱元璋的儿子,有着皇室正统的身份,又有着“靖难”的名号,所以,前来拥护朱棣的人很多,使得朱棣的军队人数增长很快。

而在这个时候,朱棣属于是刚起兵,朱棣的军队也只是在北平一带,相比于建文帝一方,可以说朱棣的势力还是很弱的,而建文帝一方在各方面都占有着压倒性优势。但是,对建文帝来说,无将可用,因为明朝的功勋老将们被朱元璋杀的差不多了,建文帝只能起用了一位幸存的老将军耿炳文,但是这位老将军并没有能够把叛乱镇压。于是乎,建文帝就换了主帅,换成了一个叫做李景隆的人,这个李景隆呢,军事才能相比于朱棣,属于不够看的,而朱棣得知主帅换成了李景隆,非常开心,而后来李景隆的所作所为也是深得朱棣的心意。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

除了更换主帅不明智之外,建文帝还下了一个让人无奈的规定,就是不让人伤害朱棣。东昌之战,朱棣亲身征战,建文帝一方的兵将多次有机会杀了朱棣,但是因为建文帝的命令,束手束脚,也不敢伤害朱棣,又不好去活捉他,只得放任朱棣在战场上冲杀,如果建文帝不下这样的命令,那明朝后来的历史也就没朱棣什么事儿了。“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建文帝将自己手中的好牌打的稀烂,使得最后,朱棣兵临城下,发生了“金川门之变”。而在金川门开门迎降的,就有建文帝曾经任命的主帅李景隆。

靖难之役之后,明朝江山易主,朱棣由燕王成为了“明成祖”。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做了哪些愚蠢的决定,导致满手好牌打成烂牌?

标签: 靖难之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